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面的读音是什么
面的读音是miàn
拼 音 miàn
部 首面
笔 画9
五 行木
繁 体面
五 笔DMJD
基本释义
1.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
2.用脸对着,向着:~对。~壁(a.面对着墙;b.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3.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
4.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
5.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
6.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7.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
8.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粉。~食。~包。
9.粉末:药~儿。
10.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条。
11.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
‘贰’ 面怎么读
miàn
‘叁’ 面字没有上面两比怎么读
面字没有上面两笔是:回字的大写。
读音与“回”相同
拼音读法:
囬(huí)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肆’ 面的读音要怎么读
biáng,比一昂,音调为第二声(阳平),象声词。笔画复杂,多达57画。
用于陕西关中地区流传的一种面食,即biangbiang面,类似于扯面,但要比通常的扯面宽出许多。其读音汉语普通话中无,乃象声词,谓用力扯面中面条击打案板之声。 "biàng"也是一种口语化的象声词,有时为口头禅,或小孩子 此字出于陕西关中的一种小吃“biangbiang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
‘伍’ 面后面的那个字怎么读
he
‘陆’ 上面一个小下面一个面是什么字
这个字在方言中存在,读mao。
由于所在地域太小,汉字里没有收集这个字。
在江苏省灌云县伊山镇,这个县城镇过去有一村叫mao街村的mao就是“上边‘小’字,下边‘面’字,这个mao字意思是当地人对南方人的称法,其实在那个地方还有一“上边'大'字,下边'面'字,这个字当地同”侉“,对北方人的称法,这两个字在当地都不存在贬称。
小和面
一、小
小,汉语一级字,读作xiǎo,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细碎的沙尘微粒,引申为微小,由微小义引申出低微、年幼或年幼的人等义,又用作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的谦辞等。
二、面
面(拼音:mià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周围的线条模拟脸的轮廓,中部是“目”。
“面”的本义是“脸”。由人的脸引申指事物的外表。由面的朝向引申指事物的各个部分、不同侧面。又引申为“面向”“朝向”。面又用作几何学概念。面也指像平面的事物,用作量词。
‘柒’ “面”字 下半部分读什么
囬
huí
部首笔画
部首:囗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五笔86:MJDD
五笔98:LJFD
仓颉:WSL
笔顺编号:2522111
四角号码:6022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6EC
基本字义
1.
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