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同侧面部及上肢麻木是什么病

同侧面部及上肢麻木是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2-06-20 02:37:47

Ⅰ 一侧面部麻木,有可能是什么病

意见建议:
一、瘀血阻络
气滞日久、血瘀不行或外伤积血、久而成瘀,瘀血阻络、脉络不通、经脉失养。症见麻木不仁、感觉迟钝甚则感觉消失。或兼肢端麻痛、面色黯晦、唇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不利等。治以活血行瘀,兼以理气。
二、风邪入络
感受风邪、入侵面部等处脉络、气血痹阻、运行不畅。症见肢体、手足、颜面部麻木不仁,并可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恶风寒热、脉浮等。治以祛风通络。
三、中气不足
脾胃虚衰、中气不足、气虚不运、肌肤失养。症见手足、肌肤渐渐麻木、感觉减退,并伴见神疲体倦、四肢无力、气短言微、食少便溏、唇面无华、脉象细弱等症。治以补中益气,佐以益血。
四、营血不足
营血亏损、血虚液燥,气血不能随之运行,肢体、肌肤失养。症见肢体挛急、麻痹不仁、伸缩不利,或在肩背,或在腰腿,没有固定部位,麻痹不仁而常兼见酸软、面色无华,唇舌偏淡,或有头晕、眼花、心悸等,脉象细弱。治以补血和营,兼益气润燥。
中医治病要根据不同时期和疾病的发展调整用药,没有一方可以一成不变就治好的,所以建议你请中医面诊,根据你的情况调整用药。
对于肢体麻木者,遇阴寒尤甚者为痰瘀与寒湿内阻,除服药外,并可用血芥子15克研末,调生姜、生葱汁适量,外敷患处约4-5小时,常能取得良效。

