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妈妈怎样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是过敏体质
辨识途径之一:过敏症状过敏体质孩子的症状,主要表现以下4个方面: (1)表现部位一:皮肤皮肤上的过敏现象通常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了,主要是湿疹和脂漏性皮肤炎。 湿疹主要症状为皮肤表面出很多红斑或小丘疹,有明显渗出,如果用手挠抓,会使皮肤表面溃烂,皮肤溃烂处会流出黄色液体而结痂。湿疹常发生于孩子的头部和脸部,比如额头、双颊、头顶部等,也有可能蔓延至全身。得了湿疹的孩子会感到患处刺痒,因而会焦躁不安、哭闹不止,影响孩子的睡眠。如果护理不当,极有可能使患处皮肤感染化脓,形成脓疱疹。脂漏性皮肤炎的主要症状是孩子的头顶一直有结痂。 (2)表现部位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过敏症状一般为:孩子出生以后经常放屁,并且声音响亮,还经常打嗝。有些孩子还会出现生理性腹泻,一天大便6~7次,多为稀便,主要原因是乳糖不耐症或对动物性蛋白质过敏。添加副食品以后,这些症状就会明显改善。 (3)表现部位三:黏膜 眼睛:眼睛黏膜的过敏,表现是过敏性结膜炎,孩子大约在1~3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出现揉眼睛或者用额头在大人的身上或衣服上磨蹭,经常眼泪汪汪,一出门、一刮风就会流眼泪,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鼻泪管堵塞。4岁左右,孩子会出现弱视或者近视,严重者也会出现频繁眨眼睛,检查会发现孩子眼睑充血明显,有卵石样突起,严重者有结石形成。 鼻子:鼻粘膜的过敏,主要表现是揉鼻子、抠鼻孔、打喷嚏、流清鼻涕或者鼻塞。6个月以前的孩子因为鼻塞,吃奶的时候常哭闹,晚上睡觉爱翻滚。请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症状很容易和缺钙相混淆,但补钙没有效果。如果孩子反复感冒 ,合并感染,就会出现鼻窦炎和腺样肥大,此时孩子会睡觉磨牙、说梦话、流口水甚至打呼,早上起来有口臭,但喝水或者刷牙以后臭味就会消失。 气管:支气管哮喘 ,主要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和喘息,喘息的声音就像猫喘气,有嘶嘶的声音;容易反复患气管炎、肺炎,或者出现慢性咳嗽,特别是运动以后或者吃巧克力以后咳嗽。 (4)表现部位四:心脏 过敏性心肌损害,最初的表现是孩子不爱睡觉,入睡困难,晚上睡觉的时候容易出汗,特别是刚入睡的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心肌受损之后的情况是孩子不爱走路,经常要人抱,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精力充沛,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就耍赖,没有精神。1-2岁的孩子会出现频繁地咬人或其他攻击行为,2-5岁的孩子会出现口吃,8岁以上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过动、马虎和驼背等现象。孩子是否有过敏性心肌损害,可以透过心肌酶检查来确诊。 透过以上描述,相信你对过敏体质会有一定的认识。如果孩子出现皮肤、眼睛、鼻子、气管或者心脏三个以上的问题,就可以初步判断他是过敏体质。 辨识途经之二:年龄表现 在不同年龄层,孩子的过敏性损害表现不同。 (1)1岁以内,由于孩子刚出生,体内有妈妈带来的抗体,所以很少生病。这个年龄的孩子主要表现是揉眼睛、晚上睡不安稳,过敏严重的孩子会经常鼻塞、打喷嚏。另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孩子突然不吃奶,或者奶量明显减少。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并在9~11个月大的时候,得过喘息性肺炎或细支气管炎,那么以后罹患气喘的机率就很大。 (2)3~5岁,这个年龄层是过敏的高发期。由于孩子经常外出,接触外界的过敏原越来越多,所以过敏症状在这里时期发作明显,特别是孩子上幼稚园后,更容易交叉感染。这个期间主要症状是:反复发烧或者高烧不退,经常伴有头痛、头晕、口臭,这是鼻前庭炎或者急性鼻窦炎导致的。 另外,高烧惊厥和心肌损伤也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绝大部分高烧惊厥的孩子都患有慢性鼻窦炎。心肌损伤的表现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出汗,不爱走路,半年内体重不增加,或者体重变化不大。 (3)5~8岁,孩子消瘦、爱动、爱出汗、话多、聪明,但脾气比较大、马虎。有慢性鼻窦炎的孩子经常出现高烧和扁桃腺化脓。我把它总结成两句话:一是没有长骨头,站不直,坐不正;二是没有长耳朵,别人说话像没听见一样,做事情拖拖拉拉。 (5)12~16岁,孩子做事马虎或者学习成绩下降,或成绩忽高忽低。老师会发现孩子上课老想睡觉,注意力不集中。体育课跑步成绩不好。其他疾病也会有上述症状,不是一定就是过敏性症状,这一点请家长注意。 辨识途经之三:性格特点 过敏体质的孩子,性格上有没有特点呢?实际上,过敏体质的孩子,在性格上有非常明显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聪明;第二个特点就是好动;第三个特点就是爱发脾气。 有的孩子2-5岁的时候会口吃,说话不利落。有的孩子特别爱说话,喋喋不休,有时候父母都受不了。因为孩子心里烦,话就特别多。另外,过敏体质的孩子精力旺盛,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有些孩子入睡困难,中午不睡觉,晚上也不睡觉,老缠着家长说故事,甚至一个故事重复好几遍。 母婴频道专家提醒: 如果一个孩子身上三个以上的系统出现过敏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
