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燕窝功效 > 每一条胶原纤维的暗带叫什么

每一条胶原纤维的暗带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18 15:15:45

Ⅰ 胶原纤维是什么啊

胶原蛋白的基本结构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全身蛋白总量的1/3,相当于体重的6%,胶原蛋白是一类纤维状的蛋白质,它广泛分布于结缔组织中,但以皮肤、肌腱、韧带、巩膜、角膜、软骨、骨及胎盘含量最多。它具有容易成胶的特性。

Ⅱ 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是什么

纤维()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

Ⅲ 骨学的组成

骨细胞是成熟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相当于人的成年期,由骨母细胞转化而来。当新骨基质钙化后,细胞被包埋在其中。此时细胞的合成活动停止,胞浆减少,成为骨细胞。骨细胞能产生新的基质,改变晶体液,使骨组织钙、磷沉积和释放处于稳定状态,以维持血钙平衡。骨细胞对骨吸收和骨形成都起作用,是维持成熟骨新陈代谢的主要细胞。
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胶原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排列成束,彼此交织吻合,纤维束常有分支。纤维具有韧性,抗牵引力强。电镜观察,胶原纤维由更细的微原纤维(microfibrils)组成。微原纤维有特殊的横带,其周期为64nm。每条微原纤维有一序列的明暗带。暗带中比明带有较多游离的化学根,所以贮留较多的电镜切片染色剂
胶原纤维:染成粉红色,束状,其中的原纤维大多看不清;
胶原纤维主要含有胶原蛋白,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和羟脯氨酸等。胶原是唯一含羟脯氨酸较多的蛋白质,因此,测定羟脯氨酸的量能确定组织中胶原的含量。胶原蛋白占全身蛋白质的30%。聚合成胶原的微原纤维的蛋白质分子称为原胶原分子。
骨基质为骨组织的基础,其化学成分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两种。其中有机成分主要有骨粘蛋白和硫酸软骨素;无机成分主要是骨盐,主要有磷酸钙等。由于骨盐的沉淀,而使骨组织质地坚硬,所以骨组织非常坚硬。

Ⅳ 什么是明带,暗带,H带

明带:明带是指横纹肌肌节中的单折光带。

暗带:每条肌原纤维的全长都呈现规则的明、暗交替,暗的那个就叫暗带;而且在平行的各肌原纤维之间,明带和暗带又都分布在同一水平上;

暗带的长度比较固定,不论肌肉处于静止、受到被动牵拉或进行收缩时,它都保持1.5μm的长度;

H带:在暗带中央,有一段相对透明的区域,它的长度随肌肉所处状态的不同而有变化;

(4)每一条胶原纤维的暗带叫什么扩展阅读

明带的长度是可变的,它在肌肉安静时较长,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可因肌肉所受的被牵引而变长;但明带在肌肉收缩时可变短。明带中央也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为Z线(或z盘)。

目前已经肯定,肌原纤维上每一段位于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它包含一个位于中间部分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合称为肌小节(sarcomere)。

由于明带的长度可变,肌小节的长度在不同情况下可变动于1.5~3.5μm之间;通常在体骨骼肌安静时肌小节的长度约为2.0~2.2μm。

Ⅳ 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是神马(什么)东西

弹性纤维是一种纤维,又名黄纤维,含量较胶原纤维少,但分布广。新鲜状态下呈黄色,在HE染色切片中,着色淡红,不易与胶原纤维区分,用醛复红能将弹性纤维染成紫色,弹性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略呈黄色,折光性强,富于弹性。

胶原纤维是主要含有胶原蛋白,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和羟脯氨酸等的纤维组合物。胶原纤维是三种纤维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多的一种纤维。广泛分布于各脏器内,在皮肤、巩膜和肌腱最为丰富。胶原纤维染色主要用于和肌纤维的鉴别。

(5)每一条胶原纤维的暗带叫什么扩展阅读

弹性纤维:

一般较胶原纤维细,纤维有分支,排列散乱。其化学成分主要是弹性蛋白,对牵拉作用有更大的耐受力。皮肤和腱的弹性纤维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在大血管则由平滑肌细胞产生。弹性纤维描述:染成蓝紫色,单条分布,有分支,并交织成网。

