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乙肝面部红斑是什么病

乙肝面部红斑是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2-08-17 19:09:32

Ⅰ 乙肝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全身症状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慢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严重者会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
2.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出问题后,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慢乙肝症状。
3.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后,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慢乙肝症状。
4.肝区不适感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慢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出现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慢乙肝症状。
5.肝脾肿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慢乙肝症状。
6.手掌表现
不少慢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慢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慢乙肝症状。
7.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慢乙肝症状。同时,慢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

Ⅱ 乙肝大三阳面部红斑是怎么回事

span
乙肝大三阳
面部
红斑
反映着人体的健康状况,由于乙肝大三阳患者病情严重、
肝功能异常
的时候,患者身体就会出现许多的不适症状,因此,乙肝大三阳出现面部红斑的时候,应当抓紧时间到
正规医院
进行有效的治疗。成都乙肝大三阳/span
span面部出现红斑是乙肝大三阳病情严重的
征兆
,出现类似这样征兆的患者,要去正规的肝病医院,及时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这样才不会耽误病情,乙肝大三阳治疗不同其他疾病治疗,切勿有病乱投医,治疗不当可能导致病情恶化。/span

Ⅲ 得了乙肝有什么症状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疗及时,那么乙肝病毒会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但一旦乙肝病毒没能及时清除,乙肝会转为慢性,病毒会长期携带,检查表现为乙肝抗原阳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活动,复制繁殖,则可以出现临床症状,常见症状有: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感到恶心、厌油、腹泻。病人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黄疸,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慢性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后应采取治疗措施,并定期检查身体。
转: 唐子畏 - 榜眼 十三级

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较高,约>10%,这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只有50~60%发展成肝炎。而发展成肝炎的病人中仅1/3左右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放松警惕,注意保肝,要定期检查和就诊.

健康人群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切断侵肝病毒经口、血液、性感染途径。

出现什么情况,应去就医

症状

由于本病可能被误诊为流感,或者由于一些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致使许多肝炎病例没能被诊断出来。常见肝炎症状有:

厌油、食欲不振、下降。

乏力、懒动。

低烧。

肌肉或关节痛。下肢酸困不适,稍加活动则难以支持

恶心、呕吐及腹胀,往往食后加重。

腹痛。右上腹部有持续性胀痛,个别病人可呈针刺样或牵拉样疼痛,于活动、久坐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右侧卧时加重,左侧卧时减轻。

部分病人尿黄,尿色如浓茶,大便色淡或灰白,腹泻或便泌。

黄疸,皮肤发黄,眼珠也发黄

出现以下情况应去就医

持续的流感样症状或者其他更为严惩的表现。慢性肝炎可导致肝硬化甚至死亡。

朋友或家庭成员发生了肝炎,那么你也可能被致病源感染。

你的症状出现在去过一个肝炎高发国家后;在你旅行期间,也可能感染此病。

得了肝炎,皮肤会上出现一些变化。由于皮肤改变能用肉眼看见,如果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对早期发现疾病有一定帮助。

提起肝炎的皮肤变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疸,皮肤发黄,眼珠也发黄。我们这里介绍的,是肝炎的其他几种皮肤表现。

(1)皮疹

感染了病毒性肝炎,有1/5-1/3的人可以发生皮疹。常见的有红斑、斑丘疹。这些症状往往在黄疸或其他症状出现以前1-6周就能出现。有人的皮疹,像猩红热病人出的疹子,有的则是过敏性紫癜、多形红斑,有的是神经血管性水肿。所以,一旦出现了皮疹,也不要忘了检查有没有肝炎。

(2)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

有这种皮炎的病人,以2~6岁的学龄前儿童居多,也有少数人是年轻人。这个时候的皮肤损害,通常分布在面部和四肢的末端,有两三毫米大小,是圆拱型的丘疹,丘疹互相之间不融合,也不发痒。年龄小的孩子,皮疹可能大一些。大约经过半个月至1个月,皮疹可以慢慢消退。当皮疹消退的时候,肝炎的其他症状也就出现了。

(3)荨麻疹

感染了肝炎病毒以后,有人会出现急性或慢性的荨麻疹,而且反复发生。严重的病人,可伴有高热、腹痛等全身症状。这种荨麻疹与一般的“鬼风疙瘩”不同,不容易消退,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4)指甲改变

肝炎病人指甲的甲床变得混浊,人们形容它是“白甲”,指甲弥漫性发白,有时仅在指甲的前端一小部分还残留有粉红色。

(5)毛发改变

有些肝炎病人的头发变细。男性病人的胡子、腋毛和阴毛,也会减少。这与男性肝炎病人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6)皮肤瘙痒

