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面部多汗症吃什么中药

面部多汗症吃什么中药

发布时间:2022-09-05 06:05:18

Ⅰ 虚汗、盗汗、动不动就出汗1味中药煲水喝,健脾补气、收敛止汗

“不知怎么回事,就像在梦里洗了个澡一样。”今年67岁的王婆婆身体状况一直保持得不错,但就是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冷不丁的出了一身的汗,每天起床都得更换被褥,让王婆婆有些烦心。

健康 的人在高温环境下,或者进行了较激烈的运动后,汗腺分泌有所增加,这都是身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像王婆婆这样,睡觉都能出得满身大汗,那可能就是体内的阴阳平衡出现问题,引起虚汗淋漓。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当人体阴阳偏颇,脏腑功能也会随之失衡。“心主血,汗为心之液”,当心血不足或有余,均会引起病理性的出汗。如心火旺者,会心烦汗出;心气虚者,清醒时不自觉出汗;心阴虚者,会在睡觉时偷偷出汗。

一般而言,气虚所致的多汗,平日就喜欢出汗,而活动后尤甚,而阴虚导致的的多汗,通常是手心、脚心出汗,且在夜间睡觉的静止状态下也会出汗。正如王婆婆,就属于阴虚导致的多汗症。

对于老人而言,大多数人都具有阴阳极气血虚衰的体质特点,异常出汗现象更为普遍。老年人多汗症的发生,多是年老体衰,调护失宜所致。但不排除身体肥胖、不良情绪、其他疾病引起的可能。汗症成因复杂,尤其是某些异常的多汗,可能是疾病的警告信号,更要留意。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津液的疏布与代谢离不开脾的运化、肺的宣降、肝的疏泄,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正常的出汗量为一时性的,往往因某种外界刺激而增多,若排除是活动量、气候、饮食等因素影响而引起大量流汗,就属于异常出汗,也称之为“汗证”。

下面就给大家举几个异常出汗的例子:

1、自汗:不受早晚、活动量、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身体非常爱出汗,剧烈活动后更是汗如雨下,休息之后可以得到缓解。

2、盗汗:一般发生在夜晚熟睡时,身体大量出汗,患者往往会因汗流浃背而醒来,床单、衣服到处是汗液。

3、黄汗:正常的汗液是透明的液体,若发现汗液呈黄色,且容易沾染衣服腋窝处,可能是黄疸病的表现

4、半身汗:出汗只在身体一侧,多见于肌肉萎缩、中风及截瘫病人,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的半身常是病变的部位。

5、额汗:不论气温高低,全身除了额头之外,并无汗液。

6、头汗:出汗部位在颈部以上,以头面部为主,常不自主出汗。

在这里,小妙要重点说一下盗汗。盗汗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状态,出现盗汗也可能预示着与6项 健康 风险有关:

心血管病:常盗汗的中年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升高

感染:身体抵抗感染时,会持续数周盗汗现象

甲状腺功能:夜间盗汗是甲亢的常见症状

免疫功能失调: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会引起盗汗

药物副作用:许多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之一会表现出盗汗
肿瘤:除盗汗之外,还伴有体重下降、总感到疲惫

上文小妙有说到,汗证与气虚有关,气为气为津之主,对津液有固摄作用。因此虚汗不止,需要“固气”。汗液犹如湖水,气犹如闸口,闸口巩固,液体自然无法溢出,汗液就能很好地被固摄住。

说到补气,最好的中药材一定有黄芪这一味。黄芪味甘、性微温,但补气效果并不比人参差,明朝医家张景岳就称赞它:“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生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蜜炙黄芪补中益气,可与党参为伍,主治中气不足。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还可具有降血压、血糖,强心利尿与保护肝脏等作用。

日常补气,可参考一个补气的小验方:黄芪、大枣、浮小麦适量,每日煎一大碗水,把它当作水饮用,可起到补虚止汗的效果。方中浮小麦具有除虚热、止虚汗的功效。大枣可补虚益气、养血安神。

黄芪虽好,但也容易上火,对于阴虚火旺、口腔溃疡或大便干燥者,并不适合这味药材,因此对于不清楚是何体质的人群来说,还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辅导下,配置药方。

脏腑即人体循环免疫系统,而汗液的分泌又与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关。异常的出汗正是身体失调的反馈,需要及时进行有效调理,以达到身体内部巩固的效果。

