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缺氧缺血性脑病孩子眼球会震颤嘛哭闹时面部明显青紫
你好, 宝贝如果缺血缺氧,不能让宝贝哭闹,很容易出现脸面青紫也可能导致窒息。眼球震颤也是可能出现的,大人在过度气愤激动的时候也会感觉到眼球不舒服,疼痛肿胀。
② 新生婴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这种情况一定要做好早起的智力训练,及时补充脑营养。
③ 新生儿缺氧有何症状
羊水呛到吗!医院是不是诊断成吸入性肺炎阿?嘴巴能张开吗!或者张不大
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你自己可以查查,这个病卫生部的诊疗常规早就出来了。不管你去哪里,治疗方案大同小异:营养神经药物(现在最常用神经节苷脂),配合活血化瘀的药如丹参,生后输液10至14天,满月后和两月时均输液10至14天。你家宝宝还是足月小样儿,说明先天发育不足 ,更要注意了,我是搞小儿康复的,现在有好些...宝宝就是因为家长不在意把孩子耽误了。你们那里要是有做小儿康复的医院,你可以亲自去看看就知道了。要注意复查,基本前半年一月一次。千万别不当成一回事把孩子误了。
⑤ 皮肤缺氧有哪些表现
皮肤问题一直围绕着我们,让人不堪其扰,烦不甚烦,你了解自己的皮肤吗?看看你是不是也有以下的问题。哈欠连连,经常困意十足?如果你经常有“放空”的感觉,注意力不集中?这是身体告诉你,我们的皮肤需要补养啦!
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如果你孩子确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就不需要打脑部营养液,这不是钱的问题,如果你孩子吃奶、睡觉正常就不比担心,主要做康复训练就能痊愈! 你想想自己的孩子头上天天被乱扎针,而且还不能治病,只能给医生带来提成……唉! 别被医生虎住了!他们为了拿提成会开很多的脑部营养液给你孩子……这只能是中国医药的痛心。如果不...相信我说的就给你主治医生送个红包,他也许会给你讲实话的。 如果你孩子吃奶、睡觉正常就不比担心,只要体重增加正常,加上抚触训练,游泳,这些做好了一切自然会好! 国外对这种孩子都不做药品质量,也就是你打针是白打。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施刺激治疗: 1、语言刺激——多和孩子交流,只要他心情好就和他一起玩,他怎么叫你就学习发出同样的声音,当孩子做出同样的回复时交流就成功了。 2、多抱孩子——一直让孩子有安全感,虽然父母累了点但效果很好,因为你随时都可以观察到他的变化。 3、肢体刺激——规律的洗澡、游泳时间是最好的刺激之一。建议早上、中午各冲澡(只需要冲脖子以下、千万不要让耳朵进水)一次,晚上游泳一次,每次触水后结合体操、抚触训练。 4、多晒太阳——不要随便给孩子补钙,只需要母亲补钙,孩子补钙不但洗后不好还容易得肾结石。 5、不要盲目投医而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孩子越小治疗效果越好。而且基本靠父母精心的呵护。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你,只要你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中度一下的脑病治愈成功率是95%,所以坚持很重要。 6、还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三岁前都有希望,这个方案就要坚持1~3年时间。 你到全国任何一个康复中心都是这么治疗的,如果还需要什么请给我留言。希望你的孩子早日康复。
⑦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你好。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病,诊断明确,治疗及时,可以把缺血缺氧造成的问题最小化。通过出院回复诊,检查孩子的情况,做后续治疗,比如高压氧等。只要孩子肌张力正常,吃奶,睡觉,精神,大小便均正常,孩子体重增长,不要担心。婴儿打嗝吐奶也属于正常现象。这种情况是膈肌痉挛,常发生的婴儿吃奶之后,有时体位改变,会打嗝不止。它是由于某种刺激引起膈神经过度兴奋,膈肌痉挛所致。中医认为它常常是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导致寒结胃中,以及恼怒抑郁,情志失和,以致肝气犯胃引起。解决的办法:每次喂完奶,竖起来抱着宝宝,靠在成人的肩部,轻拍宝宝的后背,直至宝宝打嗝。再竖着抱20分钟。放平宝宝时,把宝宝的脸侧向一边,防止宝宝吐奶呛入气管或者流入耳朵。宝宝打嗝都是急性呃逆,经过处理很快会消失。如果连续时间较长,家长可以用手按压耳朵中间第二条横隔的中间,那是耳针膈的位置,按压过后,打嗝也会止住。
⑧ 缺血缺氧性肮病什么症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患者常在生后1周尤其头3天内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表现。如烦躁不安或嗜睡、吐奶、尖叫、抽搐等症状。轻症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危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可遗留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和脑性瘫痪。 围产期缺氧主要发生在宫内,约80 ̄90%发生在产前或产时,10%发生在产后。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于胎儿宫内缺氧、胎盘功能异常、脐带脱垂、受压及绕颈;异常分娩如急产、滞产、胎位异常;胎儿发育异常如早产、过期产及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有严重肺部感染也可致此病。