肝炎病人有全身性的皮肤瘙痒,有人是暂时的,有人则是持续瘙痒。特别是有黄疸的病人,皮肤瘙痒早在黄疸出现前数月或黄疸出现后一年发生。

(7)皮肤色素沉着

肝炎病人如果没有经过认真治疗,或者病情严重,就有可能转变成肝硬化。肝硬化的病人,全身的皮肤色泽会成为黑褐色。

(8)蜘蛛痣和掌红斑

有的肝病病人,特别是有肝硬化的人,会出现“蜘蛛痣”和“掌红斑”。

“蜘蛛痣”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红点,这个小红点,微微高出皮肤,从红点向外,伸出一些细小的毛细血管,样子就像蜘蛛的肢脚,所以把它称为“蜘蛛痣”。如果用一支铅笔尖按压在小红点的中央,那些扩张的毛细血管就消失了,笔尖一松,它们又重新出现。

这种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部、脖颈及上肢部位,在肚脐以下的地方就少见了。如果病人的肝功能改善,蜘蛛痣也会减少甚至消失。

掌红斑出现在手掌或指尖处。出现在手掌时,部位在拇指及小指根部的“大鱼际”和“小鱼际”。这些部位呈弥漫性一片潮红,压之退色。

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有1/4的人皮肤有改变。如条状斑纹、甲下出血,以及像红斑狼疮或局限性硬皮病样的皮肤表现。还有的病人出现炎性的丘疹,中央有小脓疱,脓疱结痂后留下疤痕,像种牛痘后留下的疤痕。还有的病人,会出现“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病人的皮肤上有紫红色的小斑,关节痛,还有肾脏病的一些症状,病人非常虚弱。

1、肝炎是怎么回事?

毒物、毒素等特物质中毒引起者称为中毒性肝炎;病毒引起者称为病毒性肝炎。故而肝炎一词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肝脏发炎的总称。但目前所说肝炎是狭意的病毒性肝炎的代言词。

2、病毒性肝炎还能细分吗?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七种。是根据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而分类的。1990年前被世界公认的有五种,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以外,近年又发现己型、庚型肝炎。目前肝炎已有七种类型。它们都是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己型肝炎病毒(HFV)、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

3、临床上病毒性肝炎诊断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根据七种肝炎在病原学、血清学及临床经过,肝脏以外器官损害等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及共性,常用于诊断的临床类型有:

(1)急性黄疸型肝炎(少数可转变成慢性重型肝炎)。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部分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成为慢性,以乙型、丙型、丁型、庚型肝炎多见)。

(3)慢性肝炎和馒性活动性肝炎。

(4)淤胆型肝炎。

(5)急型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

4、七种病毒性肝炎哪种感染率最高?

根据1996年全国第二次肝炎普查:甲型肝炎的感染率(请注意不是发病率)其平均阳性率为80.9%是我国甲肝的总感染率。但80.9%的人并非得病,而仅是受过甲肝病毒侵袭而已,甲肝病毒感染率长江南75.5%,长江北为86.7%,农村高于城市。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57.6%;丙型肝炎感染率为3.2%;丁型肝炎为1.15%的感染率。戊型肝炎感染率为18.1%。

5、急性黄疸型肝炎有哪些症状?病程有多长?

急性黄疸型肝炎一般起病较急,可分为三个期。

(1)黄疸前期:为时数日至半月,先有全身乏力不适,(小儿伴低热),约1/3起病急,有轻、中度发热,亦可高热伴寒战。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腹胀,少数有肝区疼痛,腹泻或便秘等。根据起病时突出症状的特点,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流感型;以消化道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上腹剧痛、寒战、黄疸为主的胆道疾患型;恶寒、驰张热,迅见黄疸的败血症型和以关节肌肉酸痛,发热的风湿型等。这些对作出早期诊断极为有益。

(2)黄疸期:约2—6周。此期黄疸加深,尿色深黄,巩膜(眼白)皮肤黄染,一至二周达到高峰,多数不再发热,大便色泽变浅,消化道症状乏力明显加重,皮肤发痒、肝肿大、有叩痛,有的患者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明显损害。

(3)恢复期:二周至4个月,以上症状在二周左右开始逐渐消失(儿童病程短)恢复快,。成人中约有5%长期有肝区痛,不适,食欲减退、乏力的肝炎后综合症出现。乙型肝炎等尚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免疫等原因可演变成慢性肝炎。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6、如何早期发现肝炎?

