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面部长东西做ct能做出来什么

面部长东西做ct能做出来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6 10:04:29

‘壹’ ct是检查什么的

CT只是一种检查机器,或说是方式,可以全身检查,也可以部分检查。
CT机是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它是由X光机发展而来的。其分辨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大大高于一般X光机。

一般来说,CT对所有器质性疾病都可以进行检查,尤其对密度差异大的器质性占位病变都能检查出来并做出定性诊断。但最适于CT检查的病是脑部疾病,其中对肿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检查效果最好,其次是腹部实质脏器的占位病变,如肝、脾、胰、肾、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对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块也能显示并做出诊断;再其次则是对胸腔、肺、心腔内的肿块,脊柱、脊髓、盆腔、胆囊、子宫等部位的肿块检查。CT对一些弥漫性炎症及变性性病变的检查效果稍差,如对肝炎,CT检查无多大价值,对胃肠道内病变的检查,CT不如内窥镜。

CT对肿瘤、肿块、出血等易于查出;但病变太小,尤其小于6毫米的病变,CT则难查出。

CT机属于放射线检查机器,所以有一定的放射线损伤,但人体所受的X线很少,每次检查所受的放射线仅比一般X光检查略高一点,一般不能引起损伤,但盲目的多次CT检查是不好的。

怀孕期间,做腹部CT检查要慎重,做其他部位检查时,也应对腹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X线对胎儿造成影响。
楼主比较瘦,可能是内分泌的原因,比如甲状腺机能抗进,也可能是胃肠功能的原因。建议不要做CT。而是先到内科询问一下医生。找出大概原因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贰’ CT检查是什么

CT只是一种检查机器,或说是方式,可以全身检查,也可以部分检查。
CT机是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它是由X光机发展而来的。其分辨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大大高于一般X光机。

一般来说,CT对所有器质性疾病都可以进行检查,尤其对密度差异大的器质性占位病变都能检查出来并做出定性诊断。但最适于CT检查的病是脑部疾病,其中对肿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检查效果最好,其次是腹部实质脏器的占位病变,如肝、脾、胰、肾、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对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块也能显示并做出诊断;再其次则是对胸腔、肺、心腔内的肿块,脊柱、脊髓、盆腔、胆囊、子宫等部位的肿块检查。CT对一些弥漫性炎症及变性性病变的检查效果稍差,如对肝炎,CT检查无多大价值,对胃肠道内病变的检查,CT不如内窥镜。

CT对肿瘤、肿块、出血等易于查出;但病变太小,尤其小于6毫米的病变,CT则难查出。

CT机属于放射线检查机器,所以有一定的放射线损伤,但人体所受的X线很少,每次检查所受的放射线仅比一般X光检查略高一点,一般不能引起损伤,但盲目的多次CT检查是不好的。

怀孕期间,做腹部CT检查要慎重,做其他部位检查时,也应对腹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X线对胎儿造成影响。

‘叁’ 做ct检查可以查出哪些病

只要是身体系统的器质性病变,都能检查出来。例如:肿瘤、骨折、炎症、血栓等等。

1.ct检查的原理

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中文翻译为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它是利用X射线对不同物质的穿透吸收率不同,扫描人体绘成断面或者立体的图像,使医生可以直观的看到人体内的变化,特别是难以检查的脑部、神经系统发生的病变。

血管检查也是如此,血管遍布身体各处,微小的血管病变却逃不出ct的眼睛,早期的动脉瘤或者静动脉异常都能通过ct检查发现。

总之,如今ct检查涉猎医学的各个领域,是医生的好帮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说不定将来会有更胜于ct检查的方法问世,人类在探索自身的脚步上,一直是前进着的。

