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颌面部钢板断了怎么办

颌面部钢板断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8-04 09:44:39

A. 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分型及其相对应的固定方法

Le Fort I 型骨折:又称为上颌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
Le Fort II型骨折:又称为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
Le FortIII型骨折:又称为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颧弓上骨折
颌骨骨折应该如何治疗?一颌骨骨折后主要是复位与固定颌骨骨折复位的重要标志是恢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即牙齿的广泛接触关系否则将影响骨折愈合后咀嚼功能的恢复常用的复位方法有三种:

1.手法复位:在颌骨骨折早期骨折段比较活动可用手将移位的骨折段回复到正常位置

2.牵引复位:颌骨骨折后经过较长时间(上颌骨三周以上下颌骨四周以上)骨折处已有部分纤维组织愈合手法复位不成功可采用牵引复位法下颌骨骨折多用颌间牵引就是在下颌骨有移位的骨折段上安置分段牙弓夹板(图1)然后在与上颌的牙弓夹板之间用小橡皮圈作弹性牵引使之逐渐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上颌骨骨折后如骨折段向后移位可在上颌牙列上安置牙弓夹板在头部制作带有金属支架的石膏帽在牙弓夹板与金属支架之间作弹性牵引使上颌骨骨折段向前复位(图2)需要较大牵引力时也可作卧式重力性牵引



图1 分段式牙弓夹板

图2 金属支架石膏帽将上颌骨骨折段向前牵引复位

3.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适应证较宽骨折段移位较久已有纤维性愈合或骨性错位愈合手法和牵引都不能复位时则应施行手术切开复位将骨折断端间错位愈合中所形成的纤维组织切除或凿除骨痂重新离断使颌骨恢复正常的位置手法复位困难的或复位后不稳定的新鲜骨折或开放性骨折一般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二颌骨骨折复位后的固定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颌间固定法颌间结扎固定法小钢板(miniplate)或微型钢板(microplate)固定法颅颌固定法其他方法还有颌周固定法加压钢板固定法等

1.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是用直径2毫米的铝丝或成品带钩牙弓夹板按牙弓形态成形然后用较细的金属结扎丝穿过牙间隙将牙弓夹板结扎在骨折线两侧的部分或全部牙齿上(图3)以固定骨折段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如下颌骨颏部正中线性骨折局限性牙槽突骨折

2.颌间固定:常用的方法是在上下颌牙齿安置带钩牙弓夹板然后用小橡皮圈作颌间固定使颌骨保持在正常咬合关系的位置上(图4)此法稳妥可靠适用于多种下颌骨骨折优点是能使颌骨在良好的位置上愈合有利于恢复功能缺点是伤员不能张口进食也不易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应加强护理



图3 单颌牙弓夹板固定

图4 颌间牵引固定法

3.骨间结扎固定:手术切开复位的病例可在骨折两断端钻孔然后穿过不锈钢丝作结扎固定(图5)这也是一种可靠的固定方法小儿颌骨骨折和无牙颌骨骨折也可用此法固定

图5 骨间结扎固定法

4.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固定:在手法切开复位的基础上将适当长度和适合形态小钢板或微型钢板跨置于骨折两断端的骨面上用特制的螺钉穿骨皮质固定钢板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图6)小钢板一般用于下颌骨微型钢板适用于上颌骨

5.颅颌固定法:上颌骨横断骨折不能单纯依靠下颌骨进行固定可利用颅骨进行固定否则面中部易发生拉长变形固定方法是先在上颌牙齿安置牙弓夹板然后用不锈钢丝一端结扎在后牙区牙弓夹板上另一端经口腔内穿出颧颊部软组织悬吊在石膏帽的支架上(图7)同时加有颌间固定

图6 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固定法

图7 颅颌固定法

颌骨骨折固定的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伤情年龄全身情况等决定一般是上颌骨3~4周下颌骨4~8周可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缩短颌间固定时间方法是固定2~3周后在进食时取下橡皮皮圈允许适当的活动采用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坚强内固定后可以适当提前进行功能训练促进骨折愈合

B. 粉碎性骨折,长期不愈,固定钢板断裂!怎么办

看具体情况吧,上臂骨折,也就是肱骨骨折,由于患肢远端的重力作用,骨折断端有分离移位的趋势,所以容易发生骨不连,而出现骨不连的话,由于上臂的大部分应力集中在钢板上,所以反复的微动容易导致金属的疲劳,从而导致钢板断裂。只要医院采用的国家认证的正规产品,而手术前后X线对比确认手术没有原则性错误,应该是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而是属于骨折的正常并发症。当然,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还是会得到支持,不过鉴定结果不一定会是医院有过错。建议先带术前、术后的X光片到比较权威的医院咨询后再作决定