Ⅱ 面部麻木是怎么回事

发麻引起的原因有: 1.上肢神经卡压: 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间麻醒史,醒后活动可好转。有时在举手拿电话、梳头或拿报纸时均可使手麻加重。当症状加重,则出现精细动作受限,如手拿硬币、系纽扣困难、编织时手不灵活等,这是因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压迫,即所谓的“腕管综合征”;二是无名指、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间麻醒史,严重者伴有肌萎缩,无名指、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响精细动作。出现手部乏力、握力减退、手部活动笨拙、抓不紧东西等症状,常常在屈肘活动时症状加重。这是因为神经在肘部受到卡压,即所谓的“肘管综合征”。 2.颈椎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长期姿势不正者易发生颈部脊椎退行性改变或椎间盘病变形成边缘骨质增生(俗称骨刺),同时伴有颈肌劳损或痉挛。以致椎动脉和颈神经根受压,引起头部和肢体供血不足,肢体肌肉萎缩和肌力减弱,导致一过性眩晕和手麻腿酸。 3.动脉硬化 多见于老年人,脑动脉硬化同时有颈内动脉硬化狭窄。出现大脑供血不足,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发生功能性障碍,一侧上下肢或半身麻木、乏力和暂时性头痛或眩晕。病情迁移加剧而突然发生缺血性中风,说话困难和瘫痪。此时不应紧张和悲观,应立即卧床(无枕)休息,按医嘱服用溶栓、扩血管药中医针灸治疗,可望逐渐好转并恢复正常活动。 4.营养不良 多见于贫血、肠寄生虫感染、骨肠病变或缺乏维生素B1和钾盐的人,发生肌体供血不足和供能不足,出现神经以致使手中感觉和运动障碍。有手麻腿酸、乏力头昏或心慌等症状。需要按医嘱酌情服药驱虫、调理肠胃,选吃富含铁质、钾盐、维生素B1、B2及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血、瘦肉、豆制品、杂粮、绿叶蔬菜和禽蛋等。 5.神经类 可由猩红热、伤寒、感冒、麻疹、带状疱疹、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疟疾、急性血吸虫病、白喉、破伤风和菌痢等引起,细菌或病毒分泌的神经毒素多发性神经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6.中毒性疾病 某些化学品如一氧化碳、二硫化碳、苯胺、有机磷农药、氯苯乙烷,重金属如砷、铅、汞、铜、锰等及慢性酒精中毒都可以造成肢体麻木酸痛,并伴有以上各种病因的特殊症征。 7.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如难已控制的忧郁、烦躁、失眠、纳差、周身不适、麻木、乏力。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精神抚慰,适当锻炼、加强社交、增加情趣及对症治疗。 8.糖尿病中老年人感到手足发麻、疼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手足麻木或疼痛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40%的糖尿病人,除表现为四肢麻木,还伴有皮肤虫爬感、灼热感。治疗糖尿病关键在于降低血糖,平时要控制饮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手足麻痛感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9.高血压血压升高后血管收缩,全身小血管痉挛,管腔变窄,致使肢体远端的肌肉血供减少,出现末梢循环障碍,营养暂缺,就可使肢体麻木,尤其是指、趾更为敏感。麻木可仅在几个指、趾发生,持续短暂后又可缓解。 10.中风先兆 突然感到肢体麻木或半侧面部麻木,或舌麻、嘴唇发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动作不灵、突然说话不清楚或听不懂他人说话的意思;嘴角歪斜、流口水、头晕或站不稳甚至要晕倒;嗜睡及无法解释的头痛等。这是中风的先兆。遇到上述情况,应立即让病人安静平卧且头偏向一侧,不要惊动或搬动患者,尽快请医生出诊。 11.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病,发作时表现为拇指、食指、中指、半侧无名指麻木疼痛。这是由于腕部过度运动,使包绕腕部肌腱、神经的腕管变得狭窄,若压迫支配拇指、食指、中指、半边无名指的正中神经,可出现手指麻、痛,并常在夜间因麻痛而惊醒。有的人还表现为拇指、食指无力,拿东西时抓不住。 患腕管综合征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局部封闭治疗效果较好。若压迫症状较重,可做手术缓解。预防方法是在手、腕劳动一段时间后,让腕部放松休息,适当做些内外、左右、上下的活动,使局部血液循环畅通,防止炎性物质聚集导致腕管狭窄。 12.椎管内占位病变 有些颈髓外肿瘤,早期可致某侧指掌麻木、乏力。若胸腰段肿瘤,则可致某侧的趾、足背等麻木,足如踏棉花,并可向上伸延,兼有痛觉减退。作共振检查可诊断。 若您症状经常发生,且年龄在中年以上,则需进一步检查其原因。 神经根型的颈椎病常常有手指麻木或放射性痛,以致一些病人甚至医生错误地把手部麻痛和颈椎病等同

