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盖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皿部。
盖拼音:gài 、gě
释义:
一、盖gài
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
2、伞:雨盖。
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
二、盖gě
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姓。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掩盖[yǎn gài]
遮盖。
2、膝盖[xī gài]
膝的通称。
3、华盖[huá gài]
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伞形的遮蔽物。
4、翻盖[fān gài]
把旧的房屋拆除后重新建造。
5、盖头[gài tou]
旧式婚礼新娘蒙在头上遮住脸的红绸布。
⑵ 盖的偏旁叫什么
没有偏旁,部首:皿盖(形声。从艸,盍(hé)声。本义: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盖字换偏旁组成新字:羡、羔。
新字组词:羡慕、羔羊。
盖:
①(形声。字从艸,从盍(hé),盍亦声。“盍”意为“皿中食物已散去”,即“皿空”、“空皿”。“艸”指干草编织物。“艸”与“盍”联合起来表示“以干草编织物遮盖空器皿”。本义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被覆物。被覆)。
②苫,用茅草编成的遮盖物,可以蔽体或覆屋顶。
③李巡曰:“编菅茅以覆屋曰苫。——《尔雅》。按,覆屋用茅若苇。苇不白,惟茅白也。
简介:
形声字兼会意字。盖的繁体写作图7,异体字或作图6,都是由图1的字形演化而来的。图1是春秋金文,上部的“艸”旁作形符,可知与植物有关;下部是“盍”字,读hé,于此作声旁,指示字的读音。
“盍”字本身也有器盖儿的意思,也有表义作用。盖的本义是指盖屋的茅苫,泛指用白茅等编的覆盖物。后来引申为器物上有遮蔽作用的东西,这就是常说的盖子了,如车盖、锅盖等。也指伞或伞状物,也指甲壳类动物背部的壳。
“盖”字从春秋文字开始一直到小篆形体上变化不大,隶变后的楷书写作图6,中间的“太”是将“去”下部的“凵”写作一点得到的。后演变作图7,是为繁体字形。在汉代又产生一种俗体,是将上部所从之“艸”旁及中间所从之“去”旁省讹为“”形,这种俗体为简化字所本。
⑶ 盖字的上半部,下面加个火字,念什么是什么意思
羔gāo部首:灬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五笔86:UGOU 五笔98:UGOU 仓颉:TGF
笔顺编号:4311214444 四角号码:8033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F94
基本字义
1. 小羊:羊~。~羊。~儿皮。 2. 泛指动物的幼崽儿:鹿~儿。牛~儿。
详细字义
〈名〉
1. (会意。从羊,从火,下面的四点由“火”变来。甲骨文字形正象羊在火上。本义:小羊) 2. 同本义 [lamb;kid]
羔,羊子也。——《说文》
凡祭祀饰羔。——《周礼·羊人》
卿执羔。——《周礼·大宗伯》。注:“取其群而不失之类。”
羔取其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类死义知礼者也。——《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注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羔裘豹饰。——《诗·郑风·羔裘》 3. 又如:羔裘(古代诸侯用为朝服的小羊皮袍);羔雁(羔羊和大雁;为订婚的一种礼物;古代用为卿、大夫的贽礼);羔币(古代用羔皮作币帛,用作征聘贤士的礼品);羔犊(羊羔和犊。常比喻弱的一方) 4. 幼小的生物 [young animal]。如:羔子 5. 树秧或菜秧 [sprout]
黄菘养土羔,老楮生树鸡。——《东坡集》
常用词组
1. 羔羊 gāoyáng
(1) [lambkin;kid;lamb] (2) 小羊。尤指未满一岁或未长恒齿的小绵羊 (3) 天真、纯洁、温顺而柔弱的人
…她究竟是可怜的小羔羊。——朱自清《生命的价格》 2. 羔子 gāozi
[lamb;faun;kid] 小羊,也指其它一些动物的小崽子
⑷ ‘盖’字上面的那个偏旁帮我查下
盖 gài,gě,
部首: 皿 部首
笔画: 5 总笔画: 11
盖(形声。从艸,盍(hé)声。本义: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
⑸ 盖的部首是什么字
盖部首“皿”5画,部外笔画6,总共11画.
gài
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2.伞:.
3.由上往下覆,遮掩:.
4.压倒,超过:世无双.
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
6.用印,打上:章.
7.造(房子):楼.
8.文言虚词(❶发语词,如“~闻”;❷表大概如此,如“~近之矣”;❸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未学也”)
⑹ 盖字的部首是什么
“盖”的部首是首皿,皿字旁,常见的皿字旁的字还有益、盐、盆、盈
⑺ 盖上半部分是什么偏旁,是羊字头还是姜字头
姜字头 盖 gài
部首笔画
部首: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⑻ 盖的偏旁是什么
【偏旁】:皿
【读音】:[gài]、[gě]、[hé]。
【释义】:
1、[gài]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子。锅~。瓶~。膝~。天灵~
2、[gě]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3、[hé]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