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面部反射区疗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因为面部离大脑非常近,面部反射区疗法需要格外谨慎,否则不仅疾病得不到根除,反倒把原有的健康破坏了。
一般来说,在进行面部反射区疗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10点:
(1)因面部居于身体首要部位,血管又非常密集,应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要避开瘢痕组织,以免引起出血或疼痛。
(2)由于面部皮肤细嫩,按摩时最好采用按摩介质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3)面部神经丰富,非常敏感,面部反射区刺激方法以手部按摩为主,尽量不要使用其他工具。
(4)面部反射区按摩刺激手法应尽量轻柔,避免手法过重和刺激过强,以减少疼痛,以患者适宜为度。
(5)在进行面部按摩之前,最好先清理面部污垢,保持面部清爽,否则这些污垢可能在按摩过程中侵入皮肤,形成体内毒素。
(6)面部反射区治疗比较重大的疾病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增加面部按摩幅度,否则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7)面部按摩不能在大量出汗之后进行。
(8)进行面部按摩之时,不应在寒冷的地方,否则寒邪可能会侵入人体。
(9)面部反射区治疗,最好不要在晚上,因为刺激面部可能会让人兴奋,影响睡眠。
(10)进行面部反射区治疗,要有规律,并且要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是没有效果的。
⑵ 面部反射区挂图的内容介绍
⑶ 鼻子的反射区是甚麽
反射区位置是脚拇趾末节脚面内侧指甲旁的细长条。
鼻子是嗅觉器官,其上半部有骨柱,下半部大部分是软骨,鼻腔内中央有鼻中隔,此区域布满动脉血管,容易引起鼻出血;有鼻泪管与眼相通,有咽鼓管与耳相通。中医认为鼻为肺之窍,在五行中属金,用白色表示。
面部反射区的应用很广泛,临床常用针刺、指压或按摩面部的相应区域治疗疾病。面部反射区的选用方法如下。
根据疾病的相应部位选取。按照病变的脏腑器官选取相应的反射区。如咳喘可选肺区,痛经可选子宫区。
根据面部的反应点选取。当有病时,在面部相应反射区常出现色泽或形态的变化,或出现压痛点,即反应点。如胃痛时在胃区常有变化,此时可选取胃区治疗胃痛。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取。如胃痛,属于肝火犯胃者,除选取胃区外,还可选取肝区。
⑷ 用什么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把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去掉
1、按摩脚上喉咙反射区(脚面大拇指和二指之间,太冲边上),约一分钟即可。
2、饮橄榄核水。用橄榄核磨水服下,可以消除卡在嗓子的鱼刺。
3、用维生素C软化。细小鱼刺鲠喉,可取维生素C1片,含服,徐徐咽下,数分钟后,鱼刺就会软化消除。
4、大蒜一瓣,白糖适量。大蒜去皮、切断塞入双鼻孔,吞咽白糖一匙,不饮水。如不见效,再吞咽一匙白糖,此法用于鱼刺卡喉有效。
5、橙子皮化解鱼骨。鱼刺鲠喉时,可剥取橙皮,块窄一点,含着慢慢咽下,可化解鱼骨。
6、请人帮忙拔出鱼刺。即请人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患舌头的前部,在亮光处仔佃察看舌根部、扁桃体、咽后壁等,尽可能发现鱼刺,再用镊子或筷子夹出。
7、妙方软化鱼骨头。如果通过观察找不到骨刺,而患者仍有鱼刺卡喉的感觉,也可用简便的小验方将骨刺软化;威灵仙10克、乌梅3个、砂糖15克、食醋少许,加水煎汤,缓缓咽下。
8、饮井水,鱼刺卡喉,如果喝醋也不见效,可在次日清晨,喝1碗井水,即可消除鱼刺。
9、饮鸭涎水。取活鸭子1只,倒捉鸭脚让其鸣叫,流出口涎,
用干净杯碗接盛,慢慢喝下滋润喉咙,细小鱼刺很快便会溶化。
10、呕吐法吐鱼刺。上法无效则尽可能想法使患者作呕,让鱼刺吐出。
⑸ 面部的反射区都是怎么样的呢
诗薄莱挺好用的,精油里面化学元素太多,恐怕对身体有影响,那不是滋润的吗?以前班班比较多,用了很多方法都一般,还是用这个植物的好的,平时多锻炼,保持好的心情就可以了。
⑹ 面部反射区疗法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面部是我们人体的一个全息胚,经常对面部进行按摩,不仅可以使我们的面部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面部温度升高,使皮肤有效地吸收养分,从而让皮肤光滑红润,减少皱纹,而且对我们整个的身体健康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针对面部不同的部位,给大家介绍5种面部按摩的方法:
(1)嘴部按摩。端坐,两手五指分开,掌心相对,两对大拇指按下颌处。用两手食指从人中处开始向两侧轻轻推摩至大拇指处,然后,又用食指从下巴处正中开始向两侧轻轻推摩做4个8拍。
(2)鼻部按摩。两手指按于两眼内角处,自上而下沿着鼻翼两侧向下轻轻推摩,做4个8拍。
(3)眼部按摩。端坐,两手掌心相对,大拇指按于两侧太阳穴;反过来用两手食指从内眼角处开始,沿着眼眶向两侧轻轻刮摩至太阳穴,做4个8拍。
(4)额部按摩。端坐,两手掌心相对,大拇指按于太阳穴,两手其他手指位于前额正中,手指从前额正中开始,分别向左右轻轻推摩至太阳穴,并用两手食指在太阳穴轻轻按摩4次。如此反复做4个8拍。
(5)面部按摩。端坐,两手掌心相对,大拇指位于下颌处,两手中指位于鼻翼两侧。两手中指向上推摩至前额正中,随后,向两侧推摩至太阳穴,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沿着自己的脸向下轻轻推摩至下颌处,共做8个8拍。
另外,按摩面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摩前应把手清洗干净,将指甲修齐。冬季按摩时,手温不能低于面部温度。
(2)按摩时应顺着肌肉纹路的方向。
(3)当按摩部位的皮肤出现损伤时,应暂停按摩。
(4)人处于饥饿状态时,不宜按摩。
⑺ 激发反射区潜能的疗法是什么
一般来说,全息反射区的手法与我们的经络按摩类似,只不过比它更简便一些,共分为按、揉、推、刮4种手法。我们知道,反射区不像穴位那么小,也不像经络那么长,它是一小块,比如子宫的反射区,就是内踝里侧一片梨形的区域。不过,也有特别的,如小脑脑干反射区,就是大脚趾内侧的一个点,跟穴位差不多。那么,在具体治疗的时候,区域比较大的,比如足底或者面部的反射区,我们就可以用大拇指去按揉,或者用手掌去推刮。然而,如果是区域比较小的,如手部的反射区,用手掌和大拇指按揉可能就不太方便,那就直接用手指的指肚来点按。而如果是更加小的,如耳部反射区,它总共就那么一块,那么就可以借助米粒来按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采用传统中医使用的王不留行籽。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身体是不是有问题呢?其实很简单,用以上4种按摩手法就可以判断出反射区是不是酸痛或有疙瘩,从而可以判断其所对应的器官是不是有毛病。一般作为平时的保健或者针对比较轻的病,都可以用这个四位一体基础法来做,不要太死板,怎么方便怎么快就怎么来。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也比较容易坚持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手法都是起到一个以指代针的作用,即用按摩来代替针灸,虽然针没有进去,但是那个力度进去了,或者说那种治疗效果进去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都达到了一个调节的目的。
不过,虽然以指代针非常方便,但时间长了就会感觉非常累,不信你看那些按摩师傅的手指大部分都是变形的。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按摩棒,相对来说它比手指头更省力,还更准确。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以石代针”,也就是用砭石作为工具。
