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选择练习太极拳的朝向与时间
关于练习太极拳的朝向和时间,专家认为:最好选择晨时四点至六点之间。因为太阳是半夜绕过地球背面开始转向我们居住的这一面,自然界大气受激发,开始缓慢上升。人体的内气在这个时刻,同样也受激发而开始缓慢上升,人体肝气处于初升状态,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所以胆经的内气也处于刚刚上升状态。人体上升状态的肝气和胆气在这个时辰得到体外同质大气的充实,而显得更加旺盛有力,有利于从事练功、练体活动。) 古代医家依据十二时辰来推算某一个时辰某脏器气血旺行而容易导引。可见时辰对诊病和治病都有影响作用。参加太极拳运动也如此。 一、最好选择晨时四点至六点之间。 因为太阳是半夜绕过地球背面开始转向我们居住的这一面,自然界大气受激发,开始缓慢上升。人体的内气在这个时刻,同样也受激发而开始缓慢上升,人体肝气处于初升状态,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所以胆经的内气也处于刚刚上升状态。人体上升状态的肝气和胆气在这个时辰得到体外同质大气的充实,而显得更加旺盛有力,有利于从事练功、练体活动。 二、午时为练拳练功忌讳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太阳光向下直射,自然大气和人体内气都处于上升状态,头气激发,内气快速上升,心气不平,血脉贲张,不利于运动。 三、在晚上八点至九点为阴气上升。 这时运动可调动内气,同时容易向外吐放蕴藏在脏腑内的浊气,而可以加强脏腑经络活动功能,疏通气血,有利于子夜入眠后人体阴气转向上升之时吸取同质大气。 练拳时间也跟日常生活习惯有关。因为清晨人的精力旺盛,记忆力极强。且睡了一夜后,肌骨可由于肢体活动而除滞消涩。在睡前时间,由于一天的活动,关节肌腱活动开了,便于大幅度、高难度的动作演练,利于动作的动力定型,而且运动中精力的消耗又容易通过睡眠得到及时恢复。由此可见,运动时间直接关系到运动的效果。只有正确地掌握和科学地按时间锻炼,才能在短时间内收到最佳效果。 最后简单提一下练拳方向。早不朝东,晚不面西,永不向北,午后不朝南。其道理在于使人体锻炼符合宇宙大地的气的变化运行,最好不要违背自然规律。
Ⅱ 练太极拳为什么强调方位
这个没什么意义,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圆地方、面南背北这些方位。
试问,如果搬到南极、北极居住,就不能练太极拳了?
如果将来科技进步了,我们在太空船旅游,就不能练太极拳了?
所以,方位没什么意义。
Ⅲ 晚上适合打太极拳吗
晚上可以练太极拳。晚上在工作、学习或娱乐后,猿臂轻舒,拳走太极,轻灵提起,连绵不断。细、匀、深、长的呼吸与招式动作协调结合,会对机体夜间保健大有益处,同时也会让睡眠进入了平心静气的状态,如微风拂柳,直至风吹睫毛自然醒。
而且在晚上八点至九点的时候,为阴气上升期。这时练太极拳可调动内气,同时容易向外吐放蕴藏在脏腑内的浊气,可以加强脏腑经络活动功能、疏通气血,有利于子夜入眠后人体阴气转向上升之时吸取同质大气。
但是在晚上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注意以下这些事项:
在正式练拳之前,应做好准备活动。适当的慢跑、徒手操可以使身体微微发热,再适当压压腿、拉拉韧带,做几次半蹲起,尤其注意要把膝、踝关节充分活动开。
太极拳有一个特有的运动形式,是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姿势。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下肢运动负荷比较大,长时间、低重心的运动,很容易造成膝关节软骨、韧带损伤,引起疼痛。因此,在打拳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太极步伐”的低重心行拳姿势,可把重点放在“走架”和精、气、神的统一上。
打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它可以修身养性。凡事如一套太极,拳起境生,拳落而心生。拿得起、放得下,遇到事情从容、静心对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多微笑,少动怒,经常练太极拳可以善养心性,培养个人修为。
