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西一款婴儿抑菌霜被曝激素严重超标,婴儿使用后会发生什么
素水平超标的儿童面霜导致“大头宝宝”上了热搜。误用激素面霜的宝宝形象,让很多宝妈听到“激素”二字就闻之而色变。甚至有妈妈呼吁:希望国家出台政策,抵制激素用品!
其实,“激素”这个东西是把双刃剑,用对了能救人,用得不对就伤人,就看你用得对不对!而且,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就天然存在多种激素,这些激素维持着我们正常的身体活动,比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孕激素...但是,造成这次“大头宝宝”事件的面霜,是无良商家违规添加了氯倍他索丙酸酯,属于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大头”还只是表面现象,更可怕的影响可能还在后面!
怎样避开含有激素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含激素的婴儿护肤品可以说是“屡禁不止”,让不少家长“防不胜防”。
想要尽可能的避开激素产品,下面几点要注意:
1.宝宝的护肤乳一般就是保湿作用:一般来说成分比较单一,不含香精、色素等成分,有保湿、滋润的效果就可以了
2.但凡带有“多效”、“治疗”等字样,就非常可疑了
3.买药要认准”国药准字”
4.不要盲目听从他人推荐,有问题咨询专业医生
这次的“大头娃娃”事件,给所有的父母们都敲响了警钟。为了孩子的皮肤健康,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婴知识,以防宝宝受到伤害。
⑵ 大头娃娃事件婴儿霜产品含激素,激素会对娃娃造成什么影响
对于宝宝来说他们的一个日常状况都是应该受到相应的关注的,如果说没有做好相应的保护的话,那么对于他自己而言产生的一些还是非常可怕的了。有一家公司他们所生产的一个婴儿霜是含有大量的激素,所以这个时候一个宝宝他们现在的一个身体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就造成了一个大头娃娃的出现,对于这种情况出现很多网友的感觉非常的愤怒。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好宝宝的一个身体健康的维护,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去让宝宝一个健康的成长。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是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进行一个健康成长,而遇这样的事情也是大家所没有去想象到。这些同样要求了爸爸妈妈在日常活动之后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措施,才可以解决真正意义上的问题。
⑶ 3月龄女娃重19斤满月脸,含激素宝宝霜屡被曝光官方正调查
一款检测出激素的婴儿霜让一名几个月大的婴儿变“大头娃娃”。
据了解,视频中的婴儿“柚子”出现了过度肥胖、满月脸、发育迟缓等症状,经多次检查,问题指向孩子日常使用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经检测发现,该款婴儿霜含有大量强效激素。目前,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3 个月女娃重19斤,问题指向婴儿霜
女娃“柚子”2020年6月7日出生于连云港市某县城。出生几个月后,柚子的父母发现,孩子每月体重增长约3斤,速度惊人,除此之外,柚子身体各处还长出了密集的汗毛。
发现孩子发育异常后,父母辗转县、市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柚子身体指标与母亲奶水均正常。医生一度怀疑是父母喂养过度,便建议他们控制喂奶量,帮助孩子节食减肥。
2020年10月1日,柚子断了奶。此时这个3个月大的宝宝已重达19斤。然而,断奶后的柚子并未好转,此时的她出现发育迟缓的迹象,长着一张胖嘟嘟的“满月脸”,但面颊如两个包子,触碰硬如石头,体重也依旧在上涨。
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停用了该款婴儿霜,柚子身体状况出现好转。
一家人继续求医,来到了南京儿童医院,5个月大的柚子经历了一周的详细检查,排除病因,检查的一系列指标依旧显示正常。医生怀疑是使用激素药膏导致的,一名医护人员告诉柚子父母,此前医院已有四例类似病例。父母注意到,柚子日常使用一款名为“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的婴儿霜,该产品包装显示,其“适用于皮肤表面抑菌及日常护理”。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停用了该款婴儿霜,柚子身体状况出现好转。
问题婴儿霜含有大量激素
检测报告显示,“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达31.1mg/kg。为确保数值准确,第二次送检的样本中含同类激素数值为27.6mg/kg。
“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达31.1mg/kg。
为确保数值准确,第二次送检的样本中含同类激素数值为27.6mg/kg。
