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素描真人头像脸部结构是什么样的
构图与比例
在进行素描写生前,应该从各个方面仔细观察模特儿,不要急于下笔。首先要观察对象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对象的外部造型特征,例如梨状的脸形、鹰状的鼻子等。
落笔时,要注意画面中构图的均衡。例如,一个初涉者,画侧面头像时,往往会把它安排在画纸的中央,这样,头像的面颊部分和脑颅部分在构图上处于同一价值的位置上,初学者并没有考虑到布满很多细节和最具吸引力的面颊,在素描上是重于后脑部分的,结果画出的头像给人的感觉是头部移向一边,睑部重点不突出,也感心闷。因此,为了保持视觉的均衡,不要把侧面像安排在纸的中央,脸部朝向的一边可稍微留得多一点,并可以向上提,在画3/4的侧面头像时,也应如此。再如,把头顶的空白留得太多,会产生人物下沉的感觉,把头像画得太大,画面就显得拥挤,不完整。
作画时,要用三维空间的理解方法去研究对象。在作侧面头像时,首先要在心中想象出看不到的那一半头,当画正面的头像时,应当想象出它的另一侧面,这样才可以使人一看画中的头像,就能确认出它的侧面如何,显得立体而结实。
画头部时,要注意遵循中线左右对称的原则。在头像上引出的中线,规定着头部的位置。这条线与模特儿眼睛位置的水平线相当。很多画者在构图时,先画出这种规定头部基本动势的"十字线"。中线应该成为画者注意的固定对象,因为在画的过程中,模特儿和画者不可能静止不动,画者不由自主地总是改变着对模特的视点。在头部处于正面情况下,中线是垂直的。而在其他情况下,根据头部转动的程度不同,中线成弯曲形。
线的运用
一个形体的确定,我们依赖于线条。线可以作为一个物体的外部边缘,可以看作是各个面的结合,还可以被当作为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的转折。线条可用于提示物体上明暗色调的变化。一根强弱变化不同的线可以体现整个物体。线条柔和的部分提示物体的背光处,线条轻的部分可提示为受光部的阴影,如果线条画得轻,则提示正接近对象高光部分。对象往往呈现的是变化复杂的曲线,但是,在练习中,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找出较为肯定的转折点,次要的细节概括在大的直线中,也可以较清楚地认清形体的倾斜关系。线条的运用和各部分体面相结合,也就是说,要理解体积的构造,线条要体现结构的立体感,并且根据体积分出明暗交界的大面。在作品完成时,我们可以用线形来检查头像外轮廓形、内部形状,作品中线的运用贯穿作画的始终。
体块的运用
任何对象都可以理解成几何形体。在画素描头像时,尽量养成把所见的一切都看成简单的几何形体,因为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帮助较概括地掌握从整体出发的能力,避免那种看到哪里画哪里的细部刻画方法。例如,人的头颅可以理解成球体来概括,脖子可理解为圆柱体。在作画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体块和调子的关系。一个有经验的画家,确定头像的明暗调子不是全靠描摹模特儿,而是靠他以简略的体块对模特儿作归纳,在涂一个形的明暗时明暗与调子
只有当光线照在物体上时,我们才能见到对象的形体关系。画者通过练习,可以组成上千种调子。调子的练习在素描头像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头像上,我们能够发现调子变化的规律。朝窗户那一面呈灰色,这种从暗到亮、直至高光的调子运动,是很难觉察到的。还有,从亮到暗、从最高光到最暗部的调子运动也是如此。经过练习,把这种明暗变化知识成为自己潜意识里的一个组成部分。投影是物体暗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投影有时候会破坏对象的整个形体关系。例如,刻画鼻子下面的投影时,如果一味地根据对象照抄下调子,你可能给人造成错觉,这个本来没有胡子的模特儿似乎长着胡子。因此,当光线破坏形体时,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光源,也就是要学会处理方法,可以改变调子的深度、形体的大小和明暗的深浅。
形体位置和朝向
