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甲醛中毒症状脸部会发红或痒痒吗
会的,甲醛过敏引起的皮肤病就会脸部发红和痒痒
新房装修好,甲醛去除可以选择好的光绿素材料,重点去除后再多通风就可以。
1、活性炭,可以放置吸附的一种材料,好些的巴藻土,这类材料可以放在家里车里的地方,使用3年之长,对于轻度污染可以使用。
2、植物,植物一般使用比较多的是吊兰,芦荟,毛竹,这些植物吸附比较慢
3、不是很着急的,可以这段时间通风,通风可以将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排出。
4、光触媒,这类产品是化学性质的产品,选择材料好一些的光绿素材质对于新房有好的作用,不需要紫外线都可以分解。
⑵ 一氧化碳中毒时,皮肤会出现什么颜色
皮肤成片红肿类似丹毒样改变。
中度中毒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30%~40%之间,出现反应迟钝,除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嗜睡等外,可出现面色潮红,口唇呈樱红色,脉搏增快,多汗、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腱反射迟钝,呼吸、血压可发生改变,中毒初期虽然意识清楚,但已无自救能力,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
(2)什么气体中毒时患者面部皮肤潮红扩展阅读
防护措施
家庭防护:冬季取暖季节,应宣传普及预防知识,防止生活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
公共防护:在生产场所中,应加强自然通风,防止输送管道和阀门漏气。有条件时,使用或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生产装置,家庭、公共场所等应在适当位置安装一氧化碳报警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接触高浓度一氧化碳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⑶ 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气体如果空气中含有百分之0.02的一氧化碳就会使人中毒,当含有多少以上的时候使人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气体,但吸入对人体有十分大的伤害。它会结合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提供氧气给身体组织。这种情况被称为血缺氧。浓度高至667ppm可能会导致高达50%人体的血红蛋白转换为碳合血红蛋白,可能会导致昏迷和死亡。而香烟中亦含有一氧化碳。 最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疲劳和虚弱的感觉。一氧化碳中毒中毒症状包括视网膜出血,以及异常樱桃红色的血。 暴露在一氧化碳中可能严重损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会有后遗症。一氧化碳可能令孕妇胎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50ppm时,健康成年人可以承受8小时; 达到200ppm时,健康成年人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达到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 到800ppm时,健康成年人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2~3小时内死亡;达到1600ppm时,健康成年人2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小时内死亡;达到3200ppm时,健康成年人5~1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25~30分钟内死亡;
达到6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0~15分钟死亡; 达到12800ppm时,健康成年人1~3分钟内死亡。
折叠 急性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CO也是许多国家引起意外生活性中毒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毒物。急性CO中毒的发生与接触CO的浓度及时间有关。我国车间空气中CO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³。有资料证明,吸入空气中CO浓度为240mg/m³共3h,Hb中COHb可超过10%;CO浓度达292.5mg/m³时,可使人产生严重的头痛、眩晕等症状,COHb可增高至25%;CO浓度达到
1170mg/m³时,吸入超过60min可使人发生昏迷,COHb约高至60%。CO浓度达到11700mg/m³时,数分钟内可使人致死,COHb可增高至90%。
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
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证实有严重的脑水肿。
重度中毒患者经过救治从昏迷中苏醒的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意识混浊、定向力丧失,或失去远、近记忆力。部分患者神志恢复后,可发现皮层功能障碍如失用(apraxia)、失认
(agnosia)、失写 (agraphia)、失语
(aphasia)、皮层性失明或一过性失聪等异常;还可出现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此外,短暂的轻度偏瘫、帕金森综合征、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或癫痫大发作等均有人报道。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多数重度中毒患者仍可完全恢复。少数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睁眼不语、去脑强直,预后不良。
除上述脑缺氧的表现外,重度中毒者中还可出现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或并发。部分患者心律不齐,出现严重的心肌损害或休克;并发肺水肿者肺中出现湿啰音,呼吸困难。约1/5的患者发现肝大,2周后常可缩小。因应激性胃溃疡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偶有并发横纹肌溶解
(rhabdomyolysis)及筋膜间隙综合征 (compartment
syndrome)者,因出现肌红蛋白尿可继发急性肾功衰竭。有的患者出现皮肤自主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四肢或躯干部皮肤出现大、小水疱或类似烫伤的皮肤病变,或皮肤成片红肿类似丹毒样改变,经对症处理不难痊愈。听觉前庭损害可表现为耳聋、耳鸣和眼球震荡;尚有2%~3%的患者出现神经损害,最常受累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可能与昏迷后局部受压有关。
折叠 迟发脑病