#39 健康 超能团# #清风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Ⅱ 多汗症常用的中药有哪些

一个人不出汗是不正常的,但是出汗过多也是不正常的,特别是在没有运动、天气凉快的时候出汗,更加不正常了,还有些人睡觉的时候会出很多汗,这些都是属于虚汗、盗汗的问题,中医认为是一种病症,可以选择有止汗作用的中药来改善,下面推荐几种止汗的中药。

1、浮小麦:这种中药性味甘凉,入心经,有很好的止汗作用,可以治疗虚热引起的出汗过多,是清虚热药的中药。可以直接用浮小麦煎水服用。

2、糯稻根:糯稻根性味甘平,入肺、肾经。有滋阴、清热、止汗的作用。它是一种固表止汗的中药。可直接煎汤服用,阴虚盗汗的患者可以用它搭配黑枣、红糖煎水饮用。

3、麻黄根:这种中药性平味甘涩淡,入肺,心经。有降压、固表、止汗的作用,是收敛性止汗药物。虚汗淋漓可以用麻黄根、黄芪制作成药丸,每天用浮小麦煎水送服。

4、红芪:红芪和黄芪是不一样的,它性味温甘。入肺、脾经。有补气、止汗、利尿、养阳等作用,属于收敛性止汗中药。对气虚疲乏,少食稀便,表虚自汗,气虚水肿有很好的疗效。

5、酸枣仁:这种中药性味平甘,入心、脾经,有止汗、养心、养神的作用。对心虚失养引起的多汗症有很好的疗效。也可以治疗心悸、健忘、失眠、睡眠中出汗等病症。

6、五味子:五味子性温味甜酸,有收敛、固涩、补气、生津的作用,五味子味酸能止汗生津;味甜能补气,常用于治疗气津两伤引起的多汗、口渴、困倦和虚弱。

Ⅲ 多汗症用中医应该怎么治疗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青少年儿童是多汗症的易患人群。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刻,家长朋友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千万不要以为多汗症不要紧。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某些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多汗症。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出现异常增多的症状。如果出现多汗症是怎么回事呢?经常出现多汗的症状说明患者出现了阳虚。阳气不足会对身体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如果患了多汗症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避免进一步的阳虚。

多汗症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多汗症的药物有抗胆碱能药、抗焦虑药等。这些药物副作用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多汗症。这些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治疗多汗症的中药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方剂一,九味汤。药物组成:桑叶、玄参、麦冬、白芍、当归、乌梅、五味子、天花粉、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此方具有散脾胃积热,清心肝之火的功效。此方主要用于小儿汗证的治疗。

中药方剂二,桂枝加龙牡汤。药物组成: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此方具有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功效。此方主要用于小儿睡眠多汗证的治疗。

中药方剂三,止汗饮。药物组成:药用煅龙骨、煅牡蛎、大枣、黄芪、党参、白芍、桂枝、五味子、生姜、炙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此方具有补气固表止汗的功效。此方可以用于多汗症的治疗。

以上就是多汗症的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它们对治疗多汗症都有一定疗效。相对来说,中药毒副作用小,更安全。青少年儿童是多汗症的易患人群。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刻,家长朋友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千万不要以为多汗症不要紧。家长在使用中药方剂时要咨询执业药师。不同的症状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Ⅳ 治疗多汗的中药有什么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青少年儿童是多汗症的易患人群。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刻,家长朋友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千万不要以为多汗症不要紧。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某些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多汗症。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出现异常增多的症状。如果出现多汗症是怎么回事呢?经常出现多汗的症状说明患者出现了阳虚。阳气不足会对身体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如果患了多汗症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避免进一步的阳虚。
多汗症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多汗症的药物有抗胆碱能药、抗焦虑药等。这些药物副作用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多汗症。这些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治疗多汗症的中药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方剂一,九味汤。药物组成:桑叶、玄参、麦冬、白芍、当归、乌梅、五味子、天花粉、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此方具有散脾胃积热,清心肝之火的功效。此方主要用于小儿汗证的治疗。
中药方剂二,桂枝加龙牡汤。药物组成: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此方具有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功效。此方主要用于小儿睡眠多汗证的治疗。
中药方剂三,止汗饮。药物组成:药用煅龙骨、煅牡蛎、大枣、黄芪、党参、白芍、桂枝、五味子、生姜、炙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此方具有补气固表止汗的功效。此方可以用于多汗症的治疗。
以上就是多汗症的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它们对治疗多汗症都有一定疗效。相对来说,中药毒副作用小,更安全。青少年儿童是多汗症的易患人群。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刻,家长朋友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千万不要以为多汗症不要紧。家长在使用中药方剂时要咨询执业药师。不同的症状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Ⅳ 哪些中药可以治疗多汗

