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表皮囊肿 是什么 应该怎么办
做个手术切除就行了,无需住院,门诊手术。我去年四月份做的
② 脸部皮下囊肿怎么治疗最佳
到医院一般都采取手术治疗!不过容易留下疤痕! 治疗 1、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 2、术后服用消炎药治疗1周即可。口服用VC、B 1、B2等,可适当加大剂量。术后7~10天即可痊愈。 3、术后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有感染迹象时进行局部处理。 4、当然有时候自己也会吸收消退的 参考资料: 皮下囊肿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为一柔软或多个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皮表可见开口小孔,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 开口。有的开口处塞着一个黑色粉刺样小栓可挤出白色蜡样物质。发病多年而无症状,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文献报告有癌变,多数转变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变为鳞状细胞癌,癌变率约2.2%~4%。 病因 青年时期多发。 症状 (1)表皮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囊肿。系因外伤将表皮植入皮下而成。其囊肿壁为上皮结构,但基底细胞层为囊壁外层。角质层为囊壁内层并充满角质物于腔内。 本病好发于头皮、颈部及臀、背部。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缓慢增大,质软硬而具囊性感,基底可移动,与皮肤常有粘连。皮肤表面没有似皮脂腺囊肿的开口小孔,无疼痛,如发生于受压部位时才有压迫性疼痛。可并继发感染,据记载有恶变的可能。 (2)皮样囊肿:常为先天性病变,由于胚胎期上皮残留而发生,属错构瘤,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所构成。除囊壁表皮细胞外,尚含汗腺、毛囊及皮脂腺等。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等粥样物及有毛发。 多为局限性囊样肿物,幼儿及青年期发现,缓慢生长、体积不大,为柔软圆形或较硬的囊性肿块。位于皮下,与皮肤无粘连,而与基底组织粘连甚紧,不易推动,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其次为四肢,胸背也见发病,长期生长的可发生癌变。 (3)粉瘤由皮脂腺囊管口闭塞或狭窄所引起皮脂瘀积形成。腔壁为上皮细胞构成,无角化象,囊外为纤维结缔组织。其内充满皮脂物逐渐分解为半流质状物质,含有大量胆固醇结晶。 检查 皮肤囊肿应与发生于体表皮肤的各类肿瘤相鉴别,有的手术中才能发现。尤其是皮肤下囊肿,因张力过大,有的不移动,而易考虑到纤维瘤。
③ 多发性表皮样囊肿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又名角质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其壁由表皮构成。好发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
诊断要点
一、病史
该囊肿生长缓慢。
二、临床表现
1.囊肿呈圆形,隆起硬固肿物,有弹性,正常皮色,直径在0.5~5cm之间,可移动。
2.囊肿缓慢增大,体积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长大,内容主要为角质,可化脓。
3.极少数损害可发生鳞癌。
三、诊断标准
(一)病理诊断
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表皮组织构成,囊内充满角质。早期囊壁可有数层鳞状上皮,间或有颗粒细胞。较陈旧的囊壁则可变为扁平或萎缩。囊破后可引起异物反应或假癌性增生。
(二)临床诊断
1. 囊肿呈圆形、隆起硬固肿物,有弹性,正常皮色,直径在0.5~5cm之间,可移动。
2.囊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长大,内容主要为角质。
3.多发于头发、面部、颈部及躯干,单个或数个。
四、鉴别诊断
应与多发性脂囊瘤、脂肪瘤及神经纤维瘤鉴别,依据病理可确诊。
五、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用刮匙或用钻孔器作一小穿孔,将内容排出,然后将囊壁除去,填以纱布,通常即可逐渐愈合。
参考资料:http://disease.fx120.net/pifuxing-1/pifu-1/pfzl/200407291505367779.htm
④ 表皮囊肿应该看什么科
皮肤科,不用住院.
又名角质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其壁由表皮构成。好发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
诊断要点
一、病史
该囊肿生长缓慢。
二、临床表现
1.囊肿呈圆形,隆起硬固肿物,有弹性,正常皮色,直径在0.5~5cm之间,可移动。
2.囊肿缓慢增大,体积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长大,内容主要为角质,可化脓。
3.极少数损害可发生鳞癌。
三、诊断标准
(一)病理诊断
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表皮组织构成,囊内充满角质。早期囊壁可有数层鳞状上皮,间或有颗粒细胞。较陈旧的囊壁则可变为扁平或萎缩。囊破后可引起异物反应或假癌性增生。
(二)临床诊断
1. 囊肿呈圆形、隆起硬固肿物,有弹性,正常皮色,直径在0.5~5cm之间,可移动。
2.囊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长大,内容主要为角质。
3.多发于头发、面部、颈部及躯干,单个或数个。
四、鉴别诊断
应与多发性脂囊瘤、脂肪瘤及神经纤维瘤鉴别,依据病理可确诊。
五、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用刮匙或用钻孔器作一小穿孔,将内容排出,然后将囊壁除去,填以纱布,通常即可逐渐愈合。
参考资料:http://disease.fx120.net/pifuxing-1/pifu-1/pfzl/200407291505367779.htm
⑤ 面部表皮性囊肿
你好:
根据你的提问,我回答的是否能达到你需要的理想和希望!
