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个月大的幼儿,脸上突然出现一块皮肤发暗,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考虑咖啡斑或者其他色素斑,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阻止长大的,建议等小孩5岁后去当地医院皮肤科激光治疗。建议去医院医院做个活检,现在宝宝太小不建议激光治疗。也不要随便用母乳擦拭。
㈡ 面部活检是结果是sle,是什么意思
SLE的中文名称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与家族遗传、紫外线照射、体内雌激素水平、某些药物、食物及感染有关。SLE的表现多种多样:反复高热或长期低热,面颊部蝴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口腔粘膜点状出血、糜烂或溃疡,关节肿胀、酸痛。SLE还常常侵犯胸膜、心包、心腔、肾脏,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SLE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特别青睐青壮年,尤其是青年女性。
SLE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如有上述表现的人,应当抓紧时间去医院检查,以便尽早确诊。一旦确诊便应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㈢ 我面部神经麻痹,右半边脸,经过六天的治疗现在这半边脸,有麻和疼的感觉,请专家给予解答
面神经麻痹,也叫面瘫。下面给你介绍一下有关面瘫的资料,供你参考。
面神经麻痹中最常见的一种贝尔氏面瘫
1、什么叫贝尔氏面瘫?
贝尔氏面瘫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瘫。本病较常见,发病率约为40—85/100000居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20—40岁多见。
2、 引起贝尔氏面瘫的病因如何?
寒冷和凉风的刺激,以及精神创伤等均可诱发病,但确切病因至今未明,有关学说如下:
①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学说。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茎乳动脉及其细小分支痉挛,引起面神经原发性缺血。毛细血管壁多因缺血缺氧而致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处于狭窄骨管中的面神经出现水肿,水肿又进一步导致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引起面神经继发性缺血,水肿。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神经内部压力增加,终至神经兴奋性传导阻滞,并出现变性。故本病亦有缺血性面瘫之称。
②病毒感染性免疫反应。由于从病人面神经活检标本中可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从鼓索神经中可检测出免疫复合物,且血清中某些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以及本病之钆增强MRI与其他病毒性疾病相同等,故有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说。
此外,少数病人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面部肌肉的随意运动障碍不能表情。上部面肌随意运动障碍时额纹消失,不能蹙额,抬眉,眼不能闭拢,用力闭眼时,眼球转向上外方,日久之后出现下睑外翻,流泪,结膜及角膜干燥,发生结膜炎及角膜炎。面下部麻痹时,鼻唇沟平浅或消失,口角下垂并向对侧歪斜,笑或露齿时更为明显。吹口哨或鼓腮不能,闭唇鼓颊吹气时,患侧面颊鼓出较甚。说话欠清晰,食物易存留于同侧齿颊间,饮水易沿口角外流。不能发“波”“坡”等爆破音。此外,视病变位置不同,可有味觉减退,泪腺及延腺分泌减少等。
一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两侧上部面肌运动存在,即蹙额、闭眼、抬眉功能良好,而对侧下部面肌随意动动消失,呈痉挛性麻痹。但在感情激动时全部面肌仍有情感的轻微自然流露。此乃因面肌的随意运动与情感表露(不随意运动)不完全相同,情感表露的核上纤维可能来自丘脑处,通过锥体外束将冲动传至面部表情肌之故。同时,可有舌运动麻痹,而味觉、泪液和唾液分泌功能正常。
周围性面部神经麻痹时,患侧面部上、下表情肌(不包括由动眼神经支配的提上睑肌)均瘫痪,属驰缓性麻痹。典型的周围运动性面神经麻痹,常为一侧性,并与病变所在部位同侧。
若司泪腺、涎腺分泌的上涎核及司味觉的弧束核正常,面神经运动核核性麻痹将不伴有泪腺分泌及味觉功能障碍。
4、 面神经麻痹的诊断?
①病前常有受惊、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日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②晨起发现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额部皱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不能皱额、闭目鼓颊等动作。进食时食物留在齿颊间,唾液自口角外流。③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双侧)周围性面瘫,可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耳部疱疹等。④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如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中耳炎、听神经瘤),对长期缓慢进行的,或反复发作的,或久治不愈的(6个月以上)面瘫,应注意排除肿瘤。
5、面神经麻痹的预后?