Ⅱ 宝宝脸部过敏怎么办
积极查找过敏源,如果严重的话,还是建议去医院治疗,在未清晰过敏源之前,不要轻易使用任何产品。尤其是什么活肤生肌的产品。另外让宝宝戴手套,避免宝宝用手抓.患处,抓破皮肤容易引起炎症。自身护理要得当。同时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海鲜类,牛羊肉,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多的水果,蔬菜。
如果排除是食物、药物类的过敏,可判断是否因为天气干燥导致皮肤皴裂,小朋友皮肤发育还没完成,极度敏感,转季或干燥的时候皮肤容易发生泛红,起疙瘩等过敏症状。这个时候可考虑用温和,安全的护肤产品滋润修护肌肤,例如一些以植物精华为主要成分,甚至是有机植物为成分的宝宝护肤品。如果他们是正规厂家出品,并且通过国家药监局检测备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要注意判断产品是否有修复过敏功效。我曾接触过一个叫贝蒂儿和一个叫优护的婴儿护肤品。据说贝蒂儿那个面霜是全部有机植物提取,按国际有机配方认证标准生产,由第三方国家实验室做了几个重要的皮肤测试,无刺激性。而优护的那个主要是修复过敏功效,我儿子用过,还可以吧。
Ⅲ 一个月婴儿脸上一片片的红,是过敏吗
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婴儿湿疹最早见于2-3个月婴儿,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湿疹有时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带脱屑。也可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以后结成痂皮,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一. 婴儿湿疹的预防: 婴儿湿疹预防很重要。平时小儿内衣应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不要穿化纤织物。内、外衣均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夹袄、棉袄、绒布衫等。 要密切注意患儿的消化状态,是否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过敏。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进食这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患儿要避免碱性肥皂、化妆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发病期间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预防接种。要避免与单纯疱疹(俗称“热疮”)的患者接触,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 二
Ⅳ 宝宝过敏有哪些症状家长如何正确应对
我相信许多父母会对过敏有很多疑问。无论孩子是否过敏,孩子的过敏原是什么。实际上,我们需要了解很多有关过敏的知识。我们不必担心孩子是否过敏。过敏应及时治疗,并应注意儿童的护理。如果我的孩子过敏怎么办?过敏的症状是什么?
所谓的特异性与过敏有关,例如湿疹。所谓非特异性是指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这种症状,例如腹泻。
最常见的过敏症状是各种类型的皮疹,胃肠道症状等。但并非所有的腹泻和腹痛都与过敏有关。
一般来说,儿童过敏有以下特定表现——
孩子出生后不久出现的皮肤主要是湿疹和脂溢性皮炎。
在消化系统中,儿童经常有腹痛和腹泻,可能对动物蛋白过敏。
过敏性结膜炎,眼睛过敏,表现为过敏性结膜炎。会擦眼睛或擦额头在成人的身体或衣服上。在严重的情况下,会频繁闪烁。
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子发痒(擦鼻子),打喷嚏,清鼻涕或鼻充血。 6个月前的孩子由于鼻子阻塞而在母乳喂养时哭泣,而在他们睡觉时在晚上滚动。
过敏性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咳嗽和喘息。喘息的声音就像一只猫在嘶哑地发出“嘶嘶”的声音。它很容易反复发生气管炎,肺炎或慢性咳嗽,尤其是运动后或吃巧克力后的咳嗽。
此外,除了这些常见的过敏症状外,还有一些与过敏症间接相关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大约2岁时的行为有所不同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过敏反应。
在2岁之前,孩子开始患有湿疹,主要是食物过敏。
儿童的过敏过程通常始于湿疹,婴儿出生后可能会发生过敏性湿疹。同时,可能会出现食物过敏,从而引起腹泻。由于与外界的接触很少,婴儿基本上使用母亲的牛奶和其他食物,因此其他类型的过敏较少。
2岁以后,呼吸系统的主要症状。
随着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增加,两岁后儿童的吸入性过敏反应逐渐增加。而且由于消化和免疫系统的不断改善,食物引起的过敏也逐渐减少。这时,孩子开始出现由过敏引起的各种呼吸系统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不同年龄,不同预防策略
