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面部神经怎么分起始点

面部神经怎么分起始点

发布时间:2022-09-24 12:00:35

㈠ 面神经分几支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个是较大的运动根,另一个是较小的中间神经(感觉和副交感纤维);自小脑中脚下缘出脑后,进入内耳门,两根合成一干,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在面神经管始部,有膨大的膝神经节。

(1)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①鼓索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处发出,行向前上进入鼓室,然后,穿岩鼓裂出鼓室,至颞下窝,行向前下并入舌神经。鼓索含有两种纤维:味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司味觉;副交感纤维进入下颌神经节,在节内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腺体分泌。

②岩大神经含有副交感性的分泌纤维,自膝神经节处分出,出岩大神经管裂孔前行,与来自颈内动脉交感丛的岩深神经合成翼管神经,穿翼管至翼腭窝,进入翼腭神经节;副交感纤维在节内交换神经元后,支配泪腺、腭及鼻腔黏膜的腺体分泌。

③镫骨肌神经支配镫骨肌。

(2)在颅外的分支

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三个小分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面神经主干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丛发分支从腮腺前缘呈辐射状分布,支配面肌。

①颞支离腮腺上缘,斜越颧弓,常为3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上部。

②颧支由腮腺前端穿出。为3~4支,至眼轮匝肌、至颧肌。

③颊支出腮腺前缘,为3~4支,至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④下颌缘支从腮腺下端穿出后,行于颈阔肌深面,越过面动、静脉的浅面,沿下颌下缘向前,至下唇诸肌及颏肌。

⑤颈支由腮腺下端穿出,在下颌角附近至颈部,在颈阔肌深面向前下,支配该肌。

㈡ 面神经的颅外分段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是较大的运动根,自脑桥小脑角区,脑桥延髓沟外侧部出脑;一是较小的混合跟,称中间神经,自运动根的外侧出脑,两根进入内耳门合成一干,穿内耳道底进入与中耳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先水平走行,后垂直下行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在面神经管内有膨大的膝神经节。面神经穿经面神经管及最后穿出腮腺时都发出许多分支。

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① 鼓索:传导味觉冲动及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② 岩大神经,也称岩浅大神经,含副交感分泌纤维,支配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分泌;

③ 镫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镫骨肌。

颅外分支: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面神经主干前行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发分支至腮腺前缘,分布于面部诸表情肌。

① 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

② 颧支:3-4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

③ 颊支:3-4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④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

⑤ 颈支:支配颈阔肌。面神经的全长可分为9段:

1.运动神经核上段 运动神经核上段(supranuclear segment)起自额叶中央前回下端的面神经皮层中枢,下达脑桥下部的面神经运动核。

2.运动神经核段 运动神经核段(nuclear segment)面神经根在脑桥中离开面神经核后,绕过外展神经核至脑桥下缘穿出。

3.小脑脑桥角段 小脑脑桥角段(cerebellopontine segment)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过小脑脑桥角,会同听神经抵达内耳门。此段虽不长,但可被迫扩展到5cm而不发生面瘫。

4.内耳道段 内耳道段(internal auditory canal segment)面神经由内耳门进入内耳道,偕同听神经到达内耳道底。

5.迷路段 迷路段(labyrinthine segment)面神经由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genicu1ate ganglion)。此段最短,长2.25mm~3mm。

6.鼓室段 鼓室段(tympanic segment)又名水平段,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达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此处骨管最薄,易遭病变侵蚀或手术损伤。亦可将此段分为鼓室段(自膝神经节到外半规管下方)

7. 锥段 锥段(pyramid segment)自外半规管下方到锥隆起平面,传统上常将锥段划入鼓段。

8. 乳突段 乳突段(mastoid segment)又称垂直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此段部位较深,在成人距乳突表面大多超过2cm。 颞骨内面神经全长约为30mm;其中自膝神经节到锥隆起长约11mm,自锥隆起到茎乳孔长约16mm。

9.颞骨外段 颞骨外段(extratemporal segment)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耳后神经、二腹肌支、茎突舌骨肌支等小分支。面神经的终末支在茎突的外侧向外、前走行进入腮腺。主干在腮腺内分为上支与下支,二者弧形绕过腮腺岬部后又分为5支;各分支间的纤维相互吻合,最后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群。

㈢ 面神经的起止点及作用

面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面神经核位于脑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半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
面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起于脑桥被盖部的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动;
②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起于脑桥的上泌涎核,属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有关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的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腭的粘膜腺,控制上述腺体的分泌;
③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
其胞体位于颞骨岩部内,面神经管弯曲处的膝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粘膜的味蕾,中枢突终止于脑干内的孤束核;
④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表情肌的本体感觉。

㈣ 面神经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面神经
的主要分支如下:
(1)
颞骨
内的主要分支
①岩大浅神经。属副
交感神经
纤维,自膝状
神经节
前方支出,经面神经骨管的裂孔后在颞骨岩部,紧贴
颅中窝
硬脑膜
前行,直达
三叉神经
节下的破裂孔,与来自颅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岩深神经联合形成翼腭神经,后者通过翼管后达蝶腭神经节,再随上颌神经及颧神经到达
泪腺
、鼻、腭黏膜和小
涎腺

