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面肌痉挛怎么治疗好
根治面肌痉挛的 唯一方法就是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找到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将其移至正常部位,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插入医用垫棉保护神经不再受到压迫,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安全性很高,对患者的创伤能够减到最低。
Ⅱ 面肌痉挛应该怎么治
面肌痉挛实际上是面神经痉挛带动面部表情肌抽搐,引起面部表情肌抽搐,如眼睑抽动、嘴角抽动等等,可以进行
中医中药的治疗,如按摩、针灸、中药。让面肌痉挛的症状慢慢得到缓解然后得到恢复。
Ⅲ 面部神经痉挛怎么治
面部神经痉挛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
面神经痉挛又称面肌痉挛主要是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动,通常抽动从眼轮匝肌开始出现不自觉的闭眼眨眼现象,渐渐地可蔓延到整侧面部包括颈部神经肌肉抽搐可出现嘴角歪的现象。
面部神经抽搐的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采取西药口服的方法对病情进行控制,主要使用抗癫痫药物来抑制神经的间歇性抽搐,患者在短时间内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但药物治疗也存在诸多隐患,有些患者时常出现药疹、低热、淋巴结肿大等不良反应,这种药物治疗的方法主要用于轻度症状和保守治疗的患者。
2、针灸疗法。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和穴位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瘫症状。但此种治疗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在紧张、恐惧、饥饿、疲劳或针灸不耐受等均不能接受治疗。所以,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心理素质高、病情轻、发病时间不到一周的患者。
3、外科治疗。外科手术经治疗后,大部分能逐渐恢复面部神经不同程度的功能,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此种方法风险较高,手术过程容易造成听觉神经损伤,造成过度或永久性听力丧失、耳聋、耳鸣,以及术中出血、术后眩晕或颅内感染等症状。
Ⅳ 脸部肌肉抽搐,(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面部痉挛的治疗,早期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例如使用卡马西平,但是对大多数患者的效果有限;还可以使用针灸治疗的方式,但是针灸后若面部抽搐额症状复发,症状会更加严重;或者是注射肉毒素,但是效果持续时间较短,需反复注射,可能产生抗药性。想要根治的话,建议采用手术治疗。
Ⅳ 面痉挛怎么恢复比较快
面部痉挛一般多是由于之前的面神经麻痹治疗不得当,或者治疗不及时遗留的后遗症,导致面部肌肉抽搐,眼肌抽搐,甚至会出现面部表情肌连带运动。
患者可以口服卡马西平片或者硫喷妥钠片控制症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促进恢复,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如腺苷钴胺片。自身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要保证足够睡眠,保持乐观心态,才有利于恢复面部痉挛缓解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局部按摩、热敷,对于新近发生的面肌痉挛,尤其是在紧张时候容易出现面肌痉挛的患者。可以局部热敷、按摩缓解肌肉的紧张,改善肌肉痉挛的症状。
2、药物缓解,一般选择抗癫痫的药物或者镇静的药物,抑制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改善面肌痉挛。常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或地西泮等。但这些药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一般不建议长期口服,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
3、微创血管神经减压术或局部的面神经阻滞术,血管神经减压术主要是针对颅内动脉血管和面神经伴行的患者,面神经阻滞主要针对无颅内因素的面肌痉挛患者。
Ⅵ 面神经抽搐如何治
你说的这个情况很有可能是面神经炎,又叫中医上的面瘫,贝尔麻痹等等,是特发性的面神经炎,通常会采取保守的治疗措施,一般选择激素类的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中医上的活血化瘀的药物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大部分人在用药两周之内是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如果面神经炎功能障碍,严重到一定的程度采取外科方面的面神经的减压,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平时注意休息,避免着凉。
西医治疗方式:
1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这些抗镇定抗癫痫药物只控制,而且长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赖性也比较强。
2服些B1B12但收效甚微。A型肉毒毒素也只控制,一般打一针最长能控制一年,或半年到三个月,长间注射会产生抗药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只麻痹面部的神经造成人为的面瘫,所以当时打完面肌痉挛会控制。但长时间注射的病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面瘫的症状。
3西医外科手术治疗此病是将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分离幷移位固定,手术一般需要1小时,需要住院1周左右,总费用3-4万元,但复发率也很高。临床上接触的,最多有一个患者做过四次手术。手术本身亦有风险,术后往往会出现头痛,耳鸣,甚至面神经痉挛术后变成面神经麻痹,所以,许多外科医生已经停止做这种手术,开始研发微创手术。
二 面神经痉挛中医的治疗
面部抽搐,即是眼睑、口角、面颊肌肉痉挛而发生跳动。此病以中老年为多,轻者仅有眼脸或口角痉挛,发作次数不多;病重者,一侧面部频繁发生痉挛。颜面抽搐常由情绪波动引起,且伴胸胁不适,或情绪激动,食少乏味,舌苔薄,脉弦。
[分型论治]:
(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久而不解,或失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血不养筋而面部抽搐。病人头晕目眩,视物不清,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弦细。
[药方]:白芍18 首乌18 木瓜15 酸枣仁15 丹参18 香附12 佛手10 甘草6 当归15 菊花15 陈皮6 熟地30
(2)风寒侵袭外风侵袭阳明经脉,导致面部抽搐,大多伴有头痛,恶风寒,患侧面部有冷风吹感觉。表现为舌淡、苔白,脉浮紧。治宜发表散寒,祛风解痉。
[药方]:麻黄4 桂枝10 紫苏15 甘草6 生姜4片防风12 菊花20 藁本10 细辛3 乌梢蛇15 秦艽12
(3)肝风内动肝气素万,化风而扰及面部络脉而引起的面部抽搐,常伴有头晕目眩,头胀头痛,舌苔白或黄,舌质红,脉弦。
[药方]:珍珠母30 钩藤15 广地龙15 天麻12 僵蚕10 远志15 当归15 生地15 白芍18 罗布麻12
(4)气虚夹痰久病气虚,又有风痰客于面部络脉致使面部抽搐,常伴有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眩晕,面部皮肤有虫爬感。舌胖,苔腻,脉弦滑。
[药方]:党参24 白术18 炙甘草8 云苓18 黄芪24 防风12 胆南星10 僵蚕12 法夏15 白附子10
面神经痉挛的中医方剂在应用时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特别是面神经痉挛拖延到半个月以上者,变成顽固性面神经痉挛时,基本上就无效了。
Ⅶ 面神经痉挛抽搐该怎么办
这个情况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可选用苯妥英钠,利眠宁,安定,鲁米那等。
意见建议:并配合理疗.轻症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略有减轻.重症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面神经封闭式手术治疗.祝你健康,感谢对我的信任,祝您健康!
