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面部色素异常怎么鉴定

面部色素异常怎么鉴定

发布时间:2022-06-21 02:22:08

⑴ 面部轻伤害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一般来说是依据人损,构成轻伤是伤残等级10级以上,包括以下:1、.面部瘢痕6cm2以上,或面部条索状瘢痕10cm以上。 2.面部细小斑痕或色素明显改变10cm2以上 。 3一侧面神经不完全性麻痹。 4、一侧眉毛完全瘢痕性缺失。 5、鼻尖缺损(或畸形),最长径线1cm以上,影响容貌。6、唇部分缺损显露2牙宽度,12牙冠以上。 7面颅骨部分缺失或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容貌。 此外还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鉴定》《工伤等级鉴定》也有不同标准

⑵ 面部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伤残等级鉴定具体标准: ⅰ级伤残 头面部损伤致双侧眼球缺失,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ⅱ级伤残 头面部损伤致:a. 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

⑶ 皮肤色素的色素异常病因:

色素异常的发生机理较为复杂有些色素性皮肤病是因遗传因素引起;有些则因继发因素所致;有的则原因尚未明确。本章按其病因分类有几种解释。一黑素细胞活性增加的色素沉着1.酪氨酸经氧化形成多巴继而去氢生成多巴酮需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因此在黑素的合成过程中酪氨酸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酪氨酸形成黑素需经过若干中间反应过程并需还原钢的参与任何影响酪氨酸酶及其反应过程的因素,均可引起黑素的合成与代谢的异常。如皮内硫氢基缺乏酪氨酸酶活性增高,使黑素形成增加。如炎症后色素沉着的机理认为与此有关2.感光过敏作用:皮肤黑素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以防止紫外线对组织的损伤。皮肤在日晒或照射紫外线后,其保护性地使黑素形成增加如雀斑除遗传基因外,感光作用促进色素形成增加。3.神经因素对黑素的影响:如丘脑产生的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发生障碍或垂体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增加刺激黑素细胞活性增高,使黑素增多。如肢端肥大症4.内分泌对黑素的影响:性腺分泌雌素求偶素,可使黑素增多。如妊娠时出色素改变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抑制促黑素细胞激素的作用,可使黑素减少,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皮肤黑素可增加州阿狄森病。甲状腺具有促进黑素细胞生成黑素的作用,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皮肤色素可加深。二以黑素细胞数目增加的色素性皮肤病其发生机理大多原因不明可与遗传或先天因素有关。有的在出生时即有,如咖啡斑蒙古斑、先天性色病、口周黑子病等三内源性非黑素色素沉着1.含铁血黄素沉着是由于不同程度的皮肤出血斑在吸收恢复过程中,含铁血黄素沉着真皮内,表现为褐黄色有时因局部因素刺激伴有黑素沉着,如色素性紫癫性皮肤病。2.黄色素沉着胡萝卜素血症系食胡萝卜及橘类过多血中胡萝卜素含量升高。由于胡萝卜素为一种脂色素,可使正常皮肤呈现黄色黄疽系由血中胆红素增高使皮肤黄染。药物阿的平等可使皮肤染成黄色。黄褐病的发病机理系由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异常四外源性色素沉着金属色素沉着的发生机理是因皮肤或部膜内有金、银、秘等金属的沉着异物色素沉着系由外来色素或异物进入皮肤,可由不同的异物颜色形成不同的色素沉着。