打太极拳能够帮助大家延缓衰老。太极拳能够帮助大家打通身体各处的经络,自然能够清除体内各种毒素及不良物质,因此多练拳能够延缓衰老。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每天坚持练太极拳的女人可永葆青春,太极拳能疏通经络,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女人排毒养颜、减少色斑。
Ⅳ 练习太极拳时,对身体各部位姿势有何要求
头部:练习太极拳时,对头部姿势的要求是自然上顶,避免颈部肌肉硬直,不要东偏西歪或自由摇晃。头颈动作应随着身体位置和方向的变换,与躯干的旋转上下连贯协调一致。面部要自然,下颏向里收回,用鼻呼吸。口自然合闭。眼神要随着身体的转动,注视前手(个别时候看后手)或平视前方,神态力求自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否则会影响锻炼效果。·躯干部:胸背:太极拳要领中指出要“含胸拔背”,或者“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意思是说在锻炼过程要避免胸部外挺,但也不要过分内缩,应顺其自然。“含胸拔背”是互相联系的,背部肌肉随着两臂伸展动作,尽量地舒展开,同时注意胸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可使其紧张,这样胸就有了“含”的意思,背也有“拔”的形式,从而也可免除胸肋间的紧张,呼吸调节也自然了。 ·腰脊:练习太极拳,要求身体端正安舒。要做到这点,腰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流传的说法中有“腰脊为第一主宰”、“刻刻留心在腰间”、“腰为车轴”等等,都说明腰是身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和稳定重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练习时,无论进退或旋转,凡是由虚而逐渐落实的动作,腰部都要有意识地向下松垂,以助气下沉。腰部下垂时,注意要端正安舒,腰腹部不可前挺或后屈,以免影响转换时的灵活性。腰部向下松垂,还可以增加两腿力量,稳固底盘,使得动作圆活、完整。·臀部:练习太极拳时要求“敛臀”,保持自然状态,避免臀凸出或左右扭动。要松腰、正脊以维持躯干的正直。·腿部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对于步法的进退变换和周身的稳定程度,两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求腿部动作要正确、灵活、稳当。在练习时,要特别注意重心移动、脚放的位置、腿弯曲的程度、重心的移动和两腿的虚实变化以及整个套路动作的前后衔接。腿部活动时,总的要求是松胯、屈膝、两脚轻起轻落,使下肢动作轻、稳、进退灵便。迈步时,一腿支撑体重,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腿缓缓迈出。脚的起落,要轻巧灵活。前进时,脚跟先着地;后退时,脚掌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横步时,侧出腿先落脚尖,然后脚掌、脚跟随依次落地。跟步、垫步都是先落脚尖或脚掌。步型和步法都要求腿部动作虚实分明,除“起势”“收势”外,避免体重同时落在两脚上(双重)。右腿支撑大部体重时,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左腿支撑大部体重时,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虚脚起着一个支点作用(如虚步的前脚和弓步的后脚)。蹬脚、分脚的动作,宜慢不宜快(个别动作除外),应保持身体平衡稳定。·臂部:其总的要求是沉肩垂肘,使肩、肘两个相关联的关节放松。运动时,注意肩关节松沉,并有意识地向外引伸,使手臂有回旋的余地。太极拳的手臂一伸一屈都不可平出平入,直来直往,应把腕部和前臂的旋转动作确切地表现出来。对手的动作要求是:凡是收掌动作,手掌应微微含蓄,但不可软化、飘浮。出掌要自然,手指要舒展。拳要松握,不要太用力。手和肩的动作是完整一致的。如果手过度向前引伸,就容易把臂伸直,达不到“沉肩垂肘”的要求;而过分地沉肩垂肘,忽略了手的向前引伸,又容易使臂部过于弯屈。总之,动作时,臂部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推掌、收掌动作都不要突然断劲,这样才能做到既有节分又能连绵不断,轻而不浮,沉面不僵,灵活自然。