此款婴儿霜系“消”字号产品【卫生许可证号(闽)卫消证字(2017)第0010号】,根据《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第三十条规定:“消毒产品严禁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原卫生部公告显示,消毒产品与药品有严格区别,消毒产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老爸评测”技术人员介绍:“宝宝霜里添加激素见效更快,比如说孩子有湿疹、红肿,上午涂完下午就能见效。”然而,见效快的同时,激素也会对宝宝带来严重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一款名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的药膏说明书中介绍,丙酸氯倍他索的不良反应包含多毛症与库欣综合征等症状。据了解,库欣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这也正是柚子出现的症状。
涉事公司关闭官网,相关部门已介入
此次检测出的问题婴儿霜,系“福建欧艾婴童 健康 护理用品有限公司”产品(下简称“艾欧”)。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该公司公众号自称,公司是“秉承欧洲的行业标准,从事婴儿 健康 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专业公司”。
在此之前,也曾有消费者对这家公司的婴儿霜产品提出质疑,“欧艾”曾公示一份检测报告,检测机构系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结果显示,样品“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未检测出激素。
12月22日,“老爸评测”将有关情况向福建卫健委反应,12月28日,福建卫健委正式受理。漳州市卫健委1月8日发布通报称,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已责令该企业召回涉事产品,并对产品取样留置,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屡被曝光的“激素婴儿霜”
柚子的遭遇并非个例。“老爸评测”视频下方的评论区,多位购买使用过同款婴儿霜的家长表示,自己从母婴店的推荐中得知此款产品,还有家长表示“基本在同个母婴店洗澡的宝宝都用这款产品”,其中也不乏有家长在看完视频后表示 “宝宝的脸颊硬硬的”。
实际上,一些家长正是为了避免激素,才选择了市场上号称“纯天然”的婴儿霜。一位妈妈解释道:“孩子容易得湿疹,但医生开的处方多是尤卓尔之类的激素膏,家长们一般觉得含激素的不好。有人推荐纯天然无激素的婴儿霜,用下来见效也快,很多人就上当了。”
一些婴儿霜号称纯天然却添加激素,“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不是第一次了。据江苏电视台2018年的报道,泗洪县的于先生为给40多天大的女儿治疗湿疹,曾购买紫娃牌紫草维肤膏,涂了不过两三个小时症状就明显好转。使用至孩子八个月大时,却发现小婴儿患上了高血糖、结石,面部也不正常,就像“充了气”一样。经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研究院检验,发现该产品中含有柚子宝宝使用的“益芙灵”同一种超强效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
2019年,网络上也集中曝光过一批号称纯天然治疗湿疹的婴儿霜,经检测含有激素。自媒体丁香妈妈等机构选购了8款热销的宝宝湿疹霜,并送检至SGS(全球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检验结果显示,8款自称“纯天然”“无激素”的婴儿霜中有6款都含有激素,其中不乏多种强效及超强效激素。
1月7日,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医生林鸣在其微博(@小儿内分泌林医生)上表示,在他收治过的患儿中,就有因使用声称不含激素的湿疹膏而出现“满月脸”的情况。1月8日, 健康 科普微博@小儿外科裴医生也在其个人公众号上表示,柚子的“满月脸”正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所致。
儿科医生林鸣在微博上公布的类似病例。
林鸣表示,激素软膏是皮肤科常用的治疗湿疹的药物,通常会使用弱效激素(如地奈德、尤卓尔等)。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适的强度,在合适的部位使用是很安全的。
裴洪岗也表示,婴儿皮肤薄,更易吸收外用药,如果家长在不知情的状况下长期使用含强效激素的产品,则会导致视频中孩子出现的满月脸等问题。
⑷ 婴儿被激素面霜催成大头娃娃,官方对此采取了哪些处理措施
孩子是祖国的花,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家长们都会更多的去关注婴幼儿的食品,生活用品,以及一些学习用品等等,因为有太多的新闻不断的曝出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会有不良商家去添加一些不好的成分来谋取最大的利润。而很多家长用了一些产品之后,宝宝出现了不良的反应,明知产品有问题,可是也拿厂家无计可施。因为很多的检测机构并不接受个人的委托来进行检测。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出现了很多公众号以及一些自媒体来做这种第3方的测评。
一、婴儿被激素面霜催成大头娃娃事件。