有了以上的肝炎知识,就要警惕,充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早期发现肝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近半月——半年内有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输过血,用过血浆、白蛋白、人造血或胎盘白蛋白;用过末严格消毒的注射器、拔牙、手术等。即有被染上肝炎的途径。

(2)近日来全身乏力不适等上述15题所讲之(1)黄疸前期症状,经休息仍不好转,又无其他原因时,应考虚肝炎之可能;如有肝肿大,黄疸发生就应高度杯疑患有肝炎之可能。

(3)有接触史和自觉症状体征者,应该很快去做实验检查尿化验。如做尿三胆检查,如发现尿胆红素阳性(正常人是阴性)。血清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转氨酶)升高时,肝炎的可能性更大。如症状轻微,起病缓慢,可怀疑为元黄疸型肝炎。

(4)作好肝炎病毒方面的抗原、抗体检查,明确何型肝炎。甲型肝炎者,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一HAVIgM)阳性;乙型肝炎者抗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一HBCIgM)阳性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他型别均可测出。

7、黄疸是怎样形成的?

巩膜(俗称白眼仁)和皮肤发黄叫黄疸。黄疸的发生与红细胞的破坏、肝脏的功能正常与否,胆道的畅通三大因素直接相关。

正常时,红细胞从骨髓生成至死亡约120天,红细胞破坏所产生的血红蛋白每日约250—300毫克,要转化为间接胆红素,到肝脏内由肝细胞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并将其分泌到毛细胆管,成为胆汁的主要成份,由胆管排出,在小肠和大肠的细菌作用下将直接胆红素还原为胆素原,每日排出约40一280毫克,并把大便染成黄色。而另一小部份则重新被吸收到肝脏,经血液由肾脏排出,此时称尿胆原,(每日排出约0.5毫克一4毫克)。

上述正常过程,周而复始,直至寿命终止。

当以上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病变时,胆红素就会大虽返流或滞留在血中,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微摩尔/升(即2毫克%)时,胆红素就渗到巩膜、皮肤粘膜就发生黄疸。

8、肝炎时有黄疸、尿为什么似浓茶、大便为什么发白?

肝炎时,肝细胞发炎受损凋亡、坏死,肝小叶被破坏,不能把间接胆红素转化成直接胆红素使黄疸加深。而大量返流入血的直接胆红素,可溶于水,由肾脏排出,故此尿液呈浓茶色,有部份病人因胆管通道炎症,坏死组织阻塞胆汁暂时不能排入肠道,故此大便末染黄而成白色陶土样便。

9、肝炎患者肝区为什么会痛?

急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发炎、充血、肿胀、渗出和肝细胞坏死,肝脏实体增大,使肝脏外的包膜极度被撑开,肝包膜上的神经与膈神经相连,属脊髓神经支配,当肝包膜上的神经受压力、炎症、化学性物质刺激后,就可将冲动传入大脑,产生胀痛、钝痛、重压感或针刺样痛,体检时患者常有触痛、叩痛。

慢性肝炎,肝炎恢复期时,肝肿胀引起的肝包膜的紧张度得到相应缓解,肝功能明显好转或正常。但感肝区隐痛等,一是要排除肝包膜周围炎症,胆囊胆管感染,肝癌以及胆汁外渗或肝细胞短期内大量坏死等均可引起肝区疼痛。疼痛还和个体敏感性不同有关。多数患者经过治疗疼痛可完全消失,也有少数患者可能由于久病后,大脑的疼痛固定兴奋灶,一时难以消除而产生疼痛。

10、肝炎患者为什么易出血?

肝炎患者特别是重型肝炎晚期和慢性肝炎患者经常见牙龈渗血、鼻出血、皮下换斑、便血、吐血、尿血、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注射部位流血,臀部紫瘢,血性胸水、腹水等。其原因有:(1)肝炎时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2)肝炎时凝血因子消耗增多。(3)有止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解出血。(4)血小板质量异常,数量减少,质量受损。(5)肝炎病毒或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直接损伤血管内皮,造成微血栓大量形成,使肝、肾、脑血流受阻,组织缺血、坏死出血,(6)内毒贫血症与出血密切相关。(7)继发感染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大量血栓导致出血。总之,肝炎时出血原因较为复杂,有些机制还不大清楚,仅列出以上几个有关原因。

11、为什么肝病时常出现血管痣、肝掌?