‘肆’ CT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CT检查可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头、颈、五官、胸、腹、盆腔、脊柱和四肢等。从理论上来讲,凡是病灶密度或形态发生改变的病变都适用于CT检查,包括肿瘤如肺癌、肝癌等,肿瘤样病变如囊肿、肉芽肿等,炎性病变如肺炎,遗传性病变如各种发育畸形,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瘤、脑中风等,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氟骨症等。但某些疾病如果不能引起明显的器质性改变则CT检查结果常常是阴性,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头痛等等,CT检查的目的在于排除器质性病变,为临床确立诊断提供帮助。ct观察脑部、胸部病变,当发现有占位性病变时就要做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的定性检查。对于腹部病变一般直接做ct增强检查,有利于发现病变。ct也称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伽马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做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据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
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ct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x射线ct。第二种、超声ct以及伽马射线ct等。

‘伍’ 什么样的CT可以拍面部神经线

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在一个横断解剖平面上,准确地探测各种不同组织间密度的微小差别,是观察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的一种较理想的检查方式。在关节炎的诊断上,主要用于检查脊柱,特别是骶髂关节。CT优于传统X线检查之处在于其分辨率高,而且还能做轴位成像。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高,所以软组织、骨与关节都能显得很清楚。加上CT可以做轴位扫描,一些传统X线影像上分辨较困难的关节都能在叮图像上“原形毕露”。如由于骶髂关节的关节面生来就倾斜和弯曲,同时还有其他组织之重叠,尽管大多数病例的骶髂关节用x线片已可能达到要求,但有时X线检查发现骶髂关节炎比较困难,则对有问题的病人就可做CT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据在强磁场中放射波和氢核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磁共振一问世,很快就成为在对许多疾病诊断方面有用的成像工具,包括骨骼肌肉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最适于做磁共振成像,因为它的组织密度对比范围大。在骨、关节与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方面,磁共振成像由于具有多于CT数倍的成像参数和高度的软组织分辨率,使其对软组织的对比度明显高于CT。磁共振成像通过它多向平面成像的功能,应用高分辨的毒面线圈可明显提高各关节部位的成像质量,使神经、肌腱、韧带、血管、软骨等其他影像检查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结果得以显示。磁共振成像在骨关节系统的不足之处是,对于骨与软组织病变定性诊断无特异性,成像速度慢,在检查过程中。病人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可引起运动伪影,影响诊断。

‘陆’ 做CT可以检查出什么来啊

6月1日 20:21 腰腿痛:腰突症的警示信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教授 刘忠军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开会、用电脑、开车、坐车......人们坐的时间越来越多;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一“多”一“少”,让不少人过早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腰突症到底有哪些表现?其治疗方法是不是真象一些广告上所说的那样?平常应如何预防?本刊特约请专家撰文为读者指点迷津。

某日,我在骨科门诊接待了一位四十多岁、知识分子模样的男性病人,他带着满脸痛苦的表情,歪着身子,一步一跛地走进诊室。当我为他做身体检查时,他忙着叙述道:
“我这右腿痛了半年多了,从右臀部一直到大腿小腿都痛,小腿和足背部有些麻木。如果休息几天,痛就减轻些,所以就没把这事当回事。昨天,我蹲在院子里修剪花草,突然站起来时,右腿痛一下子就变得剧烈。睡了一天,没见好转,所以就急忙到医院来了。”
经检查,发现病人右侧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已轻度萎缩,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的痛觉敏感度减弱,足趾向上翘起的力量也明显减弱。经CT扫描显示,该患者第4和第5 腰椎之间的椎间盘已明显向右后方突出,并对神经根造成严重压迫。显然,患者是得了腰突症。
“我腰部从没受过伤,也很少干力气活,怎么会得腰突症呢?既然是腰椎间盘突出,为什么腰一点都不痛,而腿却疼得厉害呢?”当我向患者下结论时,患者非常困惑地问道。
其实,这就是腰突症常用来迷惑、欺骗患者的“伎俩”。
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就是腰突症发出的警示信号。腰痛,是大多数腰突症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有时腰痛可以影响到臀部。但此时,由于症状较轻,很多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坐骨神经痛是腰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发生率约为97%左右。坐骨神经痛往往是呈“下腰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足部”的放射痛。很多病人乃至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都认为这种腿痛可能是腿上的毛病,结果延误了病情。此外,很多病人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有由于增加腹压而使疼痛加剧的临床表现。
另外,有少数病人由于髓核脱出游离在椎管内,而椎管内有主管会阴部大小便的马尾神经,马尾神经受压迫,便可能出现大小便障碍,会阴部感觉减退或性功能障碍等。有的病人由于髓核压迫神经根时间过久,还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踝部及足趾运动功能障碍等。

