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紧张手抖面部僵硬怎么办

紧张手抖面部僵硬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6-24 18:57:50

Ⅰ 一紧张手就发抖怎么办

的手抖纯粹是心理原因所致。它是社交障碍的一种表现。但是,在心理上,我们对待这种现象的对策应该是一样的。我可以篾视发抖,包容发抖,不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你当然也可以。换言之,就是抖,你也可以象我一样抖得坦然。很有趣的是,一旦你抖得坦然了,这抖也就会不知不觉地趋于缓和甚至消失了。信不信由你。
怎么才能坦然呢?要回答它,先让我们检查一下发抖的深层心理原因。
你谈到了发抖的直接原因,是心理紧张。紧张背后的原因何在?你说,是做事时“有个人在旁边看着我”。再追究,为何有人看着就会紧张呢?那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事情(比如打字)做得不好,被人家发现了以后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看法与评价,影响自己的社会形象。为何社会形象与舆论对你这么重要呢?因为你生活在对别人关注的依赖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得到足够的来自他人的关爱、呵护、赞扬、肯定、支持、帮助、包容、理解、信任……你就觉得没法活下去,至少是活得很糟糕。你的生活的意义在于尽力地取得自己周围人的好评,避免他们的非议。——这便是根本性的原因了。
根本性的原因是那些与症状有关的个性因素。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你的手抖问题,克服自己的社交障碍,一定要从个性缺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才好(你如果愿意在这个方向上努力,你可以进入我这里开设的“长线咨询”程序,它是专门用来完善你的个性的)。与手抖有关的个性问题简单地可以概括为:对爱的过分渴求;对舆论的过敏与“在乎”;虚荣心过强;自信缺乏。
现在我们找到了原因,再来分析你手抖现象中的“不由自主”,它实际上就是某种强迫性。
强迫性意味着你在手抖出现时即对自己的手部运动失去了自主性控制。它是由“精神交互作用”造成的。精神交互作用是一种恶性循环,意思是你越是努力去控制手抖,让它停下来,它就越是抖得厉害,不听使唤,而越是不听使唤,你内心中欲要控制手抖的愿望越强烈,就越抖得厉害。这正是你的“不由自主”的内部精神过程。控制欲越是强大,恶性循环中精神交互作用的速度就越快,形成激烈的震荡,手抖就越是无法控制,强迫性就越是明显。处于强迫性的手抖中,自己的感受变得很害怕,很紧张,是当然的,是条件反射似的。这意味着自己对自己的躯体失去了支配的能力,处于某种潜在的危险中。所以,紧张加倍了,焦虑加倍了,手抖越来越不可控制。
这种手抖要一直持续到自己采取了一些消积的应对措施时,如离开,才会停下来。落荒而逃,这个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方法是“外求”的。即以逃避的行为来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它的害处在于,自己的行为令自己感到丢脸,影响到了自己对局面进行有效控制的自信心。这样,加剧了自己对下一次相似情境下的反应的担忧,消蚀了自我控制的能力,等于是为下一次的手抖进行了不良的预期。因此,从一直维持手抖这种现象来说,逃避行为正是最有害的。所以说,虽然逃避一时解除了这一次手抖的精神交互作用,但为这一次与下一次之间的手抖现象的恶性循环提供了持续性的动力。
逃避是不可取的。外求是不可取的。结论是,必须从心理上进行对精神交互作用的突破。
找到了原因也分析了整个过程,现在让我们来看对策,相信它们就容易理解与接受了。
运用反向意念法,阻断精神交互作用:它是指当出现手抖等症状时,不与症状作对,不努力对自己说要让手抖停下来,(这是你以前通常有的想法),相反,倒是要包容它(抖就抖吧!)、怂恿它(你抖啊,你抖得厉害点,看你能把我抖成什么样!)。这样,就有效地从心理上打破了精神交互作用,进而防止了手抖的恶性循环。

你的手会抖 首先因素就是你紧张 纯粹是心理原因所致 那么你要找到什么事情或是什么人物会让你觉得紧张 或是你对什么都紧张 两者是不一样的 前者说明你可能比较内向不善表达自己 你要用于去克服去面对 当你熟悉它 你就再也不会紧张 不紧张 你手也不会抖了