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意识恢复正常,但经2~30天的假愈期后,又出现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为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因表现出"双相"的临床过程,亦有人称之为"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精神症状:突然发生定向力丧失、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障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或出现幻视、错觉、语无伦次、行为失常,表现如急性痴呆木僵型精神病。
(2)脑局灶损害
1)锥体外系神经损害:以帕金森综合征多见,患者四肢呈铅管状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动作缓慢、步行时双上肢失去随伴运动或出现书写过小症与静止性震颤。少数患者可出现舞蹈症。
2)锥体系神经损害: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轻度偏瘫,上肢屈曲强直,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引出一侧或两侧病理反射,也可能出现运动性失语或假性球麻痹。
3)其他:皮层性失明、癫痫发作、顶叶综合征 (失认、失用、失写或失算)亦曾有报道。
3.低浓度CO对人体的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CO是否可以造成慢性中毒,至今尚有争论。近几年来的资料认为,长期接触低浓度CO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两方面的影响:
(1)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脑衰弱综合征的症状比较多见,神经行为学测试可发现异常,多于脱离CO接触后即可恢复。上述症状顽固者,往往有多次轻度急性CO中毒的历史。
(2)心血管系统:心电图可出现心律失常、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异常。在职业接触者COHb饱和度达到5%以上时,可以见到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羟丁酸脱氢酶 (HBD)、肌酸磷酸激酶
(CPK)增高,这些酶活性的增高可能与心肌损害有关。此外,通过人群调查,发现约20%~25%的吸烟者血中COHb高于8%~10%,这些人心肌梗死的猝死率比不吸烟者为高。近10余年对63名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研究发现,在接触CO使COHb水平由0.6%升高至2%及3.9%后,其出现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时间提前,对运动的耐受力明显减低。这些调查资料,结合动物实验研究,提示在低浓度CO的长期作用下,心血管系统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其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为氧气的二百倍。
【预防】
在生产场所中,应加强自然通风,防止输送管道和阀门漏气。有条件时,可用CO自动报警器。矿井放炮后,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通风20min后方可进入工作。进入CO浓度较高的环境内,须戴供氧式防毒面具进行操作。冬季取暖季节,应宣传普及预防知识,防止生活性CO中毒事故的发生。对急性CO中毒治愈的患者,出院时应提醒家属继续注意观察患者2个月,如出现迟发脑病有关症状,应及时复查和处理。
【解毒】
如果吸入少量的CO造成中毒,应该吸入大量新鲜空气或者进行人工呼吸。医疗上可以通过向血液里注射亚甲基蓝进行解毒,因为CO与亚甲基蓝的结合比碳氧血红蛋白更牢固,从而有利于CO转向亚甲基蓝而释放出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呼吸作用。
折叠 编辑本段 急救方法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
折叠 诊断要点
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等,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伤员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体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①轻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10%~20%,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或短暂昏厥,脱离环境可迅速消除。
②中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30%~40%,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脉快,烦躁,常有昏迷或虚脱,及时抢救的日后可完全恢复。
③重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5O%以上。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病人可突然昏倒,继而昏迷。可伴有心肌损害,高热惊厥、肺水肿、脑水肿等,一般可产生后遗症。
折叠 现场急救
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肌注呼吸兴奋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若有条件时,可做一般性后续治疗:
①纠正缺氧改善组织代谢,可采用面罩鼻管或高压给氧,应用细胞色素C15毫克(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辅酶A50单位,ATP20毫克,静滴以改善组织代谢。
②减轻组织反应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30毫克静滴,每日1次。
③高热或抽搐者用冬眠疗法,脑水肿者用甘露醇或高渗糖进行脱水等。
④严重者可考虑输血或换血,使组织能得到氧合血红蛋白,尽早纠正缺氧状态[1]
折叠 紧急处理
1、将门窗打开,勿碰触室内家电,以防爆炸。
2、将患者移到通风地,并松开衣服,保持仰卧姿势。
3、将患者头部后仰,使气道畅通。
4、患者如有呼吸,要以毛毯保温,迅速就医。
5、患者如无呼吸,要一面施行人工呼吸,一面呼叫救护车。
冬季明火取暖,切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⑷ 沼气中毒 死亡症状