素描中形体确定后,就要进一步决定这个形在空间的确切位置朝向。头部是个综合体,它充满着初学者很多难解的细节。确定这些形的朝向是困难的,但是如果把综合的形体归纳成简单的体块就方便多了。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可以暂时不去管他,当头简化成体块,体块朝向也就容易明确。例如,把头设想为一个方块,并在这个方块的正面中心画上线条,你就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头的方位;把头设想为一个圆柱体,并在这个圆柱上施以全部圆弧线,也就确立了这个头的全部方位。
形体上的调子随形的方位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鼻子和颧骨的前后方位关系,鼻子上的调子比颧骨上的调子更亮些。
解剖
对艺用解剖学的研究,可以使画者更能主动地把握对象。首先,头部骨骼是决定头部外形的基础,例如,从正面看,有的人脸比较方正,有的比较狭长。从侧面看,有的额头较突出,有的则较平。这些都是由头骨形状决定的,头骨从正面看呈长方形,从侧面看成正方形。对骨点的位置掌握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最突出的几个骨点:额丘、眉弓、颧骨、颏骨的对称关系。脸部的肌肉比较复杂,对于学画的人来说,更应尽量简化,努力了解一些主要的肌肉。例如颧肌、皱眉肌、口轮匝肌等。
质感
为了把对象表现得更加生动真实,要注意质感的表现。例如,老年人的皮肤多皱纹,偏粗糙;小姑娘的皮肤较细嫩。眼珠、头发、嘴唇、额头在色彩和质上也有区别,因此,要求我们在作画时注意质感和色感的表达。一般来说,表面光滑的地方,受光后明暗对比强一些,表面粗糙的地方,明暗对比较弱。注意皮肤、头发、眼珠的不同质感的表现。这些质感表现除了依靠明暗对比外,还可用不同方向和软硬、疏密、粗细等各种笔触以及不同的纸张来表现。,虽受到整个体块或多种体块影响,但却是而由自己决定调子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增强实物的造型效果。
② 画素描人物时刻画脸部细节要注意哪些
因此在画头像时,先要把头骨的特征、结构熟记在心,如头部的10个主要骨点:顶盖隆起,额丘,顶隆起,眉弓、鼻骨、颧骨、颞骨乳突、下颔角、颏隆起、枕外结节;还有头部的8块骨头:额骨、颧骨、鼻骨、颞骨、顶骨、上颔骨、下颔骨、枕骨。此外,要了解用于刻画人物表情的头部肌肉,并要分析、研究头部的形体结构,也就是头部的运动方向、旋转变化所带来的明暗关系、透视变化,如仰视、俯视、斜视、平视、侧视等等。了解和掌握这些头骨结构、头部肌肉、运动态势对于画好头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比造一幢房子,间架、梁栋搭好了,有了基本结构,接下来再进行“装潢”就不难了。
五 官
是人物的主要特征。如眼睛,是传达内心情感、感知外来事物最敏锐的器官。所谓“洞察秋毫”,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眼睛非常微妙,具有探幽入微之特点。因此描绘人的眼睛就显得非常重要。眼睛一般是由这几部分组成:上眼睑、下眼睑、眼裂、眼白、瞳孔、虹膜。其眼形又可分为方形眼、圆形眼(虎眼、杏眼)、丹凤眼、三角眼等。由于眼睛的无限丰富的变化与活动,它在人物脸上表演出一幕幕“生动的活剧”来。如老年人的眼睛,大都阅历丰富,风霜饱经,呈现出老人特有的坚毅、稳重、智慧的神态,富有亲切、慈祥之特点;而年轻人的眼睛,大都是风华正茂,奋发向上,表现出年轻人特有的朝气,活泼、开朗、热情、坦诚;有的潇洒、帅气,有的文静、娴淑也有的豪爽、热烈等等。分析、研究这些不同人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风格的眼睛,对于把握整个对象,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成败之举。初学者还可以参考其他优秀作品是如何描绘人物的眼睛的,如绘画大师达·芬奇、列宾等的经典之作,会对自己有帮助的。
还有要熟悉眉毛,它在很大程度上能配合眼睛,传情达神,表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个性。眉的形状有剑眉、柳叶眉、八字眉、卧蚕眉、蛾眉、寿星眉等等,有的表现英武、温柔,有的表现凶狠、狡猾等等。