认识腰突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教授 刘忠军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在腰腿痛病人中腰突症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它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症。
人的脊椎由33节椎骨组成: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骶椎和4节尾椎。颈、胸、腰椎的椎骨之间都有椎间盘来连接,而骶椎和尾椎,在发育过程中已融合成一体,没有椎间盘。
椎间盘由外周坚韧的纤维环和被围于中央的胶冻样髓核组织所组成。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对脊椎既起连接和稳定作用,又有支持脊椎弯曲活动和缓冲脊柱压力的作用。
从原则上来说,每个椎间盘都有突出的可能,但尤以第4与第5腰椎之间,以及第5腰椎与第1骶椎最容易发生,发病率约占腰突症的90%~96%。
这是因为它们之间的椎间盘,靠近脊柱下端,平常承受的重力及活动范围均很大,所以出现损坏和髓核突出的机会就最多。

为什么会得腰突症呢?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年龄增大,二是外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主要成分即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髓核的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髓核渐渐失去弹性,以至椎间盘结构松弛。此时在一些应力的作用下,髓核可顶起纤维环,即所谓的“膨出”或“突出”。
如果椎间盘遭受损伤,甚至破裂,纤维环会变得薄弱。轻者,髓核可“突出”;重者,髓核可沿着纤维环的破损处挤出,即所谓“疝出”或“脱出”。无论是“突出”还是“脱出”,椎间盘都有可能压迫行走于椎管内的神经而造成以上所述临床症状。
腰突症的发生无疑与腰部活动及年龄增大因素有关。但其诱因,却不只限于腰椎外伤或高强度腰部负重。因为在临床上,大多数腰突症患者并无明显受伤病史,不少的患者甚至是脑力劳动者。实际上,腰背部慢性劳损及腰椎周围肌肉力量的缺乏,才是腰突症最主要的帮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开会、用电脑、开车、坐车......人们坐的时间越来越多,但工作节奏的加快,却使人们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一“多”一“少”,使得不少人过早出现腰肌劳损和腰椎“老化”。这就是腰突症患病率增高的直接原因,也是该病“年轻化”的直接原因。

● 作者简介:
刘忠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重点研究脊柱创伤、畸形及肿瘤的临床诊治与脊髓损伤的实验等。近十几年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参与编写或编译脊柱外科专业着作5部,主译专着1部,完成脊髓损伤相关课题4项。

