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面部神经痉挛吃什么药
面部神经痉挛可以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和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也可以服用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进行治疗,患有面部神经痉挛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里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和感冒也要避免受潮。
要避免用凉水洗头,洗脸,也要避免出汗以后吹冷风,吹空调,吹风扇,饮食也要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麻辣食品,麻辣火锅,葱,姜蒜,辣椒,花椒,这样的食物都是避免吃的。
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可以补充维生素的,多吃一些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也要多吃豆制品类的食物,这样是可以让患有面部神经痉挛的患者快速恢复的。也是可以有效的改善面部神经痉挛继续加重的。
❷ 哪些偏方可以治疗面部痉挛
治疗面部痉挛的偏方二、患者可以选用胆南星8克,雄黄3克,醋芫花50克以及黄芪30克或是马钱子总生物碱的0.1毫克,将这些药材一起压成细粉,再可以适当的喷入一些白胡椒挥发油,一起混匀了。每次患者取药粉0.2克,贴到自己的肚脐,通常来说是每周进行换药1次,可以很好的治疗患者的面部痉挛。
❸ 面肌痉挛 有治好的吗用的什么药大家给点意见 谢谢大家
面肌痉挛早期治疗大多数都可以治愈,常用药物卡马西平片联合甲钴胺治疗,效果良好。但是时间很久的慢性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❹ 药物治疗面部痉挛得好方法。
面肌痉挛(半面痉挛)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半面痉挛,是指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肌肉抽搐,无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病因不清楚。
发病以中年女性为多,起病常为下眼睑的轮匝肌阵发性轻微抽搐,以后逐渐向一一侧面部扩展,以口角肌肉抽搐最明显。抽搐程度不一,在紧张、情绪激动或疲劳时抽搐加重,安静或睡眠时消失。少数严重者,面肌抽搐可累及整个一侧面肌。抽搐多限于一侧,双侧者甚罕见。
本病是慢性进行性发展,一般不自发缓解,部分患者在晚期出现患侧面肌瘫痪和萎缩,抽搐也停止。病程初期,面肌抽搐仅限于眼轮匝肌时,应与功能性眼睑肌痉挛鉴别,后者不向下面部扩展,且常为双侧性。当面肌抽搐伴有其他颅神经损害,或肢体功能障碍,或件有肢体不自主动作时,应考虑颅内病变,需去医院诊治。
面肌痉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可选用苯妥英钠、利眠宁、安定、鲁米那等。并配合理疗。轻症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略有减轻。重症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面神经封闭式手术治疗。
“半面痉挛”是怎样发生的?
半面痉挛又称面肌阵挛,为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抽搐,中年以上的女性较为多见。其痉挛常自一侧眼部或口角开始,随之扩展到同侧半面肌肉,但额肌较少受累。呈间歇性不自主节律性抽搐,自控不能。每次抽搐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间隔时间长短不定。人体疲劳、情绪激动、谈笑瞬目等可诱发或使之加重。虽然抽搐时面部无疼痛,但频繁发作可影响视力、言语或咀嚼功能,患者亦难以忍受。
关于本病发生的原因迄今不明。大多学者和临床医师认为系面神经在内耳门附近受小脑后下动脉分支压迫所致;当血管过度迂曲、伸长拉紧或硬化时始显症状。推测受压处面神经髓鞘萎缩,传入感觉纤维与传出运动纤维发生“短路”,激活运动纤维引起面肌痉挛。另外一种说法是:从面神经发出的运动抑制纤维,也分布于肌肉中,当某种因素使抑制纤维兴奋消失时,面肌就痉挛。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诊断较易,但应进行临床、耳鼻咽喉及神经科检查,力求追查可能的病因。检查要包括X线体层照相及CT检查,以排除面神经受肿瘤(主要小脑脑桥角或颞骨岩部的肿瘤)压迫的可能性。例如,颞骨岩部内的胆脂瘤最初表现即为面肌痉挛,另外面神经鞘瘤及较少见的听神经瘤亦可如此。仅当上述检查为阴性时,方能诊断为特发性半面痉挛。
半面痉挛的治疗应如何进行?