近日自媒体账号老爸评测报出了一则令人发指的新闻。事件中的宝宝只有5个月大。看上去非常的胖,而据父母反映他们也带宝宝去很多医院检查过,都没有问题。可是孩子越来越胖,而且出现了很多毛发,生长发育迟缓,父母各种方法求助无门就找到了老爸评测。因为有医生跟父母反映说,可能是由于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用的一些产品而导致了这种情况。因此想委托老爸测评来对于他们经常用的一款面霜进行成分的检测。然而检测出来的数据实在惊人,激素含量超标太多。而随着这件事情在网络上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反映给自己家的孩子也使用了同款面霜,一时间激素面霜四个字占据了各大头条。
⑸ 婴儿霜产品含激素,“大头娃娃”卷土重来,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
其实,婴幼儿的这些产品出现问题,一直在不断发生,到底是市场监管不严还是不良商家钻空子,不管是什么原因,一经发现必要重罚。
随后记者走访了不少母婴商店,发现这款产品已经被撤柜。据老爸测评的视频内容,嗳樱树宝宝面霜的卫生许可证号采用消字号。消字号,是经地方卫生部门审核批准的卫生批号,只能用于外用消毒杀菌,不具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 明确有明文规定,消字号产品不可以使用激素类添加剂,并且审核也是非常严格的,所以很多厂家取消消字号。
婴幼儿是最弱势的一个群里,需要我们全社会给予保护,对于这种不法商家,应该重罚,只有这样才能打消一大批想要钻空子的不良商贩。
⑹ 福建“大头娃娃”事件的背后,激素面霜在市场的流通情况究竟如何
最近老爸测评的视频中报道了,一种婴儿面霜含有30mg/kg的糖皮质激素,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了大头娃娃。这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婴幼儿护理用品含激素的事情了。2019年初,某婴幼儿护理产品中,也查出了好几款畅销产品添加了激素。这种激素面霜流通范围是十分广的,不止在婴幼儿护理产品中,成人护理产品中也有部分的激素面霜。2020年12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就筛查了网络销售的41款面霜。在这些面霜中7批次的消字号面霜中检验处4批次有激素,检出率达到了57.1%。这个比例是十分夸张的。而在妆字号面霜中,34批次检测出了2批次含有激素。这种面霜屡禁不止有以下原因。
⑺ 官方通报婴儿面霜致“大头娃娃”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般婴幼儿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都是十分关注的,但是似乎在婴幼儿方面也总是有一些黑心商家为了利益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比如若干年前的奶粉事件,喝完那些奶粉的孩子都成了大头娃娃,而如今这种大头娃娃却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次导致的原因是因为一款婴儿使用的面霜。面对这种情况,官方也是进行通报批评,那些父母们也都知道了,这种面霜对于孩子的不利也就不会再使用了。
面对这种情况,也是令不少网友感到震惊,而且这个商家当时一直号称自己这款商品是纯天然,不添加任何激素的。而检测出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这将会对那个使用的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呀,还是一个小女孩,难道她要带着脸上那么多的毛去上学吗?面对这种情况网友们也对那家企业进行抵制,而且官方也发表了关于这个事件的一些原因和这家企业的通报批评,也希望以后这种事情不会再出现在网友们的身边了。
⑻ 再现激素宝宝霜!涉案企业4年被罚382万
“大头娃娃”抑菌霜事件持续发酵。
继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七草两叶抑菌膏接连暴雷后,近日,江西又有多名家长反映宝宝在使用一款名为“七草缘”的抑菌霜后出现长胖、脸长毛、有小白点等不良反应。
据产品包装显示,这款抑菌霜产自江西理想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理想实业)。而品观APP查询发现,该公司此前曾屡次被查出使用禁用激素。
截至发稿, #江西一款婴儿抑菌霜被曝激素严重超标#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1亿。网友在谴责黑心商家的同时,婴童用品监管缺失再次成为关注重点。
比益芙灵激素含量高近9倍
“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后,同样使用过抑菌膏的家长们开始自检,发现宝宝们在使用同一款“七草缘滇紫草抑菌膏”后,出现了类似“大头娃娃”的不良反应。
据《新京报》报道,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发现,七草缘中氯倍他索丙酸酯激素检测结果为267μg/g,比此前遭曝光的益芙灵30mg/kg的激素含量高出近9倍。
品观APP此前曾报道,长期或者过量使用氯倍他索丙酸酯激素,会出现皮肤萎缩 、创伤愈合障碍、库欣综合征 ,甚至会抑制儿童生长发育。(详见《被指添加违禁激素,这款宝宝霜堪比“毒药”?》)