沼气中毒,是指人们在沼气池内清池的过程中,吸入了残留于沼气池内的混合性气体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中毒。中毒较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中度中毒者可见面部潮红,心跳加快,出汗较多;重度中毒者病情比较险恶,如出现深度昏迷,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等。这类病人如抢救不及时,会因呼吸道麻痹而死亡。有些病人虽经抢救脱险,也难免留下健忘及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沼气怎样使人中毒的呢?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氮、氢、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甲烷(CH4)又称为“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煤气、沼气、淤泥池塘和密闭的窖井、池塘、煤矿(井)和煤库中的有害气体之一。当人吸入沼气过多时,有毒气体经肺泡进入血液,很快与体内红细胞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造成缺氧血症,同时还能抑制呼吸,导致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倘若上述环境空气中所含甲烷浓度高,使氧气含量下降,就会使人发生窒息,严重者会导致死亡。若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就会使人发生头痛、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乏力、四肢发软等症状。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45--50%以上时就会因严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致窒息而死亡。
发生沼气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病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注意保暖,以防发生受凉和继发感染。对轻度中毒病人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根据情况服用去痛片、利眠宁等药。中度中毒病人,应给刺激刺激手法,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沼气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其办法:一是在清理沼气池时,提前两天打开沼气的出料、进料口和气门,让停留在沼气池中的沼气通过空气流通跑净;二是下池操作不必过急,时间不宜过长,如感到不舒服应立即出池,离开沼源。
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毒者移离现场(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有氧防护面罩)并向“120"呼救;
2.吸氧,有条件送高压氧舱;
3.人工呼吸。必要时作气管插管,予兴奋剂洛贝林;
4.防治脑水肿,20%甘露醇250毫升静注并予速尿20毫克静注;
5.地塞米松20--4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滴,并予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 由柳洪平创建。
⑸ 煤气中毒的特征表现是什么
表现主要为缺氧,其严重程度与HbCO的饱和度呈比例关系。轻者有头痛、无力、眩晕、劳动时呼吸困难,HbCO饱和度达10%~20%。症状加重,患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虚脱或昏迷,HbCO饱和度达30%~40%。
重者呈深昏迷,伴有高热、四肢肌张力增强和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HbCO饱和度>50%。患者多有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可造成死亡。某些患者的胸部和四肢皮肤可出现水疱和红肿,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经营养障碍所致。
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经2~30天的假愈期,会再度昏迷,并出现痴呆木僵型精神病、震颤麻痹综合征、感觉运动障碍或周围神经病等精神神经后发症,又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长期接触低浓度CO,可有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
(5)什么气体中毒时患者面部皮肤潮红扩展阅读:
在农村,煤气中毒多由煤球或煤块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导致。农村家庭在冬天常用煤炉取暖,如果房屋封闭性强,门窗缝隙又处于低处,煤气不易排出而充满整个室内,极易引发煤气中毒。另外,白天用炉做饭,晚上用炉取暖。
长期使用的煤炉烟筒被灰渣堵塞;烟筒伸向屋外的部分未加防风帽,产生倒风;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等天气,煤气难以流通排出等,都是导致农村居民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
在城市,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为25%~30%,若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熄灭后煤气大量溢出,都可造成中毒。
另外,由于浴室空间小、空气流动性差,若长时间在卫生间用燃气热水器洗澡,也极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还有,当汽车处于密闭空间,车内人员没有关闭发动机就在车内睡着,也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汽车尾气中含4%~8%的一氧化碳,一台200匹马力的汽车1分钟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如果汽车处于紧闭的车库中,排出的一氧化碳会通过空调和车厢缝隙进入车内,这时开着暖风在车上熟睡的人就非常危险。
⑹ 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现有哪些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氧争强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因此有煤炉或液化气管道等的人们应该保持室内的良好通风,以免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表现
1.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力下降、耳鸣、恶心、乏力、心跳加速、休克等症状。
2.中度中毒:除有轻度中毒症状之外,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心率失常、烦躁、行动迟缓嗜睡、昏迷等症状继续加重。
3.重度中毒:进入昏迷状态。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肌张力降低、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呼吸麻痹、甚至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4.后遗症状: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精等。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于昏迷苏醒后,意识恢复正常,但经2~30天后,又会出现脑部的神经精神症状。
