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读者的系列版本
《读者》封面设计精美,排版简约大方,内容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深受国人喜爱,月发行量已经突破1000万册。经过30年的发展,《读者》系列杂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
《读者》 从创刊以来就有的版本,最常见,每月分上下两本,全年24期,国内定价6元(2015第1期开始定价6元,2009年第1期至2014年第24期定价4元,2009年以前定价3元)
《读者》(大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另外增加“读书”栏目,半月刊,定价:5元,全年120元
《读者》(校园版)(原校园专供版):从2012年起面向中学生发行,全彩印,独特新颖,挑选同期部分普通版内容,结合青少年关注热点。
《读者》(繁体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主要发行受众为港澳台地区读者,每本售价10元港币
《读者》(原创版):创刊于2006年,开始为双月刊,后改为为月刊,定价5元
《读者》(乡土人文版):月刊
《读者欣赏》:读者第一本子杂志,是一本定位于高端读者的杂志。
《读者》(维文版):内容与读者相同,语言为维吾尔语,半月刊。(与新疆人民出版社合作)
《读者海外版》(读者月刊,将2期合并为一期,定位高端人士)
《读者》(盲文版)(与盲文出版社合作)
《读者(精华本)》
《读者(合订本)》
《读者丛书》
《读者》(藏文版)(与甘肃民族出版社合作)
《读者》原创版(全世爱)
注:《读者》(校园专供)(已于2012年改为《读者 校园版》):内容为《读者》正刊+“《读者》杯全国中学师生写作大赛”优秀作品专版,半月刊,定价5元,全年120元,全国校园发行。
㈡ 读者分白金版、精品版、红版....有什么区别,还买的到吗
正版《读者》没有你说的这些版本分类法,《青年文摘》倒是有红绿版本的区分,只是上半月和下半月的区别而已。所谓白金版和精品版,应该是《读者》杂志社或者其他人冒用《读者》编选的所谓精华部分而已,就是个噱头,没有什么值得关注。建议你直接购买或者订阅,还可以直接购买《读者》系列合订本。
以下为《读者》系列杂志具体分类,来源于网络
《读者》 从创刊以来就有的版本,最常见,每月分上下两本,全年24期,国内定价4元(从2009年第一期开始定价4元,2009年以前定价3元)
《读者》(大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另外增加“读书”栏目,半月刊,定价:5元,全年120元
《读者》(校园专供):内容为《读者》正刊+“《读者》杯全国中学师生写作大赛”优秀作品专版,半月刊,定价5元,全年120元,全国校园发行。(2012年起开放发行,邮局即可订阅)
《读者》(繁体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主要发行受众为港澳台地区读者,每本售价10元港币
《读者》(原创版):创刊于2006年,开始为双月刊,后改为为月刊,定价5元
《读者》(乡土人文版):月刊
《读者欣赏》:读者第一本子杂志,是一本定位于高端读者的杂志。
《读者》(维文版):内容与读者相同,语言为维吾尔语,半月刊。(与新疆人民出版社合作)
《读者》(海外版)
1993年6月 最后一期《读者文摘》
《读者》(半月刊)
《读者》(盲文版)(与盲文出版社合作)
《读者(精华本)》
《读者(合订本)》
《读者丛书》
《读者》(藏文版)(与甘肃民族出版社合作)
㈢ 《读者》
可以和一般的书店订购,我以前也买过过期的,可以订到~
㈣ 读者和读者合订本有什么区别
1、厚度不同
读者书本厚度薄。
读者合订本厚度厚。
2、所包含内容不同
读者包含一期杂志的内容。
读者合订本则包含多期杂志的内容。
(4)读者40周年精华本怎么样扩展阅读:
《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
《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读者主要栏目:
《读者》 文苑:卷首语、文苑、书林一叶、幽默小品、原创精品。
人物:人物、名人轶事。
社会:杂谈随感、话题。
人生:人世间、人生之旅、婚姻家庭、青年一代、两代之间。
生活:心理人生、经营之道、理财。
文明:在海外、他山石、历史一叶、文化茶座、人与自然、影像。
家园:人与自然、生物世界。
点滴:言论、漫画与幽默、意林、点滴。
互动:智趣、读者·作者·编者。
艺术:封面、美术插页、歌曲。
㈤ 读者40年82年到2022年珍藏版书籍收藏价值
读者40年82年到2022年珍藏版书籍有收藏价值。
《读者》创刊于1981年,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综合类文摘杂志。
㈥ 青年文摘读者评选精华本老版和新版有什么区别
外皮和目录不同吧 价格也不同
㈦ “读者”这本书怎么样
在记忆中,初次读《读者》的时候是在初中,在哥哥家。当初吸引我去阅读这本书的原因不是书里面的内容,而是封面。觉得封面很有意思。而如今喜欢《读者》这本书的理由不再像小时那么肤浅,而是书里面的内容。里面的故事经常感动我,让我有很多感触。现在我可以算得上是《读者》的忠实粉丝了,会经常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