治疗办法多 选择当慎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教授 陈峥嵘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对于腰突症患者,最容易发生的事有两种情况:一是病情较轻时不投医,结果病情加重;二是病急时乱投医,结果花了钱反而延误了病情。所以,患者首先要走出这两种治疗误区,让病情得以及时正确诊治。
一般说来,腰突症的治疗可分为保守疗法(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初次发病的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后,往往宜先采取保守治疗。
保守疗法
保守疗法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发病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待症状基本缓解后,方可戴腰带下地行走。在卧床休息期间,应作持续性骨盆牵引,如能坚持两周或更多时间,将会有很好效果。牵引重量应视个体差异而定,每侧宜在7~15公斤之间,每天牵引6~8个小时,期间可适当休息2~4次,放松一下。一些医院门诊有快速牵引一次几十分钟的,但效果是不大稳定的。
有的病人不愿手术,于是医师会采用静脉点滴甘露醇或激素治疗,其主要作用是消除炎症,消除水肿。这种方法可以暂时性减轻患者的痛苦,但从长远来说,是不可靠的。
也有的病人在急性发作期治疗时,医师建议作髓管封闭,也就是将带有麻醉药和激素的混合液,注射到病人的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的部位。这样,有时确实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有好景不长需再次注射的病例。由于注射激素药物中有微细的粉末状颗粒,不易被吸收,反复注射会造成这些颗粒续集在神经根周围,引起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粘连本身也会刺激神经根。有些病人反复注射仍然无效,最后仍须做手术,这时粘连就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假如手术医师经验不足,往往会损伤神经,同时还可能产生手术并发症。
有的主张采用在椎间盘内注射化学溶解酶的方法,因这种方法有不彻底性和风险性,很少有医师愿意使用。这种药物在注射时,如漏到椎间盘外渗漏到椎管内,均会引起严重后果,可使正常的神经受损害,造成大小便失禁和双下肢瘫痪。因此,使用时必须慎重,手术医生的技术必须十分熟练方可考虑。
还有些病人也可尝试去做一些推拿和手法按摩,这也能起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也有治愈的病例。但必须请专科推拿医师去治疗,具体的推拿应作几个疗程,推拿医师会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来处理的。
手术疗法
至于手术疗法,有微创手术治疗和一般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术两种。微创手术是在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这种手术在国内应用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且技术和器械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但这种微创手术有可能产生治疗不彻底和手术指征狭窄的不足之处,必需提高手术适应症的严格把关。
另一种方法是一般的椎管减压术。这类手术在市级区级医院是不成问题的,可以较为顺利地为病人解除痛苦。有些病人除了椎间盘突出外,还有腰椎不稳定,即腰部长期承受压力而引起腰椎退行性变,这时除了作髓核摘除减压外,还需作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腰椎几个节段的融合术。这种手术创伤较大,技术不熟练者会造成一些并发症。但如医院技术水平及医疗条件等均很规范的,则还是可以考虑的。

● 作者简介:
陈峥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对腰椎病变、骨肿瘤及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出版及参与编写专着十余册,发表论文近百篇,申请获资助的基金共十余项。

预防腰突症4要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教授 李康华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腰突症是青壮年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但是,只要我们注重预防保健工作,腰突症就会远离你。
1.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腰突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因此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就会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于是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
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
2.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腰突症。
下面是几种有助于保护腰椎的常用姿势:
站立劳动者:髋、膝关节微屈,以15度左右为宜,自然收腹,双侧臀部肌肉向内收缩,使骨盆前倾,腰椎变直。
坐位工作者:调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双膝关节能自由屈伸,上腰椎与靠背椅贴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应能托住双侧大腿为宜。
因工作性质需要半弯腰的劳动者(如炊事员、理发师等):保持下腰部伸直,两足分开与肩平行,使重力落在双髋关节和双足上。弯腰搬重物时应先伸腰部,然后屈髋下蹲,再用力伸直髋、膝关节,挺腰将重物搬起;集体抬动重物时,要挺胸直腰,先屈髋下蹲,然后同时托起重物。
3.做好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经常弯腰劳动者或挑重物者,可用宽腰带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但宽腰带只能在劳动时应用,平时要解下,否则可导致腰部力量减弱,甚至腰肌萎缩,反而产生腰背痛。
无论什么劳动,什么职业,在某个固定姿势下,劳动时间都不要太久。特别是弯腰或反复扭转身体的工作,要定期更换姿势,使疲劳的肌肉得到休息。
汽车驾驶员长期在坐椅上承受颠簸、震动,久而久之,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加,易引起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所以驾驶员要有一个设计合理的坐椅,注意坐位的正确,避免或减少震动。驾驶期间要适当的让腰部活动和休息。
风寒湿的侵扰,可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小血管收缩和肌肉痉挛,引起腰腿痛。腰背肌肉持续性痉挛,可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升高,诱发腰突症。因此,无论是在生产劳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避免风寒湿的侵扰。
妇女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内分泌的改变,下腰部和骨盆的肌肉、关节囊及韧带松弛,下腰椎负荷增大,椎间盘内压升高,容易发生腰突症。因此,在妊娠期、哺乳期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4.戒烟。
吸烟过多也能发生腰背痛,这是因为烟叶中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缺血缺氧,椎间盘营养状况恶化,从而加速椎间盘退变。同时,吸烟可引起咳嗽,严重的咳嗽又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力升高,促进椎间盘退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故应戒烟。