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是真皮中的主要成分,占真皮全部纤维质量的95%-98%.新鲜的胶原纤维呈白色,故又称白纤维。在HE染色标本中,胶原纤维被染成粉红色,较粗大,直径0.5-20um,成束分布,排列紧密,并交织成网。

胶原是唯一含羟脯氨酸较多的蛋白质,因此,测定羟脯氨酸的量能确定组织中胶原的含量。胶原蛋白占全身蛋白质的30%。聚合成胶原的微原纤维的蛋白质分子称为原胶原分子 。

Ⅵ 什么是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骨骼肌的微细结构,可以发现,每个肌细胞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状结构,将其称为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的结构
肌原纤维是横纹肌中长的、直径约1微米的圆柱形的结构,是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单位。,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装而成,粗肌丝的成分是肌球蛋白,细肌丝的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辅以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光学显微镜下结构
在光学显微镜下肌原纤维的直径为1~2μm,与肌肉长轴相平行,有明暗相间的带,明带称为I带,宽0.8μm; 暗带称为A带,宽1.5μm。所谓I带和A带是指:在偏光镜观察时,I带表示单折光带,而A带表示双折光带。在I带中有一条着色较深的线,叫Z线。
电子显微镜下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每一条肌原纤维的全长都呈现规则的明带和暗带。明带和暗带包含有更细的、平行的丝状结构,称为肌丝。明带是向同性,故称为Ⅰ带,肌丝较细直径约50,称为细肌丝,固定在Z膜上,一部分位于明带,一部分位于暗带,插在粗肌丝之间;暗带又称作A带。暗带中含有的肌丝较粗直径约100 ,称为粗肌丝,长度和暗带相同,固定在M膜上。暗带的中央有一较明的窄带,称H带(H band,H是德文hell"明"的第一个字母),H带中央有薄膜,称M膜(Mmembrane,或称 M线(M line);M是德文miffle"中"的第一个字母)又称中隔。明带中央也有薄膜,称作Z膜(Z-membrane),或称Z线(Z line);Z是德文Zwischen"间"的第一个字母,又称端隔。肌原纤维上位于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称为肌节,它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的单位。
横纹肌与平滑肌
脊椎动物骨骼肌的横纹中,可见到整齐排列的肌原纤维。骨骼肌的肌原纤维的单位是肌节,藉Z膜隔开,其中央有A带,两侧有I带。I带由I肌丝(主要是肌动蛋白),A带由A肌丝(主要是肌球蛋白)和I肌丝的前一部分组成。电镜下肌原纤维由许多肌微丝组成。这些肌微丝在肌原纤维中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粗微丝位于暗带,细微丝位于明带。以上带状结构在骨骼肌中非常明显,因而骨骼肌也称横纹肌。
肌纤维外面有少量的结缔组织称肌内膜。很多肌纤维又被肌束膜包围形成肌束。
另外,平滑肌中的肌丝是散在的,不存在像骨骼肌那样的肌原纤维。
有的动物具有特殊构造的肌原纤维。

Ⅶ 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微米,肌原纤维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骨骼肌的细微结构,每个肌细胞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状结构,将其称为肌原纤维。肌原纤维的直径是1到2微米,与肌肉的长轴相平行,有明暗相间的带,明带称为l带,宽0.8微米;暗带称为a带,宽1.5微米。

肌原纤维简介

肌原纤维是横纹肌中长的,直径约一微米的,圆柱形的结构,是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单位。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装而成;粗肌丝的成分是肌球蛋白;细肌丝的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同时辅以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构成的肌节,肌纤维也称为骨骼肌细胞。骨骼肌是横纹肌的一种,最基本的单位是肌纤维,肌纤维组成肌束,不同肌束在一起组成一块骨骼肌。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骨骼肌主要分为肌腹和肌腱,肌腹就是由肌纤维构成。而肌腱附着于骨骼上,由胶原纤维构成。而肌节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行使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功能。骨骼肌纤维是一种呈长圆柱状的多核细胞,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元。

骨骼肌纤维细胞呈长圆柱状,直径10~100微米,长度不等,一般为1~40mm,长者可达10cm以上。此外骨骼肌纤维细胞是多核细胞,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核,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骨骼肌纤维是构成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可提供人体肌肉收缩与舒张的生理功能。