本病约70%--80%病人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根据面瘫的程度,对预后作出评估,不完全性面瘫的预后较完全性者较好,起病后2周内神经退变率小于90%者多可得到满意的恢复。约15%--20%病人不能完全恢复功能,其中部分病人遗留联带运动“鳄鱼泪”“面肌抽搐”后遗症。
http://www.lao.com/abuot.htm
治疗原则
1.急性期:起病1-2周,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部回圈,减少神经受压为原则。具体可选用药物、理疗、针炙等治疗; 2.恢复期:从2周-2年,此期主要使神经传导恢复和加强肌肉收缩。采用方法:(1)电刺激、电按摩、离子导入。(2)针刺疗法。(3)保护角膜的措施。(4)中药:活血化瘀,调气补血为主。 3.后遗症期:指2年后面瘫仍不能恢复者,可按损伤性面瘫处理。(药物治疗很少有效)。
用药原则
对于贝尔氏面瘫早期药物治疗,疗效较好,约有80%的病人可在2-3月内恢复。无神经变性的病例,轻者,经2-3周治疗,即可开始恢复,1-2月内痊愈。有神经变性者,3-6月内恢复。若神经变性严重者恢复慢,甚至有的不能恢复。由此可见,对于面瘫患者应及早治疗,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尽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利用肌电图和电兴奋性测验,测出神经变性情况,借此及早用药物治疗。另外,一些外加因素,如耳后常受风寒,会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
目前,贝尔氏面瘫的西药药物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因其能减轻水肿,改善面神经在神经管内的受压状态,可防止面神经变性。一般认为,轻度麻痹治愈率与给药与否关系不太大,而中度以上麻痹则用药能使治愈时间缩短,治愈率提高。神经的Waller变性在麻痹症状出现后2周完成,因而,应在神经变性前早期给药,否则预后不良。
(1)口服或静点地塞米松,开始30~60mg/日,逐渐减量,到两周为止。最大剂量所需时间根据麻痹程度而定,一般4~7天。
(2)风湿宁:①成人量80mg/日,用5日,60mg,40mg,20mg各一日,疗程共8天。②小量法:风湿宁60mg,每日递减5mg,12日为一疗程;③大量法:风湿宁250mg,每日递减25mg,1 0日为一疗程。
(3)强的松:无论患者年龄大小,发病时间长短,均给予强的松20mg,早晨一次口服,连续服4周。强的松治疗面瘫疗效确切,有人用面瘫面神经功能指数(Fal:al Nerve Functin In dez FNFI)评价用强的松疗效,结果FNFI由治疗前55 3%提高呈96 6%。
Rothendle认为,面神经麻痹发生9天内用强的松效果好,陈伟良提示早期使用激素治疗,对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也有人用可的松100mg,每日一次,口服或肌注,逐日减量用10~12天。
其他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可见下列
http://www.hnol.net/content/2006-01/24/content_3778196.htm
http://www.lifek.com/pianfang/wk/200503/341.html
㈣ 求助:面部的汗孔角化症要怎么治疗呢
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属于遗传性角化异常性皮肤病。
诊断要点:
1.多于青少年发病。
2.可发生于头、面、躯干、四肢任何部位。
3.皮损轻重不一,一种为光化性浅表播散性汗孔角化症,发生于面部的多发性淡灰褐色环形角化斑片,有一堤状角化嵴,对称性分布,多有家族性发病。重者全身皮肤大片褐色角化斑片,环形或地图状,有的呈列序状排列,发生在眼睑处可导致睑外翻,少数病人可在汗孔角化损害上发生鳞癌。
4.组织病理有典型角化不全的柱状鸡眼样板。
治疗要点:
1.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服用维生素E或维甲酸类制剂治疗。
2.外用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维甲酸软膏等。
㈤ 小孩1岁8个月,前几天感冒了,预约的这两天做脸部活检,但是现在还有点流鼻涕,能做活检吗
没用的,其实感冒是最简单的病,很好治愈的,三天到五天即可治愈
㈥ 腮腺混合瘤怎么治疗..