C. 颌骨的颌骨骨折

颌骨骨折后,主要是复位与固定。颌骨骨折复位的重要标志是恢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即牙齿的广泛接触关系。否则将影响骨折愈合后咀嚼功能的恢复。常用的复位方法有三种:
1.手法复位:在颌骨骨折早期,骨折段比较活动,可用手将移位的骨折段回复到正常位置。
2.牵引复位:颌骨骨折后,经过较长时间(上颌骨三周以上,下颌骨四周以上),骨折处已有部分纤维组织愈合,手法复位不成功,可采用牵引复位法。下颌骨骨折多用颌间牵引,就是在下颌骨有移位的骨折段上安置分段牙弓夹板,然后在与上颌的牙弓夹板之间,用小橡皮圈作弹性牵引,使之逐渐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上颌骨骨折后,如骨折段向后移位,可在上颌牙列上安置牙弓夹板,在头部制作带有金属支架的石膏帽,在牙弓夹板与金属支架之间作弹性牵引,使上颌骨骨折段向前复位。需要较大牵引力时,也可作卧式重力性牵引。
3.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适应证较宽。骨折段移位较久,已有纤维性愈合或骨性错位愈合,手法和牵引都不能复位时,则应施行手术切开复位。将骨折断端间错位愈合中所形成的纤维组织切除或凿除骨痂,重新离断,使颌骨恢复正常的位置。手法复位困难的或复位后不稳定的新鲜骨折或开放性骨折,一般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颌骨骨折复位后的固定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颌间固定法、颌间结扎固定法、小钢板(miniplate)或微型钢板(microplate)固定法、颅颌固定法,其他方法还有颌周固定法、加压钢板固定法等。
1.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是用直径2毫米的铝丝或成品带钩牙弓夹板,按牙弓形态成形,然后用较细的金属结扎丝穿过牙间隙,将牙弓夹板结扎在骨折线两侧的部分或全部牙齿上,以固定骨折段。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如下颌骨颏部正中线性骨折、局限性牙槽突骨折。
2.颌间固定:常用的方法是在上下颌牙齿安置带钩牙弓夹板,然后用小橡皮圈作颌间固定,使颌骨保持在正常咬合关系的位置上。此法稳妥可靠,适用于多种下颌骨骨折,优点是能使颌骨在良好的位置上愈合,有利于恢复功能,缺点是伤员不能张口进食,也不易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应加强护理。
3.骨间结扎固定:手术切开复位的病例,可在骨折两断端钻孔,然后穿过不锈钢丝作结扎固定。这也是一种可靠的固定方法。小儿颌骨骨折和无牙颌骨骨折,也可用此法固定。
4.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固定:在手法切开复位的基础上,将适当长度和适合形态小钢板或微型钢板跨置于骨折两断端的骨面上,用特制的螺钉穿骨皮质固定钢板,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小钢板一般用于下颌骨,微型钢板适用于上颌骨。
5.颅颌固定法:上颌骨横断骨折,不能单纯依靠下颌骨进行固定,可利用颅骨进行固定,否则面中部易发生拉长变形。固定方法是先在上颌牙齿安置牙弓夹板,然后用不锈钢丝一端结扎在后牙区牙弓夹板上,另一端经口腔内穿出颧颊部软组织,悬吊在石膏帽的支架上。同时加有颌间固定。