因此,预防本症首先应在怀孕后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在医院分娩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或两者交替出现。前者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惹、吐奶、尖叫;后者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昏迷。 2.肌张力改变:增高、降低甚至松软,轻症病人肌张力正常。 3.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握持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4.病情较重时可有惊厥,新生儿惊厥多表现在面部、肢体不规则、不固定的节律性抽动,如反复眨眼、眼球偏斜、震颤、凝视;口舌做吸吮、咀嚼、咂嘴等阵发性活动,上肢或下肢做类似划船或踩自行车样周期性活动以及阵发性呼吸暂停等。 5.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改变、间隙性肌张力增高等脑损伤表现。 6.部分病人出现前囟饱满、紧张。 7.并发症中以吸入性肺炎最多见。 诊断依据 1.有明确围产期缺氧史,特别是围产期重度窒息史患儿。 2.生后1周尤其头3天内出现异常神经症状,病情较重时前囟饱满、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等。 3.常合并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同时存在颅内出血。 4.颅脑CT及颅脑B超检查对诊断、分度、估计预后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治疗原则 1.加强围产期监护,防治窒息,及时复苏。 2.消除低氧血症,鼻导管或头罩给氧,鼻塞CPAP或人工通气。 3.减轻组织缺氧缺血引起的多脏器损伤。尤其注意脑、心、肺、肾功能的维持。 4.预防治疗感染。
⑨ 缺血缺氧性脑病 希望孩子还起来!!!
我家孩子也是缺氧性脑病,缺氧脑病早治疗,坚持治疗一定会没有问题的,看孩子表现吧,3个月会抬头吗 5个月会翻身吗??9个月会爬吗?关键的,其实我也很担心,我的孩子也在治疗,我建议你买几盘中国专家鲍主任的康复治疗带子 给他按摩 游泳 被动操, 我知道的治疗方式只是我个人建议:1,高压氧仓,2输液申捷 3康复训练。能治疗好的 只要你坚持下去 孩子不会脑瘫。 有什么事情可以向我咨询,我多少知道点。北京的鲍主任最有权威治疗的,上个星期中央二台健康治疗她讲座的。
一、病因: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一)母亲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等。
(二)胎盘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等。
(三)胎儿因素: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过期产、先天畸形等。
(四)脐带血液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
(五)分娩过程因素:如滞产、急产、胎位异常,手术 或应用麻醉药等。
(六)新生儿疾病:如反复呼吸暂停、RDS、心动过缓、重症心力衰竭、休克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变化
(一)脑的能量来源和其他器官不同,几乎全部由葡萄糖氧化而来。新生儿脑代谢最旺盛,脑耗氧量是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脑内糖原很少,葡萄糖及氧全靠脑血循环供应,缺氧首先影响脑。脑在缺氧情况下引起如下四种改变:
1. 能量代谢障碍:缺氧时脑组织酵解作用增加5-10倍,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 通气功能障碍:CO2贮留,使Paco2升高,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3.由于无氧代谢脑内ATP的产生明显减少,一方面能量来源不足,脑内的氧化代谢过程受到损害,大量神经元坏死。另方面使钠泵运转障碍,脑细胞内氯化钠增高,引起细胞内水肿。
4.脑微血管缺氧及血流减少,引起脑缺血,并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产生血管源性脑水肿,进一步造成脑缺血,继之发生脑坏死。
(二)神经病理特征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关系:
其病理基础是缺氧性脑病。基本病理改变是脑水肿和脑坏死。缺氧主要引起脑水肿及神经元坏死。而缺血主要引起脑血管梗塞及白质软化。目前认为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病理改变:
1.脑水肿:ATP减少所引起的细胞内水肿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细胞外水肿(血管源性两者皆可压迫血管加重缺氧缺血)。脑水肿可见前囟隆起、骨缝加宽、脑膜紧张、脑回扁宽、脑沟变浅及脑室腔变窄。
2.选择性神经元坏死:大脑及小脑皮层的神经元坏死,导致脑回萎缩,胶质纤维增生。此型脑损伤常见的后遗症为运动障碍、智力缺陷和惊厥。为缺氧性损伤,足月儿多见。
3.基底神经节大理石样变性:基底节和丘脑出现大理石样花纹。镜检神经元大量脱失、神经胶质增生,并有髓鞘过度形成。临床上表现锥体外系功能失调,手足徐动与此有关。为缺氧性脑损伤。
4.大脑矢状旁区神经元损伤:矢状窦两旁的带状区出现缺血性脑梗塞,该区域相当于肩和骨盆的中枢神经投影区。临床上出现肩及髂关节无力,也可有皮质盲。多见于足月儿。