Ⅷ 纤维胶原是什么

【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胶原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排列成束,彼此交织吻合,纤维束常有分支。纤维具有韧性,抗牵引力强。电镜观察,胶原纤维由更细的微原纤维(microfibrils)组成。微原纤维有特殊的横带,其周期为64nm。每条微原纤维有一序列的明暗带。暗带中比明带有较多游离的化学根,所以贮留较多的电镜切片染色剂
胶原纤维:染成粉红色,束状,其中的原纤维大多看不清;
胶原纤维主要含有胶原蛋白,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和羟脯氨酸等。胶原是唯一含羟脯氨酸较多的蛋白质,因此,测定羟脯氨酸的量能确定组织中胶原的含量。胶原蛋白占全身蛋白质的30%。聚合成胶原的微原纤维的蛋白质分子称为原胶原分子
。胶原纤维是三种纤维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多的一种纤维。广泛分布于各脏器内。在皮肤、巩膜和肌腱最为丰富。胶原纤维染色主要用于和肌纤维的鉴别。
儿童时期,骨骼的胶元纤维占的比重较大,成骨细胞制造骨质十分活跃。因此,儿童的骨骼弹性大,不易折断。
【弹性纤维】
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弹性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略呈黄色,折光性强,富于弹性。一般较胶原纤维细,纤维有分支,排列散乱。其化学成分主要是弹性蛋白(elastin),对牵拉作用有更大的耐受力。皮肤和腱的弹性纤维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在大血管则由平滑肌细胞产生。
弹性纤维描述:染成蓝紫色,单条分布,有分支,并交织成网。
电镜观察,弹性纤维包含两种组分:微原纤维和均质状物质。微原纤维是由结构糖蛋白排列组成,它围绕在均质状物质即弹性蛋白之周围。

Ⅸ 什么是随意肌

系指骨骼肌而言。因它们的活动既受神经支配,又受意识的控制,所以又称随意肌。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

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肌细胞内有许多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I带)及暗带(A带)。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

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H线的中部有一M线。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长约1.5~2.5微米。相邻的各肌原纤维,明带均在一个平面上,暗带也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使肌纤维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骨骼肌细胞构成骨骼肌组织,每块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组织构成,外包结缔组织膜,内有神经血管分布。

临床解剖及意义

大多数骨骼肌直接或通过肌腱间接附着于骨、软骨、韧带或筋膜,也可同时附着于以上某些结构。另外还有一些骨骼肌附着于器官(例如:眼球)、皮肤(例如:面肌)和黏膜(舌内肌)。

当肌肉收缩变短时,往往其中一个附着部位保持固定,另一个发生移动。肌肉的附着处一般被称为肌肉的起点和止点。起点通常位于近侧端,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保持固定不动;而止点通常位于发生运动的肌肉的远侧端。

然而,某些肌肉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方向相反的运动,因此,本书通常使用近侧端和远侧端或内侧端和外侧端来描述肌肉的附着部位。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随意肌