患急性或慢性肝炎时,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明显下降。结果体内雌激素增多、蓄积,使体内小动脉扩张,形成象蜘蛛样的蜘蛛痣(血管痣)。大小如米粒,约2—3厘米大小,少者1—2个,多者数百个。多见于面颊、胸部、上肢手背部。当你用大头针帽压蜘蛛痣体部扩张部分时,网状分布之蜘蛛脚体即消失,压力消除恢复原状。血管痣的出现率急性肝炎为1%左右,慢性肝炎为54%左右,蜘蛛痣的出现常与肝功能状态相平行。肝功恶化时增多,好转后渐渐消失。

肝掌的发生原因同血管痣一样,主要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变的手掌上。肝炎患者的手掌大、小鱼际及指掌面、手指基底部呈粉红色胭脂样斑块、斑点,压之退色,久者呈紫褐色。肝掌也随肝功能好转而减轻或消失。

12、肝炎患者有的有性功能改变是何原因?
与上题相同的原因,肝炎患者由于雌激素灭活失衡,雌激素在体内增加不仅使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血管痣、肝掌,而且还可使女性月经紊乱,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性功能减迟。长此以往还可造成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成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成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
参考资料:www.fudanyueda.com/gykp/gyzl.htm

Ⅳ 乙肝最明显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预防乙肝呢

主要有以下类型:
1.急性乙型肝炎:
我国HBV感染者为数众多,临床乙型肝炎病人要确定其为急性或慢性需作全面分析。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乙肝无既往HBsAg阳性病史,ALT升高幅度常在500U/L以上,肝组织学改变以小叶内炎症和肝细胞变性为主,且均匀分布。急性乙肝绝大多数在6个月内恢复、HBsAg转阴。急性乙肝时IgM抗-HBc常呈现高滴度水平,慢性则为低滴度阳性或阴性。正确判断乙肝的急性或慢性对于了解其预后、分析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A 急性黄疸型肝炎:血清胆红素在17.1μmol/L以上者,可诊断为黄疸型。按病程可分为3期,总病程2~4个月。黄疸前期:起病较缓,主要为厌食、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及乏力。少数有呼吸道症状,偶可高热、剧烈腹痛,少数有血清病样表现。本期持续数天至2周,黄疸期:巩膜及皮肤黄染明显,于数日至2周内达高峰。黄疸出现后,发热渐退,食欲好转,部分病人消化道症状在短期内仍存在。肝大,质软,有叩痛及压痛。约有5%~10%的病人脾大。周围血白细胞一般正常或稍低,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着升高,此期持续2~6周。恢复期:黄疸渐退,各种症状逐步消失,肝脾回缩至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持续4周左右。
B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徐缓,症状类似上述黄疸前期表现,不少病人症状不明显,在普查或查血时,偶尔发现血清ALT升高,病人多于3个月内逐渐恢复,约有5%~10%转为慢性肝炎。
2.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亦可隐匿发病,常在体检时发现。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临床症状包括:消化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缺乏、厌油、恶心、腹胀、便溏等。还有乏力、肝区不适。或见低热及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头昏、失眠、多梦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急躁易怒、周身不适、腰腿酸软等。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倾向,表现为齿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淤斑。部分病人发生内分泌紊乱,出现多毛、痤疮、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发育、乳头色素沉着,乳房可触及界限清楚的硬块。少数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健康状况下降,可呈肝性病容,表现为面色晦暗,青灰无华。可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质地中等或较硬,有触、叩痛,脾脏可进行性肿大。常于劳累、情绪改变、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
肝外系统表现:可发生于病毒性肝炎任何事情。慢性肝炎多见。消化系统可有胆囊炎、胆管炎、胃炎、胰腺炎等;呼吸系统可有胸膜炎、肺炎;肾脏可有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循环系统可有结节性多动脉炎、心肌炎、心包炎等;血液系统可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皮肤可见痤疮、婴儿丘疹性皮炎(Gianotti病)、过敏性紫癜、面部蝶形红斑等;神经系统可有脑膜炎、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还可有关节炎、关节痛等症。病毒性肝炎时肝外系统表现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毒的侵犯及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反应。②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③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病变。④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影响。