Ⅳ 脸朝哪个方向打太极拳击
首先,你说的是一个病句,或者说是你打错字了。
你问打太极拳时朝向那个方向好,但这问题没有答案,因为根本无所谓——就好像睡觉时头朝那边一样。
练习太极拳,正宗的太极拳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的,本身也不如你所看到听到的宣传一样满吞吞,真正的太极拳终究是一门打架功夫,讲究亦实亦虚不弯不直,在意发力技巧与关节技,并不是“大师”们所说的养气练气是为了忽悠老年人。
但不论是为了健身防身还是为了“修身养性”,都没有面朝哪里的讲究。如果实在纠结可以考虑在早上时面朝西南(防止太阳灼伤),下午最好朝东,原因同上;傍晚可以朝西,是一个不错的享受。
Ⅵ 练太极拳的方向有什么讲究
练拳时注意选择面对的方向,有利于发挥技能和提高锻炼效果。在练习静功时,常采用两种面向;一种是面南背北进行练习。这种方位符合中国的地理气象情况(寒风从背面而来),大概还与中国建房讲究坐北朝南这类习俗有关系。近几年有人认为地球的磁场是南北向,面南背北练功,能借助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从而达到较好的练习效果。另一种面向法认为,早晨面向正东,可享受朝霞之气。午时面向正南,离火当空,有助入静。傍晚面向正西,夕阳西下,可吸收晚霞余晖。半夜面向正北,北方为五行中水的居所,有取坎填离之意。
在练习套路和格斗运动时,一开始运动,自身朝向即开始变化,因此只能说朝哪个方向起。但要注意尽量避开面向灯光和太阳光运动,以免光线太强刺眼。旧说“早不向东、晚不向西”,就是指早上至午,日在东,故不能向东练拳或者敌对;午后至傍晚日在西故不能向西练拳或者敌对。
练拳和用拳,情况不同,眼睛看的方向也不同。
Ⅶ 为什么晚上打太极拳不能朝西
可以朝西的。一般人习惯上面向南起势,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在我们套路练习时动作是不停变化的,运动方向也是不停变化的,请因地制宜不拘泥于某一特定方向!
Ⅷ 练太极为什么有早不朝东晚不向西的说法
古谚语:练功方向‘早不朝东,晚不朝西,午不朝南,永不朝北’而来。其因主要是,以往练拳或练功,多取户外空旷地为主,而方向都以不面向太阳为宜,面阳则刺眼,取南面则早晚太阳都在侧面,而一般午不练功,故而面朝南较不费脑筋。至于不朝北则是取其语音之不吉,练拳起式又称拜,拜东,拜西,拜南皆可,唯独绝不拜北;‘拜北’者‘败北’是也,故永不朝北。其实亦无多大意义。
Ⅸ 练太极拳为什么午不朝南
主要是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刺眼,一般练功都朝南面,午不朝南是指中午不练功,所以不要朝南啦。
午不朝南自古谚语:练功方向‘早不朝东,晚不朝西,午不朝南,永不朝北’而来,而不仅仅针对太极拳。
早不朝东晚不向西
如果朝着东边练武,那太阳是东升西落的,一升起来就很容易照射在人的脸上,这样阳光会比较的刺眼,一来是容易让人分心,不能专心练武,影响到练功的效果,二来是对视力也不好。
而在傍晚的时候不能面相西面练武,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太阳到了傍晚的时候就要落山了,这个时候的光线同样是很刺眼的。
午不朝南永不面北
在中午的时候,也一般不练武的,是以打坐为主,所以就没有朝南这一说了。“永不朝北”,是因为北的谐音不好,容易让人联想到“拜北”、“败北”等。何况练武的时候起势就称“拜”,可以拜东,拜西,拜南,但是却万万不能“拜北”。
(9)傍晚练习太极拳面部朝什么方位扩展阅读:
太极拳的益处
1、能有效的改善人体末端微循环状态,提高人体对于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2、能有效地解除人体的精神过度紧张状态,从根本上消除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致病原因,预防生理性疾病的发生
3、能改善老年人的情绪、思虑、性格、记忆与动作稳定性,以及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