五色素减退或色素脱失其发生机理不相同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白化病,结节性硬化的色素脱失,系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或缺陷其表皮黑素细胞结构无明显改变,但因缺乏酪氨酸酶使合成黑素的能力受抑制。苯丙酮尿症由于苯丙氨酸不能氧化成酪氨酸抑制了酪氨酸之氧化生成黑素。白癜风和斑驳病的色素脱失是由于表皮黑素细胞的缺失其黑素细胞的缺陷前者病因仍不明确,后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关于白癫风的发生机理一般认为可能有遗传背景;有认为系自身免疫或黑素细胞自身破坏;亦有提出神经化学因子假说目前根据其临床、病理、生理生化、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很难用一种因素来解释炎症后色素减退白色糠疹的色素减退,是由于皮损处的表皮细胞接受黑素细胞转移来的黑素颗粒的能力降低。银屑病皮损的色素减退可能系其表皮细胞增殖很快黑素细胞来不及转移黑素所致。花斑癣发生的色素减退斑,认为是病原菌阻止紫外线或释放某种毒素干扰黑素细胞的活性麻风引起的色素减退斑一般认为可能是细胞浸润干扰了黑素细胞的功能,神经营养功能障碍,局部血流减少及麻风杆菌抑制了多巴的活性造成黑素细胞的竞争性影响使黑素合成障碍的综合结果。一以黑色素增加为主的色素沉着(一)遗传因素雀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种族性黑皮病、着色于皮病等(二)内分泌因素妊娠黄褐斑、阿狄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黑棘皮病等(三)物理机械、化学性刺激晒斑温热、机械性刺激引起的色素沉着斑、焦油黑变病瑞尔黑变病、砷剂黑变病、药物性色素沉着等(四)炎症的色素沉着扁平苔燕慢性湿疹产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固定性药疹红斑狼疮、癌疹样皮炎、天疤疮角层下脓皮病、色素性等麻疹、化妆皮炎(五)全身性疾病1.慢性感染: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结核等2.肿瘤性疾病:淋巴瘤恶痛质、异位ACTH综合征、黑素瘤等3.神经系统疾病:间脑及黑质受累的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室管膜瘤、精神分裂症等4.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5.慢性肝肾疾病,贫血可表现色素沉着。6.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和叶酸缺乏、落酸缺乏、维生素C缺乏二以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为主的色素沉着(一)遗传因素黑皮病抵啡斑肢端色素沉着、黑子、口周黑子病等(二)病类色德良性幼年黑素瘤先天性色瘟神经皮肤黑变病、蓝病、兽皮德等(三)先天性或原因不明Albright办综合征蒙古斑、太田病伊藤痣、恶性雀斑样清黑色素瘤。三内源性非黑素色素沉着(一)血原性色素沉着紫癫红细胞自身敏感、进生性色素性紫摊性皮肤病色素性紫癫性苔薛样皮肤病、红组病、肢端青紫症网状青斑。(二)黄色素沉着胡萝卜素血症褐黄病、黄疽。四外源性色素沉着(一)金属色素沉着金银、铅、汞化合物引起的色素沉着斑(二)异物色素沉着文身爆炸粉粒沉着症。五黑色素减退I(一)黑色素细胞数目减少白癫风斑驳病、老年性白斑、瓦登伯革氏症候群
