A. 针灸治腰痛到底该怎么选穴
风湿腰痛
症状:腰痛重着,转侧不利,痛连臀国,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
穴位:命门、大肠俞、阴陵泉、委中。
肾虚腰痛
症状:腰痛酸软,喜揉喜按,遇劳则甚,双膝无力,反复发作,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
穴位: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关元、气海。肾阴虚:绝骨、照海。
凤凰中医:针灸治腰痛病因不同穴位选取不同
湿热腰痛
症状: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瘀血腰痛
症状: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穴位: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由此可见,腰痛根据病因,可分为风湿腰痛、肾虚腰痛、温热腰痛以及瘀血腰痛等。病因不同,症状不同,针灸治疗选取的穴位,亦不同。
B. 腰疼针灸扎哪里
针灸的作用是舒经活络,对止疼可有一定的作用 指导意见: 腰痛常见的原因是腰椎病,你可以先确定出导致腰痛的原因,然后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C. 腰痛腿疼去哪做针灸
腰痛选用针灸治疗,所选取的穴位以腰部穴位为主。腰部的肾俞、大肠俞等穴都是治疗各种腰痛常用的穴位,不管是急性腰扭伤还是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都可以选取腰部的穴位来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选取腿上的穴位,最常用的就是委中穴和承山穴,有句口头语叫做“腰背委中求”,即腰痛、背痛都会选取委中穴来进行治疗,委中和承山是常配伍使用的对穴,委中穴位于膝盖的后侧,对于急性腰扭伤所造成的腰痛,委中穴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除了委中穴,还可以选取上肢的和面部的穴位来治疗腰痛,上肢比如手三里穴,而面部选取水沟穴,也就是人中穴,扎了手三里和人中,一般应用动刺的方式,让患者活动腰部来松解局部的肌肉痉挛,这样局部的疼痛也会得到明显缓解。
D. 腰痛针灸治疗方法
腰痛又称“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中医学认为,腰痛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腰痛的 针灸 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腰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在腰脊正中部.为督脉病症;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病症。
腰椎X 光片及CT、妇科相关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寒湿腰痛 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
2.瘀血腰痛 腰部有劳损或陈伤史,晨起、劳累、久坐时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固定不移。
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乏力易倦,脉细。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寒湿腰痛温经散寒,瘀血腰痛活血化瘀,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益肾壮腰,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委中 肾俞 大肠俞 腰阳关 阿是穴
方义: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加减:寒湿腰痛加灸大椎温阳散寒;瘀血腰痛加隔俞活血化瘀;肾虚腰痛加灸命门益肾壮腰。
操作:诸穴均常规操作;肾虚腰痛者,命门穴以隔附子灸法为佳。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在腰痛局部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并加拔火罐。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⑵ 耳针: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并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腰痛的针灸治疗穴位
1、奇穴:奇穴位于足三里下一寸,距胫骨外一寸处,毫升2-4寸直刺,针刺手法以泻为主。适用于腰肌紧张,前屈受限,屈髋试验阳性者。
2、人中、委中、阳陵泉:人中行泻法,委中刺血。后刺阳陵泉适用于翻身困难者,下肢伸屈疼痛,腰肌间歇性掣痛者,动则腰痛者,憋气活动。
3、国老穴(三四跖骨之间,本节上约半寸左右):刺之结节处、压痛处,治疗扭伤、风湿、腰肌劳损,针后腰部发热,头部出汗为佳。
4、养老穴治疗扭伤性脊柱病,病变在太阳经损伤处。
5、腰宁穴:患者手掌横贴于胸前,拇指尖压在天突穴上,肘部向上抬起,肘关节上方前缘凹内(相当于曲池、五里、侠白三穴间)寻找压痛点,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豌豆,局部消毒直刺0.5-1.5寸,得气捻转20秒,留针间活动腰椎,叩打腰痛区,适用于局部疼痛、不能俯卧、转侧、咳嗽、深呼吸及稍微活动即剧痛不已者。适应于寒湿性腰背痛,膀胱经第二线外,软组织损伤、肋横突关节半脱位者。
6、鸠尾:注射安痛定(针尖向剑突方向)适用于腰椎前屈后左右活动伸受限者,横突关节疼痛者。
7、后溪通督,适用于督脉病变,例如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损伤、轻度中央性椎间盘突出者者,配束骨效更佳。
8、精灵、威灵(腰痛点)精灵穴位于手掌第四、五掌骨间隙后缘,(中渚穴直后方);威灵位于第二三掌骨间隙后缘左右手各两穴。
主治:猝死、痰壅,气促、气攻、耳鸣、目眩、头痛、手背红肿、腕关节炎。