砭石是中医的两大医疗器械之一。中医认为,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砭石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加对声波治疗仪。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只是4种反射区按摩的最基本的手法,而对于不同部位的反射区按摩,还应相应地采用一些其他手法,下文将会详细介绍这些方法。手到病自除,了解手部反射区全息图手是人体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显示着人体气血的枯荣、正邪交争的消长、疾病演变过程中的预后判断等。在中医理论中,对双手非常重视,并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手部是独立的全息胚,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四肢孔窍在手部均有其对应的部位。当脏腑器官出现病理改变时,手部的同名全息穴区也会出现气色形态的相应改变。手部全息按摩法,是通过对手部的脏腑器官全息穴区,施以特定的、有效的按摩刺激以疏通局部气血,调整脏腑虚实,达到治病防病、养生、健体目的的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手部相对应人体各个器官的反射区分别在什么部位:
(1)心脏区:在拇指根横纹下部。主治各种心血管疾病等。
(2)肝脏区:在掌侧拇指与掌相交的上部。主治肝胆疾病。
(3)脾脏区:在小鱼际中上部。主治皮肤病、脾胃疾病。
(4)肺脏区:在环指(无名指)近指关节内侧,环指下横纹下为左胸肺部,小指根下横纹下为右胸肺部。主治肺部疾病,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5)肾脏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部横纹连线之下部。主治肾病、生殖系统疾病。
(6)胃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掌心位置。主治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7)食道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胃反射区之下。主治食道炎等。
(8)膈肌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食道之下。主治膈肌疾病。
(9)胆囊区:位于次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掌心偏右。主治胆囊炎、胆结石。
(10)胰腺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偏下。主治胰腺炎。
(11)肾上腺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偏下部。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心律不齐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12)十二指肠区:位于胃部位置之下方。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及小肠疾病。
(13)小肠大肠区:在中指下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中下部肾区之上。主治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14)阑尾区:位于腕横纹尺侧之上方。主治阑尾炎。
(15)升结肠区:位于手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16)横结肠区:位于手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升结肠的上部。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17)降结肠区:位于手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横结肠的下部。主治便秘、腹泻、腹痛、肠炎等。
(18)乙状结肠区:位于手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降结肠的下部。主治乙状结肠及直肠疾患,如炎症、息肉、腹泻和便秘等。
(19)膀胱区:位于手掌心肾区桡侧部。主治膀胱炎、尿道炎和泌尿系结石等。
(20)生殖器区:位于手腕关节横纹之中央上方。主治生殖系统疾病。
(21)头区:位于中指指关节腹部,左为头左部,右为头右部。主治头部疾病。
(22)眼区:位于中指根横纹下,左为左眼,右为右眼。主治近视、远视、花眼等眼部疾病。
(23)鼻区:在头部反射区之下即为鼻部。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24)耳区:在鼻部反射区位置之两侧,左为左耳,右为右耳。主治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
(25)脑区:位于中指末节横纹下,头部反射区两侧。主治脑部疾病。
(26)口腔区:鼻部反射区位置之下部位。主治口角炎等。
(27)支气管区:在两肺部位之间。主治肺部及支气管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
(28)颈椎区:位于大拇指末节赤白肉际内侧处。主治落枕、颈项强硬酸痛、颈椎骨质增生以及因颈椎病引起的手麻、臂痛等。
(29)胸椎区:在大拇指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颈椎位置之下。主治肩背酸痛、胸椎骨刺和其他胸椎疾患及胸腹腔内脏病症等。
(30)腰椎区:在大拇指掌指关节与腕关节桡侧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胸椎之下。主治枕背酸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其他疾患及腹腔脏器病等。
(31)骶骨区:在大拇指掌指关节与腕关节桡侧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腰椎之下。主治骶骨骨质增生、骶骨受伤、骶髂关节伤痛、坐骨神经痛、盆腔脏器疾患等。
(32)尾骨区:在骶骨部位之下。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和生殖系统疾患等。
(33)肩部区:在食指掌指关节横纹桡侧为左肩,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尺侧为右肩。主治肩部疾病。
(34)肘区:位于食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桡侧及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尺侧。主治肘关节受伤、酸痛、肘关节炎和网球肘等。
(35)腕区:位于食指末节横纹桡侧及小指末节横纹尺侧。主治腕部疾病。
⑻ 耳部反射区常用的手法是什么
一般来说,进行耳部反射区治疗,我们可以采用以下4种刺激手法。这4种手法具有各自不同的功效,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
1.揉按刺激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手法,方法很简单:用指腹轻轻将贴压物压实,以不损伤皮肤为原则,然后顺时针带动贴压物在皮肤上旋转,以贴压处有胀、酸、痛或轻微刺痛为度。每次每穴揉按3~5分钟,每天3~5次。这种方法属于补法,具有补虚的作用,一般人都可以使用,但如果是久病体弱、年老体衰及耳部反射区过敏者则必须选择此种方法。