Ⅲ 面部手脚发麻

手脚发麻乃是由于末梢血液流通不畅而导致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现发麻的现象。 手脚麻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症状,如怀孕、不正确睡姿、如厕蹲久了均可引发,一般会在短时间内消除,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有的人手脚麻木后长时间(超过一天)无法缓解,就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疾病的信号。
·由疾病导致的手脚麻木有: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会出现手脚麻木。只要身体任何部位经常出现麻木、酸痛、肿胀,就要及时检查血糖。
二是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手脚麻木。
三是神经炎引起的麻木。神经炎最常见的病症即手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达半个月之久,就会引起神经炎。
四是四肢分散性地出现麻木。四肢不是同时出现麻木,而是分散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后的中风、昏迷引起对头部神经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对手神经的刺激、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经刺激导致的腿麻木等。
手脚麻木不能对症治疗,而是要对病因治疗。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都应该首先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判断神经有无损害,受过何种刺激。 若是神经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作肌电图检查,进一步确认神经受损程度、范围、性质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则再转到其他相关科室治疗。 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脚麻木,要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范围、性质来选择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配合针灸、理疗同时进行,促使其快速恢复。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引开受压迫神经以达到解除神经受压迫、刺激的目的。 病情治愈程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病变原因和性质。如果是周围神经(除脑、脊髓以外的神经)损伤,一般恢复的时间比较长。
★老人手脚发麻多与脑血管硬化密切相关,其中以小中风及高血压引起发麻现象最多。 所谓“小中风”,又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质缺血,大脑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了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脑缺血可引起一侧上肢或下肢麻木,或者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半身不遂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中风”除有手脚麻木或软弱无力外,还伴有头晕、头痛、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复视等)、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下降),以及血压增高或偏低等现象;手脚麻木多为半侧,以大拇指或连同食指麻木者为常见。 高血压者当血压波动或升高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动脉管腔变窄,可使胶体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现发麻。除手脚麻木外,患者肢体可有僵硬、蚁行感,以及常伴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等症状。此外,血压突然降低,有时也可出现手指发麻感觉。 春季,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手脚发麻,这多与初春时气候干燥、寒冷,易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有关。高血压除可有手脚发麻外,有时还可能导致短暂脑缺血至脑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瘫痪、失语及昏迷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脑血管硬化以60 岁以上老人发病最多。所以,当老年人近期如反复有手脚发麻现象,首先应考虑是脑血管方面疾病。由于脑血管疾病又常与血压、血糖、血黏度等有关。 为明确诊断,患者应到医院查血压、血脂、血糖、眼底及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查,必要时应配合X线摄片或CT检查。一旦确诊原发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降血压、溶栓、降血脂、降血糖等。
★手脚发麻亦有可能是颈椎的毛病,如果经常伏案工作或者电脑工作者要考虑是否有颈椎疾病,颈椎病容易压迫神经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而出项手脚麻木
■【对于办公室一族和电脑工作者导致手脚发麻的预防方法】■
颈部与肩部运动
1、十指交握放在脑后,重量置于手和手臂,将头往下压,脖子伸直,深呼吸5次。
2、将右手置于左耳,轻轻勾住,让头倾向右方,做深呼吸5次,重复数次后换左手练习。
3、慢慢旋转颈部,顺时针、逆时针各5次。
4、将肩膀提高,吐气并放下,重复4~5次。
5、晃动肩膀,向后5次,向前5次。
6、脸向右看后下方,重复3~5次,再反方向进行。
7、放松坐着,手臂垂直平放于膝,然后抬头挺胸,二者交替运动3~5次 脚部与足部运动 将腿弯曲提起与胸平行,提起、放下各5次,可让你备感舒适。 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脚踝各10次。 将脚趾并拢,弯曲向上,伸直向下交替做5次。 脚平贴于地然后换脚,重复练习20~30次。
手部与脸部运动
1、用指尖按住头顶部,上下移位。(轻按)
2、用指尖轻轻由太阳穴按摩到下颚处。
3、食指与拇指捏住上眼皮,向外拉,反复多次。
4、沿着面颊骨按摩眼睛四方。 由鼻孔旁向外按摩至下颚,再回到原点。 沿着下颚向下按摩。 下颚左右转动各5次。 手掌按住鼻尖做圆周运动,每个方向5次。 捏住耳骨向上、向下、向外拉各3次,然后向前、向后各转动3次 办公族
“保健操”13招
1、双手捂住耳朵,手指弹动脑袋,10~20次,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
2、扯耳朵,右手经过后脑勺,往下扯动左耳垂;随后,左手经过后脑勺,往下扯动右耳垂,每次做10~20次。
3、炼眼,双眼远眺窗外的景观,眼睛用力向下眨,可舒缓眼睛晶状体的疲劳。
4、“转颈”,脖子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动,可放松颈部紧张神经。
5、肩周的最疼点,可采用压抓揉的手法,可缓解痛楚。
6、“搓脸”,双手相互搓热后,搓脸,使脸部发热,可起到活血的效果。
7、“伸懒腰”,反复数次。
8、双臂过头,扶住墙壁向下压,可拉伸、牵引劳累的肌肉。
9、“搓肚”,手掌搓肚皮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搓动,可帮助消化。
10、“腹式深呼吸”,平时我们采用的胸部呼吸,可采用腹部深呼吸,一舒一张。
11、“提肛”,肛门缩起,放松,可防止痔疮等疾病。
12、散步。
13、不坐电梯,爬楼梯,办公室简单实用的运动。
★手脚发麻更严重的可能是中风先兆.
★如果手脚发麻伴随着:腰酸、腿痛、腿抽筋等不适,其实这是体内缺钙的信号。可以喝点牛奶,另外一个就是多做运动,可以解决
★若手脚发麻伴随着:出虚汗,眼花,四肢无力,留鼻血等不适,可能是贫血引起的,需要到医院查个血常规。
★另外:如果出现3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话,就容易导致末梢血液流通不畅,会出现手脚麻木;
·非疾病引起的手脚麻木原因: [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六欲。其中七情是指:喜、怒、哀、思、悲、恐、惊。而几个关键的是, 喜伤心, 悲、怒伤肝, 思伤脾, 忧伤肺, 惊、恐伤肾。 如果这几项太过于强烈,都会伤及身体。 在长时间的大哭后,肝脏和肺都会受到“冲击”。由于肝脏主血,是怒则伤肝,血库震荡,则血脉乱,肺主气,在它们受“伤害”时,会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呼吸系统暂时“衰竭”,就会出现手脚发麻,无力,面部无控制的抽搐,头晕,胸闷喘不过来气、等症状。 这是身体内脏的机理问题,并非是神经上有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大哭、大悲,若哭过之后,要多喝一些水,也可以睡一会觉缓解。
☆手脚发麻亦可是气血不足造成,既是血虚。因为阳气虚弱,造成血虚,并且阳气无力行血,血液就达不到血管末梢。手脚是人体的末梢,因此血虚会有发麻的感觉。 平时注意保养,阳虚应该少吃寒凉食物
【解决方法】 以上几点非实质性疾病引起的手脚发麻 可吃些中药来慢慢调理
■另外■: 有时偶尔休息不足,缺乏运动,身体虚弱,常坐办公室的也会导致手脚发麻,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清晨起来跑步,注意休息.