(二)酪氨酸酶异常白化病苯丙酮尿症。(三)黑素细胞活性减退炎症后色素减退斑白色糠疹、麻风、限局性硬皮病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贫血痣。色素异常诊断:一病史一般项目与其他章节一样要详细了解病史。如发病时间、年龄部位、范围、色素异常的发展情况;有无局部症状或全身症状;发病因素是原发或继发;既往治疗效果如何;有无家族史,遗传史等内容。二体格检查检查色素异常的部位明确色素异常的颜色。如发生于面部的黄褐色斑见于黄褐斑;红褐色见于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青褐色见于太田病;淡黑色见于瑞尔黑变病;瓷白色见于白癫风;淡白色表面有细糠状鲜屑见于白色糠疹。如发生于躯干的色素异常棕褐色斑见于咖啡斑;蓝褐色见于蒙古斑;淡褐色见于色素性等麻疹;四肢暴露部位的色素沉着多与接触过敏及光敏感有关。限局性高出皮面的色素异常见于痣类。泛发性色素沉着见于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阿狄森病皮肤黑热病等。泛发性皮肤变白见于白化病,限局性白色斑见于白癫风等三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对诊断色素异常有重要意义尤其色素性损害短期内变大变黑,更须做病理检查以防恶变。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色素异常对原发病可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色素异常鉴别诊断:一面部为主的色素沉着1.黄褐斑由内分泌等因素引起有些原因不明。好发于青年女性,日晒后加重多见于颧部、前额上唇及眼眶周围。为多数片状边缘较清的淡褐色斑略对称,无自觉症状。2.瑞尔黑变病与某种接触物有关亦可因光敏感或病因不明。中年女性多见,与日晒关系不太明显好发于前额、领部、耳周及颈侧为重面部中央色淡,为片状淡褐色或浅黑色斑,边界不太清表面轻度角化或细薄鳞屑,无自觉症状。3.焦油黑变病因长期接触沥青石油及其石油类产品,成年男性较多,与日晒有关表现为面部及暴露部位弥漫性淡褐色或深褐色斑。可伴有痤疮样皮损。4.雀斑遗传因素常在儿童期发病日晒后加重。表现为面部针头至米粒大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无自觉症状5.太田瘦又称眼上跨部褐青色清为遗传或先天性因素,幼年或青年时发病,与日晒无关表现为领、上下眼睑及颧部,边缘清楚淡青色或蓝黑色斑多为单侧,有的同侧巩膜蓝染,无自觉症状6.口周黑子病又称色素沉着一息肉综合征遗传因素,自幼发病,与日晒无关多在唇部尤以下唇、口腔效膜有褐黑色斑点。也可发生在面部手、足部,可以伴有肠道息肉床可引起痉挛腹痛腹泻、伴发溃疡可有出血,少数病人可发生癌变还可伴有斑秃,甲营养不良,杆状指鼻息肉等。7.着色于皮病系遗传因素自幼发病,日晒后加重。常在面部或颈部手足暴露部位发生褐色斑点,伴毛细血管扩张及萎缩,疣状增生及角化过度性皮疹可发生癌变。8.化妆品皮炎是指由于面部化妆品皮炎引起的色素沉着多见于演员。为面部边缘清楚的淡褐色、红褐色或浅黑色斑或呈弥漫片状或网状。部分病人伴有或以前有皮炎和疾痒。9.良性幼年黑素瘤又称梭形细胞病是来自黑素细胞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少数见于青年人。表现为颊部耳部也可见于四肢、躯干一个坚实的结节。开始生长很快但直径不超过2cm,表面呈红褐色色素沉着,成年发展成皮内德10.固定性药疹为口唇周围多见椭圆形色素沉着斑亦可见于阴部及其他部位。11.接触性皮炎多发于面部或其他接触部位与接触致敏物有关。在反复皮炎后形成色素沉着斑。12.药物性色素沉着大剂量服用氯丙酸在面部或暴露部位出现青灰色色素沉着斑长期使用二甲胺环素,可在面部痤疮损害处或前臂小腿及暴露部位发生蓝黑色、蓝灰色或棕色的色素沉着斑胺碘酮色素沉着系长期大量服用后在面部及日光照射部位发生蓝灰色斑。与银质沉着斑相似。13.事故性粉尘沉着症由于爆炸事故或职业性损伤皮肤使一些带色的粉状物质进入皮肤而造成皮肤持久性色素斑。常见于面部及暴露部位。14.恶性雀斑样瘦又称黑变性雀斑病因不明,多发于4O岁以上妇女,为面部或暴露部位开始为褐色斑渐扩展经过多年,部分病人可恶变成黑色素瘤。二躯干四肢为主的色素沉着1.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遗传因素幼年发病,青春期明显,持续终身表现为手足背对称性多数豆大色素沉着斑,伴有色素脱失斑,无自觉症状2.肢端色素沉着显性遗传婴儿或儿童期发病。表现为指(趾)背侧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在四肢的关节屈侧也有色素加深3.黑皮病显性遗传出生时或婴儿时皮肤色素增加,弥漫分布,后色素渐加深以面部及皱格部色素最重,毛发深黑,可伴有多发黑痣.4.色素痣生后即有或青少年期发生全身各处均可发生,几个至数十个,绝大多数为良性极少数交界痣可恶变。