鼻子在脸上的表现也是很重要的,对刻画人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鼻子分鼻骨、鼻球、鼻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将人物的气质和个性表现出来。鼻子宽大,表现出人物的敦厚老实;鼻子狭窄,给人一种精明、自私的感觉。鼻子又是在脸部的正中,因而要注意它的长短体积、形状特征在脸部的表现。
嘴是刻画人物表情的又一重点。眼的上方有人中,接下来依次有上唇、上唇结节、嘴角、唇侧沟、下唇、颏唇沟。作为表达人物表情的一个器官,它的形状总是呈孤型趋势。在每个人的表现又各具丰采,有的以丰厚为美,热情大方;有的以娇小为美,优雅秀美;有的以唇薄为美,显得能言善辨。因此刻画嘴及其周围部分,在素描头中是一大难点,初学者要细心体会和观察。画嘴要注意它的形状结构、转向,画好上下唇的唇线,两唇间的唇缝曲线,画好嘴角,还有人中和颏唇沟的表现是十分微妙的,而略加表现,却显得神来之笔,韵味无穷。
耳朵的结构主要由外耳轮、耳屏、三角窝、耳垂等组成。耳在五官中处于不太重要的位置,它在脸的两旁,但初学者也要加以了解,熟悉耳朵的结构,概括地画出耳朵的形状、大小、比例等。
颈 部
解剖结构表现为喉结、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整个形状呈圆柱体。尽管颈的外面有衣服领口围着,初学者要注意它的运动态势,如在仰视、俯视、平视中其肌肉的变化。
表情是人内心态喜怒哀乐在脸部的表现,不是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其表情是不同的,有热烈的,奔放的,庄重的,轻盈活泼的等等。我们在画人物时,要注意人物的动态表情,注意人物神态的刻画。
③ 在素描头像,的绘画中要注意那几点脸的结构
1,整体特征:脸型、五官比例
2,骨骼结构特征:每个人骨骼结构特征都不同,男性一般眉弓较粗壮、女性眉弓形状柔和,额骨上又两个额结节。脸宽者一般颧骨突出要着重表现。兜齿者下颌骨前突,男性下颌骨较女性粗壮,结节明显,龅牙者吻部整体前倾,口部会形成一个整体突出的体积。鼻骨高低因人而异,西方人眉弓和鼻骨突出,造成眼窝处的投影,亚洲人鼻骨通常不太高,但鼻梁硬骨与软骨衔接处有形体上的微妙转折,不要画成飞机跑道,鞋拔子脸者通常额头和下颌前倾,上颌与鼻骨后退。
3,肌肉特征:面部肌肉特征通常可表现人物内心及性格,多思考者与忧愁者皱眉肌发达纠结,会形成纵向皱纹或沟壑。爱笑者口轮匝肌发达,脸颊与鼻翼处易有皱纹,口宽阔。咬肌发达者消化能力旺盛,在绘画训练时要多观察这些特征。
4,五官:女性五官常小巧柔美,男性五官常棱角分明而阳刚。眼睛的表现与人物性格有关,眼窝深陷且瘦弱者给人病弱感,易联想到死亡,眼球暴突者给人愚蠢感,眼球被眼睑的投影遮掩,视线向下容易给人智慧及沉思感。
5,发型:不论什么发型,画时必须要结合头骨形体的转折来画,要分组,画出立体感,头发的边界处要处理得讲究,不可过实或过虚,要有变化。
④ 人物肖像素描有些什么要点
注意观察人物的五官的特点,还要抓住面部的一些细节,并且表现出来,然后在人物的某些阴影处注意描绘,画好人物肖像特点其实很简单
⑤ 如何表现素描人物的相貌
美术培训中人物头像不仅有复杂的结构,更有丰富的表情。在循序渐进的素描写生中,先训练抓“形”,在较熟练地掌握了形的基本规律后,逐渐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样便要求头像的塑造时注意模特儿的形象特征。
头像的生动神态的捕捉,主要取决于五官表情区的刻划。安格尔说:“画头像时,一个艺术家所最关心的就是让眼睛说话,即使是一般的眼睛,首先应该画眼窝,然后过渡到隆起的鼻子。眉毛的运动方向也是表情的关键,嘴角对微妙表情的变化反映更加细致准确。
另外,手在某种精神状态下的意识的反应,也会把面部要隐藏的东西暴露出来。画家所作的是把他对手的观念与真的手的概念统一起来用真的手的概念去研究手的用途,使用方法和规律。画手就先要了解它的结构,从几何结构,即从圆柱体、立方体来理解对的方法,手与表现,手与性别等等。
衣纹:衣纹的表象来自人体的结构和自身的质地,产生衣纹的原因:
(1)与人体的形体结构相一致,是力的作用,与人的运动或外力有关
(2)由服装本身的样式有关
(3)长期折叠形成的
(4)衣服自身垂力产生的垂感。
⑥ 孩子的五官素描特点
在绘制头像时既要表现出五官大的透视关系,也要表现出单个个体的透视变化。
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们情感体现的窗口,也是素面头像中体现的重点。眼睛的基本结构。
眼睛的基本形是球体,整体镶嵌在眼窝内,被环形的眼轮匝肌包围着。
