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观察一个人的微表情
微表情,是心理学名词。人们在不经意间的表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心理状态,而这些转瞬即逝的面部表现我们称之为微表情。
微表情通常是”一闪而过,很多时候连本人都察觉不到,它总会不知不觉地暴露自己的内在想法。微表情可以让我们探究别人的心理,也可以让我们识破谎言。
1, 眼睛
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睛也是最容易出卖我们的真实想法。
一般来说,人在说话或者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眼睛周围血液的流动是远大于沉默寡言又或是精神涣散的时候的。
例如,当你口若悬河的和别人在讨论交流你的观点时,对方却眼神呆滞,时不时观望四周,或低头看脚,这个时候很明显对方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
又如,当你面对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人,通常都不会太久的“正眼相看”,更多的是斜视、偷看。这种遮遮掩掩的一方面为了掩饰你的不在意,一方面表现出了你的内心的波澜不惊和兴奋。
当你发现对方很努力的睁大眼睛时,要么是对你的对话感兴趣,要么是被某一事物所吸引了。如果眼睛睁的很大,那就需要注意了,对方可能是惊讶或者害怕了。
2, 眉毛
眉毛在脸上也是极具表现力的一个部分,它能够用来传递很多不同的情绪。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人挑眉,且只是挑起一侧的眉毛,这个时候对方可能对你的话语或行为持有怀疑的态度,有一种挑衅的意思在。
挑起双眉则代表惊讶,通常和睁大双眼一起出现。
而当一个人紧皱双眉时,代表着对方生气了、焦虑了、不舒服了。
3, 鼻子
鼻子虽说在面部表情中表现力不明显,但仔细观察,我们也能得到很多信息。
鼻子紧皱时,通常表示厌恶,意味着他对外部事件的反感。如,他突然闻到了一股很糟糕的气味。
说话时喜欢用鼻子吹气的人,一定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或者遇到了什么麻烦,但因为碍于面子而不好意思开口,所以用此方式来表达不满。
4, 嘴巴
当你发现对方有撅嘴巴行为时,通常对方是比较伤心、沮丧。当然,有些时候人们相互开玩笑时也会有撅嘴行为,但这通常是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撅嘴一般偏向 表示不满或生气。当你和对方交往中,发现对方此行为时,要考虑转移话题 或停止此行为,以免引起对方的不舒适。
咬唇表示一个人很生气,很愤怒了。这个时候,当事人正试图努力的克制自己的怒气。咬唇还有一种表达情况,当他迷茫或者焦虑的时候,也会出现咬唇的动作。
人的相貌、表情、言行举止隐藏着各种心理、情感的密码。
学点微表情心理学,观人于细致、察人于无形,认识自己,看透他人。
⑵ 如何分析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是较为重要的肢体语言之一,它能充分显示对方内心的情绪。眼睛、眉毛和嘴部的神情,特别是素有“心灵门户”之称的眼睛,都可以向外界传达人的兴趣、不屑、厌恶、疑惑、坚决、惊讶、心虚、开心等不同的人类情感。不过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情感的人,却可以利用这一点给人以完全错误的信息,以干扰正常判断。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慧眼看透人生》
⑶ 面部表情真的能测谎吗,lie to me 里的微表情识别谎言的技术是真的吗
通过面部表情测谎是有科学依据的。
lie to me 里的微表情识别谎言的技术是真的,虽然为了剧情精彩编剧进行了艺术夸张,但剧中微表情技术是科学的。
本剧的lightmen的原型是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他主要研究脸部表情辨识、情绪与人际欺骗。1991 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⑷ 面部表情的作用啊,定义啊,影响
面部表情可以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一般是非随意的、自发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在人际沟通中,有时人们有意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以加强沟通效果。