实验室检查:显示ALT及胆红素反复或持续升高,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常可升高,部分病人r-谷氨酰转肽酶、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碱性磷酸酶也升高。胆碱酯酶及胆固醇明显减低时常提示肝损害严重。靛青绿留滞试验及餐后2h血清胆汁酸测定可较灵敏地反映肝脏病变。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清蛋白(A)降低,球蛋白(G)增高,A/G比值倒置,γ球蛋白和IgG亦升高。凝血酶原的半寿期较短,能及时反应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凝血因子V、Ⅶ常减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类风湿因子及狼疮细胞等阳性。
3. 重型乙型肝炎
A 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症见:起病10天内出现精神症状,如兴奋、性格行为反常、答非所问、日夜倒错、步履不稳、视物不清、昏迷等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肝浊音界迅速缩小,有扑击样震颤及病理反射。初起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病情发展迅猛。病程中出现明显出血倾向、低血糖、高热、腹水。发生脑水肿概率高,部分病人发生脑病。晚期发生顽固性低血压、急性肾功衰竭。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而排除其他原因者,肝界缩小,出血倾向,黄疸急剧加深者,可以确诊。 血液检查:病人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或平均每日以17.1~34.2μmol/L的速度迅速增长。多数病人出现酶疸分离现象。病情危重、预后甚差,病程常不超过3周。
B 亚急性重型肝炎:又称亚急性重型肝炎。症见:病人极度乏力,明显食欲缺乏,频繁恶心呕吐,腹胀难忍,出现腹水。肝界进行性缩小,发病时常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来势汹涌。肝性脑病常出现在病程后期,后期还可出现严重出血、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严重感染,发生多脏器衰竭。病程较长,可达数月。部分病人可恢复,但多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 血液检查:黄疸迅速上升,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明显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小于40%。血清蛋白降低,A/G比值倒置,早期ALT上升,随后出现酶疸分离,AST/ALT比值>1。
C 慢性重型肝炎:严重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酷似亚急性重型肝炎。可由慢性肝炎反复发作,渐进性加重而成为慢性重型肝炎,亦可起病如同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死后尸解证实诊断。主要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下降,出现难以消退的大量腹水、反复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此型病人常有低氧血症,存在通气换气障碍。近年由于治疗的加强,半数以上病人不出现肝性脑病,或仅在临终前出现,常因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严重感染而死亡。
4. 淤胆型肝炎: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
症见:黄疸进行性加重并持续3周以上,病人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短期内可呈灰白色。肝大。部分病人入院时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但经补充维生素K1,3~7天后即迅速得到纠正。B超检查无肝外梗阻表现。
血液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及血清胆汁酸均升高。疾病初起,ALT明显升高,但很快下降,出现酶疸分离。
5.肝炎肝硬化:
症见:腹壁、食管静脉曲张、腹水,影像学显示肝界缩小、脾大、门、脾静脉增宽,脾功亢进,A/G比值明显改变。排除外其他引起上述征象原因者,可诊断为肝炎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单凭临床资料较难确诊,影像学(B超、CT)诊断及腹腔镜诊断有参考价值,必要时做病理检查确诊。①活动性肝硬化:具备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外,慢性乙型肝炎的改变依然存在,如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波动、血清蛋白降低、PTA的动态改变等。②静止性肝硬化:无明显肝脏活动性炎症的临床表现。具备上述肝硬化的表现,HBV现症感染指标阳性。血清转氨酶正常,无或仅有轻度黄疸,PTA正常或降低,但无进行性降低。