腮腺混合瘤或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其中的粘液和软骨样组织都是由腺组织蜕变而成的。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
腮腺混合瘤多见于中年。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肿瘤多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移动性,无压痛。如肿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①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②移动性减少甚至固定,③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依据全面的采集病史,以及进行局部体格检查,手术前需要行CT摄片检查,最终病理检查以确诊。
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术前一般不宜作活检。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时瘤细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组织,若切除不彻底则将复发。故手术时不宜采用剜除肿瘤的方法而应将肿瘤连同其周围的腮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要注意保持面神经。如有恶性变,应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
㈦ 得了皮肤癌能治好吗
皮肤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低,但在白色人种中却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超过所有其他恶性肿瘤的总和。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皮肤癌的发病率至少达650/10万,在美国的高加索人中,皮肤癌的发病率亦高达165/10万,为我国发病率的100倍。在皮肤癌中以基底细胞癌最多见,占60%以上。各类皮肤癌的早期表现多为红斑状皮损,伴有鳞片状脱屑或痂皮形成,仅凭肉眼观察非但难以区分其组织学类型,而且易与牛皮癣、湿疹等良性皮肤疾患相混淆,常需借病理检查才能确诊。无论手术、放疗或其他治疗方法,对皮肤癌均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可在90%以上。
【诊断】诊断依赖活检,但要求诊断者具备足够的经验以识别有恶性嫌疑的病变。遇下述情况为高度可疑之早期恶性病变:
①经久不愈或时好时犯或有少量出血的皮肤溃疡。
②凡日光性角化病出现有流血、溃烂或不对称性结节突起等状。
③往日射线照过的皮肤或旧疮疤,或窦道处出现溃破或结节突起时。
④久不消退的红色皮肤疤,其上显示轻度糜烂时当警惕原位癌之可能。活检在较小的病变多行切除活检,诊断兼治疗一箭双雕,毕其功于一役。病变稍大特别是需切除包括病变缘外2~3毫米正常皮肤方能达治疗要求时缺损太大,造成外观缺陷,则做钳取或切取活检,记住要包括病变近缘部分。
【治疗措施】
(一)治疗注意要点恰当的治疗方法不仅以皮肤癌的组织学类型为基础,还要根据解剖学部位、患者年龄、性别,一般健康状况。在解剖学部位上应注意是否某些部位手术后易复发,某些部位能达到治疗计划的预期效果,如眼眶周围、鼻周围、耳周围是复发率很高的区域,因此必须选择治愈率更高的疗法。外科切除术施行前应想到解剖部位的伤口美容外观,切除后的皮肤功能,如面部凸起部位:鼻、唇、面颊、额、耳轮处手术愈合,瘢痕紧缩,令人难以接受。面部凸起部位和损伤功能部位应做好皮瓣、皮肤移植等项准备。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健康情况,如有凝血障碍或接受抗凝血治疗时,必须采用不出血的方法治疗,冷冻治疗、C02激光、放射治疗均可应用。年老体弱,女性患者过长时期的放射治疗,有时耐受不了,可以选用刮除术和电干燥法,也可应用外科全切除术。
(二)药物治疗1.局部治疗:主要是局部外涂、局部敷贴及局部注射。早年用0.5%秋水仙胺软膏做肿瘤局部外涂,效果较好。近年用5-Fu软膏和博莱霉素软膏,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
(1)博莱霉素:一般用0.1%或2%的软膏,每日涂1~2次,一般无副作用。软膏可以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其效价不降低。
(2)氟尿嘧啶:一般临床用0.5%的软膏,每日涂l~2次,对表浅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原位癌,疗效甚好。2.全身治疗
(1)适应症:对在原有疤痕基础上发生的鳞形细胞癌、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的鳞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及发生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需用全身化疗。
(2)BLM对向外增殖型的鳞癌效果较好,给药方法为10mg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周二次,300~400mg为一疗程。
(3)PEP(匹莱霉素):不但对原发灶敏感对淋巴结转移病例也取得30%左右的有效率。用法:一次5mg,每周6次肌肉注射,停药l天,重复5~7次。
(4)DDP和ADM联合应用:化疗方法为DDP75mg/m2静脉滴注,配合水化,即大量输液并给利尿剂,ADM50mg+注射用水40ml在5分钟内注入。间歇3周,所有病人都接受足够的化疗,化疗过程中缓解率为87%。
(三)刮除治疗皮肤科学家一般用刮除术和电干燥法治疗基底细胞癌、浅表性鳞癌,是利用肿瘤与其周围正常肤色的界线进行,用刮匙刮除,术前应注意刮匙大小要适宜,一般较新生物稍大即可,术时稍向下用力,以免滑脱,在常规消毒后,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溶液注射在基底细胞癌或鳞癌的基底部,使其明显隆起,选好合适的刮匙,一般用3~4mm大小的刮匙将癌灶挖出后,用l~2mm直径,边缘比较锐利的小刮匙搔刮肿瘤床的四周及其基底,以刮除伸向周围基底正常组织内的残留癌。有时因正常的真皮组织较为坚实,刮除中可以听到微微的砂砾般响声,而肿瘤松脆则无声。搔刮后用电灼器烧灼肿瘤床的四周及基底,然后再用刮匙刮去烧焦的组织。伤口涂以抗生素油膏。其优点是可获得一个光滑而仅有少量色素沉着的美观伤口,缺点是没有切缘的病理检查结果,无法了解切缘有无癌残留,因此对此法应该慎用。
(四)化学外科此法由美国医生Mohs首创,用氯化锌糊剂固定癌肿以后,将其水平方向削下送病理检查,一直至基底切缘无癌为止。但如今已省略了用氯化锌糊剂固定组织这一步骤,直接水平方向切削新鲜组织,并连续送病理检查,直至基底切缘无癌肿为止。此法适用于病灶范围较大的,边界不清的以及经治疗后复发的病例。
(五)冷冻治疗适于作刮除术的皮肤癌亦适于作冷冻治疗,特别是一些富于纤维成分不利于刮除术的病例;经刮除术及放射治疗后复发的病例更适于冷冻治疗。但病变必须仅限于皮肤者,侵及其他组织器官者就不适于冷冻治疗。治疗前必须作活检证实.