Ⅹ 组织的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是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intercellularsubstance)组成,在细胞之间又有明显的连接复合体(junctional complex)(图1—11)。一般细胞密集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和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表面。上皮组织因位于表面,因此就必然有一面向着外界或腔隙,称为游离面。另一面则借着基膜(basalmembrane)与深部结缔组织联接,因为游离面与基底面的结构、分化不同,所以上皮细胞具有极性。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等作用。根据上皮组织机能的不同,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等。
1.被覆上皮(cover epithelium)是覆盖在机体内外表面的上皮组织。由于它所处的位置和机能的不同而有分化。根据细胞层数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又各再分为扁平、立方、柱状上皮等(图1—12)。无脊椎动物的体表上皮通常是单层的。高等动物的体表上皮通常是复层的,上面的几层细胞都角质化,经常脱落,由基底层的细胞增生加以补充。上皮细胞又由于适应不同的机能,有的细胞表面形成纤毛(如呼吸道的纤毛上皮),有的细胞有微绒毛(如肾近曲小管上皮刷状缘、小肠柱状上皮纹状缘)等。
2.腺上皮(glanlar epithelium)由具有分泌机能的腺细胞(gland cell)组成,大多为单层立方上皮。有的是单独的腺细胞分散在上皮中,称为单胞腺。有的以腺上皮为主构成腺体或腺(gland),有管状、囊状、管泡状腺等(图1—13)。腺细胞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到腺体腔或体外的称为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不经过导管而将分泌物直接分泌到血液中的称为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
3.感觉上皮(sensory epithelium)是由上皮细胞特化而成,具有感受机能,如嗅觉上皮、味觉上皮、视觉上皮、听觉上皮等。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的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细胞间质有液体、胶状体、固体基质和纤维,形成多样化的组织。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等多种功能。如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软骨、骨、血液等。
1.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在动物体内分布很广,是由排列疏松的纤维与分散在纤维间的多种细胞构成的,纤维和细胞埋在基质中,它分布于全身组织间与器官间(图1-14)。纤维主要有2种: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和弹力(或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胶原纤维有韧性,常集合成束,由胶原蛋白组成,于沸水中溶解成为胶水称动物胶。弹力纤维有弹性,较细,由弹性蛋白组成,能耐受沸水和弱酸。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多种,主要的如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它是产生纤维和基质的细胞,对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图1—15)。又如组织细胞(histiocyte或巨噬细胞macrophage)具有活跃的吞噬能力,能吞噬侵入机体的异物、细菌、病毒以及死细胞碎片等,具保护作用。
2.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与疏松结缔组织的不同点,主要是由大量的胶原纤维或弹力纤维组成,基质和细胞较少。如肌腱(图1—16)由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组成,成纤维细胞成行排列在纤维束间。皮肤的真皮层的胶原纤维交织成网。而韧带及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膜,是由大量弹性纤维平行排列构成,呈束状或膜状。
3.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在成群的脂肪细胞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将其分隔成许多脂肪小叶。脂肪组织的特点是含大量脂肪细胞,其中储有大量脂肪,分布在许多器官和皮肤之下(图1—14)。具有支持、保护、维持体温等作用,并参与能量代谢。
4.软骨组织(cartilapenous tissue)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根据基质中纤维的性质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图1—17)。透明软骨分布最广,主要如关节软骨、肋软骨、气管软骨等。透明软骨作为机体支架的一部分,关节软骨还能缓冲骨间冲击。透明软骨的基质是透明凝胶状的固体,软骨细胞埋在基质的胞窝(lacuna)内。每个窝内常有由一个细胞分裂的2~4个细胞聚在一起,基质内还有胶原纤维。纤维软骨的特点是基质内有大量成束的胶原纤维,软骨细胞分布在纤维束间,如椎间盘、关节盂等。弹性软骨的特点是基质内含有大量的弹力纤维,如外耳壳、会厌等。
5.骨组织(osseous tissue)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也是由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的。纤维为骨胶纤维(和胶原纤维一样),基质含有大量的固体无机盐。骨分密质骨与松质骨(图1—18)。密质骨由骨板紧密排列而成,骨板是由骨胶纤维平行排列埋在钙质化的基质中形成的,厚度均匀一致,在两骨板之间,有一系列排列整齐的胞窝,胞窝有具多突起的骨细胞,彼此借细管相连。骨板在骨表面排列的为外环骨板,围绕骨髓腔排列的为内环骨板,在内、外环骨板之间有很多呈同心圆排列的为哈氏骨板,其中心管为哈氏管(Haversian canal),该管和骨的长轴平行并有分枝连成网状,在管内有血管神经通过。松质骨是由骨板形成有许多较大空隙的网状结构,网孔内有骨髓,松质骨存在于长骨的骺端、短骨和不规则骨的内部。骨组织是构成骨骼系统各种骨的主要成成。骨骼为机体的支架,保护预想软器官,其上附有肌肉,是运动器官的杠杆。
6.血液(blood)也是一种结缔组织,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就是液体的细胞间质,它在血管内没有纤维出现,但出了血管就出现纤维,这是由血浆内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的。除了纤维外,剩下浅黄透明的液体为血清。血清相当于结缔组织的基质。血细胞有红血细胞及多种白血细胞、血小板等(图1—19)。红血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与氧结合,携带氧至身体各部。白血细胞有许多种,其中嗜中性白血细胞和单核细胞能吞噬细菌、异物和坏死组织,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或免疫物质,参与机体防御机能。血小板(blood platelet)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血液中,相当于哺乳动物以下的其它脊椎动物的血栓细胞(thrombocyte),在电子显微镜下,外有细胞膜、内有少量线粒体,内质网呈泡状,在血管破裂时聚集成团,粘在伤口表面,放出凝血酶,对血液凝固起一定作用。 肌肉组织(muscular tissue)主要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因此也称为肌纤维,其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根据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分为横纹肌、心肌、斜纹肌和平滑肌。