颌骨骨折固定的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伤情、年龄、全身情况等决定。一般是上颌骨3~4周,下颌骨4~8周。可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缩短颌间固定时间。方法是,固定2~3周后,在进食时取下橡皮皮圈,允许适当的活动。采用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坚强内固定后可以适当提前进行功能训练,促进骨折愈合。 根据解剖结构上的薄弱环节,上颌骨骨折有三种经典类型。第一型骨折(Lefort Ⅰ型骨折)其骨折线通过梨状孔下缘、上颌窦下部,横行到双侧上颌结节;第二型骨折(LeFort Ⅱ型骨折)的骨折线通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下方,达到上颌骨后壁;第三型骨折(LeFort Ⅲ型骨折)的骨折线也通过鼻骨、泪骨,但横过眶窝及颧骨上方,向后到上颌骨后壁,使上颌骨、颧骨与颅骨完全分离,因此又称为颅面分离。下颌骨是头部唯一能活动的骨骼,在解剖结构上也有它的薄弱部位,如正中颏部、颏孔部、下颌角部及髁状突颈部,这些都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下颌骨由于其突出的位置与解剖形态,是颌面部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的骨骼。
颌骨骨折和其他骨折相比,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临床症状,如局部疼痛、肿胀、骨断端异常动度或移位、功能障碍等,还具有其临床特点,这是由颌骨的解剖生理结构所决定的。
1.骨折段移位:颌骨骨折后发生骨折段移位主要取决于有骨折类型、撞击方向、肌肉牵拉和骨折段本身的重量。
上颌骨如发生横断骨折,骨折段常因重力而发生下垂移位。如撞击方向是由前向后,骨折段可向后移位,使面中部凹陷;由下向上的撞击,常造成嵌顿骨折。
下颌骨骨折段的移位,主要是因肌肉牵拉所致。颏孔部骨折时,前骨折段常因降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下移位,后骨折段常因升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上移位。颏部的粉碎性骨折,中部骨折段由于颏舌肌、颏舌骨肌牵拉而向后移位。两侧骨折段由于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的牵拉向中线移位,使下颌骨前部弓形变窄。这种骨折可引起舌后坠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应特别注意。髁状突骨折,多因间接受力所致,可与颏部骨折同时发生,应注意检查以免漏诊。髁状突骨折后,常因翼外肌的牵拉,向前内方移位,同时下颌升支因升颌肌群牵拉而向上移位,出现前牙不能闭合的状态。如双侧髁状突骨折,则前牙开牙合更明显。
2.牙齿咬合错乱: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常因颌骨骨折段移位而发生错乱,这是颌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对诊断颌骨骨折有很重要的意义。上颌骨横断骨折,骨折段向下移位,使上颌后牙与下颌后牙发生早接触,使前牙呈开牙合状态。下颌骨骨折后,多因骨折段移位,出现牙齿的咬合关系错乱。若无骨折段移位,则牙齿咬合无明显错乱。
3.骨折段异常活动:上颌骨是不能活动的骨骼,如出现活动,则为骨折的征象。下颌骨在正常情况下是通过关节作整体活动。出现分段的异常活动时,则表明存在骨折。
4.异常感觉:上颌骨骨折时,如有眶下神经受伤,眶下部、上唇和鼻部可出现麻木感。下颌骨骨折时,如伴发下牙槽神经损伤,同侧下唇可出现麻木感。
5.张口受限:颌骨骨折后,可因疼痛、骨折段移位、咀嚼肌运动失调和反射性痉挛、颞下颌关节损伤等原因,使张口受限。特别是下颌骨骨折,对张口运动影响较大。
6.影响呼吸和吞咽:颌骨骨折可因骨折段移位,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7.视觉障碍:上颌骨、颧骨骨折波及眶部,有眼球移位时,可出现复视。有动眼神经和肌肉损伤时,可出现眼球运动失常。