研究表明,人类的面部表情基本上是遗传决定的,与文化的关系不大。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是真情的流露还是故意装出来的则很难分辨。
同一种表情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微笑可以是幸福和喜悦的表示,也可以是友好的表示,有时甚至可以表达歉意。某种表情的具体含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沟通情境和沟通者的习惯特征。
面部表情,是指头部(主要是脸部)各部位对于情感体验的反应动作。它与说话内容的配合最便当,因而使用频率比手势高得多。达尔文在《人类与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指出,现代人类的表情动作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因而人类的原始表情具有全人类性。这种全人类性使得表情成了当今社交活动中少数能够超越文化和地域的交际手段之一。
笑与无表情是面部表情的核心,任何其他面部表情都发生在笑与无表情两极之间。发生在此两极之间的其他面部表情都体现为这样两类情感活动表现形式:愉快(如喜爱、幸福、快乐、兴奋、激动)和不愉快(如愤怒、恐惧、果敢、痛苦、厌弃、蔑视、惊讶)。愉快时,面部肌肉横位,眉毛轻扬、瞳孔放大,嘴角向上,面孔显短,所谓“眉毛胡子笑成一堆”;不愉快时,面部肌肉纵伸,面孔显长,所谓“拉得像个马脸”。无表情的面孔,平视,脸几乎不动。无表情的面孔最令人窒息,它将一切感情隐藏起来,叫人不可捉摸,而实际上它往往比露骨的愤怒或厌恶更深刻地传达出拒绝的信息。
微笑,真诚的微笑是社交的通行证。它向对方表白自己没有敌意,并可进一步表示欢迎和友善。因此微笑如春风,使人感到温暖、亲切和愉快,它能给谈话带来融洽平和的气氛。
常用面部表情的含义: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否定,昂首表示骄傲,低头表示屈服,垂头表示沮丧,侧首表示不服,咬唇表示坚决,撇嘴表示藐视,鼻孔张大表示愤怒,鼻孔朝人表示高兴,咬牙切齿表示愤怒,神色飞扬表示得意,目瞪口呆表示惊讶,等等。
⑸ 人们的情绪是否有共同的面部表情模式
你好:
面部表情是否反映了内心感觉? 或是一种影响他人的社会交往装置?这一直是情绪研究领域的争论焦点。
将面部表情作为人的情绪一个关键线索加以探索研究的30后在评论家开始皱起了眉头,他们说,面孔不象人们所认为的是情绪的镜像。
60年代末,旧金山加州大学的Paul Ekman博士和特拉华大学的Carroll Izard博士通过建立表情与一组基本情绪之间的联系重新开展情绪研究,从此以后采用面部表情来测量人的情绪在心理学中占有显着地位。
许多人接受了这种观点,面部表情为了解人的情感提供了钥匙。但近年来心理学方面的文献充满了对其贬低的激烈的攻击文字,声称在面部表情和情绪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事实上他们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在某人面部表现与他内心感觉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然而,柏克莱加州大学的Joseph Campos博士认为,这种冲突掩盖了大家均赞同的一些主要部分,存在的本质性的相同之处为,他人可以通过观测某个人的面部、声音、身体姿势和手势来预测此人下面将会做些什么。
争论的焦点在于面部是否表现出某个人的内心状态。象Izard等赞成者认为绝对是这样的。而象圣巴巴拉加州大学的Alan Fridlund博士则对此坚决地否定。其他人,包括Campos和Ekman则处于两种观点之间,认为面部肯定能提供有关情绪的重要信息,但它是只许多工具中的一种,而不能象有些研究人员那样将其作为情绪测量的“金标准”,特别在对儿童的研究中有这种倾向。
Campos指出,面部是情绪的组成部分,但如果把它作为研究人的情绪体验的中心问题,就象研究一辆汽车时只研究其传动系统一样。不是传动不重要,但它只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
根据人们用代表同样基本情绪(如微笑代表喜悦、皱眉代表愤怒等)的文字对典型的面部表情照片进行分类的研究结果,Ekman和Izard 最先提出通过仔细地测量面部表情来评估人的真实情感的想法。自70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