5.蓝疲幼年发病单发或多发。好发于上肢,躯干或面部为蓝色结节,质柔软或坚实,边界清楚6.色素性巨瘦又称兽皮盛生后即有,随年龄而增大。好发于躯干背部为暗黑色斑,斑上有毛。皮肤增厚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由于增厚可形成皮纹样皱褶。7.咖啡斑自幼发病躯干多见,呈淡褐色圆形或卵圆形斑,无自觉症状8.蒙古斑初生即有为良性蓝色斑状皮损。好发腰骰部,几年后自然消退9.伊藤疲类似太田病的色素斑好发于肩及上臂,亦有称为肩峰三角肌褐青色痣。10.恶性黑素瘤以中老年发病多常发于面、颈、足底及甲下等部位开始为蓝黑色。黑色斑片或小结节。渐增大可出现溃破出血等。本病恶性度高,一经确诊及早手术切除11.黑棘友病好发于皱指部位生殖器肛门区、面部肘膝部位。为褐色黑褐色肥厚性色素沉着斑。儿童发病多为良性,成年发病者可伴有恶性肿瘤12.色素性荨麻疹系肥大细胞增生所致有少年型和成年型两种。多自幼年发病,成年后亦可发病皮疹以躯干为多,初为躯干。四肢不退的风团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斑;亦可为斑丘疹、丘疹、结节水癌等皮疹。经搔抓或划痕后斑上又可出现风团为其特征。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真皮内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13.阿狄森病系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全身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表现为青铜色、褐黑色以乳头厚晕、生殖器区、面部及皱措部位明显14.炎症后色素沉着为继发性暂时性色素沉着如慢性湿疹产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愈后可遗留色素沉着斑。系由于慢性炎症刺激机械性搔抓,或外用刺激性药物综合作用的结果。三非黑色素色素异常1.血源性色素沉着如紫瞟等为红细胞血浆渗出皮肤血管外,引起皮肤颜色的改变。因紫癫发生的大小部位的深浅和病期的长短,可表现为红、紫蓝、棕或棕黄色不等。2.胡萝卜素血症为过食胡萝卜及橘类有关使正常皮肤呈现黄色,但巩膜颜色不变,应与黄疽鉴别3.褐黄病又称黑尿病遗传因素系黑尿酸氧化酶缺乏。儿童发病仅见尿色变化,皮肤色素沉着斑在30-40岁以后发生以面部、腋下、生殖器部为重呈淡灰、淡青、淡褐色或黑褐色常伴骨关节疾病。4.纹身根据进入皮肤的颜料不同表现颜色不同。如黑色、青色蓝色或红色。系由人工造成各种不同的图案。四色素减退或脱失1.白癜风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少年多见。可发生在任何部位,表现为边缘清楚的色素脱失斑呈瓷白色,周边色素稍深,大小形态、数目不定,白斑上毛发变白或不变白2.斑驳病为显性遗传初生时或自幼发病。好发于额部,亦可发生于躯干或四肢不对称,表现为白斑中间杂有正常皮肤,也可散布色素加深的斑点3.由化病为隐性遗传自幼发病。表现全身皮肤变白,毛发亦呈白色或淡黄色眼缺乏色素,畏光。4.w删个办呢综合征自幼发病可发生在任何部位。表现为斑状白化病,额部白发耳聋,两内毗侧移位,鼻根部增宽虹膜异色症等。5.老年性白点斑为中老年人的特发性点状白斑为皮肤退行性变。好发于躯干、四肢表现如粟粒至豆粒大圆形白点斑。6.特发性点状白斑病因不明可发生于儿童或任何年龄段。面部、颈部在干四肢均可发生。为针至黄豆大的乳白色斑,边缘清楚7.贫血病自幼发病系该处血管组织发育缺陷。为皮肤色素减退的浅色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特点是以玻片压之与周围之变白皮肤不易区分,摩擦局部周围皮肤发红而白斑处不红8.白色糠疹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多以面部,颈部或上臂肩部片状色素减退的淡白色斑,表面有细薄的糠状鳞屑9.局限性硬度病点滴状硬或斑状硬斑病可发生身体任何部位,表现为白色或象牙色斑点或斑片。光滑发硬表面有不同程度的萎缩。10.结核型麻风由麻风杆菌引起各年龄均可发生,部位不定。表现为皮肤无知觉性白斑边缘较清楚,表面可见细薄鳞屑。结合病史及病理检查确诊

