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炖菜怎样才能菜有味呢
炖菜做法大同小异,先以大豆油下锅八分热后加葱、姜、红辣椒等煸炒出香味,然后加主料如小鸡、猪肉等,炒至发白,加老汤烧开后加菜,炖烂为止。如牛肉、羊肉不爱烂可加入山楂等。
东北炖菜大多重其味而不重其形。看上去乱作一团,大大咧咧,其实一荤一素,一强悍一阴柔,刚柔并济,阴阳互补,集天地精华于一体,香味暗藏其中,很有内涵。如果有机会到东北来,别忘了让东北朋友给你做一碗炖菜,保管你吃得大汗淋漓,连呼痛快痛快!
⑵ 东北炖菜比较有名气,这道美食有什么特色呢
你知道为什么炖菜是东北的主菜吗?因为东北四季分明,冬季时间较长,从每年十月中下旬到次年三月中下旬,为五个月。每年最冷的天气一般在1月下旬(多在春节前后)。东北有句老话:39和49不会走远。此时室外温度在-30°C左右,最冷的地方在-50°C左右;东北冬天气候寒冷干燥,炖菜用大铁锅和汤煮2小时左右,所以菜出锅后慢慢凉热,而肉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人们可以通过吃这种炖肉来增加体热和脂肪厚度,有利于抵御严寒。肉类食物油腻,减少水分蒸发。这种食物有利于人们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天。吉林菜属于东北菜的一个子类,主要受鲁菜等菜系的影响,在当地人民习俗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我列举几个有东北特色的美食。1.清蒸白鱼2。人民鸡3。燃鹿茸4。白肉血肠。
其实北方虽然说配菜没有南方细心,但是味道是稳狠的。虽然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菜,但是味道不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来北方会让你的胃满意。毕竟每道菜的量都超级大,作为一个吉林市人,我个人觉得吉林特产还是蛮多的。我最喜欢的就是靠铁锅里的大雁。吃大雁有仪式感。冬天第一场雪后,我总是依赖一个。农村自由放养的笨鹅宰杀、脱毛、清洗,切成5厘米左右的块。将除鹅油外的肉用冷水煮去血沫,再清洗。小火的时候,先放鹅油。油全部出来后,加入鹅块,一直炒。我个人觉得炒鹅的时间要长一点。我一般要炒10分钟。然后加入八角、大葱、生姜、十三香,加水、酱油、糖、盐、香料,小火上开始减速,倚大雁。
⑶ 谁能告诉我几样信阳炖菜的做法
我只知道九种 :信阳菜是豫南地区饮食的代表,以炖菜、焖菜闻名,口味浓郁醇厚,强调原汁原味,很少添加味精、鸡精等作料,所用原料多为信阳特产的天然原生态食品。特别是信阳炖菜,选择绿色原料,汤菜各半、酥烂鲜香,力求返璞归真,深受全省人民喜爱。
■酸辣萝卜丝
主料:青皮水萝卜300克,或者白萝卜、胡萝卜各150克
辅料:红油20克,盐5克,白醋20克,姜丝10克
制作:萝卜切成6厘米长细丝,清水泡一下,捞出挤干水分,加入辅料拌入味,10分钟即成。
■芥末拌皮丝
主料:水发固始皮丝300克辅料:冬笋丝5克,韭黄丝5克,香菇丝5克,青、红椒丝5克,芥末油5克,芥末糊10克,精盐5克,醋3克,酱油2克,鲜汤适量,麻油少许
制作:1.将芥末油、芥末糊、精盐、醋、酱油、麻油、鲜汤调匀成调味汁;2.将发好的皮丝切成10厘米长段,放鲜汤中过一下捞出,沥干水分放盘中间;3.将配料稍焯一下,有层次地摆在盘周围,浇上调味汁即可。
■毛尖炒鸡蛋
主料:信阳柴鸡蛋600克,特级信阳毛尖100克
辅料:油100克,精盐2克,姜、葱少许制作:1.将鸡蛋打碎倒入碗中,筷子搅匀; 2.将毛尖用90℃水冲泡两次,待茶叶舒展后捞出,用凉水冲洗一次,沥干水分;3.锅置火上,添入油,油热后,将鸡蛋倒入,随即将茶叶倒入,并加精盐、姜、葱,迅速翻炒,待鸡蛋松散即成。
■拌炝黄花菜
主料:黄花菜400克辅料:冬笋丝10克,木耳丝10克,辣椒丝5克,葱丝5克,姜丝5克,花椒5克,小磨油50克,精盐2克,酱油35克,白糖35克,香醋25克,料酒15克制作:1.黄花菜掐蒂、抽心,用开水氽一下捞出晾凉,用盐杀一下,稍挤水分,放碗中备用;2.锅内添入小磨油,烧热,投入花椒炸出香味,捞出不用;3.把其他辅料放入锅内炒熟,浇在黄花菜上拌匀即可。
■将军菜炒豆腐
主料:水发将军菜200克、信阳水豆腐400克
辅料:大油10克、姜5克、蒜蓉5克、盐5克
制作:1.将水豆腐切成长5厘米、宽2厘米的块状,用平底锅炕成两面泛黄时,出锅待用;2.热锅底油放入姜、蒜蓉炒香,放将军菜及炕好的豆腐同炒2分钟,调味出锅即成。
■板栗焖鸡
主料:去壳板栗300克、固始土鸡1只(约1000克)
辅料:大姜片20克,大葱段20克,八角1个,小茴香10粒,盐、料酒适量
制作:1.鸡宰杀后剁块,加料酒、盐腌10分钟;2.热油锅下葱段、大姜片、八角、小茴香煸香,再下入腌好的鸡块同炒,待煸炒至鸡肉表面泛黄时,加高汤改小火焖至八成熟,再加板栗同炖,至汁浓时出锅即成。