Ⅳ 我儿子6个月大,打了乙肝疫苗后发烧,俩天后打了中节风脸上出现红斑

可能是过敏了,到医院看看。下面我把相关的疫苗知识发给你看看 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依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
利用生物制品对人群停止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
嫌う传(xian2 _chuan2)染病的目的。
目前,列入我国计划免疫并免费提供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制
剂、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这5种疫苗,它们用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
咍、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肝这7种疾病。1. 卡介苗 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目的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肺结核俗称肺沆,
若儿童染上,肺结核菌有20%的机会随血液运行全身,影响肾脏、骨骼及关节。注射
卡介苗后,除胳膊可能在两三星期内略见红肿或化脓外,并无其它特殊反应,只要不乱
抓伤口,小心清洗便可。一般在结核病病例较多的国家,主张新生儿在还没有感染时接
种卡介苗,以便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接种对象 刚出生的婴儿接种方法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剂量0.1ml接种反应 接种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侵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
胆子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后结痂,为正常反应。如泳钴巴结肿大,可用热敷处
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可用灭菌注射器抽脓,不要切开。如一次抽脓未愈,还可重复
抽脓,直至痊愈为止。如已破溃,则愈合时间较长,可扩大创口引流,并同时用异胭肼
或对氨基柳酸软膏外敷,每2-3天换敷料一次,这样可缩短(tian1 huan4 fu1 liao4 yi1 ci4 _zhe4 yang4 ke3 suo1 an3)治疗和愈合时间。禁忌症 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或其余皮肤
病者均不予接种。注意事项:严禁皮下或肌肉内注射;接种含有吸附剂的制品后 4周
内同臂不能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后4周内同臂不能接种其余疫苗。
2.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婴儿多是由母亲生产时感(ying1 er2 o1 shi4 you2 mu3 qin1 sheng1 chan3 shi2 gan3)染乙型肝炎,若小孩子患上,部分亦会有关节病,即使痊
愈后也有机会成为带菌者,将来患肝软化、肝癌等致命疾病的机会也会较一般人高。
乙肝疫苗注射全程需要6个月内打三针,接种第1针后1个月,大约30%的人出现抗
体;接种第3针后1个月,抗体浓度达到最高峰。(ge yue _kang ti nong da zui gao feng _)● 乙肝疫苗FAQ
Q: 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A: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
确保将来不得乙肝。现有的肝软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
是防软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蛙。Q: 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
A: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
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_ji yin gong cheng yi gan yi miao)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
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
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
剂量为每支5微克。Q: 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A: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
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
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zhen1 _ci3 fang1)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
停止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停止乙肝
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
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
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
更好。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
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
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
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
90%以上。Q: 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A: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
并且适当(bing qie shi dang)增加剂量。
(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ying1 da1 _ke3 pei4 he2 shi3)用。Q: 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A: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
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
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
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yi gan yi miao _yi gan biao mian kang ti di)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hao2 sheng1 zhe3 _ying1 zai4 ban4 nian2 nei4 jie1 zhong3 _kang4)
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nian nei fu zhong _wo guo)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
为好。Q: 乙肝疫苗能和其余疫苗同时使用吗?
A: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
接种程序依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停止。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Q: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A: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然后接种乙肝疫
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周)。
(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
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
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
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Q: 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余传染病?
A: 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余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余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
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许多工序都能杀死血液中包括爱滋病病毒在内的病原微
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如注射破损、变质
疫苗,或注射过程不按无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余传染病。