企查查显示,“七草缘滇紫草抑菌膏”的生产企业理想实业成立于2010年3月,主营保健品、卫生用品、消毒制剂、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据官网介绍,其推出的“云南七草”皮肤护理系列产品,“是经过10万级GMP认证的制药生产线而出,真正致力‘让效果说话’的皮肤护理产品”。然而,此次遭曝光的正是该系列中的“七草缘滇紫草抑菌膏”。
品观APP发现,“七草缘滇紫草抑菌膏”在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母婴店都有售卖,价格为25-39元不等。截至发稿,一些淘宝商家已下架该产品,但仍有店铺依然在售。
屡次查出激素,涉事企业曾被罚26次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理想实业第一次被查出添加激素了。
据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显示,理想实业在4年内因产品违规问题被罚26次,罚款合计382万余,其中两次被要求限期整改。违规的主要问题,就是被检出禁用激素。
2006年,江西省卫计委就因该企业非法添加违禁物质“氯倍他索丙酸酯”,对其进行处罚;2017年,理想实业旗下云南七草系列中有三款产品再次被抽检出含有激素,被要求“责令改正、停止销售”,当年9月和10月,因违法违规生产消毒产品,理想实业还被原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约谈两次。
品观APP还发现,根据2019年1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再次公开征求抗(抑)菌剂有效成分清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要求,抗(抑)菌剂产品应当在标签显着位置设置特别提醒区,使用黑体字标注“抗(抑)菌剂不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功能。本品不可代替药物”的警示语,且警示语所占面积不小于标签面积的20%。
但品观APP看到,“七草缘滇紫草抑菌膏”包装标签上,并没有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标注。在其淘宝销售页面上,还明显标注着“湿疹、奶藓、淹红、脱皮、过敏、滋润、口水疹、红屁股、痘痘、抑菌修复”的广告语。
“消”字号成暴雷集中地
据产品说明书显示,“七草缘滇紫草抑菌膏”卫生许可证号为赣卫消证字。这说明其和此前曝光的七草两叶抑菌膏、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一样,均属于“消”字号产品。
品观APP查询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发现,目前,理想实业旗下共有七草缘、茵茵宝贝、神奇七草系列等共计12款第二类消毒产品,其中已经备案的“七草缘”系列产品只有两款,即七草缘 艾叶茶香抑菌膏和七草缘 玫瑰茶香抑菌膏,并不包含涉事产品。这意味着,“七草缘滇紫草抑菌膏”或涉嫌未备案先上市。
而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服务平台则显示,从2017年至今,理想实业共备案七草缘、七草妈咪、神兵小将等系列产品合计51款,多为母婴洗护产品,其中有一款产品名为“七草缘滇紫草多效修复膏”,与涉事产品“七草缘滇紫草抑菌膏”从包装到名称都颇为相似。
随着消字号产品被屡次曝光,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出手整治消字号乱象。此前被曝光的益芙灵事件已得到处理,涉案企业欧艾婴童 健康 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已被立案侦查,《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也被依法吊销(详见《吊销营业执照!激素宝宝霜生产厂家被认定“涉嫌犯罪”》)。
随着监管日趋严厉,理想实业或也“在劫难逃”。据悉,在接到消费者反映后,目前江西宜春市卫健委已受理该投诉。
【版权提示】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或通过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如需授权,请发送需求至[email protected]。
⑼ 南都送检10款宝宝霜:百草堂2款抑菌霜检出高浓度激素
继福建漳州婴儿疑因涂抹抑菌霜变“大头娃娃”后,近日#青岛又现大头娃娃#的话题又登上微博热搜榜。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家长投诉,自家孩子使用宝宝霜后出现同样的异常症状: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
福建漳州“柚子宝宝” / 图自老爸测评
不少皮肤科医生也向南都记者反馈,在日常接诊中经常遇到类似宝宝,在用完药膏后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激素系统性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投诉的婴儿抑菌霜批准文号多为消字号。事件被曝光后也引发众多家长担心,很多人赶紧检查自家孩子用的产品是否为消字号。
那么市面上热销宝宝霜特别是消字号产品质量如何?家长选购时如何避雷?近期南都鉴定以消费者身份,在市面药店、母婴店、电商平台等选购热销宝宝霜进行盲样送检,以此窥探这一产品的质量现状,还给孩子 健康 的未来。
点开看大图
我家孩子用的宝宝霜 质量过关么?