对半面痉挛的治疗,因病因不明,多缺乏特效疗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
(1)常在初期联合应用镇静药、弱安定药及抗癫痫药。可选用安定、颠茄、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痛定宁等药物。同时配合针刺(选穴:地仓、颊车、翳风、合谷等,强刺激,留针20分钟),可用红外线、紫外线、超短波理疗等,有望缓解轻度患者的症状。
(2)面神经阻滞:用80%的酒精0.5ml注入茎乳孔以下面神经干周围以阻断其传导功能,解除痉挛。可能2~3年后复发,但程度会明显减轻,且可重复注射。阻滞疗法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其缺点是不能避免复发,不能预测面瘫或痉挛的持续时间和程度。复发后虽可反复采用,但由于瘢痕的影响,疗效较差。
(3)手术治疗:多采用面神经电凝术,颞骨内面神经减压术,神经切断术,面神经减压与神经切断及电凝术并用等。
(4)中医认为本病属风痰入络,痹阻气血而致。治宜镇肝熄风,疏风通络,佐以豁痰宁神。可用镇肝熄风汤合涤痰汤加减:代赭石20g,熟地黄20g,当归12g,白芍20g,煅龙骨15g ,煅牡蛎15g,胆南星10g,半夏15g,僵蚕15g,茯神15g,全虫10g,远志10g。在急性期过后,可长期服用大活络丹等中成药。
面肌痉挛有哪些病因?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开始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严重时可呈痉挛状态。多在中年起病,最小的年龄报道为两岁。以往认为女性好发,近几年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HSF发展到最后,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的面瘫。
⑴血管因素 1875年Schulitze等报道了一例HFS病人行尸检时,发现其面神经部位存在有“樱桃”大小的基底动脉瘤。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的HFS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临床资料表明:在导致HFS的血管因素中以小脑前下动脉(AICA)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为主,而小脑上动脉SCA)次之。已知SCA发自于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交界处,走行最为恒定,而PICA和AICA则相对变异较大,因而易形成血管襻或异位压迫到面神经;另外迷路上动脉及其他变异的大动脉如椎动脉、基底动脉亦可能对面神经形成压迫导致HFS。以往认为:HFS是由于动脉的搏动性压迫所致,近几年研究表明:单一静脉血管压迫面神经时亦可导致HFS,且上述血管可两者或多者对面神经形成联合压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HFS手术的预后。
⑵非血管因素 桥脑小脑角(CPA)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亦可产生HFS。其原因可能是由于:①占位导致正常血管移位。Singh等报道了一例CPA表皮样囊肿使AICA移位压迫到面神经导致HFS;②占位对面神经的直接压迫;③占位本身异常血管的影响如动静脉畸形、脑膜瘤、动脉瘤等。另外后颅窝的一些占位性病变也可导致HFS。如罕见的中间神经的雪旺氏细胞瘤压迫面神经导致的HFS。Hirano报道一例小脑血肿的患者其首发症状为HFS。在年轻患者中,局部的蛛网膜增厚可能是产生HFS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如Arnold-Chiari畸形及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偶可发生HFS。
⑶其他因素 面神经的出脑干区存在压迫因素是HFS产生的主要原因,且大多数学者在进行桥脑小脑角手术时观察到: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区域存在血管压迫并不产生HFS。而Kuroki等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区域的面神经脱髓鞘病变,其肌电图可表现为类似 HFS的改变。Mar-tinelli也报道了一例面神经周围支损伤后可出现HFS。关于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的部位存在压迫因素是否导致HFS,尚需进一步的探讨。
此外,HFS也可见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家族性HFS迄今仅有几例报道,其机理尚不明了,推测可能与遗传有关。
面肌痉挛(HFS)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传统的药物治疗多采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安定等,其他药物,如卡巴酚酊、非氨酯等,据报道对某些HFS有特效,但尚不足以推广应用。
(2)封闭治疗
以往药物治疗HFS效果不佳时,临床可采用酒精进行局部封闭,但往往导致面瘫,且易复发。
近几年,肉毒杆菌毒素A(Botuline Toxin A,BTA)被广泛应用于HFS的封闭治疗。与酒精封闭相比,完全性面瘫发生的比例小,作用持久。90%以上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药效可维持3~4个月。其副作用为眼球发干、上睑下垂及轻度面瘫等。其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可产生称为“燃点现象”的精神过敏。另外,对于植物神经系统也有影响。可导致心慌、心悸和血压升高等。当与其他损害神经肌肉接头的药物合用时,毒性作用增大,治疗HFS时推荐使用小剂量(12.5u)、多次(3~4次/年)、间歇性应用BTA。