1.横纹肌(striated muscle)也称骨骼肌(skeletal muscle),主要附着在骨骼上(图1—20)。肌细胞呈长圆柱状,为多核的细胞,一个肌细胞内可有100多个核,位于肌膜(肌细胞膜)的下面;在细胞质内有大量纵向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myofibril),是肌肉收缩的主要成分。在纵切面上肌细胞各肌原纤维显示有明带(Ⅰ带)与暗带(A带)交替排列。而每个肌原纤维的明带暗带都与邻近肌原纤维的明带暗带准确地排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整个肌细胞显示出横纹。在电子显微镜下,每一肌原纤维是由许多更细的肌丝组成的。肌丝有2种,一种粗的为肌球蛋白丝(myosinfilament),一种细的为肌动蛋白丝(actin filament)。前者存在于暗带,后者存在于明带,粗细肌丝有规则地相间排列。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一般认为是由于这二种肌丝相互滑动,具体地说,是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丝之间滑动所形成的(图1—21)。横纹肌一般受意志支配,也称随意肌。
2.心肌(cardiac muscle)为心脏所特有的肌肉组织,由心肌细胞组成。心肌细胞为短柱状或有分枝,一般有一个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心部分(图1—22)。肌原纤维的结构与骨骼肌的相似,但横纹不明显。其显着不同点在于心肌细胞有闰盘(intercalated disc)。在电子显微镜下已清楚显示,闰盘是心肌细胞之间的界限,在该处相邻两细胞膜凹凸相嵌(图1-22下),细胞膜特殊分化,紧密连接或缝隙连接。闰盘对兴奋传导有重要作用。心肌除有收缩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外,还有自动节律性。
3.斜纹肌或螺旋纹肌(obliquely striated muscle或spirally striated muscle或 helically striatedmuscle)这种类型的肌细胞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涡虫、线虫、环节、软体等动物。肌原纤维与横纹肌的基本相同,只是各肌原纤维节不是排列在同一水平面上,而是错开排列呈斜纹,暗带特别明显,像一个围绕细胞的暗螺旋(图1—23)。
4.平滑肌(smooth muscle)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各种内脏器官。平滑肌的活动不受意志支配,也称不随意肌。肌细胞一般呈梭形,但也有具3个或更多个突起(如外分泌腺的星形细胞),也有的具分支、互相吻合形成合胞体(如膀胱与子宫肌层中的平滑肌细胞)。肌细胞中的肌原纤维一般不见横纹,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证明其超微结构与骨骼肌的相同,也由粗细相间的肌丝组成,其不同处在于平滑肌的肌丝排列无一定次序,且粗细不匀(15nm~100nm)。一般认为肌原纤维的收缩过程大抵与横纹肌的一致(图1—24)。 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是由神经细胞或称神经元(neuron)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组成(图1—25)。神经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还没有证明有传导兴奋的能力,但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神经细胞是神经组织中形态与机能的单位,它的形态与一般细胞大不相同。一个神经细胞包括一个胞体(即细胞体)和由胞体发出的若干胞突。胞突有2种,一种如树状,有主干及粗细分枝称为树突(dendron),另一种细而长称为轴突(axon)。有的轴突外围以髓鞘(myelin sheath),称为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无鞘者称为无髓神经纤维(nonmyeli-nated nerve fiber)。轴突的长短,各种神经细胞差异很大,如运动神经细胞的轴突可长达1m,而有些神经细胞的轴突只有十余μm。据报导,若把人脑的全部神经细胞(约1010个)连接起来,全长约30万km,相当于由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个神经细胞可有一个到多个树突,但轴突只有一个。在机能上,树突是接受刺激传导冲动至胞体;轴突则传导冲动离开胞体。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在胞质内有一种嗜碱性染料的小体称为尼氏小体(Nissl'sbody),实际是成堆的粗糙型内质网,它存在于树突,但不存在于轴突,也不存在于轴突起源的地方(轴丘),因此可用以区别轴突和树突。神经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按胞突的数目可分为假单极、双极与多极神经细胞三大类。神经组织是组成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基本成分,它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能发出冲动联系骨骼肌和机体内部脏器协调活动。

阅读全文

与每一条胶原纤维的暗带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171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2028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424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352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965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82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952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328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94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731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558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720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77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544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97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613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718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1064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654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