Ⅷ 面部抽搐怎么治疗
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
,发病原因不明
,可能是面神经通路上某些部位受到病理性刺激而引起异常神经冲动所致
,故又称原发性面肌抽搐。患者多数在中年以后起病
,女性较多。起病初期多为眼睑间歇性抽搐
,逐渐缓慢地扩散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严重时可累及同侧的颈部肌肉。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
,可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
,但不能自行控制或模仿
,入睡后抽搐停止。
本病的临床特点为阵发性
,一侧性面肌抽搐而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它需与由于肿瘤或炎症引起的继发性面肌抽搐相鉴别
,后者往往伴有面痛、面部感觉减退、听力障碍、对侧或四肢肌力减退等表现。
方法一:
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
,各种镇静、安定、抗癫痫药物、理疗、颅内微血管减压术以及面神经部分破坏等对患者有一定疗效。目前采用的茎乳孔面神经主干射频热凝部分毁损术治疗该病
,可取得较好疗效。该技术取外侧入路
,自耳垂下方、乳突前方刺入
,向后上方进入茎乳突沟达茎乳孔
,利用德国进口N50射频系统
,以方波电流刺激明确毁损区域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
,逐渐加温
,使面肌抽搐停止。
方法二:面肌痉挛,我的老师张维广教授方:
起初三付药用的是:僵蚕15
全蝎10
白附子13
白芍30
鸡血藤60
勾藤30
木瓜30
桑叶15
伸筋草30
大艽15
独活15
天麻15
香附30
连翘30水煎服。
复诊后调方:僵蚕15
全蝎10
白附子13
白芍30
鸡血藤60
勾藤30
木瓜30
双叶18
大艽15
独活15
天麻15
连翘30
牛蒡子30
石决明30
石菖蒲15
桂枝15水煎服。
你也按这个次序用一下
祝你
早日康复!
Ⅸ 面肌痉挛怎么治疗好
1、药物治疗:常用卡马西平、氯硝西泮、巴氯芬、镇静药,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疗效不佳。治标不治本、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可有头晕、嗜睡、走路不稳以及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
2、中医针灸:目前大部分患者确诊是面肌痉挛后都会选择针灸治疗,但是针对面肌痉挛最好不要针灸,因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时针灸反而会加重病情,有的人当时见效,日后复发起来反而会厉害。
3、肉毒素注射:肉毒素注射只能获得短期疗效,一般3~6个月复发,需反复注射,部分患者反复注射后效果逐渐减退,并可出现眼睑下垂、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症状。
4、封闭治疗:过去常用普鲁卡因、无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茎乳孔处注射,以造成一时性神经纤维坏死变性,减少异常兴奋的传导。但其副作用明显,如眼球发干、上睑下垂及重度面瘫等,同时对植物神经系统也有影响,可导致心慌、心悸和血压升高,因此现已很少采用。
Ⅹ 面肌痉挛怎么治
面肌痉挛是因为颅内面神经在脑干的发出部位受到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走行血管的压迫,面神经受到病理性刺激,产生异常神经冲动,导致面部肌肉抽搐。如长久不治,可能具有面瘫的并发症。
1、药物治疗:各种镇静、安定、抗癫痫类药物如安定、鲁米那和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对少数患者可减轻症状。氯唑沙腙等肌肉松弛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2、理疗:采用钙离子透入疗法或平流电刺激,对部分病人可减轻症状。近年来采用的射频治疗,用射频热凝法暂时中断面神经的传导功能,使抽搐停止发作,术后可有轻度面瘫,但一般在3~6个月内可以恢复。指导意见:乙醇注射疗法:经上述药物或理疗无效的病例且症状严重者,可考虑采用乙醇注射疗法。用不同浓度直至无水乙醇注射于面神经干,可暂时中断面神经的传导功能,使面肌抽搐解除。
以上是对“面肌痉挛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