(3)手术治疗
自1944年Campbell和Kendy开始利用手术治疗基底动脉瘤压迫导致的HFS以来,经Carden(19 58),Maroon(1960)等对手术的进一步完善,Jannetta于1976年正式提出了微血管减压(microv as 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概念。MVD已成为治疗HFS的首选方法。其术式为:枕下开颅,暴露面神经,于面神经出脑干区找到压迫血管,在其间隔以明胶海绵,肌片或Teflon片,达到减压的目的。这一术式曾被认为是能够治愈HFS的唯一不留后遗症的方法。
很多学者在长期随访中发现,MVD治疗HFS其远期有效率可达60%~70%,且部分病人在随访期间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乃至痊愈,少数病人症状于术后5月方完全消失。Barker等在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表明,病人的年龄、痉挛部位、病程及术前有无面瘫与远期疗效无关。而检测到性别及疾病的典型程度是预后评估的主要指标。随访表明:MDV治疗HFS仍存在4%~12%的复发率,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置入的材料:明胶海绵及肌片置入后有可能被吸收导致复发,而Teflon片用于减压后有报道可形成胆脂瘤重新又对面神经形成压迫;(2)置入物脱落:如垫片放置欠妥贴,术者关颅前的不精细操作都可造成垫片漂移;(3)术后蛛网膜粘连包裹面神经产生压迫;(4)减压不充分:因各种原因,如术者的技术,术中的意外情况及压迫血管较隐匿使减压不充分;另外,血管联合压迫仅行单一血管减压术均可导致术后复发。Jannetta认为:大多数复发病例是由于减压不充分引起的。有学者提出,对于这些病人的再次手术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对由于粘连引起的复发再次手术的意义不大。HFS复发大都在术后2年内(1月~5年),2年以后的复发率可低于1%。
MDV手术死亡率极低,但术后大多数病人会出现短暂的恶心、呕吐、听力下降、面部感觉障碍及眩晕等症状,绝大多数病人可在术后两周内消失;仅少数病人可遗有永久性的后遗症如听力下降乃至耳聋(2.6%),面瘫(0.9%),面部感觉障碍(0.4%)和脑干梗塞(0.3%),且这些后遗症随再次手术而相对升高。
原发性面肌痉挛有什么特点?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不规则半侧面部肌的不自主抽搐或痉挛。常发生于一侧面部,双侧发病者极少见。原发性面肌痉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女性多于男性,面肌抽搐多从眼轮匝肌开始,呈间歇性,以后逐渐扩展至同侧其他颜面肌,以口角肌的抽搐最为明显。面肌抽搐当精神紧张或疲倦时加重,在睡眠时停止发作。神经系统检查无其他阳性体征。在肌电图上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本病一般不会自愈,治疗尚不理想,目前多是对症治疗。
http://www.zgxl.net/sljk/ybjb/shenjing/mjjl.htm
❺ 目前治疗面部痉挛有哪些有效办法
问题分析:
你好,老年男性患者,主要的情况是患有面肌痉挛。面肌痉挛也称面肌抽搐,是指一侧面部肌肉间断性不自主阵挛性抽动或无痛性强直,目前对这个疾病病因不是很明确。
意见建议:
治疗上肉毒素A局部注射安全有效,简单易行,药物主要是一些镇静药、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等,如果是血管压迫所致的面神经痉挛可以手术治疗。
❻ 面部痉挛吃什么药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半面痉挛,是指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肌肉抽搐,无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病因不清楚。
发病以中年女性为多,起病常为下眼睑的轮匝肌阵发性轻微抽搐,以后逐渐向一一侧面部扩展,以口角肌肉抽搐最明显。抽搐程度不一,在紧张、情绪激动或疲劳时抽搐加重,安静或睡眠时消失。少数严重者,面肌抽搐可累及整个一侧面肌。抽搐多限于一侧,双侧者甚罕见。
本病是慢性进行性发展,一般不自发缓解,部分患者在晚期出现患侧面肌瘫痪和萎缩,抽搐也停止。病程初期,面肌抽搐仅限于眼轮匝肌时,应与功能性眼睑肌痉挛鉴别,后者不向下面部扩展,且常为双侧性。当面肌抽搐伴有其他颅神经损害,或肢体功能障碍,或件有肢体不自主动作时,应考虑颅内病变,需去医院诊治。
面肌痉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可选用苯妥英钠、利眠宁、安定、鲁米那等。并配合理疗。轻症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略有减轻。重症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面神经封闭式手术治疗。
❼ 得了面肌痉挛,吃什么药好
面肌痉挛这种疾病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面肌抽搐吃什么药?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
,其常见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面肌抽搐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起病
,女性较多。