Ⅱ 手抖在紧张激动的时候抖动的厉害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出现手抖,这种情况原因还是比较多的,一般来说见于生理性和病理性所致所说的,生理性的手抖主要是与精神心理作用等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平时要保持心态上的调整,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必要时需要给予抗焦虑的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得到明显的好转,病理性的手抖一般多见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主要是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才行,像这种情况一般多见于老年人,往往容易出现行走困难,面部僵硬等等情况,需要到神经内科进行就诊才能明确。

Ⅲ 手抖脸部表情僵硬有时头也抖好恐怖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Ⅳ 手抖,有时候面部的肌肉也抖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目前资料显示,帕金森氏病发病人群中男性稍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变性的神经细胞恢复。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及分类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现在还不是很清楚。目前公认其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这里有一种叫黑质细胞的神经细胞,黑质细胞数量的逐渐减少、功能的逐步丧失,致使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减少,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根据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结果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把震颤麻痹症状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系,我们将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另一类叫做继发性震颤麻痹,即因某种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中毒等)、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我们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帕金森氏病的症状
帕金森氏病起病缓慢,是逐渐发展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症状:
1、运动障碍。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自动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少。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叫做“冻结发作”。
2、震颤。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
3、强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我们把它称为“慌张步态”。
随着病情的发展,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都出现困难。另外,有的患者还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油脂脸、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出现忧郁和痴呆的症状。返回

帕金森氏病的诊断
一份有关中国帕金森氏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患帕金森氏病总人数已达172万人,5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氏病患病率近1%。然而,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将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
1、帕金森氏病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岁后发病,偶有20多岁发病者。起病多较隐袭,呈缓慢发展,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咽、腭肌运动障碍。
(2)辅助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检测到脑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颅脑CT可有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3)排除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征,并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
主要根据典型的症状来做出诊断,有时鉴别困难要借助辅助检查。返回