2.对压刺激法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置于耳郭的正、背面,相对压迫贴于耳朵上的贴压物,拇、食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寻找痛、胀较明显的位置,一旦找到,则最好持续按压20~30秒钟,使贴压处出现沉、重、胀、痛感。另外,还可以在耳郭前面和背面同时进行贴压,这种方法刺激会更大。每日按压3~5次。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手法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属干泻法,对于实证、年轻力壮的患者、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露痛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疗效,但不适合体质虚弱的人,如老人、儿童、孕妇等。
3.点压刺激法用指尖一压一松、间断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本法不宜用力过重,以被按压处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视具体病症和本人耐受程度,每穴每次可点压20~30下,每日3~5次。这种手法是一种弱刺激手法,也属于补法,比较适用于各种虚证、慢性病,如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头晕等。
4.直压刺激法以指尖垂直按压贴压物,至贴压处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一会儿,重复按压,每穴区4~6次,每日按压3~5次。这种手法也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强度弱于对压刺激法,仍属于泻法,其适应证同对压法。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耳部反射区难以用对压法,如:交感、艇角、大肠等反射区,用泻法时,多用直压法。另外,耳甲腔、耳甲艇的反射区也常用直压法。
⑼ 常见病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有哪些
下面是几则常见病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使大家调出我们的面部大药,为健康保驾护航1.打嗝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胃区、肝区、脾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点胃区各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脾区、肝区各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
2.眩晕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头面区、心区、肝区、肾区、胸(乳房)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点头面区各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心区、肝区、肾区各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点揉胸(乳房)区各3~5分钟。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
3.痔疮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大肠区、肝区、胆区、脾区、胃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大肠区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肝区、胆区、脾区、胃区各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
4.胆结石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胆区、肝区、脾区、胃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点胆区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肝区、睥区、胃区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
5.月经不调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子宫区、肝区、脾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点子宫区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肝区、脾区各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
6.妊娠呕吐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子宫区、胃区、肝区、胆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点子宫区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胃区、肝区、胆区各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
7.斜视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首面区、肝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点头面区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肝区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
8.慢性咽炎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咽喉区、肺区、首面区、肝区、脾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点咽喉区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肺区、头面区、肝区、脾区各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做面部放松。结束冶疗。
9.脱发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首面区、肾区、脾区、肺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点头面区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肾区、脾区、肺区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
10.眼圈青黑的面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选用反射区:首面区、肾区、肝区。
(2)操作方法:在面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用拂法和拇指平推法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中指揉、点首面区3~5分钟,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温热感。点按肝区、肾区3~5分钟,每分钟100~2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