Ⅳ 一侧面部及身体外侧皮肤发麻是什么毛病

外侧皮神经炎,为过度劳累,久病或者外伤导致气血亏虚,气血瘀滞不通,血液循环差,神经失去营养,因此外侧疼痛,

Ⅳ 面部麻木是什么病会面瘫吗

脸部麻木,先要看是单侧的面部麻木,或者是整个面部麻木。如果是单侧面部麻木,就考虑是面神经炎,面神经炎也就是常说的面瘫。面瘫有中枢性、周围性。周围性面瘫,大多数是由于感染病毒引起的面神经发炎,中枢性就是急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的面瘫。如果面部麻木是单侧的,同时又伴有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就更支持急性脑血管病诊断,需要进一步查头颅核磁或者CT明确诊断,排除脑血管病。看面部麻木的症状是持续性的还是发作性的,如果是间断出现发作性的,比如在剧烈的运动之后或者是情绪激动之后,出现面部麻木,就提示是缺血、缺氧的表现,通过情绪缓解之后或者是吸氧之后,症状可能会快速得到缓解,这种情况问题是不大的。或者在密闭的空间待的时间长了,也会出现这种因为缺血、缺氧导致的面部麻木,室内通风条件改善之后,症状可能会逐渐缓解,没有什么大问题。