5.脑室周围白质转化:这种缺血性损伤在早产儿多。病变位于侧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区软化和坏死,软化面积大时可液化成囊,称空洞脑。临床表现为痉挛性瘫痪,智力低下及脑积水。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一)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Apgar评分1分钟<3,5分钟<6,经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者)。
(二)意识障碍是本症的重要表现。生后即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识减退、昏迷或木僵。
(三)脑水肿征候是围产儿HIE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
(四)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发作次数不等,多在生后24小时发作,24小时以内发作者后遗症发病率明显增加。
(五)肌张力增加、减弱或松软。可出现癫痫。
(六)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以及眼球震颤、瞳孔改变等脑干损伤表现。
HIE的临床症状以意识状态、肌张力变化和惊厥最重要,是区别脑病严重程度和后遗症的主要指标。
[编辑本段]诊断
临床诊断依据:
(一)具有明显的围产期窒息史。见于生后12小时或24小时内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及原始反射异常。
(二)病情危重者有惊厥及呼吸衰竭。
根据病情不同分轻、中、重三度:
(一)轻度:过度觉醒状态、易激惹、兴奋和高度激动性(抖动、震颤),拥抱反射活跃。
(二)中度:抑制状态、嗜睡或浅昏迷、肌张力低下,50%病例有惊厥发作、呼吸暂停和拥抱、吸吮反射减弱。
(三)重度:昏迷状态、反射消失、肌张力减弱或消失,生后数小时至12小时出现惊厥且呈持续状态,或为去大脑僵直状态。
[编辑本段]辅助检查
(一)颅脑超声检查: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1.普遍回声增强、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有脑水肿。
2.脑室周围高回声区,多见于侧脑室外角的后方,提示可能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3.散在高回声区,由广泛散布的脑实质缺血所致。
4.局限性高回声区,表明某一主要脑血管分布的区域有缺血性损害。
(二)CT所见:多有脑萎缩表现
1.轻度:散在、局灶低密度分布2个脑叶。
2.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
3.重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白质界限丧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侧脑室狭窄受压。
中重度常伴有蜘网膜下腔充血、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出血。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需动态观察V波振幅及V/I振幅比值,若持续偏低提示神经系统损害。
(四)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增高,此酶是脑组织损伤程度的特异性酶。
[编辑本段]鉴别诊断
本病应和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症状:1 突然高热畏寒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乳幼儿可有交替出现的烦躁与嗜睡双目凝视;尖声哭叫拒乳易惊等严重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2 中毒面容皮肤瘀点颈项强直病理反射阳性婴儿囟门饱满隆起角弓反张如伴有脱水的婴儿则无此表现
3 各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
(1)流脑:多于2~4月份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早期即可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其直径多在2毫米以上病后3~5天常有口周与前鼻孔周围的单纯疱疹
(2)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发病季节多以春秋为主多见于2岁以内幼儿或50岁以上成人常伴有肺炎或中耳炎
(3)流行性感冒杆菌性脑膜炎:多见于2岁以内的幼儿起病较上述两型稍缓早期上呼吸道症状较明显
(4)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炎:常伴有皮肤化脓性感染如脓皮病毛囊炎等部分病例于疾病早期可见有猩红热或荨麻疹样皮疹
(5)绿脓杆菌性脑膜炎:多见于颅脑外伤的病例亦可因腰椎穿刺或腰麻时消毒不严而污染所致病程发展较缓
4.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外观混浊呈米汤样细胞数增至1000/立方毫米以上以中性多核细胞为主蛋白增高潘氏试验阳性糖和氯化物减少涂片或培养能找到相应的致病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在晚期病例可表现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血培养:有病原菌生成