②岩小浅神经。自膝状神经节前方分出,在岩大浅神经稍外侧岩骨的前面穿行向内侧,经
卵圆孔
出颅,止于耳神经节,节后神经随
耳颞神经
分布于腮腺、口及咽部涎腺。这些分泌纤维主要来自
舌咽神经
,也可来自面神经。

镫骨肌神经
。自面神经垂直部的起始处,锥隆起后方发出,经锥隆起内的小管到达镫骨肌。
④鼓索神经。多在面神经垂直段下部相当于镫骨肌神经下直达茎乳空间分出,在面神经水平段前外侧、垂直段后内侧,从
鼓室
前壁的岩
骨裂
处离开鼓室而入颈部与舌神经联合。鼓索神经的味觉纤维分布到舌前2/3,副交感纤维至颌下神经节,
节后纤维
分布于
颌下腺

舌下腺

(2)茎乳孔下的分支
①二腹肌后腹之。支配二腹肌的后腹和茎突舌骨肌。
②面神经的耳后之。为感觉神经,支配
耳廓
前后面的皮肤。

㈤ 面神经的运动通路是如何走行的

面神经的运动纤维起始于面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的网状结构深部,在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内侧,外展神经核的前外方。面神经核可以分为两半,上半部支配额肌、上部面肌、颧肌和眼轮匝肌的上半部;下半部支配眼轮匝肌的下半部、下部面肌及颈阔肌。面神经纤维从核发出后,向背内侧行走,向上弯绕外展神经核,形成菱形窝的面丘;随后,向前、下、外侧伸延,于脑桥和延髓交界处的外侧部穿出脑桥,在小脑脑桥角处,位于听神经和外展神经之间(听神经在外侧,外展神经在内侧),与听神经一起进入内听道,在内听道的底部与听神经分道而入面神经管,于该管以前外-后外-下的迂曲径道,出茎乳孔,经腮腺,支配除了咀嚼肌和提上睑肌以外的面肌,以及耳部肌、枕肌、镫骨肌、颈阔肌、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的后腹等。

㈥ 面神经的解剖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是较大的运动根,自脑桥小脑角区,脑桥延髓沟外侧部出脑;一是较小的混合根,称中间神经,自运动根的外侧出脑,两根进入内耳门合成一干,穿内耳道底进入与中耳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先水平走行,后垂直下行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在面神经管内有膨大的膝神经节。面神经穿经面神经管及最后穿出腮腺时都发出许多分支。
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① 鼓索:传导味觉冲动及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② 岩大神经,也称岩浅大神经,含副交感分泌纤维,支配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分泌;
③ 镫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镫骨肌。
颅外分支: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面神经主干前行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发分支至腮腺前缘,分布于面部诸表情肌。
① 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
② 颧支:3-4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
③ 颊支:3-4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④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
⑤ 颈支:支配颈阔肌。面神经的全长可分为9段:
1.运动神经核上段 运动神经核上段(supranuclear segment)起自额叶中央前回下端的面神经皮层中枢,下达脑桥下部的面神经运动核。
2.运动神经核段 运动神经核段(nuclear segment)面神经根在脑桥中离开面神经核后,绕过外展神经核至脑桥下缘穿出。
3.小脑脑桥角段 小脑脑桥角段(cerebellopontine segment)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过小脑脑桥角,会同听神经抵达内耳门。此段虽不长,但可被迫扩展到5cm而不发生面瘫。
4.内耳道段 内耳道段(internal auditory canal segment)面神经由内耳门进入内耳道,偕同听神经到达内耳道底。
5.迷路段 迷路段(labyrinthine segment)面神经由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genicu1ate ganglion)。此段最短,长2.25mm~3mm。
6.鼓室段 鼓室段(tympanic segment)又名水平段,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达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此处骨管最薄,易遭病变侵蚀或手术损伤。亦可将此段分为鼓室段(自膝神经节到外半规管下方)
7. 锥段 锥段(pyramid segment)自外半规管下方到锥隆起平面,传统上常将锥段划入鼓段。
8. 乳突段 乳突段(mastoid segment)又称垂直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此段部位较深,在成人距乳突表面大多超过2cm。 颞骨内面神经全长约为30mm;其中自膝神经节到锥隆起长约11mm,自锥隆起到茎乳孔长约16mm。
9.颞骨外段 颞骨外段(extratemporal segment)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耳后神经、二腹肌支、茎突舌骨肌支等小分支。面神经的终末支在茎突的外侧向外、前走行进入腮腺。主干在腮腺内分为上支与下支,二者弧形绕过腮腺岬部后又分为5支;各分支间的纤维相互吻合,最后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群。

㈦ 面神经的走行及其分支

面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是第7对脑神经,面神经出脑桥后,与听神经在内耳道一起行走,出内耳道后进入面神经管,再由茎乳孔出颅,然后在与外耳道软骨向前越过茎突、面后静脉和颈外静脉进入腮腺峡部,进入腮腺后先分上、下主干,再分出5个分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颊支又分为上下颊支。

阅读全文

与面部神经怎么分起始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5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1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9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1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2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10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80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3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5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4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90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3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2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8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2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48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3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6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90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