备考:《针灸孔穴便览》:精灵、威灵,奇穴,外劳宫穴,两骨缝处,左名精灵,右名威灵,针5分,耳鸣、目眩、头痛、手背红肿、腕关节痛。
9、上都:定位:位于食指与中指指蹼缘,左右各一穴,主治肩背腰扭伤。
10、脊柱点:小指尺侧掌指关节赤白肉际。左右各一穴。
主治:急性棘间韧带损伤,椎间盘脱出,手术后腰痛,尾骨痛、耳鸣、鼻塞等。出自《针灸大辞典》。
11、腰腿点:位于手背,腕背横纹前一寸五分,第二伸指肌腱桡侧一穴,第四伸指肌腱尺侧一穴,左右各2穴 主治:腰腿痛、腰扭伤。
备考: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向肌腱下斜刺3-5分,针感麻酸至指尖。灸7壮。
12、坐骨神经点:位于无名指,掌指关节背侧尺侧缘,半握拳取之,左右各一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臀部疼痛
E. 腰痛如何针灸
在中医的角度常常会认为,人们出现腰痛症状是因为长期的腰部劳损引发脊椎磨损而导致血液淤堵引起的疼痛现象。因此中医一向将通则不痛作为主要的缓解身体部位疼痛的一个主要治疗方向。而当人们出现腰痛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针灸来帮助人们达到很好的疏通人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系统,让脊椎部位的血液流通的更加顺畅,以此来达到以血滋养脊椎作用,就能够很好地缓解腰痛问题了,而确实针灸对于缓解腰痛十分有效。
那么想要更加有效地发挥针灸效果,达到更好的缓解腰痛问题就一定要找对穴位达到更好的调理作用,而具体的缓解腰痛的穴位主要有五个,分别为腰腿穴,即人们手背第二指处;腰阳穴,即第四脊椎下;委中穴,即双腿膝窝处;坐骨神经穴,即第四、五掌指关节间;以及腰痛穴,即手背指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
中医起到调理作用,而针灸对于帮助人们缓解腰痛问题确实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想彻底的治疗由于各种脊椎异常情况所引发的腰痛,那就一定要找出具体的病因,做好更加有效的病因治疗,只有通过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来恢复完好的腰椎状态,腰痛症状才不易复发。
F. 针灸如何治疗腰疼
先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腰痛再考虑怎么治疗吧~~
G. 头痛、背痛、腰痛、肩痛…按压这些穴位远离病痛
有没有朋友经常会感觉到腰痛、背痛、头痛、牙痛等等?是不是感觉到一痛起来就感觉痛不欲生?所以今天就来介绍一款 养生 保健缓解疼痛的歌。
肚腹三里留、要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不要小看这个歌诀,虽然只有四句,但是确是针灸着作《针灸大成》里的“四总穴歌”,每一句都含有重要的信息和一个穴位,能够治疗大部分的头晕、耳鸣、牙痛、肩颈痛、还有胸口发闷肚子不舒服等症状。
歌诀分解
1、肚腹三里留——足三里
饭时出现肚子、腹部有问题的,都可以用足三里解决。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足三里的谚语,“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因为 养生 功效眼珠,人们习惯把他沉稳给“人体第一场收保健要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一个养胃大穴,善用它,就能够梳理腹部的气血,所以经常按揉这个穴位是有好处的噢!
无论是胃痛、腹痛、还是腹胀、腹泻等等,都是因为腹部气机不畅,气机畅通了,肚子自然就舒服了。
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两个注意点:1、屈膝,2、用自己本人的手)。这个穴位在按揉的时候,就有一种酸胀的感觉,那就证明了自己已经按对了穴位。
按揉这个穴位3-5分钟。
2、腰背委中求——委中穴
腰背等问题,可以通过委中穴得到改善。
委中穴是人体的“活络药”,它所在的足太阳膀胱经刚好经过腰背部,善用它,能疏通经络、排出身体毒素。
这个对一些经常做家务或者久坐的朋友很有好处,这类朋友因为不经常运动导致腰部经络容易堵塞。所以没事的时候可以按揉或者刮一刮委中穴,可以强腰固肾,缓解身心劳累。
取穴方法:
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膝盖后面的直线中间叫做委中穴)。
可以按揉这个穴位3-5分钟,或者拍打这个穴位3-5分钟,力度要适中,因为这个穴位附近有腿筋,所以为了不伤害自己的筋脉,这个力度一定要适中。
3、头项寻列缺——列缺穴
头部和肩部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这个列缺穴来治疗。
列缺穴是属于手太阴肺经上的要穴,不管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偏头痛、还是落枕、颈椎病、面部神经麻痹等等,都能用列缺穴来应对,它与任脉相同。
取穴方法:
以被取穴者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在食指尖到达处即是。
按揉这个穴位3-5分钟,力度要适中,不要太过用力,因为这里有动脉经过。
4、面口合谷收——合谷穴
面部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合谷穴来调养。
合谷穴实在手阳明大肠经得穴位,无论是难受得鼻炎、鼻塞、鼻出血还是机型得目赤肿痛、或者神经麻痹一引起得口眼歪斜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合谷穴来调理。当然最好得还是治疗未获诱发得牙疼。但如果是因为虫牙智齿引起的疼痛,最好就是去看医生了。
取穴方法:
右手拇指、食指张开呈90 ,以左手拇指指尖关节横纹压在右手虎口上,指尖点到处即是。按压这个穴位5分钟,会有一阵酸酸的感觉。
平时保健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按揉这些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要注意,孕妇不要按穴位,如果需要保健,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