可以治疗多汗症的中医药有很多,首先可以服用这第一款中药方那就是益气止汗汤,是要准备炙黄芪,党参,茯苓,还有浮小麦,大枣,炒白术,炙甘草,跟煅龙骨、煅牡蛎等,然后用水煎服,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服,七天为一个疗程。 第二款中药是加味玉屏风散,是要准备炙黄芪,炒白术,防风、黄精,麻黄根,然后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第三款中药是熟附片汤,是要准备熟附片,肉苁蓉、生地黄、山萸肉、巴戟天、五味子,党参、还有黄芪、桂圆肉,鸡血藤,桂枝,生白芍,金樱子,然后将熟附片汤先煎,再将这些材料都一起用水煎服,每日服用一剂,早晚服用。 第四款中药是绵黄芪丸,是要准备棉黄芪,陈皮,然后将这些都搓为细末,每次服九克,用温水送服。 第五款是经霜桑叶粥,是要准备经霜桑叶还有大米,然后将经爽桑叶给研磨好,再煮成粥就可以了。 第六款是浮小麦茶,是要准备浮小麦,糯稻草,然后一起泡作茶饮,随时饮用。

Ⅵ 体虚,早上一动上身就出汗特别是脸上,舌体胖大,有齿痕,肥胖,吃点就涨肚,请问吃什么中药好呢

病情分析:你好,往往是有脾气虚、湿邪的情况引起的较为常见的了。
意见建议:此种情况往往是可以选择中药的治疗的。如参苓白术丸的治疗的。注意保养的。饮食要清淡的。保持心情舒畅。

Ⅶ 多汗,吃什么中药调理

有很多人在很凉快的天气也会出现汗多的现象,不感到热但是流很多汗,其实这是一种中医病症,中医认为这是属于虚汗、盗汗,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用中药来解决,有很多中药有止汗的效果,如黄芪、白术、五味子、浮小麦等。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出汗是不正常的,但是出汗过多也是不正常的,特别是在没有运动、天气凉快的时候出汗,更加不正常了,还有些人睡觉的时候会出很多汗,这些都是属于虚汗、盗汗的问题,中医认为是一种病症,可以选择有止汗作用的中药来改善,下面推荐几种止汗的中药。

1、浮小麦:这种中药性味甘凉,入心经,有很好的止汗作用,可以治疗虚热引起的出汗过多,是清虚热药的中药。可以直接用浮小麦煎水服用。

2、糯稻根:糯稻根性味甘平,入肺、肾经。有滋阴、清热、止汗的作用。它是一种固表止汗的中药。可直接煎汤服用,阴虚盗汗的患者可以用它搭配黑枣、红糖煎水饮用。

3、麻黄根:这种中药性平味甘涩淡,入肺,心经。有降压、固表、止汗的作用,是收敛性止汗药物。虚汗淋漓可以用麻黄根、黄芪制作成药丸,每天用浮小麦煎水送服。

4、红芪:红芪和黄芪是不一样的,它性味温甘。入肺、脾经。有补气、止汗、利尿、养阳等作用,属于收敛性止汗中药。对气虚疲乏,少食稀便,表虚自汗,气虚水肿有很好的疗效。

5、酸枣仁:这种中药性味平甘,入心、脾经,有止汗、养心、养神的作用。对心虚失养引起的多汗症有很好的疗效。也可以治疗心悸、健忘、失眠、睡眠中出汗等病症。

6、五味子:五味子性温味甜酸,有收敛、固涩、补气、生津的作用,五味子味酸能止汗生津;味甜能补气,常用于治疗气津两伤引起的多汗、口渴、困倦和虚弱。

上面这些就是有止汗作用的中药,通过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疗效,虽然都是止汗的,但是治疗的病症是不一样的,患者最好是经过中医辨证再选择合适自己的使用,治疗汗多最好方法是先找出原因,许多疾病会导致出汗。

阅读全文

与面部多汗症吃什么中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6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3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9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1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3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10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83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3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5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4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90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3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3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9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3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50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3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7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90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