⑷ 脸部伤残鉴定标准怎么算的

工伤脸部伤残鉴定标准是分为轻微伤、轻伤、重伤。最低标准是面部软组织创伤,面部损伤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变,面部皮肤擦伤,面积2.0cm_以上;面部软组织挫伤;面部划伤4.0cm以上。
【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重伤一级a)容貌毁损(重度);轻伤一级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6.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0.0cm以上。b)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4.0cm_以上;多块面积累计7.0cm_以上。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明显色素异常,面积累计30.0cm2以上。轻微伤a)面部软组织创。b)面部损伤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变。c)面部皮肤擦伤,面积2.0cm_以上;面部软组织挫伤;面部划伤4.0cm以上。

⑸ 面部伤残鉴定标准

你说得太笼统,建议你详细描述你的损伤,并且上传照片及医院的病历,以便给你准确的答复。
面部损伤,工伤及他人人为所造成的损伤,均使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具体条文如下:
5.2面部、耳廓
5.2.1 重伤一级
a)容貌毁损(重度)。
5.2.2 重伤二级
a)面部条状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区),单条长度10.0cm以上,或者两条以上长度累计15.0cm以上。
b)面部块状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区),单块面积6.0cm2以上,或者两块以上面积累计10.0cm2以上。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显着色素异常,面积累计达面部30%。
d)一侧眼球萎缩或者缺失。
e)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2以上。
f)一侧眼睑重度外翻或者双侧眼睑中度外翻。
g)一侧上睑下垂完全覆盖瞳孔。
h)一侧眼眶骨折致眼球内陷0.5cm以上。
i)一侧鼻泪管和内眦韧带断裂。
j)鼻部离断或者缺损30%以上。
k)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50%以上。
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3枚以上。
m)舌体离断或者缺损达舌系带。
n)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7枚以上。
o)损伤致张口困难Ⅲ度。
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大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和口角歪斜。
q)容貌毁损(轻度)。
5.2.3 轻伤一级
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6.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0.0cm以上。
b)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计7.0cm2以上。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明显色素异常,面积累计30.0cm2以上。
d)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4以上。
e)一侧眼睑中度外翻;双侧眼睑轻度外翻。
f)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超过1/2。
g)两处以上不同眶壁骨折;一侧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0.2cm以上。
h)双侧泪器损伤伴溢泪。
i)一侧鼻泪管断裂;一侧内眦韧带断裂。
j)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30%以上。
k)鼻部离断或者缺损15%以上。
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1枚以上。
m)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4枚以上。
n)损伤致张口困难Ⅱ度。
o)腮腺总导管完全断裂。
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或者口角歪斜。
5.2.4 轻伤二级
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4.5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
b)面颊穿透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
c)口唇全层裂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
d)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3.0cm2以上或多块面积累计5.0cm2以上。
e)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色素异常,面积累计8.0cm2以上。
f)眶壁骨折(单纯眶内壁骨折除外)。
g)眼睑缺损。
h)一侧眼睑轻度外翻。
i)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
j)一侧眼睑闭合不全。
k)一侧泪器损伤伴溢泪。
l)耳廓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
m)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15%以上。
n)鼻尖或者一侧鼻翼缺损。
o)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
p)舌缺损。
q)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
r)腮腺、颌下腺或者舌下腺实质性损伤。
s)损伤致张口困难Ⅰ度。
t)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及一侧上颌骨额突骨折除外)。
u)颧骨骨折。
5.2.5 轻微伤
a)面部软组织创。
b)面部损伤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变。
c)面部皮肤擦伤,面积2.0cm2以上;面部软组织挫伤;面部划伤4.0cm以上。
d)眶内壁骨折。
e)眼部挫伤;眼部外伤后影响外观。
f)耳廓创。
g)鼻骨骨折;鼻出血。
h)上颌骨额突骨折。
i)口腔粘膜破损;舌损伤。
j)牙齿脱落或者缺损;牙槽突骨折;牙齿松动2枚以上或者Ⅲ度松动1枚以上。