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
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_zhe4 zhong3 ren2 zhu4 she4 yi4 miao2 hou4 bu4 hui4 you3 biao3 mian4)抗体形成。Q: 如果在边远地区,尚无法做到乙肝疫苗的普种怎么办?
A: 至少要对以下处于乙肝病毒高度惊险状态的易感人群停止乙肝疫苗接种:全部新生
儿和幼儿园的孩子;惊险职业的工作人员(传染病、口腔科、血液透析室、血站、保育
员等等);使用血液制品者;新入伍的军人;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
剂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性接触者。Q: 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A: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
不会产生嫌う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
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
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
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
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
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
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 注意(zhu yi)事项
使用范围 除已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HBsAg阳性者外,均可使用乙肝(yang2 xing4 zhe3 wai4 _jun1 ke3 shi3 yong4 yi3 gan1)疫苗停止注射免
疫,尤其适用于乙肝高发区3岁以下的(sui yi xia de)幼儿,年龄越小、,免疫应答越好(40岁以上者则
免疫应答较差)。此外,HBsAg阳性(特殊是HBsAg阳性)的产妇所生的婴,易受感染的医
院工作人员及输血和用血液制品的病人也是乙肝疫苗接种的对象。使用方法 除新生儿外,使用乙肝疫苗前均应取血检验肝功,如果HBsAg、抗-HBs、
抗-HBc,三项均阴性者,方可使用。婴儿出生时(2小时内),生后1个月和6个月,各
注射30微克,应注射在上臂三角肌肉内,皮下注射或臀部注射都可降低免疫效果。禁忌症 乙肝疫苗不宜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因其可干扰和延迟抗体形成)。乙肝疫
苗是灭活的HBsAg蛋白,并含有微量氢氧化铝、尿素和甲醛等,对有过敏史、发热或严
重急慢性疾病者禁用。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只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而不能将体内已有的乙肝表面抗原
消灭。因此HBsAg阳性者即使接种也不能使阳性转阴性。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所
生的婴儿,如将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可提高预防效果。乙肝疫
苗的反应很轻微,少数人可发生局部疼痛、恶心、头痛和短期低热等。
3. 脊灰疫苗 脊灰减毒活疫苗 目的是预防脊髓灰质炎,预防小儿麻痹症。小儿
麻痹症是由病毒经食道侵入身体,随血液循环进入神经系统而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头痛、
肠胃不适、颈部和背部僵硬甚至瘫痪及死亡。注意脊灰疫苗属于活疫苗,切毋加在热开
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接种对象 4月足婴儿接种方法 口服。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接种反应及禁忌 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蛙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
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注意事项 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毋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
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4. 百白破疫苗 百日咍、(3 ri4 ha1 _)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咍疫
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咍、白喉、破伤风三
种疾病。
● 百日咍是经呼吸道,透过空气传染。患者多为儿童,如果三个月或以下的婴儿染上,
惊险性较大。百日咍病发时会咍嗽得很厉害,可导致窒息,甚至缺氧、抽筋,惊险者可
引致肺炎等并发症,更可致命。
● 白喉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白喉杆菌所引致,主要侵袭扁桃体及咽喉,病者发烧、喉
部发炎,及在咽喉处起一层灰白色膜,严重的会造成窒息。同时白喉杆菌所产生之毒素
亦可能影响心脏、脑神经或四肢神经,引致心肌炎、甚至死亡。
● 婴儿多是由于脐带伤口感染病(ying er o shi you yu qi dai shang kou gan ran bing)菌而引致破伤风,初生婴儿染上破伤风可能引致全身抽
搐、手脚伸直。此病也可影响全身肌肉,甚至致命。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咍疫苗、白
喉和破伤风类毒(hou he po shang feng lei )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日咍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
类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接种对象:3月龄至6周岁的儿童。接种方法 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规定,新生儿出生后3足月就应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第
一针,连续接种(yi1 zhen1 _lian2 xu4 jie1 zhong3)3针,每针间隔时间最短不得少于(zhen1 _mei3 zhen1 jian1 ge2 shi2 jian1 zui4 an3 bu4 de2 shao3 yu2)28天,在1瞬仉至2周岁时再用百白破
疫苗加强免疫1针,7周岁时用精制白喉疫苗或精制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疫1针。吸附百
白破疫苗采用肌内注射,接种部位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或臀部外上1/4处。免疫效果
● 百白破疫苗经国内外多年实践证明,对百日咍、白喉、破伤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目
前一般认为对破伤风、白喉的免疫效果更为满意。
● 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使用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或用破伤风疫苗2针免疫后,所
有被接种的血清中抗毒素都可达到保护水平以上,抗体可维持10-15年时间,保护率可
达95%以上。
● 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使用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或用白喉疫苗2针免疫后,
约90%的人血清中白喉抗毒素可达到保护水平。如在1.5-2周岁再加强免疫1针,抗体可
维持5年以上。
● 百白破疫苗对百日咍的预防效果曾有过争论。但据一些资料报道,在完成百白破疫苗
基础免疫1个月后,血清中的凝集素抗体可比免疫前增长20倍以上,其保护率可达到80%
左右。1.5-2周岁再加强免疫1针,抗体至少可维持2-3年。接种反应
● 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主要来自百日咍所含的菌体成分。接种未吸附疫苗 12-
24小时,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个别人注射后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接种含有
吸附剂的疫苗,注射局部可形成硬结或无菌性脓肿。偶见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
反应主要是出现微热,尤其是接种未吸附疫苗更为常见,但接种后48小时可恢复正常。
在发热的同时还可伴有倦怠、嗜睡、烦躁不安等短暂症状。
●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也主要与疫苗中的百日咍成分有关。极个别可能发生
过敏反应,或惊厥、抽搐、尖声哭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是,这类异常反应的发生率
极低,并不影响免疫接种方针的(jie1 zhong3 fang1 zhen1 de0)推行。禁忌症 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病、癫痫等或有既往病史者,以及属于过敏体
质的人不能接种;发热、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缓种。接种第一针或第二