检测样品:以消费者身份从市面药店、母婴店、超市、电商平台等选购十款左右热销宝宝霜,特别是消字号抑菌霜产品。覆盖无比膏、艾庄、广益等品牌。
检测项目:63种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性激素。
参考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第四章
【样品情况】
10款宝宝霜样品均购自
广州市区大药房、母婴店
本次送检的10款样品均购自广州市区大药房、母婴店。品牌包括方林健、艾庄、天健堂、黄种人/黄皮肤、奇力康、广益、适康灵、艾庄、百草堂、无比膏共10个。其中9个产品为消字号,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部分产品产自同个代工厂,外包装印着相同的卫生许可证。宣称效果也五花八门,频率最高的宣称是“抑菌止痒”、“皮肤消毒”、“清凉舒爽”等。
【检测结果】
百草堂旗下2款抑菌霜
均检出氯倍他索丙酸酯
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10款宝宝霜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有两款样品检出高含量的氯倍他索丙酸酯。这两款产品出自同一个生产企业——百草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许可证均为[粤]卫消证字[2015]第8010号。
具体而言,一款广益品牌的百草堂百消膏皮肤消毒剂(规格/批号:10g/2007007),检出氯倍他索丙酸酯574.38mg/kg。另一款百草堂品牌的百卉膏皮肤消毒剂(婴幼儿·孕妇适用),检出氯倍他索丙酸酯184.34mg/kg。
目前国家规范明确规定,激素成分不仅禁止添加于化妆品,消毒产品(包括抑菌霜)也禁止使用。宝宝长期使用违规添加激素的婴儿霜,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毛囊炎等,甚至导致向心性肥胖、高血糖、低血钾等全身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款婴儿霜的外包装分别写着:“适用于皮肤表面的消毒”、“植物制剂,性质温和,不含激素”。
【专业科普】
激素 含量比“益芙灵”高出18倍多
医生表示浓度越高越易出现副作用
据悉,此前漳州“大头娃娃”用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同样检出氯倍他索丙酸酯,含量为30mg/kg左右。此次送检结果——574.38mg/kg、184.34mg/kg,比老爸测评当时送检结果分别高出18倍多、5倍多,这意味着什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郑跃向南都记者表示,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一种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不可以使用于儿童身上,在成人的敏感部位(如面部、外阴、皱褶部位)也是不可以使用的。如果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使用,也必须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通常用于治疗肥厚性皮损的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银屑病。
郑教授表示,激素药膏根据血管收缩能力的不同,分为不同效价(弱效、中效、强效、超强效)。574.38mg/kg、184.34mg/kg,表明药膏里的激素浓度很高。药膏里含有的激素浓度越高,透皮吸收入血液循环的越多,越容易出现系统的副作用。新闻中的“大头宝宝”就出现激素透皮吸收后引起系统不良反应,如库欣综合征的满月脸、水牛背表现。
长期大面积使用或滥用糖皮质激素药膏,特别是高浓度、高效价的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局部副作用和系统副作用。可能引起的发生于皮肤的局部副作用有: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或沉着、多毛,还可诱发痤疮样疹、玫瑰痤疮样疹、皮肤感染等问题。如果激素药物从皮肤透皮吸收入血液循环系统,会引起一些系统性的危害,比如库欣综合征、生长抑制等,如果忽然停用甚至可能出现肾上腺危象。
“含糖皮质激素类的药膏是皮肤科的常用药,只要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或能将不良反应降至最小。”
【企业回复】
百草堂:肯定系假冒产品
防伪码仅公司人员能看懂