⑺ 煤气中毒者会出现什么状况
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时,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气管道漏泄等。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当他意识到中毒时,常挣扎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煤气中毒依其吸入空气中所含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时间的长短,常分三型:
轻型: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型: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99药剂师温馨提示预防煤气中毒最主要的就要通风,尤其是在冬天千万不要为了避免风吹把房间关紧来烧炭取暖,这样最容易导致中毒。
⑻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是冬季北方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凡含碳的所有物质,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空气中混有多量的一氧化碳(大于30mg/m。)即可引起中毒。临床以头痛乏力,口唇呈樱桃红,甚者出现昏迷为特征。
中医擅长于对本病的后遗症及并发症的治疗。在急性期时,高压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冬眠疗法,配合中医辨证施治,亦能求得较好疗效。
【一氧化碳中毒的辨病论治】
(一)专病专方 醒脑静注射液(无锡山禾集团健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ml稀释后静脉滴注。用于急性中毒期。
(二)单味中药 白萝卜榨汁内服,对一氧化碳中毒有解毒作用。(刘意榕,王维亮.中医急症奇方妙术.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130)
【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约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 600倍,而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还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机体急性缺氧血症。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
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受累及。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白质和苍白球等最为严重。在病理上表现为脑血管先痉挛后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和不同程度的局灶性软化坏死,临床出现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危及生命。脑缺血和脑水肿可继发脑循环障碍,引起血栓形成或缺血性软化,或广泛的脱髓鞘病变,造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遗症”,出现肢体瘫痪、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作性头痛、精神障碍,甚至癫痫等。重度中毒者,其神经系统损害发病率几乎100%。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是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可出现神昏肢软、抽搐、呼吸抑制等。引起这些症状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外邪人内,可为火毒上扰神明;可致阴虚肝风内动,或痰火上扰;严重时可致阴竭阳脱。疾病后期则为阴伤失养或气虚血瘀。
火毒上扰 一氧化碳属外来之邪,均为毒物,邪性属火。火毒易上窜入脑,扰乱神明。“脑为髓之海”。髓海不定则头昏头晕,甚则不省人事。
肝风内动 火毒之邪滞于体内,极易伤阴耗液,而致肝阴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热极风动。出现肢体抽搐,肌肉颤动。
阴竭阳脱 火毒之邪,损伤阴液。阴亏则阳无以依附,气脱阳亡。临床表现为肢体痿软、多汗烦躁、气短息微等。
肝肾阴虚、经脉失养 疾病后期,肝肾阴虚,阴血不足则经脉失于濡养,以致肢麻不仁,软瘫不用。
气虚血瘀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疾病后期,亦可气虚无力运行血脉,以致血运不畅,瘀血内阻,经脉失养而致肢体麻木疼痛等。
本病以外邪入侵为本,早期以邪实为主,进而损及肝肾气血,以致虚实夹杂。
【一氧化碳中毒的调摄护理】
对于易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生产设备,必须净化,保持厂房通风排气;对民用煤炉、燃气热水器的使用,要注意通风;加强预防知识和措施的宣传教育。
对已中毒的患者要将其迅速转移,脱离现场,解开衣领,注意保暖,送医院吸氧急救。急性期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抽搐者要加强防护,以防受伤;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病情稳定后要注意再昏迷的出现,及时予以治疗。
发病预兆及表现:
1.多无预兆.症状及中毒程度与病人接触一氧化碳时间长短、浓度大小相关.
2.轻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慌乏力,恶心呕吐.只要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消失.
3.重者:嗜睡,呼之有反应.面色潮红或皮肤粘膜樱桃红色.呼吸脉搏浅快,吸入新鲜空气后,多在数小时内清醒.也有遇风吸入新鲜空气即发生一过性昏厥者.
4.垂危者:意识不清,面唇紫绀,呼吸困难,四肢冰凉,脉律不齐,血压下降,肢体瘫痪,甚至心跳呼吸停止,但面色仍可呈潮红或皮肤呈樱桃红色.
家庭救治方法:
1.迅速移至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有条件者应给予吸氧治疗,并注意保暖.
2.清醒者询问有无晕厥史.有晕厥者送医院治疗.有条件者均应到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
3.昏迷不醒者立即手掐人中穴,同时呼救并转送有高压氧舱或光量子治疗的医院.
4.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同时迅速转院抢救.
5.切记不要轻易放弃抢救,中毒严重及有昏迷史者清醒后也一定要送医院接受高压氧或光量子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遗症,出现脑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