㈧ 我脸和头有肌肉萎缩,从9岁开始,想提问一下
病情分析: 你好,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意见建议:你有没有检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肌肉萎缩?是否进行过治疗?如果没有应该考虑进行肌肉活检,基因检查明确原因,便于决定进一步治疗措施。
㈨ 面部肿瘤会出现哪个部位肿大
生活中患有面部肿瘤的人有很多,这是一种危害性严重的疾病,导致患者的面部异常,且会给患者带来较多的痛苦,我们要将面部肿瘤警惕起来,需要深入了解该病的早期表现,特关注面部的变化,出现面部肿瘤的症状,应当及早的展开治疗的工作。
肿瘤疾病极其严重,该病容易发生在较多的部位,较多患者会发生在面部,导致面部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病发期间还会诱发较多的症状出现,每一位朋友要将面部肿瘤警惕起来,必须要认真了解该病带来的症状表现,一起往下看认识一下面部肿瘤的症状有哪些呢?
面部肿瘤特别的多见,带来了特别严重的危害性,发生在面部的肿瘤多数为粉瘤或者是纤维瘤,导致患者呈现了囊性感,一般没有疼痛的症状出现,但会继发感染出现,进行X线照片时可以出现颌骨膨隆的情况,且会产生透亮区,其边界特别的圆滑,该病的出现会导致患者面部皮脂腺组织产生堵塞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此在出现面部肿瘤的症状之后,不可以拖延疾病的治疗时间,积极的治疗才能够减轻患者的病情。
脸部在出现肿瘤的症状之后,首先需要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肿瘤,一般来看良性的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且没有不适的症状出现,无需特殊的治疗,如果属于恶性的肿瘤,则疾病的治疗工作需要重视起来,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病情过于严重的患者,则应当选择手术切除方法来治疗,且要结合放化疗或者是中药一同辅助治疗,采用手术治疗的话,极容易在患者的面部留下疤痕,为此应当慎重选择。
㈩ 4月小儿面部皮疹 请问老师这是什么皮疹拜托各位大神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特罗凯靶向治疗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两个: 郑州大学一附院肿瘤科张明智 1.皮疹:n一般在治疗开始后7-10天发生,可以自愈和再现,属可逆的,随 治疗中止而消失.对于皮疹一般可以用一些软膏对症处理,大多数病人 可以坚持用药,如果坚持下去,绝大多数皮疹可以转好,如果对症处理 后不见缓解可以考虑减量. 临床处理:口服四环素类药物* 50mg, 2次/天,局部应用皮质激素类 软膏,2次/天.无论皮疹消失与否,要继续治疗.皮疹重时可同时应 用润肤剂,乳酸, 抗组胺药物. 皮疹的出现及程度一般预示着好的疗效.皮疹的严重程度同疗效正相 关.皮疹患者的生存期显着优于未出现皮疹的患者. 2. 腹泻:n一般比较轻,如果比较严重可以用些止泻药对症处理. l 多数患者可用洛哌丁胺(易蒙停)控制.在严重腹泻患者(洛哌丁胺治疗 无效),特罗凯应减量或停药.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