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面部特征区别是什么
北京人的面部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而山顶洞人的面部已经和现代人没有差别。
B. 北京人的长相特征
这处遗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的,1927年起进行发掘。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虎山山洞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此后,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物品,共十万件以上。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而在此时期所发掘出来的头盖骨却在1941年时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团。现存唯一真标本是1966年从顶部堆积层发现的一个北京人头盖骨的模型。后来又发现了石制品、骨角制品。 当年参与挖掘的中方人员包括后来的院士贾兰坡先生,随着他的去世,一批当年挖掘的照片无人整理保管。
北京人的颧骨较高。脑量平均仅1000多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约156厘米,女性约144厘米。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高突,鼻子宽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
C. 北京人形体特征
北京人的颧骨高突,平均脑量均为1043毫升。身材粗短,男性平均身高为162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2厘米,其面部较现代人稍短,而向前伸出,前额低平,鼻子宽扁,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嘴部前伸,牙齿粗大,上下颚骨向前突出,没有下颏。
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世界之最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化石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北京人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资料最齐全的直立人。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万件以上。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已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除狩猎外,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以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
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表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研究发现,北京人通常几十人结成一群。寿命很短,大多数人在14岁之前就夭亡了。
D. 北京人的面貌是怎样的
“北京人”是我国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但通常被称之为“北京直立人”,简称“北京人”。
“北京人”的发现,解决了爪哇人发现以来围绕“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表明,在人类历史的初期,从体质形态,文化性质到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他们是“南猿”的后代,也是以后出现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处于从猿到人进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间环节。
周口店古人类文化遗址的发现,给我国中华民族历史文明谱写了一首美丽庄严的序曲,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及其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也因此成为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周口店处于山区和平原接壤部位。离“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不远。北京猿人遗址附近山地多为石灰岩,北面是重叠的高山,西面和西南为低缓的群山所环绕,东南方是广大的平原,这些山地,就是驰名世界的龙骨山。
在龙骨山的东边有一条河流。在水力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成为埋藏“龙骨”的仓库。
在这里发现的“北京人”化石有很多,大概属于40多个个体。
北京猿人头骨的最宽处在左右耳孔稍上处,向上逐渐变窄,剖面呈抛物线形。这与现代人头骨的最宽处上移到脑颅的中部不同。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虽已比猿类增高,但低于现代人。
北京人的脑量介于猿和现代人之间。他们的头盖骨比现代人约厚一倍。眉嵴粗壮,向前突出,左右互相连接。颅顶正中有明显的矢状嵴,头骨后部有发达的枕骨圆枕。
北京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没有下颏。有扁而宽的鼻骨和颧骨,颧骨面朝前,这表明他们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的内面靠前部有明显的下颌圆枕。
北京人的牙齿,无论齿冠或齿根都比猿类弱小,齿冠的纹理也简单,但比现代人粗大、复杂得多。另外,犬齿和上内侧门齿的舌面,有由底结节伸向切缘的指状突;上内侧和外侧门齿的舌面为明显的铲形。
北京人的头部保存的原始性质表明它们属于直立人发展阶段。北京人的门齿呈铲形,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内面靠前部有下颌圆枕等,又表明他们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
北京人的下肢骨髓腔较小,但在尺寸、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方面都已和现代人相似,这证明他们已经善于直立行走。北京人的上肢骨和现代人的接近程度更甚于下肢骨,说明他们的上肢已能进行与现代人十分相似的活动。
同时,在北京人遗址处还有不下10万件石制品,以及丰富的骨器、角器和用火遗迹。
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有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锤和石砧等多种类型。石核石器较少,且多为小型。原料有来自洞外河滩的砾石,也有从2000米以外的花岗岩山坡上找来的水晶。北京人用砾石当锤子,根据石料的不同,分别采用直接打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打制石片。
北京猿人头骨化石
E.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面部特征
前额:1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2山顶洞人额部较前丰满,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前额隆起。
眉骨:1北京人眉嵴粗壮,向前突出,左右互相连接。眼眶上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2山顶洞人眉骨低平;
鼻子:1北京人宽鼻子,鼻子扁平。2鼻骨较窄,有鼻前窝;
嘴巴:1北京人吻部前伸,嘴巴向前突出。2山顶洞人嘴部明显后缩;
下巴:1北京人下颌骨内面靠前部有下颌圆枕,下巴极小。2山顶洞人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
F.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外貌有什么区别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外貌主要区别如下:
1、头骨形状不同
北京人的颧骨高突,面部较现代人稍短,而向前伸出,前额低平,鼻子宽扁,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嘴部前伸,牙齿粗大,上下颚骨向前突出,没有下颏;
山顶洞人的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
3、男女身高不同
北京人身材粗短,男性平均身高为162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2厘米;
山顶洞人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G. 古猿与北京人的面部有何特征
在非洲发现的拉玛古猿跟森林古猿比较相似,它的门齿很小,颌部很狭,跟人类区别比较大。在印度发现的拉玛古猿,生活年代比较晚些,面部短缩,犬齿比较小,齿间没有间隙,跟森林古猿区别比较大,跟人类比较近似。
人的眉嵴不突出,现代类人猿的眉嵴很突出,南方古猿的眉嵴虽然有些突出,但是不像大猩猩的眉嵴突出得那么厉害。更重要的是:南方古猿在颈以下的构造,基本上跟人的相似;颈以上的构造,基本上跟类人猿的一样。
北京猿人的颧骨较高。头骨低平、眉嵴突出、面部短而吻部前伸,头骨的最宽处在左右耳孔稍上处,向上逐渐变窄,剖面呈抛物线形。这与现代人头骨的最宽处上移到脑颅的中部不同,和尼安德特人相比也低一些。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虽已比猿类增高,但低于现代人,比尼安德特人也稍低。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立方厘米,介于猿和现代人之间。他们的头盖骨比现代人约厚一倍。眉嵴粗壮,向前突出,左右互相连接。颅顶正中有明显的矢状嵴,头骨后部有发达的枕骨圆枕。北京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没有下颏。有扁而宽的鼻骨和颧骨,颧骨面朝前,这表明他们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的内面靠前部有明显的下颌圆枕。他们的牙齿,无论齿冠或齿根都比猿类弱小,齿冠的纹理也简单,但比现代人粗大、复杂得多。另外,犬齿和上内侧门齿的舌面,有由底结节伸向切缘的指状突;上内侧和外侧门齿的舌面为明显的铲形。北京人的头部保存的原始性质和爪哇人相似,因而它们同属于直立人发展阶段。北京人的门齿呈铲形,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内面靠前部有下颌圆枕等,又表明他们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
图为古猿
H. 北京人主要的身体特征是什么
中国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并且在中国广阔的国土上也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特别是对于人类的祖先世界人民都会有很大的争议,并且每个地区的人民的祖先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北京人,那么北京人可以说是远古人类算是早期的一批,那么北京人的身体特征主要有哪些呢?
那么北京人是中国人类的原始版,那么对于北京人现代专家也正在继续对其相对应的了解,希望破解出更多的原始信息。以及想要了解北京人其他的生活习性,以及在那个年代究竟还发生了一些什么,继续去对其智力进行一个探究,这是非常好的。
I.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面部特征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好。
1.北京人的面部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山顶洞人的面部已经和现代人没有差别。
2.原因是因为生产和生活引起的进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