请你先来看看我的回答吧!面部表皮性囊肿是必须要手术开刀的吗?囊肿不严重一般不要开刀!请你自细看第大(二)题!青春痘在临床类型上虽然很多,但其基本皮肤损害不外乎有如下数几种: (1)粉刺型!(2)丘疹型!(3)脓疱型!(4)结节型!(5)囊肿型!(6)斑痕型!(7)色素沉着型!治疗:治疗青春痘的方法大约都有如下几类:
(一)药物疗法:⑴ 抗雄激素及抑制皮脂腺功能的药物!⑵ 抑制毛囊皮脂腺内细菌生长的药物!包括多种抗生素及过氧化苯甲酰等!⑶ 抗毛囊皮脂导管角化的药,如维A酸类等!⑷ 抑制炎症反应的药,如抗生素类及糖皮质激素等!
(二)外科疗法:对粉刺可用特制的粉刺挤压器挤出或挑刀挑出,一般不留斑痕,对囊肿和脓泡性损害较大的可手术切开,排除内容物,减轻斑痕形成;对斑痕性损害可采用皮肤磨削术或胶原注射治疗!
(三)物理疗法:包括冷冻、其它疗法和紫外线照射及放射治疗等!
(四)倒模面膜疗法:此疗法把理疗按摩、药物的作用融为一体,相互作用,达到治疗和美容作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五)中医疗法:中医治疗青春痘的方法很多,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按摩疗法等!
(六)饮食疗法:包括食疗和药膳疗等,对青春痘的治疗和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七)心理疗法: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八)再给你推荐一种中成药:丹参酮:丹参酮它是治疗青春常用的内服中成药!副作用小,效果好!丹参酮:有片剂和胶囊:可用于各型青春痘的治疗!加上外檫5%硫磺霜或乳剂等均可!里外同时治疗,效果很明显!不防你可试一试好吗!我的回答能否对你有一点帮助,仅供你参考!如果你还有没看懂或不明白地方,请你随时与我懒人联系!(注):如有追问题!我只在临时会话框中作解答?祝你健康长寿!再见!
⑥ 皮下囊肿可自行消退吗
不会自行消退,但可手术切除,但皮样囊肿必须在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6)表皮角质囊肿怎么治扩展阅读
皮下囊肿常见于表皮囊肿和皮样囊肿,前者又称表皮样囊肿和角质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囊壁由表皮构成,好发于面,颈,胸和上臂部。
肿物表现为单个或多发的半球形隆起,直径0.5到5厘米之间,质坚韧,正常肤色和淡黄色,表面光滑,可与皮肤粘连,部分囊肿中央可见毛囊皮脂腺开口,可挤出干酪样角质物。
皮样囊肿与表皮不黏连而与下方组织粘连,直径约1到4厘米,触诊质硬,不可压缩,无搏动,常位于眼周,尤其是眉毛外侧也可见于鼻,头皮,颈,胸骨,骶骨和阴囊,位于中线部位的皮样囊肿可能会有颅内受累。
二者均不会自行消退,但可手术切除,但皮样囊肿必须在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⑦ 治疗表皮囊肿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去医院切掉 因为如果不切掉的话 可能会感染 还可能会癌变
不过建议手术前先洗个澡 因为你手术后有2周不能洗澡(最起码伤口不能碰水,看你伤在哪了)
我今天正好去拆线
其实手术很小 最疼的时候是打麻药的时候 打完了就真的一点感觉就没了
⑧ 皮下囊肿怎样预防和治疗
又名角质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其壁由表皮构成。好发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 诊断要点 一、病史 该囊肿生长缓慢。 二、临床表现 1.囊肿呈圆形,隆起硬固肿物,有弹性,正常皮色,直径在0.5~5cm之间,可移动。 2.囊肿缓慢增大,体积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长大,内容主要为角质,可化脓。 3.极少数损害可发生鳞癌。 三、诊断标准 (一)病理诊断 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表皮组织构成,囊内充满角质。早期囊壁可有数层鳞状上皮,间或有颗粒细胞。较陈旧的囊壁则可变为扁平或萎缩。囊破后可引起异物反应或假癌性增生。 (二)临床诊断 1. 囊肿呈圆形、隆起硬固肿物,有弹性,正常皮色,直径在0.5~5cm之间,可移动。 2.囊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长大,内容主要为角质。 3.多发于头发、面部、颈部及躯干,单个或数个。 四、鉴别诊断 应与多发性脂囊瘤、脂肪瘤及神经纤维瘤鉴别,依据病理可确诊。 五、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用刮匙或用钻孔器作一小穿孔,将内容排出,然后将囊壁除去,填以纱布,通常即可逐渐愈合。 参考资料: http://www.jkw.cn/jbdq/ 回答者:匿名 1-13 16:42 皮下囊肿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为一柔软或多个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皮表可见开口小孔,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 开口。有的开口处塞着一个黑色粉刺样小栓可挤出白色蜡样物质。发病多年而无症状,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文献报告有癌变,多数转变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变为鳞状细胞癌,癌变率约2.2%~4%。 