2、鉴别诊断
主要与帕金森综合征和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相鉴别。
(1)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
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2)肝豆状核变性:
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具有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3)特发性震颤:
属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头、下颌、 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可高可低,高频率者甚似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本病无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并于饮酒后消失、心得安治疗有效等可与原发性帕金森氏病鉴别。
(4)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本病也多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可有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视障碍、肌强直以躯干为重、肢体肌肉受累轻而较好的保持了肢体的灵活性、颈部伸肌张力增高致颈项过伸与帕金森氏病颈项屈曲显然不同,均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5)Shy_Drager综合征:
临床常有锥体外系症状,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经症状,如: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碍,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无效等,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6)药物性帕金森氏综合征:
过量服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郁药物均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有明显的服药史、并于停药后减轻可资鉴别。
(7)良性震颤:
指没有脑器质性病变的生理性震颤(肉眼不易觉察)和功能性震颤。功能性震颤包括:1.生理性震颤加强(肉眼可见),多呈姿势性震颤,与肾上腺素能的调节反应增强有关;也见于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2.可卡因和酒精中毒以及一些药物的副反应。癔病性震颤,多有心因性诱因,分散注意力可缓解震颤。3.其它:情绪紧张时和做精细动作时出现的震颤。良性震颤临床上无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等帕金森氏病的特征性表现。
帕金森氏病的常规治疗
治疗本病,首先应对本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它是一个长期性的疾病,一般说来它不会很快地威胁病人的生命,要长期地进行这种斗争,要长期地跟保健,和长期地为治愈这种疾病而做不懈努力,必须有长期的思想。
第二,在治疗上帕金森氏病真正的原因不清楚,所以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真正特效的、能够完全解决它的一个手段。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将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目前医学界正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现在主要还是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来阻止或者是延缓它的发生和发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1、西医治疗帕金森氏病的原理
帕金森氏病是由于脑内黑质细胞的减少引起的。黑质细胞象一个加工厂一样能够产生多巴胺,如果加工厂遭到毁坏,那么脑内的多巴胺就减少了,脑内的另一个部位——苍白球就会异常活跃,造成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症状。
那么如果我们把多巴胺药物给病人服用,就可以增加脑内多巴胺的含量,从而减轻苍白球的过度活动,使得病人的症状减轻。从目前来看,美多巴等药物就是一种多巴胺替代物,当我们自己不能产生多巴胺这种物质,我们通过外界给予补偿的方式来满足身体的正常需求,维持身体的正常的功能。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种类的药物如金刚烷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都是通过间接方式促进多巴胺的生成或者减少多巴胺的分解,以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存在着副作用多和长期应用后药效衰减的缺点。
立体定向手术主要是针对苍白球的异常活动,通过手术方法降低异常活动的苍白球的兴奋性,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现在还可以进行深部电极的刺激,又称为脑深部核团刺激术(DBS),就是用一个电极来刺激剩余的神经细胞来加快产生多巴胺物质,也可以弥补它的功能不足。最近出现了另一种方法为神经干细胞移植,尚处于研究阶段。
2、具体治疗措施
帕金森氏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二者都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1)药物治疗:在疾病的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制剂(商品名为美多巴或息宁),自六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临床上最核心的药物。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疗,病情则会复发。在最初几年药物治疗效果最佳,虽然多数病人长期应用仍然有效,但在长期服用以后,病人会感到药物有效时间缩短,有些病人会产生“剂末”现象和“开、关”波动。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经过3-5年的治疗后病情会变得难以控制,药物的副作用与其疗效会功过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2)外科治疗:主要有神经核团细胞毁损手术(细胞刀)与电刺激手术两种方式,原理都是为了抑制脑细胞的异常活动,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前者是在异常活跃的神经核团上制造一个直径约3毫米的毁损灶,后者则是埋植刺激器通过高频电刺激达到类似毁损的效果。从外科手术操作技术上讲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均是将电极放在特定的脑内核团靶点上,之后进行刺激或毁损。
由于帕金森氏病人脑内病变的根源是神经细胞功能的减退,所以从理论上讲,神经干细胞(可以替代病人衰退的脑细胞)移植技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在临床应用以前还要做更细致的研究,我们预计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手术治疗帕金森氏病要择人择时。诊断明确的原发性帕金森氏病患者都是手术治疗的适合人群,尤其是那些对左旋多巴(美多巴或息宁)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长期服用以后疗效减退,出现了“开、关” 波动现象,异动症和“剂末”恶化效应的患者。但是,另外一些脑部的慢性疾病也会表现出类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状,所以早期的患者并不是很容易确诊的,应该找有经验的神经科医生进行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结合必要的检查手段(如磁共振检查)和药物治疗,以明确诊断,排除一下其它的疾病,弄清楚造成患者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帕金森氏病通常进展缓慢,并不是一个致命的急症,所以对疾病发展过程的观察很重要,并不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术前诊断明确手术的效果才有保障。
由于帕金森氏病缓慢进展的特点,所以并没有一个必须要做手术的绝对期限,什么时候来做手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一般来讲,对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应首先采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3~5年后效果减退,出现了“开、关” 波动现象,异动症和“剂末”恶化效应,病情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这时候就应考虑外科治疗了。根据临床对1,600余例帕金森氏病手术的统计,80%以上的患者是在这一时期接受手术治疗的。一般来讲,相对年轻的,症状集中在身体一侧的,全身健康状况比较好的病人手术效果更好。晚期的高龄病人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全身健康状况往往不太好,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相对较多。
3)、 针灸治疗
本病的针刺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用穴位为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可随证加减穴位,留针时间约30~50分钟,疗程以10~15天为佳。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根据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本病的疗程较长,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较为顽固,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以连续波为主,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通常认为,针刺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机制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了脑内的多巴胺水平,并且有升高基底节区其它单胺类递质的作用,可能与针刺对基底节残存神经元的调节作用有关;②清除了神经损伤因素,针刺对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提高效应,并能使病理性增高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至正常水平,恢复平衡后的自由基清除系统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使机体免受过量活性氧攻击,减轻脑组织损伤,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起到神经保护性治疗作用;③减弱震颤肌电位的振幅、频率,从而有效的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震颤体征;④改善了病变脑组织的修复条件;有人观察到针刺可一过性的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并使这一效应持续。无论是针刺提高了抗自由基酶活性,还是提高大脑内的血流状况,均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
另外,理疗、功能锻炼等可起辅助治疗作用。