官网显示,该公司前身名为“草庵”,由始祖黄真人创建于大明永乐7年(公元1409年)。在6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百草堂”人本着“百草精华、广益人间”的宗旨,在继承和发展祖国中医药的道路上开拓前进,赢得了广大消费者良好的口碑和信赖,品牌驰名中外。目前百草堂医药股份已从传统药坊发展成为集研、产、销一体的现代化医药集团企业。地址位于广州白云区人和镇矮岗村第三工业。
据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百草堂(871088)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1.02亿元、7253.92万元。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2335.13万元、323.35万元、-4591.62万元。
2020年8月28日,百草堂(871088)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告。2020年百草堂实现2511.43万元营业收入,同比下跌47.4%;实现净利润为-176.44万元;实现扣非净利润-254.81万元,同比下降163.67%。
为何会宝宝霜里会检出大含量激素?为此南都记者联系采访百草堂,一位不愿具名的质量部品控人员在听到记者来意后,一口咬定该产品是假冒的,“公司所有产品都是合格的,上市前都会内部检测,送检报告也都显示没问题”。当记者表示,两批次百草堂药膏都是从广州市区正规大药房选购时,对方一再坚称“市面上大把仿冒百草堂的产品,这个肯定是假的。”
当记者问到消费者如何辨别正品百草堂药膏,对方表示,每款产品上印有防伪码,“这个只有公司内部的人能看懂,普通消费者识别不了。前两天公司集体放假了,现在没有工作人员上班。”随后对方匆匆挂断。
【鉴定补充】
多款消字号宝宝霜产品
暗示有治疗疾病功能
南都记者观察到,十款宝宝霜中有九款样品系消字号产品,这些产品在说明书的宣称或使用范围中均不同程度存在暗示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等说明,比如抑菌止痒、清洁护理、适用于皮肤不适等,这样是否合规?
《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规定,消毒剂抗(抑)菌剂产品标签剂说明书禁止标注“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等内容。还有部分产品的使用方法采用“每日X次”,“XX天为一疗程,遵医嘱”等描述,混淆消毒产品和药品,容易产生误解,违反《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各项内容书写要求》要求。
业内专家提醒,消毒产品明确规定不能有暗示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的宣称,若消费者见到消毒产品有这些宣称,请不要购买。
出品: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统筹/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设计:林泳希
⑽ 浙江女婴因使用激素面霜浑身长黑毛,脸颊肉硬如石头
小婴儿普遍都是胖嘟嘟的,很可爱,很多父母都会分享自家的小胖孩,但是一旦孩子出现不正常的肥胖,且肥胖速度异常快的时候,家长朋友们就要引起警惕了,因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近日,经常在抖音分享自家胖乎乎的可爱女儿的一对父母发现,女儿长胖的速度有点不太对劲,才5个月就长到了22斤,而且额头、身上布满了黑黑的汗毛,胖到下坠的脸颊肉捏起来硬邦邦的,像石头一样。
到医院检查后,医生怀疑是女婴使用的一款婴儿霜出了问题,随后1月7日,知名博主"老爸测评魏文锋"发布长文,曝光了这一事件。
经过专业机构的检测,证实涉事的这款"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中含有激素成分,会导致孩子停止发育、脸部变形成为"满月脸",甚至患上肾结石和骨质疏松。而这样的问题并不止这一款产品,同一厂家的另一款面霜"开心森林"中也含有一样的激素成分。
事情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当初三鹿奶粉"大头宝宝"事件已经让很多家长对这种情况 如惊弓之鸟,如今又出了这种情况,孩子的安全谁来保证?
事发后厂家所在地的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元旦期就已接到浙江消费者举报,目前正积极参与调查,工作人员就在执法现场。
这样黑心的厂家一定要严惩,实在太可恶了!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