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一、临床表现:
1、小儿出生后,颈部一侧可出现肿块,呈椭圆形或条索状,多局限于胸锁乳突肌的中下段,以后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紧张。
2、小儿头部向患侧歪斜而颜面旋向健侧,头颈旋转活动受限。
3、病程长者,患侧颜面部发育受影响,明显小于健侧。
4、晚期可伴有代偿性的胸椎侧凸。
5、早期颈椎X线检查无异常改变,晚期可出现颈椎侧弯畸形。
二、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2、治疗步骤
(1)按揉患侧胸锁乳突肌及肿块:小儿侧卧位或仰卧位,医者坐于健侧,按揉患侧胸锁乳突肌及肿块处5~10分钟。动作要轻柔。
(2)拿捏患侧胸锁乳突肌:顺着胸锁乳突肌肌肉由上而下反复捏拿3~5分钟。用力要轻,着力要深。
(3)被动运动:配合颈部被动运动,以向健侧侧弯、患侧旋转为主,反复进行数次。运动要缓慢。
(4)抹患侧胸锁乳突肌:用拇指指腹着力,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处自上而下施推抹法20次。
(5)推揉风池:用拇指罗纹面着力,推揉小儿患侧风池穴1分钟。
(6)拿肩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捏小儿脖子根部与肩峰连线的中央处肩井穴及周围大筋5次。
3、疗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般在小儿出生3个月以内开始按摩较好,每天按摩1次,疗程较长,需3~6个月。
② 面部侧面肌肉萎缩该怎么办!
肌肉萎缩患者的保健措施 肌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肌萎缩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2、合理调配饮食结构。肌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药膳,如山药、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 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劳逸结合。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4、严格预防感冒、胃肠炎。肌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肌萎缩患者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5、胃肠炎可导致肠道菌种功能紊乱,尤其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肌萎缩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肌萎缩患者维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复的基础。 肌肉萎缩的中医治疗 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属于“痿证”的范围,“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辟”之称。 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肌肉萎缩的调护 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调畅肢体气血,恢复肢体功能活动是痿证调护的关键。肢体活动功能训练可采用主动练功和被动练功两种,从内容上可有传统体育训练、生活作业训练等不同。若肢体瘦削枯萎,运动无力,不能步履,卧床阶段可采用卧位被动练功,随时变换姿势,防止“畸型”发生。 继则采取主动练功训练,如坐位,立位和步行练功。根据病情,可选用相应的导引、按摩、气功以及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锻炼方法。生活作业方法更为实用易学。若上肢活动障碍者,采用写字、投掷、接球、弹琴、编织、拨算盘等,若下肢活动受限者,采用踏三轮车、缝纫等作业训练方法。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薯仔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③ 小孩斜颈可以治疗好吗
小儿斜颈能治好的。常见的先天性的斜颈生后即可存在,一般在生后数日被发现,孩子病侧颈部肌肉有一硬结,系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此时可通过轻柔按摩使痉挛状态的胸锁乳突肌逐渐伸展,轻者1个月重者3-6个月能慢慢软化松解,斜颈即可痊愈。如果未经治疗,肌肉的远端就会形成纤维索条,头部因为挛缩肌肉的牵拉而向病侧偏斜,偏斜程度会逐渐加重,久之会因此导致面部变形,甚至诱发颈椎及胸椎侧弯,只有通过手术松解。另有婴儿期良性阵发性斜颈,是一种发作性的斜颈,每次持续时间不等,可以同时伴有躯体的侧弯,预后良好,多可自愈无需干预。
④ 脸部歪了怎么办(严重)
脸部歪了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办法。
1、非手术治疗
原则: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
(2)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
(3)按摩,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4)物理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
(5)针灸治疗。
2、手术治疗
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面神经麻痹仍未恢复,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及面肌肌电图检查均无反应即无电位活动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4)头部面部肌肉侧弯怎么治疗扩展阅读:
面瘫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等现象。
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
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时,因蹬骨肌瘫痪,同时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
⑤ 脸部肌肉不对称怎么办
面部轮廓不对称成因不良的护肤手法和日常的一些坏习惯,都会让我们的面部皮肤松弛、肌肉走样,同时因为两侧脸受力不均,从而导致了面部的不对称。只有改正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规避和解决这些问题。
1、使用护肤品手法不当:因为忙碌就随意、胡乱地涂抹甚至只是单手就完成护肤过程,会造成面部轮廓的不对称与松弛。
2、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单侧睡会使脸部一侧血液流通不畅,积郁浮肿或松弛,导致两侧面颊肌肉饱满度迥异;经常性的斜肩歪头会造成肌肉与骨骼受力不均衡。需要通过按摩,循序渐进的进行矫正;习惯单侧咀嚼也会造成咬肌一侧偏大,导致面部不对称。
提升按摩法,矫正轮廓模糊针对面部肌肤松弛导致的面部轮廓不对称和模糊等问题,可通过按摩脸部和肩部,以达到舒缓和提升的目的。需要每天坚持,循序渐进的进行矫正。
1、按摩太阳穴:以双手掌心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轻揉搓、按压。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舒缓压力。
2、提升面部:将两侧耳部分别置于双手虎口处,手掌水平垂直并有节奏地轻轻向上提升,可以起到提拉面部的作用。
3、按摩肩部:将手掌置于锁骨处,用手指与掌心分别向颈部与肩胛施压,按摩肩部肌肉,有助于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松弛,从而舒解面部皮肤。
按压按摩法,矫正肌肉走样由于单侧睡等不良习惯导致脸部浮肿,血流不畅的,可以顺静脉方向按压按摩,扫除淤阻,保证血液的正常流通,从而恢复两侧面部平衡。
1、按压腮部:将手指并拢、双手弯曲,做托腮式的动作,然后用手指按压腮部。可以疏通管道、缓解压力。
2、按摩淋巴:用食指按压连接头部与颈部的肌肉与淋巴,让这个关键部位的血液保持流通顺畅,从而打通淤阻。
“剪刀手”大法,放松咬肌每一次咀嚼都是面部肌肉的锻炼,因此偏爱一侧咀嚼的人往往会有脸部两侧咬肌不均衡的苦恼。可以通过修正不良的咀嚼习惯和抻揉的手法来改善。
1、“剪刀手”大法:用食指与中指以“剪刀手”的形式,压抻颧骨下方、咬肌附近。可以有效的放松紧张的肌肉,从而改善面部不对称的情况。
2、按揉肌肉:将双手十指弯曲,贴在咬肌处,按揉数次,然后换另一侧进行。这个方法同样能起到舒缓肌肉的作用。
⑥ 面部偏瘫怎么治疗方法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口眼歪斜”,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一侧面肌瘫痪,眼皮不能闭合,流泪,面部表情动作消失,说话发音不清,吃饭时漏饭,漏水,额纹消失,不能做皱眉,皱额,鼓腮,示齿和吹口哨等动作,鼻唇沟变浅.患者闭眼时,患侧眼球转向外上方,常露出白色巩膜.风湿,中耳炎,脑部疾患及风邪侵袭,突受寒凉等均可引发本病.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侵袭,以致经气阻滞,气血不和,瘀滞经脉,而导致经络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生本病.可用“三白五虫汤”治疗面神经麻痹,屡用屡验,一般服药10~15剂即可治愈.患者不妨一试.药物组成: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炒地龙15克,全蝎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钩藤20克,黄芪30克,蜈蚣(另包)2条.用法:上药除蜈蚣外,水煎两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2次用药汤冲服.“三白五虫汤”选用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祛风散寒,增加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和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畅通;一般也可吃中草药牵正散的.
⑦ 斜颈的成因和治疗方式有哪些
1斜颈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颈部骨骼、肌肉发育异常是其解剖学基础。正常情况下,颈部两侧的肌群以及颈椎呈对称发育。当颈椎椎体发育异常从而出现侧弯时,或者当一侧颈部肌肉出现挛缩时,则表现为头颈部姿势异常,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下巴指向对侧。
2斜颈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对于先天性肌性斜颈
与痉挛性斜颈
,可通过保守或手术治疗改善肌肉挛缩造成的畸形。
对于先天性骨性斜颈,没有任何治疗方法可以阻止畸形的骨性结构的发育,随着年龄增加,畸形加重,因此通过手术矫形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斜颈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痉挛性斜颈的预防和治疗。
斜颈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主要用于痉挛性斜颈:
多巴胺类药物
可缓解患者肌肉挛缩、酸痛等症状,但在改善患者头颈姿势方面效果不明显。
苯二氮卓类药物
可有效减轻患者颈部肌肉疼痛及震颤。
斜颈有哪些手术治疗?