Ⅵ 妈妈头晕伴左侧面部及上肢麻木是怎么回事

你母亲的症状已经很明确了,属于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脑部CT正常,也排除了脑部其它的疾病,脑血流图已提示有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常见于血压异常(低血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贫血等疾病(还有一些少见的疾病,这里不便详述.). 脑供血不足的症有:顽固性的头晕头痛(可以通过神经反射,引起颈部疼痛,易误诊为颈椎骨质增生,按颈椎骨质增生治疗列效.颈椎病引起的头晕与头部某一固定位置有关,由于颈椎椎体不稳,椎动脉局限性受压引起,避开这个位置后头晕很快消失,因此,颈椎病不会引起顽固性的头晕头痛.),多梦失眠,精神萎糜不振,心情烦躁,记忆力下降,心慌胸闷,面部及四肢麻木(发冷),视物模糊,严重时走路不稳(甚至昏倒).颈椎病一般不会有以上这些症状. 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大脑与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异常.脑供血不足只是脑血流量减少,所以作脑部CT及核磁共振均是正常的,作脑部多普勒检查(脑血流图)会发现脑血流量减少.并非每一位脑供血不足患者,都具有以上脑供血不足的全部症状,为难2(低或高或血脂,血糖(异常),加上以上脑供血不足的2_3个症状,再加上多普勒的检查结果(脑血流量减少),就可以诊断为脑供血不足. 其实你母亲的检查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血脂,血糖正常,脑血流图已提示脑供血不足(CT正常,已排球脑部其它疾病),你母亲的症状也是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已完全可以诊断为脑供血不足.不要再作其它检查了,再作其它检查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你母亲要到医院多测几次血压(因为脑供血不足问题多出在血压上),验下血看有没有贫血,因为引起脑供血不足的高血脂,高血糖的病因已经排除,余下的就是血压和贫血的原因了.把这两个病因找出其中一个病因,或两个因都有,再按照病因来治疗,才会有效果.估计,你母亲以前虽然检查出是脑供血不足,但没有找出病因,所以治疗效果不好(因为现在出现麻木),要注意"脑梗塞"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血压正常值定得过低(我国成人收缩压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均属正常).据我们多年来对顽固性头晕头痛患者的治疗和观察,收缩压低于11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70毫米汞柱,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如果按照以上标准,许多低血压患者会被漏诊和误诊,失去早期治疗的会!这一问题,希望能引起你的重视,因为一但诊断错误,治疗就会没有效果! 顽固性的头晕头痛,多年来一直是医学上的顽症之一.由于篇幅有限,不便一一详述.如果你有兴趣,请查阅我的网络空间,里面有关于头晕头痛的详尽资料(1,头晕头痛为何难以医治.2,头晕头痛患者的生活、自我保健须知。)。

Ⅶ 手臂发麻是怎么回事

不要以为手发麻只是单纯的手腕问题,应该从手发麻的根源上寻找元兇。造成手部酸麻、疼痛的疾病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痛风:一名30多岁的男性,经常上网不到五分钟,就觉得手麻疼痛不已,就医检查过程中,医师发现患者的大脚趾、脚踝关节有红肿症状,抽血检查,结果尿酸值高达9.2mg/dl(正常值应为4至7),确定患者有痛风,治疗后,手麻及关节疼痛等问题都获得改善。临床显示,手麻的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压迫到正中神经,而出现手麻疼痛问题。

二、一过性脑缺血:这是引起老年人手发麻的常见原因。老年人常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会引起血管痉挛,高血脂会引起血管硬化,加上老年人血液粘稠度会增高,睡眠时血流又缓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而致手发麻。因此老年人要定期查血压、查血脂、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要进行治疗。平时多饮水,服用一些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手发麻的现象便会消除。

三、颈椎病: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它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或局部关节韧带松弛而使颈椎局部的血管、神经组织受压而造成的,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手发麻是其症状之一。患了颈椎病,做颈椎X光片可诊断,治疗措施有理疗、牵引和应用活血化淤的药物。平时,可常做一些缓慢活动颈部的保健操,并要注意睡眠时枕头高矮要适宜,一般以7-9厘米高为宜,不可过高或过低,软硬也要适中,睡姿要正确,可避免颈椎局部血管和神经组织受压而致手麻。

四、糖尿病:糖尿病会产生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是其中之一,一旦发生这种并发症,会有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患了糖尿病,要进行正规合理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1、B6、维生素C,还可配合应用银杏叶制剂、川芎嗪等药物,四肢麻木感便会消除。

五、末梢神经炎:如果长期消化吸收功能差,营养不良,会引起维生素B1缺乏致末梢神经炎,也会引起手发麻,此时只要注意增加一些营养,多补充维生素B1便可。

六、臂神经受压:睡眠中如果姿势不正,颈项偏斜或手臂受压,会因臂神经受压而引起手发麻,这时只要换个姿势睡,活动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以得到消除。

七、用药过量:应用某些药物过量,如庆大霉素,会发生口唇和肢体发麻的副作用,要注意避免用药过量。

另外,怀孕也可引起手发麻。妊娠中后期,特别是孕7个月后,由于体内循环量加大及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即会引起手发麻、手指发胀。应采取的对策是低盐饮食;时常活动一下手指;适当休息,多卧床,多做手指弯曲再伸直(即握拳运动)的动作;多吃含有维生素B1的食品,如坚果、全麦谷物、绿叶蔬菜等。
所以,如果出现手麻疼痛问题,最好找医师诊断出根本病因,对症治疗,切勿自行购买止痛药服用,以免延误治疗的时机。

Ⅷ 头皮发麻,脸发麻,手发麻,是什么原因

头皮和脸部发麻是一种感觉障碍,主要是见于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核以及三叉神经核以上的病变。一般是由于病毒感染、炎症、缺血、肿瘤等病因引起。1、原发性的三叉神经病变:是以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受损为主,表现为同侧的面部麻木,可以累及到半个面部.