针后如出现严(zhen hou ru chu xian yan)重反应 (如休克、高热、尖叫、抽搐等),应停止以后针(_ying ting yi hou zhen)次的接种。注意事项
● 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之凝块,有异物,安瓿有裂纹,疫苗曾经冻结,标
签不清和过期失效,不可使用。
● 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可用热敷逐步吸收。注射第二针时应更换另侧部位。
● 应备 1:1000肾上腺(shen4 shang4 xian4)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
运输及保存 百白破疫苗运输和保存的最适宜温度是 2-8℃,严防冻结。一些研究表
明,百白破疫苗冻结后能使吸附于蛋白分子表的氢氧化铝解离,形成铝盐结晶,会降低
免疫效果,同时增加接种反应。因此,曾经冻结的疫苗不能再使用。为了防止冻结,百
白破疫苗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能直接接触冰箱内壁和冰排。
5. 麻疹疫苗 用于预防麻疹。麻疹病毒患者初期病征包括疲倦、发热、咍嗽、结
膜发炎和口腔出现白点。数天后面部出现红色斑点,逐渐蔓延至全身。麻疹可引起的并
发症包括中耳炎、肺炎、支气管炎及脑炎等,严重的会致命。鉴于15月龄内的婴儿可从
母体获得麻疹和风疹抗体,影响接种疫苗的效果,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推荐
M-M-RⅡ疫苗对12个月龄或以上的人群,以及未妊娠(ge4 yue4 ling2 huo4 yi3 shang4 de0 ren2 qun2 _yi3 ji2 wei4 ren4 shen1)的青春期妇廉和成年妇廉停止接种。接种对象 根据中国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情况,建议对以下人群停止接种:
● 首先对1-14岁的儿童停止普种。
● 在普种的基础上,每年对12-18月龄的儿童停止接种。对已在8月龄接种或未接种麻疹
疫苗的(yi miao de)儿童,此次接种可对原发性免疫失败和未接种儿童起到补种的作用。
● 有条件的地区,可对育龄期妇廉或新入学、入伍的大学生和战士接种。接种方法 适用于健康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主动免疫。
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每次均接种0.5时,内含不少于美国麻疹病毒参考值的1000
CCID50、腮腺炎病毒参考值的CCID50和风疹病毒参考值的100OCCID50。使用前用
稀释液稀释,并充分摇匀后,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免疫效果
● M-M-RⅡ疫苗具有高度免疫原性,能在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疫苗中的RA27/3风
疹病毒株,在接种后即诱导产生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并且显示能
诱导包括抗0和抗I沉淀状抗体在内的、较广泛循环抗体,比其余风疹疫苗的病毒株更接
近自然感染。
● 临床曾对279名11月龄至7周岁的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均为阴性的儿童接种
单剂M-M-RⅡ疫苗后,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转率为99%。M-M-RⅡ疫苗已在全球50多个国
家使用2亿多人次。凡单一使用这种疫苗的国家,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均下降99%,同时由
这三种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也下降。 接种M-M-RⅡ疫苗后免疫力可(li ke)持续11年。接种反应 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个别受种者可
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发热(38.3℃或以上)或皮疹。 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
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
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禁忌症
● 妊娠期的妇廉。
● 对新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
● 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
●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蛙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 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注意(zhu4 yi4)事项
● 育龄期妇廉在接种疫苗3个月内应(ge4 yue4 nei4 ying1)避免妊娠。
● 疫苗为冻干制剂,使用前应用稀释液稀释,并充分摇匀后方可使用。
● M-M-RⅡ疫苗可与百白破混合制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同时使用,但与百自破混合制剂
同时接种时,应使用不同(tong2 shi2 jie1 zhong3 shi2 _ying1 shi3 yong4 bu4 tong2)的注射器在不同的部位注射。 ⑷M-M-RⅡ疫苗可与百白破混
合制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同时使用,但不能与免疫球蛋白同用。
贮存方法 M-M-RⅡ疫苗在稀释前贮运温度为2℃-8℃。疫苗的稳定性较好。由于光
照可灭活疫苗中的病毒,所以疫苗应一直避光保存。
6. 乙脑疫苗 用乙脑病毒接种于地鼠肾细胞 ,庞�后至一定浓度收获病毒液,经
甲醛灭活,制成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乙脑常累及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重症患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
接种乙脑疫苗后,产生嫌う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

Ⅵ 乙肝脸随时都很红的人可能得了什么病

这是因为得病都有点,主要是力不从心,别担心啊,没事的,很正常

Ⅶ 我是乙肝携带者,我身上出现斑点是怎么回事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可能是肝脏受损导致的身体的雌激素灭活障碍,导致身体有很多小的出血点,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就诊,第二可能是身体出现了过敏反应,皮肤、昆虫叮咬、毛囊角化症、湿疹等多种原因均有可能导致身上红斑情况发生,那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不需要特殊治疗,过段时间就自动消失,我建议不要盲目治疗,反而会给肝脏增加负担。本着对您自己身体负责的态度,我还是觉得您应该到医院好好检查下,如果不是肝损伤造成的皆大欢喜,如果是的话,千万不要耽误治疗,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我本身就是在一所正规的国家指定的肝病专科医院上班,如果你有意向来医院检查的话可以和我联系。因为我们医院最近有个大型肝脏关爱活动,国内着名肝病专家免费坐诊,还有几天就结束了,希望您不要错过,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阅读全文

与乙肝面部红斑是什么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9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7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52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4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7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14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86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8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9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7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94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6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8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82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6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53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6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90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93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