眼球是眼睛的主体,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结构上分为瞳孔、虹膜、球结膜(眼白)等;眼眶是指眼的内部结构;眼睑分为上下眼睑。在绘制中要时刻记住它是一个球体,一切变化要遵循球体的体感,这样才能画好眼睛。眉毛位于眼眶外缘眉弓处,分为眉头、眉弓和眉梢。眉头一般在光源下处于背光面,处理时会比较暗;眉弓是一个骨点,比较突出,是结构表现的重点;眉梢处于眉的外沿。绘制时要以表现眉弓的结构为主,不能只停留于眉毛表象的形状。
正面眼部的画法:
正面角度下眼眶的轮廓基本形类似不规则的四边形,眼球晶体部分展现最多,黑眼珠接近正圆。该角度下左右眼睛透视基本对称,左右两边宽距也接近相等。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受到模特外貌特征或者头部细微运动的影响,左右眼睛略有不同。
步骤:
A 先画出眼睛框架形。
B 找出三线具体形。
C 按照三线铺出暗面颜色。
D 揉搓暗面,
在保证暗面形的前提下使暗面颜色更加和谐统一。
F 完善画面,深入亮面,画出灰面和高光。
鼻子
鼻子在脸部的中心位置,是脸部最突出的部位,也是面部体积感最强的部位,是重点塑造的对象。它是由鼻骨和鼻软骨组成,上半部分由鼻骨和鼻软骨组成鼻梁,下半部分是鼻头和鼻翼。鼻子的形状因人而异,有高鼻梁、低鼻梁、有尖细、有肥厚,绘制时要从根本的形体结构出发,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
正面视角中鼻子可以理解成一个梯形块面的立体造型,变化最丰富的是鼻翼和鼻孔构成的鼻底部分。大多数人的鼻翼在该角度下近似于梯形的感觉。注意在该角度下虽然鼻翼两侧的形体比较对称,但是在具体绘制时要充分结合模特的实际特征来考虑,避免将正面的鼻子绘制得过于对称,而失去生动性。
正面鼻子结构
步骤:
A 先画出鼻子框架形,三线形。
B 铺出暗面色调。
C 揉搓暗面形。
D 深入暗面。
E 完成画面。画出灰面和高光形状。
嘴巴
嘴巴和眼睛一样富有表现力,不论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的嘴巴,都能传递很多感情,对人物的特征表现有很大的作用。
嘴巴在结构上由人中、上唇、口裂、下唇和下唇窝构成。上唇从上到下分为受光面和背光面,向前突出的部分称为上唇突,从上唇突到嘴角由多个面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上唇的造型特征。下唇通常比较丰满,下唇上向上凸起的部分称为下唇突,下唇窝位于下唇中心下部,突出的下唇底部与颌骨正面构成的弧形转折线形成暗面。
绘制时还要注意根据不同模特的不同特征来表现,嘴型的不同,是由颌骨和牙齿的弧度
所定。不同年龄、性别的人他们的嘴唇纹也各有不同,在表现时可以根据唇纹的方向进行排线。
正面嘴部画法:
在绘制前先观察绘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在此角度上唇的轮廓线形状类似“M”,下唇轮廓型类似“W”,它们和口裂线都是具有一定起伏的曲线,起伏的大小、剧烈程度因人而异。
嘴的上下轮廓线与口裂线的左右透视距离基本对称。不管嘴部的绘制角度怎样变化,嘴的透视都要以人中为界,按照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画出嘴和上唇突上方两点所产生的大小比例关系。
A 用长直线定出嘴巴大致的上下左右位置。
B 画出完整三线。
C 侧锋用笔,铺出暗面颜色。
D 揉搓暗面。
E 塑造暗面形。
F 丰富亮面,完成画面。
耳朵
耳朵的整个外轮廓呈“C”形,上端宽,底部窄,中央是一个凹形的碗状体,表现耳朵时要先理解耳朵的外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穿插结合。耳朵由外耳廓、内耳廓、三角窝、耳屏、对耳屏、耳垂等构成。
耳朵正面轮廓清晰,整体呈斜的椭圆状。绘制时注意耳朵各个部分的穿插结合,正面耳部的形态较好地体现出线的流畅和由线到面的造型。
步骤:
A 画出正面耳朵剪影形。
B 画出完整三线。
C 铺出暗面颜色。
D 揉搓暗面。
E 塑造暗面。
F 完成画面。
⑦ 素描怎样画人脸啊
1、嘴是脸部运动范围最大、最富有表情变化的部位。嘴依附于上下颌骨及牙齿构成的半圆柱体,形体呈圆弧状。嘴部在造型上由上下口唇、口线、人中和颏唇沟构成,上下口唇分别是两个相对的W型,上口唇比较长,唇线比较分明,突出于下口唇,中央有一个上唇结节唇线将上口唇一分为二。人中位于上唇结节线的上部,是鼻子与嘴之间的凹槽。这一部分的结构由凹到凸,使它的对比变化较为突出。下口唇的变化比较圆滑,分别由左右两个唇结节形成两个微突点。颏唇沟位于下唇的中心下部,是突出的口唇底部与下颏骨正面构成的弧形转折线。这一部分的暗部作用,是使口唇抬起的原因。