■霸王别姬
主料:信阳甲鱼1只(约750克)、一年柴母鸡1只(约1000克)
辅料:精盐15克制作:1.将甲鱼烫杀后,刮去黑皮,漂洗干净;2.母鸡宰杀,胸腔开口,取出内脏,洗净备用;3.将甲鱼与母鸡同时置砂罐中,小火炖至烂熟后,加精盐调味即可。
■南湾煳辣鱼
主料:南湾鳙鱼500克辅料:丁香、肉蔻、桂皮、八角、花椒、干椒各5克,烹调油50克,羊油25克,精盐5克,豆瓣酱适量,高汤适量
制作:1.将鱼去鳃、去内脏,洗净,沥水,切成块状;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油,油热后将豆瓣酱、丁香、肉蔻、桂皮、八角、花椒、干椒加入锅中,出香味时下高汤,烧沸后入鱼块;3.将汤熬成红油状,加精盐,出锅盛入火锅或汤盆内;4.上桌后,可配以豆腐、千张、粉丝。
■天麻双雄炖鱼头
主料:天麻片12克、牛鞭花200克、鸡腰250克、南湾鱼头1500克
辅料:火腿2片、姜片5克、葱段5克、上汤2000克、花雕酒100克、料酒适量
制作:
1.将鱼头洗净,氽水后放入砂锅中,鱼脸朝上;
2.净锅底油,加大料烹鱼,加花雕酒,添入上汤,倒入砂锅中;
3.将牛鞭花、鸡腰氽水,置砂锅中加葱、姜、料酒爆炒后,放入砂锅中同炖40分钟,调味即成。
⑷ 炖肉的时候有很多白沫子,这些白沫子要不要撇掉
【炖汤要清理的浮沫】
炖汤之前,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把肉放在水里焯一下,把肉里的血去掉。肉焯水时,往往会有大量黑色或黄色的浮沫,我们会习惯性地清理干净,然后捞出肉。这是正确的做法。
首先这些浮沫不是肉质里面的垃圾,也不是肉质里面的血水,而是一种经过高温加热后,肉质里面的蛋白质。
其次这些浮沫是非常有营养价值的,也就是肉质里面非常重要的精华部分,我们喝肉汤的时候就是需要吸收的它的营养。
因为这样的浮沫会让肉质看起来更加的鲜嫩,汤色看起来更加的白皙。很多高汤靠的都是它们呢。
⑸ 东北为什么有吃炖菜习惯
中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人口众多,南北各地的语言、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均有较大的差异,今天主要说说这饮食习惯的问题。
⑹ 炖肉时的泡沫是脏东西还是精华,应该撇出去吗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看妈妈在厨房煮饭,尤其在做一些汤或者炖菜的时候。随着煮肉的水咕噜咕噜的沸腾起来,随着煮熟的肉一起飘出香味的还有一层层细密的肉汤泡沫。
这时候有的人就会用勺子一层层的把它撇出来,说是煮肉时产生的脏东西,也有人说是猪肉汤时的精华和营养,那到底哪种说法更准确呢?
大米和面粉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所以在煮的时候会有一些流进水中,可以增强表面活性;而主食中含有的淀粉也会融入水,使水变得粘稠,这种泡沫是完全无害的.。
因此,真的大可不必嫌弃煮食物时候的产生的泡沫啦,留下的大部门都是精华来着。
⑺ 炖菜的简介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北魏贾思勰所着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曾记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胡烩肉”、“胡羹法”、“胡饭法”等肴馔的烹调方法,说明其烹调技术很早就具有较高的水平。辽宁的沈阳又是清朝故都,宫廷菜、王府菜众多,东北菜受其影响,制作方法和用料更加考究,又兼收了京、鲁、川、苏等地烹调方法之精华,形成了富有地方风味的东北菜。东北菜的特点是:烹调方法长于扒、烤、烹、爆;讲究勺工,特别是大翻在“八大”菜系里面,东北菜是没有排上号的。但这并没有妨碍它的生意,即使在远离其发源地的广州,东北菜也能像木棉花一样,开得热烈、豪迈。在广州、深圳等城市,东北菜绝对是有群众基础的一种菜系。辣是一种硬约束,粤人多不吃辣,勺有功力,使菜肴保持形态完美;口味注重咸辣,以咸为主,重油腻,重色调;取料着重选用本地的着名特产。其主要名菜有“红扒熊掌”、“飞龙汤”、“三鲜鹿茸羹”、“美味鼻”、“白松大马哈鱼”、“白扒猴头”、“什锦蛤蟆油”等数百种。菜也不怎么用辣,一来二去,就有不少粤人加入了吃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东北肘子的人潮里。
⑻ 炖菜的精髓在哪里
在炖字上,慢慢炖才能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