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脸上破皮出血了怎样处理能不留疤
至于留不留吧要看你的伤的情况,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在表皮中又分为五层,其中最底部的基底层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产生新的细胞代替死亡的细胞,如果这一层细胞或者真皮损伤的话就有可能留下疤痕!!
㈡ 脸上有伤口怎么掩盖
可以涂点芦荟,对皮肤恢复挺管用的。或者选择一些药膏,没有刺激性的。可以缓解一下,切忌不要去扣。
㈢ 面部出血时,常用的压迫止血点在
一、出血
1、动脉性出血
颜色鲜红,一股股流出或持续喷出,流血极多极快,靠身体自我保护的生理性止血是止不住血的,需尽快止血后送往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处理损伤的动脉。
下图左图示内镜下肠道动脉出血,水枪一样往上喷,右图下一个夹子夹住就不喷了~
难以置信吧?下图更可怕!下图示手术中动脉出血,决口一样往上涌...
可怕吧?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呢!在120车上和急诊抢救室的时候,都遇到过斗殴一刀扎穿颈动脉或心脏的,医生用再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也大多没办法救回来,大动脉出血实在是太快了,分分钟人就没了...
脑补一下战争片、械斗片里的场景吧,不放图了~
2、静脉性出血
颜色暗红,出血较多,但能够自愈,没有固定频率,随出血者身体运动而流出。
没找到经典的静脉出血的图...
往往磕伤了,隔几天皮肤青紫,一部分是静脉出血,一部分是毛细血管出血,随着出血压力增大,静脉逐渐被旁边的肌肉组织挤压止血,已经流出的血储存在皮下组织之中的血肿,从外面看呈淤青/紫。
3、皮肤、毛细血管出血
皮肤结构损坏,毛细血管出血,颜色鲜红,呈渗出状,流血不多,一般伤口能自行愈合。
下图示常见的皮肤破损出血
二、止血
1、原则
(1)尽快止血!
(2)有效止血!
(3)避免缺血性损伤!
(4)尽快送医,进一步处置!
2、生理性止血
(1)人体是很精密的,出血后会自发产生“生理性止血”以保护自己。
生理性止血由血管、血小板、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共同完成。
(2)机制
损伤性刺激立即引起局部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慢;
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慢,利于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
凝血系统被激活后,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了由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共同构成的牢固止血栓,有效地制止出血。
凝血系统被激活的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动,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蔓延到这一局部以外。
三、常用止血方法
根据出血量、损伤血管的种类,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
1、包扎止血
(1)创可贴
将自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然后向对侧拉紧粘贴至另一侧。用于微小、表浅创口包扎。
(2) 敷料包扎
将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要有足够的厚度,覆盖面积超过伤口至少3cm。
2、加压包扎止血
与普通的包扎止血相比,需要给更大的压力以压迫止血。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下图示军用三角巾,读书时,三角巾的使用就听了一节课,实战使用又练习一节课,可谓战创伤利器神器!