⑹ 新的法律鉴定脸部轻伤是如何鉴定的

新的脸部轻伤鉴定,应当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该标准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面部轻伤标准:
5.2.3 轻伤一级
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6.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0.0cm以上。
b)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计7.0cm2以上。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明显色素异常,面积累计30.0cm2以上。
d)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4以上。
e)一侧眼睑中度外翻;双侧眼睑轻度外翻。
f)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超过1/2。
g)两处以上不同眶壁骨折;一侧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0.2cm以上。
h)双侧泪器损伤伴溢泪。
i)一侧鼻泪管断裂;一侧内眦韧带断裂。
j)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30%以上。
k)鼻部离断或者缺损15%以上。
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1枚以上。
m)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4枚以上。
n)损伤致张口困难Ⅱ度。
o)腮腺总导管完全断裂。
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或者口角歪斜。
5.2.4 轻伤二级
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4.5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
b)面颊穿透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
c)口唇全层裂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
d)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3.0cm2以上或多块面积累计5.0cm2以上。
e)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色素异常,面积累计8.0cm2以上。
f)眶壁骨折(单纯眶内壁骨折除外)。
g)眼睑缺损。
h)一侧眼睑轻度外翻。
i)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
j)一侧眼睑闭合不全。
k)一侧泪器损伤伴溢泪。
l)耳廓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
m)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15%以上。
n)鼻尖或者一侧鼻翼缺损。
o)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
p)舌缺损。
q)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
r)腮腺、颌下腺或者舌下腺实质性损伤。
s)损伤致张口困难Ⅰ度。
t)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及一侧上颌骨额突骨折除外)。
u)颧骨骨折。

⑺ 面部轻微伤鉴定标准

面部轻微伤鉴定标准如下:
1、面部损伤后留有瘢痕,外伤后面部存留色素异常;
2、眼部外伤后影响外观;
3、一侧面神经不完全性麻痹;
4、一侧眉毛完全瘢痕性缺失;
5、鼻尖缺损,最长径线1cm以上,影响容貌;
6、唇部分缺损显露2牙宽度,12牙冠以上;
7、面颅骨部分缺失或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容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一千一百八十条
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⑻ 面部损伤伤情鉴定标准等级

法律分析:面部轻伤鉴定标准相关规定:面部、耳廓损伤,轻伤一级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6.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0.0cm以上。b)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计7.0cm2以上。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明显色素异常,面积累计30.0cm2以上。d)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4以上。e)一侧眼睑中度外翻;双侧眼睑轻度外翻。f)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超过1/2。g)两处以上不同眶壁骨折;一侧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0.2cm以上。h)双侧泪器损伤伴溢泪。i)一侧鼻泪管断裂;一侧内眦韧带断裂。j)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30%以上。k)鼻部离断或者缺损15%以上。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1枚以上。m)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4枚以上。n)损伤致张口困难Ⅱ度。o)腮腺总导管完全断裂。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或者口角歪斜。轻伤二级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4.5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b)面颊穿透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c)口唇全层裂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d)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3.0cm2以上或多块面积累计5.0cm2以上。e)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色素异常,面积累计8.0cm2以上。f)眶壁骨折(单纯眶内壁骨折除外)。g)眼睑缺损。h)一侧眼睑轻度外翻。i)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j)一侧眼睑闭合不全。

k)一侧泪器损伤伴溢泪。l)耳廓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m)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15%以上。n)鼻尖或者一侧鼻翼缺损。o)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p)舌缺损。q)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r)腮腺、颌下腺或者舌下腺实质性损伤。s)损伤致张口困难Ⅰ度。t)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及一侧上颌骨额突骨折除外)。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第十九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⑼ 如何判断面部斑的种类和成因