预防过敏最重要的事情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无论年龄大小,这都是最重要的。
2岁以下,主要是湿疹和腹泻。避免进食会引起过敏的食物,并避免使用会引起过敏反应的日常必需品,例如肥皂和沐浴露。
2岁以上,主要是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所有这些都需要尽可能远离过敏原。对于不知道自己对哪些过敏原过敏的人,最好去过敏科(过敏科)筛查过敏原,并尽量远离。
上面是一些过敏症状的简单分析。当发现孩子过敏时,应找到过敏原,必须尽快给孩子喂食以进行治疗,如果您远离这些容易使孩子过敏的疾病,则可以改善孩子的身体。为了避免因反复过敏而造成更大的危险。
Ⅳ 怎么才能知道给婴幼儿擦脸的会不会对皮肤过敏
是否一定过敏这个问题本身很难回答,通过过敏原测试进行检测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部分情况,但是也不绝对,因为过敏是相对于具体人的体质而言的,没有说什么一定过敏,什么一定不过敏,而且过敏原检测也是有局限性的,无法检测所有的过敏原。因此也只有你碰到过发生了过敏才能知道,所以说因为这样对于怀疑过敏的东西可以先小...量接触,如果没有反应,可以继续加量,反之就要避免。
Ⅵ 宝宝过敏如何判断 四个征兆是信号
1.皮肤湿疹,经常身上痒、长疙瘩,就可能是过敏体质。
2.经常揉眼睛、抠鼻孔、流鼻涕、打喷嚏。
3.孩子下睑有青眼圈。
4.哭的时候眉毛部位发红。
5.多汗、多动、夜惊、易感冒。
6.较剧烈活动后,孩子会咳嗽。
7.走路或上楼梯的时候不愿意走,因为容易气喘。
8.有家族病史: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有过敏史。
9.辅助检查:过敏源试验、肺功能、鼻腔分泌物检查等都有助于鉴别诊断。
如果有三种及以上情况出现,孩子就很可能是过敏体质,建议及时至医院变态反应科做进一步诊断。如果宝宝已经诊断出过敏体质,而且您认为很有必要改善宝宝的过敏体质,那么请耐心继续看下去,因为您很有必要这些关于“过敏”的误区!
误区1、宝宝小时候过敏,等长大了免疫系统发育完全了,就不会过敏了。
解答:儿童在婴幼儿早期所表现的皮肤湿疹和1岁以后所表现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往往是过敏体质的孩子有可能发生哮喘的前兆。凡具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几乎都有皮肤湿疹或过敏性鼻炎的表现。皮肤湿疹可发生在面部、臀部、外耳道或躯干。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儿童的皮肤湿疹可能会逐渐减轻,但不久就会出现经常鼻塞,并影响呼吸或吃奶;1-5岁期间,可出现一吹着冷风就连着打喷嚏,流清鼻涕,搓鼻子、揉眼睛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持久的反复的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甚至反复的哮喘发作。以过敏性鼻炎为例,据统计,中国有10%以上的过敏性鼻炎儿童长大后发展成了过敏性哮喘。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小时候经常打喷嚏流鼻涕,长大以后就会变好。虽然有过长大后变好的案例,但是大多数人长大后并没有变好,反而加重了。更可怕的是,由于耽误了治疗,今后治愈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因此,儿科专家建议家长对过敏体质的儿童及早治疗,切勿耽误。
误区2、到医院没有检测出来过敏原,宝宝应该是不过敏的。
解答: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很多,温差、身体免疫功能、细菌病毒感染、很多药物、保健品等都会诱发过敏或加重,而且过敏原检查的种类也是有限的,仅仅能检查常见的过敏因素,不能包括所有的致敏因素,所以有些特殊性的过敏患者,常规过敏原检查可能不能发现明确的过敏原;另外过敏原的检查结果也会受检查技术等因素影响。目前,有医学资料记载的过敏原大概有30000多种,但是一般医院的设备只能检测出大约300种。也就说,绝大部分的过敏原用现有的设备是无法检测出来的。所以,在医院里没有检测出过敏原,并不代表宝宝就不过敏。
误区3、过敏体质是后天形成的,不会遗传的。
解答:当父母都有过敏体质时,其子女可以有70%获得过敏体质;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但也有过敏体质出现在兄弟、姐妹、祖父母、叔伯父母、表兄妹范围之内。不过,家族中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不一定出现同样症状或同样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数量过敏原时,也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或者一辈子也未发生过敏性疾病。但具有家族史的患儿发生过敏性疾病时症状相对较重,治疗也较更困难。因此,患有过敏性疾病的父母一定要及早治疗,千万不要遗传下一代。
误区4、宝宝过敏没事的,这么多过敏药物,发作时用一下就行了。
解答:激素类药膏或一些抗组胺药物虽然起效较快,但是反复使用之后产生的副作用严重危害了宝宝的健康,困扰宝宝的日常生活。一些妈妈为求速效,给宝宝使用一些外用激素类药膏来快速缓解患处的症状,一旦症状再次发生又马上使用激素类药膏,反复使用之后宝宝患处肤色不但色素沉淀而且会形成“激素类依赖性皮炎”,皮炎症状更难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婴儿及儿童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容易吸收,因此对激素的敏感性大于成年人,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肌肤吸收而引起宝宝全身的副作用。