㈣ 脸上小红点弄破了一直流血怎么止血
用棉签加碘伏杀菌。创口小不要用创可贴要让他干燥。小创口用创可贴最容易发炎,因为出点汗又不能挥发,给细菌制造了温床。现在只要用点杀菌的东西就可以了。如果明天变严重了就应该去医院包扎下,看看用点什么药了。
㈤ 现场止血时,颜面部出血可压迫什么部位止血
现场止血时,颜面部出血可压迫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交界处的面动脉。
㈥ 某一部位出血如何急救和包扎
怎样包扎伤口
伤口经过清洁处理后,要做好包扎。包扎具有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即动作敏捷迅速;即部位准确、严密;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纱布脱落。
包扎伤口,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方法,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包扎材料和包扎方法。
包扎材料最常用的是卷轴绷带和三角巾,家庭中也可以用相应材料代替。卷轴绷带即用纱布卷成,一般长5米,三角巾是一块方市对角剪开,即成两块三角巾,三角巾应用灵活,包扎面积大,各个部位都可以应用。
①绷带环形法
这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伤口清洁后的包扎都是用此法。它还适用于颈部、头部、腿部以及胸腹等处。方法是: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圈、第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粘膏将尾固定,或将带尾剪开成两头打结。
②绷带蛇形法
多用在夹板的固定上。酣笭丰蝗莶豪奉通斧坤方法是:先将绷带环形法缠绕数因固定,然后按绷带的宽度作间隔的斜着上缠或下缠成。即成。
③绷带螺旋法
多用在粗细差不多的地方。方法是: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固定,然后上缠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④三角巾头部包扎
先把三角巾基底折叠放于前额,两边拉到脑后与基底先作一半结,然后绕至前额作结,固定。
⑤三角巾风帽式包扎
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各打一结,即成风帽状。
在包扎头面部时,将顶角结放于前额,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然后拉到枕后打结即成。
⑥
胸部包扎
如右胸受伤,将三角巾顶角放在右面肩上,将底边扯到背后在右面打结,然后再将右角拉到肩部与顶角打结。
⑦背部包扎
与胸部包扎的方法一样,唯位置相反,结打在胸部。
⑧
手足的包扎
将手、足放在三角巾上,顶角在前拉在手、足的背上,然后将底边缠绕打结固定。
⑨手臂的悬吊
如上肢骨折需要悬吊固定,可用三角巾吊臂。悬吊方法是:将患肢成屈肘状放在三角巾上,然后将底边一角绕过肩部,在背后打结即成悬臂状。
满意请采纳
㈦ 怎么能止血
1.一般止血法
比较小的创伤出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后,覆盖无菌纱布,用绷带加压包扎。
2.指压止血法
(1)头面部出血指压止血法:
①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在耳前一指处压迫颞浅动脉,可减少同侧头皮和额、颞部出血。
②面动脉指压止血法:在下颌骨咀嚼肌的前方,触到面动脉的搏动处,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可止住同侧下半面部出血。
③颈总动脉指压止血法: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到颈总动脉搏动处,将颈总动脉压向后方的颈椎横突上,可止住同侧头面部出血。但该处压迫止血的时间不宜过长,而且只能压迫一侧,不能双侧同时压迫,以免引起脑部缺血。
(2)肩部出血指压止血法:在锁骨上窝向下向后触到锁骨下动脉搏动,将此动脉压在第一肋骨上,可止住同侧肩部和腋窝部出血。
(3)上肢出血指压止血法:手、前臂、上臂中下段的动脉出血,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可触到肱动脉的搏动,用拇指或四指并拢将肱动脉压在肱骨上止血。
(4)下肢出血指压止血法:足部、小腿、大腿动脉出血,在腹股沟中点偏下方可触到股动脉搏动。用双手拇指或拳将股动脉压在股骨上止血。
3.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静脉和大多数的动脉出血。
4.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纱布1~2层贴于伤口,再向内填塞纱块或纱布,或直接用消毒急救包、棉垫填塞伤口,外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松紧以达到止血为度。3~4日后,待出血停止时,再更换填塞的纱块。
5.止血带止血法
㈧ 面部失血,怎么止血
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一般在外伤时多见。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应行动快,止血彻底,防止失血过多。
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三)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㈨ 伤口出血了,请问怎么止血啊急!!!
(一)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与处理原则 1.毛细血管出血
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处理时可先用清水洗去伤口上的泥土,如无泥土可直接涂上红汞水(红药水),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或暴露干燥、形成痂痴自愈。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一般在外伤时多见。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应行动欤寡沟祝乐故а唷?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都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二)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三)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指压止血法,在伤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跳动的血管,用手指紧紧压住。这是紧急的临时止血法,与此同时,应准备材料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 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一般躯干上伤口出血,可使用直接加压止血法止血不鼓励一般人员使用止血带止血法,不当使用易造成严重的组织、神经中枢及血管之损伤,而致肢体坏死当其他方法无法控制,四肢大出血时方采用止血带未受训练者不宜使用
㈩ 皮肤破了怎样止血快拜托各位大神
(一)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与处理原则 1.毛细血管出血 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处理时可先用清水洗去伤口上的泥土,如无泥土可直接涂上红汞水(红药水),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或暴露干燥、形成痂痴自愈。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一般在外伤时多见。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应行动欤 寡 沟祝 乐故а 唷?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都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二)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三)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