Ⅸ 脸会麻痹怎么回事

中枢性面部麻木和周围性面部麻木具有不同的病因,绝大多数面部麻木是由于三叉神经周围支病变所致,可选择性累及单侧眼支、上颌支或下颌支,病因以外伤、手术损伤、颌骨炎症或肿瘤为多见。凡是损害三叉神经脑干以上传导通路的病变都可能产生中枢性面部麻木,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小脑桥脑角肿瘤、多发性硬化等。
疾病因素
中枢性面部麻木可见于延髓空洞症,延髓背外侧综合症及脑干肿瘤;
丘脑病变会导致对侧面部和肢体麻木,多见于脑血管病;
延髓病变导致同侧面部和对侧肢体麻木的交叉性感觉障碍,可伴有吞咽咀嚼困难或头晕;
海绵窦或眶尖部病变造成的面部麻木会伴有眼球运动障碍,可见于肿瘤或炎症。
三叉神经上颌支损害造成同侧眼裂以下到口角范围内的麻木,以颅底骨折或肿瘤侵润较为多见;
颏神经病变(颏麻木综合症)导致下巴和下唇以中线为界的局部麻木,多见于转移癌造成三叉神经下颌支在通过颏孔部位受损;
另外,多发硬硬化、脑干损伤、三叉神经瘤或鼻咽癌、桥小脑角肿瘤也可累及三叉神经所有分支。
药物因素
少数情况下,三氯乙烯中毒可造成面部麻木。
生活方式
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减少脑出血、脑梗死等造成中枢性面部麻木的风险。如果面部麻木加重、伴有头面疼痛、肢体麻木无力或疼痛,视物成双、听力减退、头晕、鼻涕带血等情况要及时就诊。

Ⅹ 70多岁的老人一侧肢体和面部麻木是什么原因

肢体麻木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部麻木不仁、非痛非痒、肉内如有虫行,甚则痒痛不知、感觉消失、如木之厚。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治疗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瘀血阻络
气滞日久、血瘀不行或外伤积血、久而成瘀,瘀血阻络、脉络不通、经脉失养。症见麻木不仁、感觉迟钝甚则感觉消失。或兼肢端麻痛、面色黯晦、唇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不利等。治以活血行瘀,兼以理气。
二、风邪入络
感受风邪、入侵面部等处脉络、气血痹阻、运行不畅。症见肢体、手足、颜面部麻木不仁,并可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恶风寒热、脉浮等。治以祛风通络。
三、中气不足
脾胃虚衰、中气不足、气虚不运、肌肤失养。症见手足、肌肤渐渐麻木、感觉减退,并伴见神疲体倦、四肢无力、气短言微、食少便溏、唇面无华、脉象细弱等症。治以补中益气,佐以益血。
四、营血不足
营血亏损、血虚液燥,气血不能随之运行,肢体、肌肤失养。症见肢体挛急、麻痹不仁、伸缩不利,或在肩背,或在腰腿,没有固定部位,麻痹不仁而常兼见酸软、面色无华,唇舌偏淡,或有头晕、眼花、心悸等,脉象细弱。治以补血和营,兼益气润燥。
中医治病要根据不同时期和疾病的发展调整用药,没有一方可以一成不变就治好的,所以建议你请中医面诊,根据你的情况调整用药。
对于肢体麻木者,遇阴寒尤甚者为痰瘀与寒湿内阻,除服药外,并可用血芥子15克研末,调生姜、生葱汁适量,外敷患处约4-5小时,常能取得良效。

阅读全文

与同侧面部及上肢麻木是什么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166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2019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417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345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960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78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948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323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86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726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553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713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71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540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93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60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713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1054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64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