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销售商品如何记账
第一步,销售时按照销售价格及销项税额做下面处理
借:银行存款(商品价格及税金合计)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价格)
应交税金---销项税
第二步,按照商品成本价格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在此,"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就是你的毛利润,也就是卖出价高与成本价的部分.
2. 自己开店拿自己的货用如何记帐
就用流水帐吧,就是你进的货进行登记,然后你买掉的东西加自己用的货物进行登记,订月底把你销售的加上自用的,再加上仦剩余的货物,减去你进货时付出的货款,就是你盈余的赚头。
3. 销售自产商品的会计分录
1、商品生产成产成品入库时
借: 产成品
贷: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2、销售产成品时,假如是赊销,不是赊销就直接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借:应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税
3、月末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 产成品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
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三要素
一,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三,金额
种类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此外,要勤,多学、多问、多练。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4. 销售商品如何记账
第一步,销售时按照销售价格及销项税额做下面处理
借:银行存款(商品价格及税金合计)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价格)
应交税金---销项税
第二步,按照商品成本价格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在此,"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就是你的毛利润,也就是卖出价高与成本价的部分.
5. 销售货物如何记账
1、销售实现
借:应收账款409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0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82000
贷:库存商品182000
3、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409500
贷:应收账款409500
4、计提消费税
借:应纳消费税 350000*消费税税率
贷:现金350000*消费税税率
(5)面霜自用加销售怎么记账扩展阅读
一般纳税人购进商品再销售会计分录
1、购进的时候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现金)
2、期中领用材料
借: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3、期末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或贷:库存商品)
参考资料
网络-常见会计分录
6. 企业自产自销怎么记账
根据财政部《关于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销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复函》(财会字[1997]26号)的规定:“企
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是一种内部结转关系,不存在销售行为,不
符合销售成立的标准;企业不会由于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等而增加现金流量,也不会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因此,会计上不作销售处理,而按成本转账。
但按税收规定,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对外销售,并据以计算交纳各种税费。企业按规定计算交纳的各种税费,也构成由于使用该自产产品而发生支出的一部分,应按
用途记入相关的科目。”按此规定,企业自产自用的产品如用于在建工程、对外经营租赁、内部部门使用等应视同销售处理,会计上不作销售处理而按成本结转,但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如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应计入相关的资产科目。
自产商品自用在建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
借:成本
贷:收入 贷:库存
税费(销项)
7. 一般商品销售业务怎样记账
一般纳税人企业发生一般销售业务时,应按产品销售所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账户,贷记“产品销售收入”等账户,按税法规定应交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 企业销售产品,按规定应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借记“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等账户。 期末,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借记“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贷记“产成品”等账户。66
8. 将采购的材料自用如何记账
1、生产部门自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
2、管理部门自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3、销售部门自用,计提折旧借记“销售费用”科目(新准则改为销售费用)。
4、用于在建工程的自用,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
5、职工福利部门领用,借记“应付福利费”或借记“管理费用-职工福利”科目。
如果属于一般纳税人,用于职工福利和在建工程应当还要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9. 请问销售出去的商品应该怎么记账
收到现金时:
借: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没有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10. 公司自产自用的产品如何做账
公司自产自用的产品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但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延续计算。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凡用于其他方面应当于移动使用时纳税。
计算公式为: (实行从价定率计税的)应纳消费税=销售额×税率 (实行从量定额计税的)应纳消费税=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实行复合计税的)应纳消费税=销售数量×单位税额+销售额×税率 实行从价定率计税或复合计税(从价部分)的,按以下顺序确定销售额:
1、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的 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同类消费品销售单价×自产自用数量×适用税率
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是指纳税人当月销售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如果当月同类消费品各期销售价格高低不同,应按销售数量的加权平均计算。但销售的应税消费品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列入加权平均计算:
(1)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2)无销售价格的。如果当月无销售或者当月未完结,应按照同类消费品上月或最近月份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2、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 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 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中“成本”是指应税消费品的产品生产成本;“利润”是指根据应税消费品的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计算的利润。
应税消费品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10)面霜自用加销售怎么记账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五条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九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第三十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第三十一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第三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第三十三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