帕金森病人的护理
在疾病早期,病人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护理主要在于指导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晚期卧床的病人,其护理任务则越来越重。对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膳食和营养:
① 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活动量给予足够的总热量,膳食中注意满足糖、蛋白质的供应,以植物油为主,少进动物脂肪。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因蛋白质可影响多巴胺的治疗效果。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以下,全日总量约40~50克。在限制范围内多选用乳、蛋、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适量进食海鲜类,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② 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供给应充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提供多种维生素,并能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
③ 食物制备应细软、易消化,便于咀嚼和吞咽,按半流质或软食供给。
④ 饮食宜清淡、少盐;禁烟酒及刺激性食品,如咖啡、辣椒、芥末、咖喱等。应保证水分的充足供给。
(2)生活中的指导和帮助:本病早期,病人运动功能无障碍,能坚持一定的劳动,应指导病人尽量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坚持四肢各关节的功能锻炼。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运动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显着降低。此时宜注意病人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走路时持拐杖助行。若病人入厕下蹲及起立困难时,可置高凳坐位排便。若病人动作笨拙,常多失误,餐食中谨防餐具。无法进食者,需有人喂汤饭。穿脱衣服,扣纽扣,结腰带、鞋带有困难者,均需给予帮助。
(3)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本病早期应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的发生。晚期病人作被动肢体活动和肌肉、关节的按摩,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4)预防并发症: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通风及采光等。根据季节、气候、天气等情况增减衣服,决定室外活动的方式、强度。以上措施均能有效地预防感冒。晚期的卧床病人要按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尿便浸渍和褥疮的发生。被动活动肢体,加强肌肉、关节按摩,对防止和延缓骨关节的并发症有意义。结合口腔护理,翻身、叩背,以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
帕金森氏病的预后情况
从1988年以来,我们实行立体定向手术例数已经达到3500例,其中有一部分是帕金森氏病的病人,手术疗效应该说是肯定的,从总的情况来说,手术的近期疗效即手术以后能够立即呈现的疗效可达90%以上。
那么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大家很关心这个手术的安全性,从立体定向的手术看,它的并发症只有1%~2%,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的机率就更少了。
患帕金森氏病后应及时地在有关的医疗单位就诊,得到医生的指导来进行保健,可更好地使这些帕金森氏病患者能够安度晚年,生活得更充实。帕金森氏病患者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承受的打击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应该说有的时候,生命在病魔面前很脆弱的,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生命的坚强。我们希望帕金森氏病患者一定要坚定信念,配合医生向病魔发起新一轮的战斗,最后战胜这种疾病。帕金森氏病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包括社会人士对这些患者们也要有一种同情、宽容和关爱的态度,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这些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 特别提示***
1、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症状:运动迟缓;震颤;肌肉僵直。
2、帕金森氏病是一个缓慢的、进行性的病变,一般不会很快地威胁病人的生命。
3、亲朋好友和整个社会对这些患者予以的同情、宽容和关爱的态度,及给予的理解和支持,对帕金森氏病患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Ⅳ 紧张手抖如何快速克服焦虑手抖怎么办

很多时候的手抖,是我们心理作用,情绪紧张所致。你从内心里觉得自己会手抖,一方面你可能确实偶尔会发生手抖的情况,另一方面你又惧怕手抖成为一种常态。

举个例子,我平时看颜色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每次体检看色卡都很紧张,总害怕自己认不出来。终于有一次,在一张几乎由各种绿色组成的色卡里,我迟疑了一会,才看出来数字。所以大概是我潜意识里知道自己对某一种颜色比较不敏感,虽然对我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潜意识里害怕发生这种概率其实很低的事发生。

再说回手抖。比如平常拿东西,或者其他什么时候,也会发现自己手抖,虽然没有对你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你惧怕这种情况的发生。由于精神过度紧张,你反而在人前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而当你独处时,因为不存在外界的压力,你心情放松,反而就不会出现手抖。

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很容易手抖,怀疑自己甲亢。去医院检查发现完全没有。所以神经敏感大概率是主因,除了精神方面的原因,肌肉无力、缺乏锻炼和控制恐怕也是其中的原因。我最近重新练习书法,就发现手抖的不行,对于毛笔的掌控力非常差,主因就在于对于肌肉的掌控。你也可以试试练练毛笔字什么的。