2、口线是上、下口唇闭合后形成的波状线,两端是口唇终端的嘴角。口线的变化很复杂,由口唇缝隙、上口唇形成的投影和结构转折等几个因素构成。嘴部的表情肌肉是很发达的,它使口线和嘴角产生丰富的变化,是刻画人物表情的主要部位。嘴的结构与周围脸部的肌肉联系很密切,嘴的运动会带来一系列面部的变化。唇本身呈现红色,与其他部分有一定色差,训练中要注意这些明暗上的变化。
3、眼睛是头像素描表现的重点,这不但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重要的还在于,构成眼睛的不同材质和眼睛复杂的结构变化。
4、眼睛位于面部的中心位置,它是五官中运动最频繁的器官。眼睛的结构方向正好相对,这更增加了它的表现难度。因此,对眼睛结构的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
5、眼睛是由眼球、上眼睑、下眼睑、眼眶和泪阜组成。眼球呈球体襄嵌在头骨深凹的眼眶内,通过上下眼睑构成的眼裂,我们才能看到眼球的暴露部分,即部分眼白和虹膜、瞳孔。表现眼球要特别注意它的精细变化。它的上部有上眼睑投下的阴影,下部有球体自身结构形成的暗部。虹膜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深色透明体,黑色的瞳孔上,有小而亮的高光。6、眼睑与眼裂呈弧形,分上下两部分包裹着眼球。上眼睑比下眼睑厚和长,位置也靠前,覆盖着眼球的大部分。眼睫毛呈放射状生长于上、下眼睑。上部的睫毛较为粗、密、长,而且能影响眼球的光照。在表现中要尽量多刻画眼部的这些结构特点,特别要注意眼球的体积和眼睑的厚度部分。
⑧ 画素描人物头像怎么去抓住人物的特征
你所说的特征应该是人物的长相,比如某个五官或、脸型、头发等等较为明显或者少见。对于人物特征的刻画应画得更深入或者稍加夸张,并且根据画面的需要画出层次感。还有就是神态、表情,这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画龙点睛之意。比如皱眉、撇嘴等等,很明显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的面部变化。
最后才能达到传神~
⑨ 素描怎样把握五官的造型特征
五官的造型特征
为正确生动地画好这些部分,不仅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理解五官由于面部表现变化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不注意五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表现就不自然。
眼:
眼睛是由瞳孔、角膜、眼角组成球形嵌在眼睛窝里,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上下眼脸的边缘长有睫毛,呈放射状。上眼睑,睫毛较粗长向上翘,下眼睑睫毛细而短向下弯。
两只眼球的运动是联合一致的,视点在同一个方向上,由于头部的扭动,眼睛出现了不同的透视变化。
眼睛的形状不同,有圆、扁、宽、双眼皮、单眼皮等区别。
年龄段不同,眼睛的形状也不同。有的人内眼角低,外眼角高;有的人内外眼角较平,观察表现应认真注意区分。
眉毛:
眉头起自眶上缘内角,向外延展,越眶而过成为眉梢,分上、下两列,下列呈放射状,内稠外稀,上列覆于下列之上,起势向下,内侧直而刚,并且常因背光而显得深暗,外侧呈弧形,因受光显得轻柔弯曲。人的眉毛形状、走向、浓淡、长短、宽窄都不尽相同,是显示年龄、性别、性格、表情的有力标志。
鼻:
鼻隆起于面部,呈三角状,有鼻根和鼻底两部分组成。鼻上部的隆起是鼻骨,它小而结实,其形状决定了鼻子的长、宽等。鼻骨下边连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软骨、鼻侧软骨和鼻翼软骨,鼻翼可随呼吸或表情张缩。鼻子的形状很多,因人而异,有高的、肥厚的、也有尖细的或扁平的等等,都是形象特征的概括。鼻孔的形状随鼻形而变化,特别与鼻翼有很大的关系。
嘴:
嘴,就形状来说,是由覆于上、下颅骨和牙齿之上的双唇所决定的。颌骨和牙齿形成的弧度直接影响双唇的曲直。嘴形的不同,就是由颅骨和牙齿的弧线所定型的。嘴唇由口轮匝肌组成,上下牙齿生在半圆形的上下颅骨齿槽内,外部是呈圆形体积。上唇中间皮肤表面有条凹,称人中。嘴唇的表面有唇纹,各人的唇纹形状不同。上、下唇的活动十分灵活,彼此呼应,不仅对发音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表情也有直接的影响。
耳:
耳朵由外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哥垂组成,是软骨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形似水饺。耳朵稍斜长在头部的两侧。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的结构外,还应注意它的体积。
头部形体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较复杂,我们应以研究造型为目的,为更好地理解头部的体积,将人的头部予以几何化的归纳。头部骨路是头部造型的本质所在。它是处在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圆球或立方体或楔形之间的复合体。用立方体概括头部,便于掌握头部的空间结构。头骨有几个突出的点,我们叫它骨点。这些骨点通过面部肌肉显示出来。从额头的额结节到眉弓、颞线、颧骨结节和下颌结节骨点的连接,便构成了头部不同面的转折。由此可以看出眉、眼、鼻、嘴是处在一个面上,耳朵是长在两个侧面上。
头部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态特征各有差异,这是前人概括的头部的基本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正面看人物头部,从发际到眉毛,从眉毛到鼻头,从鼻头到下颌等距离的三段为三停。两只耳朵中间的距离为五只眼睛的长度。成人眼睛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儿童和老人略在三分之一以下。眉外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缘,三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两耳在眉与鼻尖之间的平行线内。这些普通化的头部比例只能作为写生开始时的参考,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正确区别不同的形态结构,才能体现所描绘对象的个性特征。
⑩ 素描画人脸如何抓住特征头发怎么处理
五官的处理和头发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没有接触过头发素描,很难控制,也不知道怎么表现出头发的蓬松感、厚度感,所以说,头发确实有点小难度,不像五官那样,有明显的结构和细节。当然在处理上会有那么点难控制。
首先咱们画头发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头发后面的骨和肌肉皮,注意他的球形特征,头发与面部结构属于一个整体,同样也是有明暗关系、黑白灰、明暗交界线等等,只不过它的乌黑蓬松的感觉让人辨别不出哪里是应该画的重点了。
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人物头发光滑形成的高光,而这种高光与其他类别不同的是,它是又一根根头发密集而成,在画的时候要注意表现手法,可以先用铅笔画出数根头发形态,然后用手或者纸巾擦抹出一片黑灰的感觉,然后用橡皮擦出高光,把高光提出来以后,再用深色铅笔重点描画头发的暗面和交界线。要注意擦的时候不要擦的过火,表现出明暗面就可以了。
另外一点就是头发的虚实,也就是我们说的外轮廓,外轮廓不管是在头发、脸部外轮廓,都很实用,线条的虚实,笔压轻重都可以简单的表现出来,掌握好外轮廓的线条,也可以是素描立体感更强。而头发的外轮廓表现,一般根据人物头像的发型而定,掌握好头发明暗关系,这一点其实就很好处理了。
总之,在处理头发的时候不一样的发型,所体现的性别、性格等等特征也有所不同。素描好人物头发的特点,也是表达素描神态的一种技法。根据发型的不同素描的时候都要注意,其特点、头发的组织、和透视虚实。素描人物头像头发,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大家可以多重视一下素描人物的头发,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