面肌抽搐主翼现为阵发性收缩,先从眼轮匝肌的小抽动开始,逐渐延及下部表情肌包括提上唇方肌、笑肌、下唇方肌及三角肌抽搐,从口角局部小抽动开始,逐渐扩展为大面积表情肌抽搐。眼轮匝肌抽搐严重时可影响视物不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抽搐更重。面肌抽搐还可出现在面瘫的恢复期间。
面肌痉挛吃什么药
卡马西平:一般口服时症状开始改善,剂量加大时发作完全消失。但停药后可迅速复发,因而需长期维持治疗。持续好转率为35%完全控制率为22%。因此可用卡马西平治疗面肌抽搐有肯定疗效,但需较大剂量,长期服用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卡马西平常可出现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其有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面神经核的兴奋性,从而减少其异常放电有关。
氯硝西泮(氯硝安定)服用,可使症状减轻,剂量加大后常有乏力、嗜睡等副作用。
❽ 面部神精痉挛请问用什么药
您好,属于面肌痉挛,目前治疗面肌痉挛没有特效的办法,主要有局部注射肉毒素,严重的可以手术治疗,中医针灸,理疗,中草药有一定的疗效
❾ 面肌痉挛 吃什么药好
患者咨询:面肌痉挛发病有1年半了吧。犯病就不由自主地左眼直跳,左边脸不停地抽动,左边嘴角也不停的抽动,左耳嗡嗡直响。待病情过去,好人一个,眼睛耳朵嘴角全恢复正常。我是一个普通的前台服务人员,直接不能正常与人交流,直接影响工作与生活,真是求死的心都有了。
希望提供的帮助:
希望咨询一下医生,做手术能根治我这病么?手术的大体费用大约多少钱?急切的盼望大夫能给解答一下。感谢大夫在百忙中,能抽出时间来解答我的问题。谢谢。。。
治疗史:
药物名称:心神宁片和加巴喷丁胶囊
服用说明:心神宁片每天吃3次,每次吃4片;加巴喷丁胶囊每天吃3次,每次吃3片,吃了10天左右。一开始有点犯困,现在好多了,关键是病情没见强。。。
医生回答:根据你的症状目前诊断为面肌痉挛基本是正确的,面肌痉挛是面神经出脑干段受血管压迫引起,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及肉毒素注射,但由于不是对病因治疗,因此有效率有限,一般也就在30%左右,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的针对病因的治疗,口服药物基本无效,目前手术技术非常成熟,采用小切口,切口长约5厘米,你可以在网上了解一下微血管减压手术,也可以周三到医院,我出专家诊时前来咨询。
面肌痉挛吃什么药能好
面肌痉挛比较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B族维生素,或者其他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腺苷谷氨等;如果眼皮、口角抽动特别厉害,可以注射A型肉毒素,在一定时间内暂时缓解痉挛的症状。
这些药也仅仅是营养神经的,解决不了最直接的问题,而目前缓解痉挛的药物治疗面肌痉挛不是特别好,如卡马西平,但是服药后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副作用。对于一些经常开车的患者来说,建议尽量不要使用卡马西平。
面肌痉挛吃什么药能好,准确的说药物治疗对于面肌痉挛患者来说可以暂时缓解,同时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的意义不大。打肉毒素可以缓解痉挛,但不能根治,一次注射肉毒素可保持3-6个月。值得提醒的是,面肌痉挛患者应谨慎针灸。
❿ 面肌痉挛患者吃什么药好呢
面肌痉挛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目前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案,各种方案只能单独使用,不能同时合用。
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方案一:奥卡西平(曲莱),用法用量:开始剂量为300mg/d,以后可逐渐增量至900~3000mg/d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弥可保片(甲钴胺),1500μg,口服,通常成人一次1片,一日3次。
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方案二:苯妥英钠片,同时配合弥可保(甲钴胺)口服。但苯妥英钠片这种药物副作用较大。苯妥英钠,为第一代广谱抗癫痫药,对面肌痉挛有一定疗效,但不如卡马西平可靠,故不作为首选。学者建议的用药方法为:开始剂量每日100毫克,每日2次,可于2~3周内增至300~400毫克。如果疼痛无缓解应停药,如果得以缓解则逐渐减量维持在6个月以上。
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方案三:可以使用卡马西平片,同时配合弥可保(甲钴胺)口服。但卡马西平片这种药物副作用较大。卡马西平为第三代广谱抗癫痫药,除抗癫痫外,还具有镇静、抗惊厥和抑制三叉神经痛的作用。目前学者的推荐用药方法为:开始剂量每日100毫克,逐渐增至每日600毫克或更多些,但不能超过800毫克。疼痛缓解后再减小剂量维持,维持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面肌痉挛吃什么药疗效比较好”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有很多,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其药物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患者在选用药物治疗的时候还需听取主治医生建议,以免用药不当对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