另外深呼吸也是一个方法,缓慢而绵长地呼吸,直到整个人没那么僵硬。你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观察自己的呼吸,是不是有呼吸混乱、憋气不敢呼吸等不正常不放松的情况,如果有的话试着做几次深呼吸,去听自己呼吸的声音,让呼吸带动身体其他地方放松,慢慢地整个人就会从战战兢兢的备战和应激状态中走出来。同理,眨眼、吞咽等其他动作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你说你会紧张到发抖,当我们发抖的时候注意力很涣散,因为身体觉得360度都可能出现危险,通过以上的小动作,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局部,从而集中注意力,能够逐渐恢复理智。

Ⅵ 怎么才能对手抖治疗有效

手抖是一种症状,可见有多种疾病,不同疾病引起是治疗的方法不同。如果考虑是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症引起时,一般表现为静止性手抖,同时可以出现肌张力增高,早期可以应用苯海索,也可以同时应用左旋多巴来进行治疗。患者如果是肝豆状核变性引起,一般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由于铜代谢障碍而引起,患者也可以出现静止性抖手和肌张力的异常,可以应用青霉胺来进行治疗。如果考虑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时,同时可以出现怕热多汗,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主要是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患者如果精神紧张,压力大,也可以出现,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放松心情后可能会缓解。

Ⅶ 如果面部表情很僵硬,然后紧张或害怕或有时候就会面孔很严肃,自己也受不了,怎么办,

这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如果家里有一个帕金森老人,那么无论患者还是家人都会有很大的压力。而这些帕金森康复操,可以帮助患者延缓病情、改善症状。
帕金森患者面部表情减少,常像戴了面具,俗称“面具脸”,以下练习可改善面部僵硬,丰富患者表情。
1、面对镜子端坐,以双手搓热后轻柔按摩面颊及额头的肌肉20-30秒,然后闭口鼓腮3-5次。

2、对着镜子进行咧嘴动作,要求动作要夸张,露出尽可能多的牙齿,然后变为撅嘴动作,交替进行10-15次。
3、尽量张大嘴,然后闭口,重复5-10次,然后将舌尽量伸出口外,然后缩回去,交替5-10次,最后改为用舌绕圈舔嘴唇,5-10次。
4、对着镜子皱眉头,然后尽量睁大双眼以抬高眉毛及额头,以能感觉到额头肌肉活动为宜,重复5-10次。

做到表情丰富,还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Ⅷ 上台紧张 以前鼓足勇气上台声音小颤抖面部僵硬还被嘲笑现在更不敢上台了 怎么办

你年龄还比较小吧?经历、阅历应该也比较少。
不论什么事,经历的次数少的话,可能就会紧张,会不自然,
但经历、锻炼得多了,也变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起来。
所以,不要紧张,慢慢练,慢慢来!
另外,“失败是成功之母”,
你要以长远、进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而不要过于担心、在意一时的表现、好坏、得失。
——别人大概不像你那样关注你的表现、点滴、细节。
平时多与他人交流、谈心,将舌头练灵活,

平时多一点户外活动、体育运动,身体素质提高了,心理素质也会进步。
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总结,肚子里有料儿,说起话来,就不心虚。

紧张时,可以深呼吸几下,调整调整。

Ⅸ 紧张的时候脸抖怎么办

你好!有人是会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肌肉不时的抽搐这是生理反应,不用过分担心。我想你的情况是属于神经性紧张的症状。建议:你遇到事情,别紧张,什么时候都得放轻松一点。平时多做一些面部按摩,有助于舒缓面部肌肉;笑的时候,微笑就可以,不要笑得太夸张了 。
激动的时候手抖是因为神经紧张。就短期来说,遇到紧张的情境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正念呼吸。和深呼吸不同,吸入一口气时对自己说吸气,随后停3秒钟,再呼出。一分钟内就可以缓减紧张情绪。

2.心理表征。又称想象法。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至一个现实或虚拟的场景,如一片草原,雪山之巅等。把自己的想象力具象化。

3.反向疗法。和治疗失眠一样,在没有手抖的情况下逼迫自己手抖。在手抖的情况下坚持手抖的长度。这是心理上的行为脱敏。

当然,这些都是权宜之计,就长期来说,容易紧张的人往往偏向于希求他人认可,或者道德感强烈。接受现在的自己才是根本之道,紧张就紧张,手抖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没有这一点,什么自信之类的都会是空话。

阅读全文

与紧张手抖面部僵硬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165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2019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416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345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960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78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948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323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85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726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553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713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71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540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93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60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712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1053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64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