皮肤色斑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颗粒过多或皮肤黑色素颗粒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出现较正常肤色加深的斑点、斑片。 色斑的分类 1.定性斑:定性斑的性质稳定,不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一旦去除,原部位不会再起,常见的定性斑有:色素痣、老年斑、胎记等。 2.活性斑: 活性斑是由酪氨酸酶活动造成的斑,它的性质不稳定,受外界日光及内分泌等因素影响,颜色深浅发生变化。常见的活性斑有:黄褐斑、雀斑、继发性色素沉着斑等。 色斑形成的原因 色斑的形成原因很多,种类比较复杂。但是我们最常见的色斑是雀斑和黄褐斑,它们是怎样的形成的呢?归纳起来有如下四条原因 : ( 1)遗传原因。常染色体遗传是雀斑主要成因。多从5岁左右儿童开始,女性居多,春夏重,秋冬轻。淡褐色至黄褐色针尖到米粒大小的斑点,对称分布在面部(特别是鼻部)。 ( 2)紫外线照射。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是色斑形成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夏季需要防晒的原因所在。当皮肤接受过多日光照射时,表皮就会产生更多的黑素颗粒,后者可以吸收紫外线,保护人体免受伤害。大家晒太阳后皮肤会变黑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紫外线的照射会引起黄褐斑,普通雀斑颜色加深。 ( 3)内分泌原因。内分泌失调也是女性产生色斑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期和妊娠期的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影响黑色素的产生。另外,内分泌不稳定时通常引起情绪不稳定,也会间接引起色斑形成(中医中将黄褐斑的形成主要归结于肝瘀,比较复杂)。 ( 4)生活习惯问题。压力、偏食、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令黑色素增加。所以睡眠时间不稳定的人,皮肤的代谢率也不佳,会影响黑色素颗粒的产生。 (一)黄褐斑 黄褐斑, 好发于前额、眉、鼻梁、两颊、上唇等处,外形看起来象一只蝴蝶,故又名蝴蝶斑;在肝炎晚期、肝癌、肝硬化、肝功能差的病人,皮肤变黑、发黄,同时伴有黄褐斑,通常亦称为肝斑;妇女怀孕时,由于肌体内分泌发生巨大的变化,常出现黄褐斑,又称妊娠斑, 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疾病。黄褐斑多与内分泌,特别是性激素失调有关,最常见于生殖活动期的妇女。 黄褐斑的成因错综复杂,目前对其定义的确定尚不统一, 蝴蝶斑男女均可发生,究其生成原因,主要是体内性激素所致。妇女怀孕后体内激素发生变化,黄体酮和雌激素分泌量旺盛,引起面部皮肤色素沉着;脑垂体分泌黑色素也能导致局部皮肤颜色加深。青春期少女的垂体、子宫、卵巢等分泌器官功能失调也能产生较多的黑色素,沉着于皮肤内,所以青春期少女也可出现形如蝴蝶的灰暗色斑。此外,长期在野外工作、过多的阳光照射;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冬眠灵、苯妥英钠;使用化妆品不当,也可生出蝴蝶斑。 西医病因归就起来有以下两种: 1 、内因 ? 内分泌功能失调:体内雌雄激素分泌不均衡,雌激素可促使黑素细胞活性增高,黑色素分泌增多,遇诱因而发病(黄褐斑)。 A 、 妊娠期:即由于妊娠期体内雌雄激素因孕育胎儿的需要,出现不平衡,一般情况下不足以导致出现黄褐斑,但如果超出了该范围,就会使黑色素细胞活性增高,黑色素沉着于比较敏感的皮肤位置,导致黄褐斑产生。生育后约有 70 %的患者,如产后调养有方,心情愉快,休息充足,黄褐斑可自愈,但也有 30 %的患者不能自愈,尚需要依靠药物治疗。妊娠期产生的斑又叫妊娠斑或孕斑。 B 、 月经不调:内分泌功能失调本身可以引起月经不调,也可以引起黄褐斑;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月经不调,如肿瘤、血液病、妇科疾病等。月经不调也可以直接引起黄褐斑,成为发病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在发病过程中,黄褐斑与月经不调也可以成为并列关系。 ② 身体内部疾病在面部皮肤的一种表现。 A 、生殖器官疾病所致。月经失调、痛经、子宫附件慢性疾病,卵巢囊肿等生殖器官疾病可同时伴有面部黄褐斑。 B 、 内分泌腺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可产生黄褐斑。 C 、 慢性疾病,如乙肝、结核、肿瘤等疾病均可能致使体内黑素细胞活性增高,遇诱因而发病(黄褐斑)。 (二) 雀斑 是一种好发于面部的点状褐色斑点,早的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发病,一般的人主要在成年后慢慢长出来,通常女性比较多,这种斑也非常影响美观。 雀斑的形成: ? 遗传因素:不过不一定是遗传自你的父母,有可能是隔几代遗传。一般来说雀斑大多出现于皮肤较白的脸上。 曝晒于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一方面刺激皮下的色素细胞活动频繁,制造出大量的黑色素;另一方面损伤皮肤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令黑色素无法顺利排出而残留在皮肤上,甚至沉积在真皮中。所以过度的日晒会加重、加深雀斑,但到了冬天雀斑又会逐渐变淡。 雀斑的特点: 1. 针尖至米粒大的棕色小斑点,因其形状、颜色如雀卵,故名雀斑。 2. 雀斑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等日晒部位,面部多散布在两颊及鼻梁。 3. 雀斑数量多少不定,各个之间互不融合。 4. 一般幼年时就有,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家族史,无其他症状。 