病因 青年时期多发。 症状 (1)表皮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囊肿。系因外伤将表皮植入皮下而成。其囊肿壁为上皮结构,但基底细胞层为囊壁外层。角质层为囊壁内层并充满角质物于腔内。 本病好发于头皮、颈部及臀、背部。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缓慢增大,质软硬而具囊性感,基底可移动,与皮肤常有粘连。皮肤表面没有似皮脂腺囊肿的开口小孔,无疼痛,如发生于受压部位时才有压迫性疼痛。可并继发感染,据记载有恶变的可能。 (2)皮样囊肿:常为先天性病变,由于胚胎期上皮残留而发生,属错构瘤,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所构成。除囊壁表皮细胞外,尚含汗腺、毛囊及皮脂腺等。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等粥样物及有毛发。 多为局限性囊样肿物,幼儿及青年期发现,缓慢生长、体积不大,为柔软圆形或较硬的囊性肿块。位于皮下,与皮肤无粘连,而与基底组织粘连甚紧,不易推动,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其次为四肢,胸背也见发病,长期生长的可发生癌变。 (3)粉瘤由皮脂腺囊管口闭塞或狭窄所引起皮脂瘀积形成。腔壁为上皮细胞构成,无角化象,囊外为纤维结缔组织。其内充满皮脂物逐渐分解为半流质状物质,含有大量胆固醇结晶。 检查 皮肤囊肿应与发生于体表皮肤的各类肿瘤相鉴别,有的手术中才能发现。尤其是皮肤下囊肿,因张力过大,有的不移动,而易考虑到纤维瘤。 治疗 1、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 2、术后服用消炎药治疗1周即可。口服用VC、B1、B2等,可适当加大剂量。术后7~10天即可痊愈。 3、术后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有感染迹象时进行局部处理。 4、当然有时候自己也会吸收消退的
麻烦采纳,谢谢!
⑨ 我的脸上长了一个皮脂腺囊肿怎么办
你的粉瘤手术了吗,又留下瘢痕吗
⑩ 皮下囊肿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皮肤囊肿,可能是你的循环系统不好,尤其是组织液的回流不好,造成你的末梢回流受阻,形成较小的脂肪瘤,这种东西只要不疼,不继续长大就没有什莫大问题的,放心,这和你的体质有关,这是第一种原因。其二,是否在最近扎过耳洞,或者取过耳血?如果是的话,那就是局部淤血导致的,最终形成的小肿快。
附上皮肤囊肿资料,楼主参考:
===============================
皮肤囊肿
概述
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为一柔软或多个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皮表可见开口小孔,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
开口。有的开口处塞着一个黑色粉刺样小栓可挤出白色蜡样物质。发病多年而无症状,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文献报告有癌变,多数转变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变为鳞状细胞癌,癌变率约2.2%~4%。
病因
青年时期多发。
症状
(1)表皮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囊肿。系因外伤将表皮植入皮下而成。其囊肿壁为上皮结构,但基底细胞层为囊壁外层。角质层为囊壁内层并充满角质物于腔内。
本病好发于头皮、颈部及臀、背部。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缓慢增大,质软硬而具囊性感,基底可移动,与皮肤常有粘连。皮肤表面没有似皮脂腺囊肿的开口小孔,无疼痛,如发生于受压部位时才有压迫性疼痛。可并继发感染,据记载有恶变的可能。
(2)皮样囊肿:常为先天性病变,由于胚胎期上皮残留而发生,属错构瘤,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所构成。除囊壁表皮细胞外,尚含汗腺、毛囊及皮脂腺等。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等粥样物及有毛发。
多为局限性囊样肿物,幼儿及青年期发现,缓慢生长、体积不大,为柔软圆形或较硬的囊性肿块。位于皮下,与皮肤无粘连,而与基底组织粘连甚紧,不易推动,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其次为四肢,胸背也见发病,长期生长的可发生癌变。
(3)粉瘤由皮脂腺囊管口闭塞或狭窄所引起皮脂瘀积形成。腔壁为上皮细胞构成,无角化象,囊外为纤维结缔组织。其内充满皮脂物逐渐分解为半流质状物质,含有大量胆固醇结晶。
检查
皮肤囊肿应与发生于体表皮肤的各类肿瘤相鉴别,有的手术中才能发现。尤其是皮肤下囊肿,因张力过大,有的不移动,而易考虑到纤维瘤。
治疗
1、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
2、术后服用消炎药治疗1周即可。口服用VC、B1、B2等,可适当加大剂量。术后7~10天即可痊愈。
3、术后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有感染迹象时进行局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