D. 颌周骨折应该怎么办

颌周骨折应该怎么办?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颞下颌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发音、吞咽和表情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以20~35岁患病率最高。一般发生在一侧,但有的可逐渐累及两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般病程较长,并经常反复发作,多属功能紊乱,也可有关节结构紊乱或器质破坏,所以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1.病因
(1)精神因素:临床上,患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员,常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好激动以及失眠等症状。
(2)咬合关系:患者多有?关系明显紊乱的情况,如?干扰、牙尖早接触,严重的锁?、深覆?,多数后牙缺失,?面过度磨耗等。
(3)关节负荷过重:经常咬坚硬食物、夜间磨牙、紧张时咬牙习惯,使颞颌关节负荷过重,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4)偏咀习惯:单侧咀嚼习惯会引起两侧关节不均衡运动,并影响两侧颌骨的发育和肌力量的平衡。长期的偏咀习惯易致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5)外伤、打哈欠张口过度、突然的寒冷刺激、不良坐姿及牙齿疾病等,也可造成颞颌关节、周围肌群和韧带的损伤而致发病。
(6)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也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展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功能紊乱阶段、结构紊乱阶段、关节器质性破坏阶段。
其临床表现一般有以下三个主要症状:
(1)下颌运动异常: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约3.7厘米,开口型不偏斜,呈“↓”。本病患者则会出现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者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者歪曲),开闭口时关节出现绞锁等。
(2)疼痛:主要表现为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如关节有器质性破坏或肌痉挛时,相应的关节区和肌组织会有压痛。
(3)关节弹响和杂音:正常颞颌关节在下颌运动时无明显的弹响和杂音。本病常见的异常声音有①弹响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卡”的声音;②破碎声: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叭、卡叭”的破碎声音;③磨擦音,在开口运动中有连续的似揉玻璃纸样的磨擦音。
(4)此外,还常伴有许多其它症状,如各种耳症,各种眼症,以及吞咽困难、语言困难、慢性全身疲劳等。
3.分类
(1)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主要为各咀嚼肌的功能不协调、功能亢进和痉挛,实际上是关节外疾患。关节的结构和组织正常,以开口度异常和开口型异常以及受累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关节结构紊乱类:是关节紊乱综合征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类。为关节盘、髁状突和关节窝之间的正常结构紊乱,以在开口运动中各种不同时期的弹响为主要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开口度、开口型异常。
(3)关节器质性改变类:通过X线片、造影和关节内窥镜等检查可发现关节骨、软骨和关节盘有器质性改变,除了出现以上两类的症状外,关节运动时可闻连续的磨擦音或破碎音。
4.自我诊断
(1)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2)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征的病史。
(3)有关节弹响、疼痛的主诉症状,疼痛与下颌运动、咀嚼有关。
(4)检查时发现颞颌关节运动异常(开口度过大过小,开口型偏斜歪曲)。
(5)X线片检查:X线片可发现有关节间隙改变和骨质的改变,关节造影可发现关节盘移位、穿孔及关节周围组织的变化。
(6)关节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关节腔内的病变,根据观察到的结果直接作出诊断,还可以在镜下取材做活检。
【家庭治疗】
1.防治原则
(1)以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致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2)治疗关节局部症状的同时应改进全身状况和病员的精神状态。
(3)对患者进行医疗知识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发病因素,使患者增强信心,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治疗、自我保护关节。
(4)循序渐进,确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2.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1)服药:常用的有消炎痛,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安定,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
(2)理疗:可选用局部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照射,每次20分钟,1日1次,连续照射1周为1个疗程。
(3)磁铁疗法:适合于家庭治疗用,患者可以用磁铁片敷贴在痛点最明显的部位,使用方便,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本病中的疼痛和张口受限,对关节弹响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还可以采用封闭疗法、调?、正畸矫正等方法。如果有明显手术适应症的,也可采用手术疗法。
3.治疗要点
(1)翼外肌功能亢进:主要是调整翼外肌功能,可用0.5%或1%普鲁卡因5毫升作翼外肌封闭,每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
(2)翼外肌痉挛:主要是解除肌痉挛。①理疗:可用15%氯化钙溶液作两侧关节区及咀嚼区钙离子导入,每日一次,7~10次为一疗程;②封闭疗法:用2%普鲁卡因2~3毫升行翼外肌封闭,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如疼痛无明显改善,则应放弃封闭疗法。③中药局部热敷、药罐、推拿等亦均有一定疗效。
(3)咀嚼肌群痉挛:治疗同翼外肌痉挛,但以温和的物理治疗为宜。同时可服用镇静、肌松驰剂,如安定、肠溶阿司匹林。
(4)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弹响初期患者,可戴用复位?板进行治疗,如关节盘前移明显无法进行?板治疗的,则可行关节盘复位术。
(5)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首先可使用手法复位,方法同关节急性前脱位手法复位法,复位成功,可听到一弹响声,然后再按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治疗。手法不能复位的,可戴用枢轴?板,严重的则行关节盘复位术。
(6)关节盘穿孔、破裂:应遵循合乎程序的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无效的,则根据病情考虑关节盘修复术或摘除关节盘。
【注意事项】
(1)饮食原则上不予限制,但应避免咬嚼生冷坚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精神乐观、放松、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3)工作紧张时不要养成咬牙的习惯。
(4)勿大张口,打哈欠时要注意保护下颌关节。
(5)冬季时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时,注意保护下颌关节;其它口腔内治疗时,应注意不让病人长时间地大张口。

E. 下颚骨和右脸骨断了里面放了五块钢板可以抽烟吗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下颚骨,右颧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建议绝对不能抽烟,烟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以导致骨折感染,骨折不愈合,所以建议最好还是别抽烟了,一年以后取出钢板再说吧,仅供参考

F. 司法鉴定伤残等级拍片说钢板断裂不给评定,怎么办我感觉评定伤残等

那就及时到医院就诊,然后再去评残。
另加一句话:钢板断裂并非都是医疗事故。也就是说有可能不是,也有可能是。
就是说你现在有可能面临两个案件了。

G. 下颚骨和右脸颊骨断了有五块钢板偶尔抽下烟可以吗

您好,骨折后不可以吸烟的,吸烟会造成毛细血管的痉挛影响骨折位置的血运,最终影响骨折的愈合和骨折处软组织的恢复。

阅读全文

与颌面部钢板断了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9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7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52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4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7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15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86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8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9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7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94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6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8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82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6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53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6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90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93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