● 作者简介:
李康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研究室主任,湖南省医学会理事,湖南省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从事临床骨科工作近30年,发表论文60余篇,获各级科研成果6项,国家专利1项,主、参编着作6部。

腰突症-解惑篇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问:腰突症好发于哪些人群?
刘忠军教授:一般地说,腰突症几乎可发生于所有人群,但从临床病例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来看,在30~50岁的中青年人群中,腰突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20多岁的年轻患者似有增多的趋势。
进一步了解这些人的职业特点及生活习惯则可发现,病人中终日坐着工作的,如汽车司机、财会人员及电脑操作人员等,或者缺少腰背部肌肉锻炼者,所占的比例颇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良生活和工作习惯使腰椎长期负担过重,可能是腰突症主要的诱因之一。

问:腰突症治愈后还会复发吗?
陈峥嵘教授:这个问题应从两方面回答:一方面,如果诊断明确、症状是典型的单纯性腰突症、手术医师的手术又标准规范,那么一般很少复发。
为了减少复发,首先,对于青年患者(30岁以下)应尽量采用保守疗法,不要轻易手术,因为越是年轻越容易复发。其次,手术后易引起腰椎不稳定,因为腰椎的正常生理结构受到了损害,会引起腰痛。如不注意保养,如用某个固定姿势工作太久,或搬重物做弯腰动作,或腰部受力过于集中等,都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即使不复发,也会引起腰部经常的不适及类似腰突症的一些症状。
另一方面,如果因诊断不明确,就冒然去作手术,或手术医师手术不规范,都很容易引起复发或其他一些症状。

问:有广告称,用最先进的高科技大型全电脑三维立体sow治疗机治疗椎间盘突出,治疗全过程只需20分钟,不开刀,无痛苦,无需住院,无后遗症,病情长短均可复位治疗,这是真的吗?到底哪种方法治疗最好?
刘忠军教授:腰突症根据其类型和程度的不同,所采用的疗法也不同。对于那些椎间盘突出显着,尤其纤维环已破裂、髓核脱出、神经根严重受到压迫的病例,手术恐怕是唯一有效的治疗。而对于多数不太严重的腰突症患者,非手术治疗往往就能奏效。
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治疗方法是万能的,在未对腰突症进行准确诊断及分型的情况下盲目采用某种治疗,不仅疗效得不到保证,反而还有害。关于“三维立体治疗机”,笔者从未使用过,故不便对其作任何评价。

问:祖传秘方能彻底治好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是否可信?
刘忠军教授:这种说法恐不科学,口服任何灵丹妙药是不可能使突出的椎间盘自行退缩的。如果所谓的“祖传秘方”中含有消炎止痛的药物成分,或许能使病人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但彻底治好从道理上是说不通的,不可信的。

问:有些“神医”声称,你突出的椎间盘我已经触摸到了,用了我的药后就可以完全复位。请问,这可信吗?
刘忠军教授:腰椎间盘是腰椎椎体之间的一种连接组织,其解剖部位深,在进行腰椎间盘手术时需切开多层人体结构,并穿过椎板层,牵开神经组织后才能将之显露。由此不难想象,从体表能触摸到椎间盘,无异于天方夜谭;至于复位,更无从谈起。这些所谓“神医”声称能触摸、复位,只不过是用来骗取钱财罢了,千万不可信。

‘柒’ 此张CT有没有照到面部颧骨,上颌骨等面部骨头如有,是否骨折若无,应该照什么CT才能看到颧骨,上颌骨,等

这个是属于颅脑的CT检查,这个并不是专门检查面部骨头的,要检查面部骨头,需要做相应骨头部位的CT检查,最好是CT三维重建。

‘捌’ 最近两天突然脸部浮肿,去医院检查说是心脏上长了个东西,ct b超 彩超都做了,可就是查不出来是

心脏上长肿瘤不常见,但有的。
且普通CT等检查,因心脏结核复杂,重叠心房室多,不易辨清肿瘤性质而无法下准确诊断。
最后只有穿刺病理才能诊断。

阅读全文

与面部长东西做ct能做出来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166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2019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417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345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960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79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948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323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87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727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553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713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71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541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94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60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713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1054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64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