(3)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增多以中性多核细胞为主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炎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低有明显核左移现象并有中毒颗粒出现
(4)皮肤瘀点涂片:流脑患者做此项检查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5.免疫试验:对流免疫电泳乳酸凝集试验及协同凝集试验对流脑的快速诊断阳性率均在80%以上;间接血凝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抗体染色放射免疫测定等均有助于快速诊断
[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改善已经受损害神经元的代谢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应予以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等特殊治疗
(一)一般治疗:①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②纠正低血压:保证充分的脑血流灌注常用多巴胺每分钟5-10μg/kg静脉滴注③供给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脑组织能量代谢需要:可按每分钟6-8mg/kg给予④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碳酸氢钠2-3mEg/kg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滴⑤血钙低于1.9mmol/L时可静脉葡萄糖酸钙⑥适当限制液体入量:每日量50-60ml/kg输液速度在4ml/kg/h以内
(二)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首次剂量给15-20mg/kg如未止惊可按每次5mg/kg追加1-2次间隔5-10分钟总负荷重为25-30mg/kg第2日开始维持量每日4-5mg/kg(一次或分两次静脉注射)最好能监测血药浓度惊厥停止后一周停用如惊厥频繁发作可加用安定或水化氯醛
(三)控制颅压增高:选用地塞米松0.5mg/kg速尿1mg/kg静注4-6小时后重复应用连用2-3次后若颅压仍高改用甘露醇0.25-0.5g/kg静注间歇4-6小时力争在48-72小时内使颅压明显下降
(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等:可用细胞色素C三磷酸脲苷辅酶A等每日静脉滴注直至症状明显好转;也可使用胞二磷胆碱100-125mg/日稀释后静点生后第2日开始每日一次静滴;脑活素5ml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滴均可改善脑组织代谢治疗必须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中度HIE应治疗10-14日重度HIE应治疗14-21日或更长治疗开始得愈早愈好一般应在生后24小时内即开始治疗尽量避免生后各种病理因素加重脑损伤七预后导致不良预后的一些因素有:①重度HIE;②出现脑干症状:如瞳孔和呼吸的改变;③频繁惊厥发作药物不能控制者治疗一周后症状仍未消失者④治疗二周后脑电图仍有中度以上改变⑤脑B超和脑CT有Ⅲ-Ⅳ级脑室内出血脑实质有大面积缺氧缺血性改变尤其在1-2周后出现囊腔空洞者
[编辑本段]预后
导致不良预后的一些因素有:①重度HIE;②出现脑干症状:如瞳孔和呼吸的改变;③频繁惊厥发作药物不能控制者。治疗一周后症状仍未消失者。④治疗二周后脑电图仍有中度以上改变。⑤脑B超和脑CT有Ⅲ-Ⅳ级脑室内出血,脑实质有大面积缺氧缺血性改变,尤其在1-2周后出现囊腔空洞者。
[编辑本段]预防
预防重于治疗,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立即为产妇供氧,并准备新生儿的复苏和供氧。新生儿出生后宜平卧,头部稍高,少扰动。
(一)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监护胎儿心率,定时测定胎儿头皮血pH和血气,发现宫内窘迫须及时给氧及静注葡萄糖等药物,并选择最佳方式尽快结束分娩。
(二)生后窒息的新生儿,要力争在5分钟内建立有效呼吸和完善的循环功能,尽量减少生后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
(三)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要密切观察神经症状和监护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异常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肢体张力减弱、以及原始反射不易引出,便应考虑本病的诊断,及早给予治疗,以减少存活者中后遗症的发生率。
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这种情况如果临床易激惹、拒乳、嗜睡等症状持续时间越短愈后愈好,一般问题不大。我们科经常收治这样的孩子,一般住院14天左右,症状轻缓解快的7-10天也可以,详细的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头皮血肿要一个月或更久才能吸收,这取决于血肿的大小,注意不要去过多刺激。后遗症的话不好说绝对,中度以下基本很少有后遗症的,如果小孩生产史无明显异常,孩子孕晚期无慢性宫内缺氧的情况的话,基本不会遗留明显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