主要适用于先天性肌性斜颈和骨性斜颈,尤其是先天性骨性斜颈,手术矫正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先天性骨性斜颈患儿无特效疗法,可以等待5周岁以后手术矫形。
对于年龄在5周岁以上、畸形明显的患者,建议手术矫形治疗。成年肌性斜颈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明显改善外观。
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伤口感染
、肌肉血管损伤等。
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适用于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将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切断,达到松解的效果,术后予以石膏固定或者外固定(架)支具固定。需固定到轻度“矫枉过正”体位,防止术后局部软组织粘连而复发。
胸锁乳突肌延长术
适用于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将挛缩的胸锁乳突肌行“Z”形延长,该手术可有效改善肌性斜颈症状并且保持了颈部肌群的功能。
颈椎截骨矫形术
适用于先天性骨性斜颈。尽管此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但是矫正效果显着。通过手术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从而矫正畸形
⑧ 面部肌无力
患上面部肌无力这种疾病后,患者一定要进行相关的治疗,只要患者积极治疗,这种疾病是能治愈的,治疗方法如下:
1、患上面部肌无力这种疾病后,患者可以采用皮肤针疗法来治疗这种疾病,这时只要经常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手、足阳明经循行线部位即可,但这种治疗方法需要隔一天进行一次。
2、电针疗法也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在面部瘫痪肌肉处找到一些穴位,这时需要针扎后加脉冲电刺激,刺激的范围在患者能耐受之间为好,每次需要二十分钟。
3、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穴位注射疗法,这时需要找到人体学位扎针,可以选择维生素B1、B12或者当归注射液,每次取三到四个穴位,需要隔一天进行一次。
4、耳针疗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这时选患者肺、胃、大肠、肝、肾、脾、神门等相应的部位,然后强刺激,每次选需要选三到四个穴,扎针十分钟,需要隔一天进行一次,一个疗程需要进行十次。
面部肌无力患者的饮食调护也是很重要,一定要增加营养,这样才能增强体质。在主食方面,可以加一些补益、脾肾的八宝粥、山药粥、海参粥和补益精血的肉食。患者日常还要多吃一些豆芽菜、菠菜、白菜、西红柿、萝卜等蔬菜,患者还要多喝一些甘泉水、柠檬汁之类的饮料,其实还是牛乳、丰乳是最好的饮品。
水果方面患者多吃一些山楂、大枣、橘柑之类的水果。同时患者还要饮食可口,一定要吃一些好消化、吸收的,对于一些吞咽比较困难的人,要少吃一点,多吃几回,可以吃半流质的饮食,这样有利于吞咽还有助于消化、和吸收,还能避免流质饮食引起的呛咽。
关于面部肌无力能治好吗的内容就是上面介绍的这些,患上面部肌无力这种疾病后,患者一定要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患者才能远离这种疾病,同时患者还要做好关于这种疾病的护理工作。患上面部肌无力这种疾病后,患者一定要进行相关的治疗,只要患者积极治疗,这种疾病是能治愈的,治疗方法如下:
1、患上面部肌无力这种疾病后,患者可以采用皮肤针疗法来治疗这种疾病,这时只要经常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手、足阳明经循行线部位即可,但这种治疗方法需要隔一天进行一次。
2、电针疗法也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在面部瘫痪肌肉处找到一些穴位,这时需要针扎后加脉冲电刺激,刺激的范围在患者能耐受之间为好,每次需要二十分钟。
3、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穴位注射疗法,这时需要找到人体学位扎针,可以选择维生素B1、B12或
⑨ 头皮发紧,容易进入紧张状态,面部肌肉僵硬,失眠,该怎么治
头皮发紧可能是由于头部小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多与休息不好,情绪紧张,头部受凉等因素有关。建议保证作息规律,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适量运动锻炼,可进行局部热敷、针灸,多按摩一下头皮,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皮发紧症状,平时注意头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最好监测一下血压、血脂、及头颅CT的检查,以排除脑血管疾病。
⑩ 我儿子的头老偏向一侧怎么办
若发现孩子不论是吃奶还是睡觉时,头总是向一侧偏斜,则要警惕是否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主要是由于产伤或子宫内位置不良所引起的胸锁乳突肌病变。小儿斜颈若得不到及时纠正,患侧面部软组织可随生长发育而进一步缩短,颈部深筋膜挛缩变厚,斜方肌变短,颈动脉鞘与血管挛缩,颅骨发育不对称,颈椎甚至上胸椎出现侧弯畸形。
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只要及时发现,合理治疗,大部分病孩在一岁以内能够治愈,方法如下:
重视姿势矫正 对斜颈的孩子应采取正确的姿势纠正。哺乳时,孩子取患侧卧位。睡觉时调整卧位位置,使阳光或灯光照在病侧;发声和发光的玩具以及电视机、录音机等声音也要来自病侧;并可用枕头垫在病侧。母亲坐位横抱孩子时要让病侧向上,通过抬头,训练颈部的肌肉。
按摩疗法 使患儿仰卧,操作者一手将患儿的头部托起,另一手用手指在肌肉挛缩处作按摩,每次10~15分钟,然后提拿患侧胸锁乳突肌10~20下。
手术矫正 经以上方法治疗无效、年龄已超过一岁的病儿则应进行手术治疗,切断或部分切除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以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