误区5、过敏是细菌引起的感染,所以让宝宝尽量生活在“无菌”的环境中。
解答:过敏是一种无菌性疾病,通俗说,过敏和细菌感染没有任何关系。过敏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正常物质的非正常反应。孩子的免疫功能是需要锻炼的。人体的免疫能力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就是人体在不断适应外界中锻炼成长而来的。如果孩子长期处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完全不接触细菌,他们体内的免疫细胞就会像没有打过仗的新兵,不知道怎样杀灭有害物质,保护人体健康。这些孩子要么会太过敏感,如经常过敏、腹泻,甚至哮喘;要么免疫力特别低下,普通小感冒在他们身上会发展成严重肺炎,很难治疗。
误区6、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病,季节过了就好了,没什么可怕的
解答:很多家长认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就是早上打几个喷嚏,且季节性很强,秋冬季节易犯,这个季节过去,或者等孩子长大后就好了,就不会再发病了。其实不然,如果对过敏性疾病不及时控制,会引发鼻窦炎、咽炎、顽固性头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严重时会导致孩子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障碍,影响小孩的学习和生长发育。最重要的一点,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关系密切,为数不少的过敏性鼻炎患儿最终会发展成为哮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麻烦。
误区7、过敏是种常见的慢性病,没办法根治的。
解答:这种认识是有片面性的。虽然过敏是一种顽固性的慢性疾病,但并不是没有治愈的希望。至少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完全根治过敏性疾病。
1、避开过敏原这种方法适合单一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比如牛奶过敏,只要避开过敏原就行了。缺点是只能适用于单一过敏原引起的过敏。
2、抗过敏的欣敏康益生菌是寻求药物以外的免疫方法,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干扰素分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8周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慢慢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生化反应。因此欣敏康益生菌能够调整过敏体质,而药物只能就症状做缓解,无法调整过敏体质。
误区8、只要避免过敏原就行了,过敏没什么可怕的。
解答:首先,过敏原很难完全检测出来,目前的医学手段还达不到。当无法检出过敏原的时候,再谈避开过敏原就没意义了。其次,即使能检测出来。但是像花粉、尘螨、食物等绝大多数都是无毒害的,他们无处不在,可以直接与鼻腔、眼结膜、气管及肠道接触而诱发过敏,让人防不胜防。所以,只有扭转过敏体质,才是解决过敏性疾病的最终出路。
Ⅶ 如何准确判断宝宝过敏了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过敏原主要有食物性和接触性两大类。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牛奶、鸡蛋、鱼虾等水产品、花生等坚果类食物、豆类及豆制品、芒果、猕猴桃等水果。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有动物毛皮、花粉、化学制剂、金属制品。那么,生活中我们怎么准确判断宝宝是否过敏?一起来看看。
1、反复或慢性感冒症状,可持续1个或2个多星期,或者每年都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病。症状可能包括流鼻水、鼻塞、打喷嚏、清嗓子以及眼睛发痒和流眼泪等。
2、经常性的咳嗽、喘鸣、胸闷、呼吸困难以及其他呼吸道症状都可能是发生哮喘的迹象。咳嗽可能是一个孤立的症状,若是夜里或是在运动后症状有所加剧,就有可能是哮喘。
3、肘关节或膝盖的褶皱部位,或是颈后、手臂、手腕或脚踝处皮肤反复发红、发痒、发干,有时还会发出鳞片状的红疹。
4、吃了某种食物后常发生一类症状,包括荨麻疹、水肿、干呕、咳嗽或呼吸困难、呕吐或腹部剧痛等。
5、在1年中的某些时候或是在进食某些食物后,口腔、咽喉和(或)耳朵有发痒或刺痛的感觉。
经常发作的过敏反应,对孩子的生活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过敏反应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爸爸妈妈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孩子接触过敏原,就能有效地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孩子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一定要及时就医,以防发生更加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