雀斑发病率约 18.7%,女性居多。通常在5岁左右出现皮损,青春期前后常加重。皮损常发生在暴露部位,特别是面部,尤以鼻和颊最为常见,重者可累及手背、颈、肩、背上方等部位。表现为浅褐或深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直径一般在 2mm 左右,表面光滑,孤立而不融合,分布疏密不一。无任何自觉症状。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且与日晒关系明显,其色素斑点的数目、大小、颜色取决于吸收日光的量及个体对日光的耐受性,夏季雀斑的数目多、形体大,为深褐色,冬季则减轻。 (三)日光性黑子 是光老化的一个比较常见的表现,这种色素斑看上去虽然类似雀斑,但是和雀斑不一样,日光性黑子的脸看上去更像是一张比较“脏”的脸,同时皮肤可能伴有其他问题,如皮肤松弛、干燥等。 光老化是指光促使皮肤过早地出现老化性改变。光老化最早可在 30岁以前就出现,可能首先表现出来的色素异常和紊乱,比如面部开始出现一些点状或不规则的褐色的色素斑,类似于雀斑,也称之为日光性黑子。部分人的这种色素斑会融合成较大的褐色斑。也有人出现老年斑和色素减退斑的改变。以后皮肤逐渐松弛并形成皱纹,有些人面部还会出现细小的毛细血管扩张(面部红血丝),也有些人皮肤开始变得粗糙,毛孔粗大,甚至呈橘皮样外观等,综合的结果是皮肤逐渐老化失去往日的靓丽。当年龄过30岁以后,人们的面部则开始出现更多的问题,诸如:色素异常(老年斑、日光性黑子等)、皮肤松弛、细小皱纹、面部红血丝、毛孔扩大、皮肤颜色晦暗等。其综合的结果是皮肤开始变得老了起来。 (四)雀斑样痣 表现为非常类似于雀斑的褐色斑点样皮损,但分布和雀斑非常不同,多呈局限性片状分布。 黑子又叫雀斑样痣,但与雀斑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色素性皮肤病。 它可以分布在皮肤的任何部位,以及皮肤粘膜交界处或眼结合膜,表现为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有的略微高起,呈圆形,一般约为针尖至芝麻大小。斑点表面可有轻微的脱屑,但其细致的皮肤纹理没有变化。色素沉着均匀一致,边缘逐渐变淡而接近于正常皮肤颜色。 黑子多发生于幼年,但一直到成年均可以逐渐增多,亦有突然弥散性大量出现者,也有经过多年逐渐减少而消失的。另有泛发性黑子病及面正中黑子病,属于黑子的特殊类型。 黑子与雀斑的不同之处在于,黑子较雀斑颜色深,分布亦比较稀疏和分散,日晒后颜色不加深,数目亦不增多。而雀斑与日晒关系极为密切,其分布仅限于日晒部位,且夏天由于日晒,雀斑数目则加多,颜色加深,损害变大,而冬季相反,数目减少,颜色变淡,损害缩小。 黑子是一种常见色素沉着性疾病,有的时候是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治疗上没有什么特殊有效的方法。如果患者要求治疗,可以通过外科切除,而雀斑虽与遗传有关,但与日晒关系密切,减少日光照射,使用遮光剂及防晒剂,则会减少雀斑的发生。 还有如 : 咖啡斑是褐色的片状色素性皮损,多为椭圆形,当然也可有不规则形。 太田痣表现为面部的青灰色斑片。 颧部褐青色斑是一种好发于中年女性双侧颧部的点状色素斑,其实可能是 太田痣的一个特殊类型,所以也有人将之成为获得性太田。 部分的扁平疣、汗孔角化等也会表现为雀斑样损害。 另外面部各种炎症性皮肤疾病(如青春痘等)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色素斑性损害(炎症后色素沉着)。外伤或任何皮肤炎症都能会引起皮肤的色素性变化。部分先天性皮肤疾病也会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色素性斑的表现。

阅读全文

与面部色素异常怎么鉴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165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2019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416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345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960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78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948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323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85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726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553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713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71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540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93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60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712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1054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64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