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皮肤真皮内的纤维有哪几类
有三类:
1、胶原纤维:
是真皮纤维中的主要成分,由直径为70~140nm的胶原原纤维聚合而成,其直径2~15μm,多呈束状。
2、网状纤维:
是幼稚、纤细的未成熟胶原纤维,直径0.2~1.0μm,仅见于表皮下、皮脂腺、毛细血管、毛囊及汗腺周围。
3、弹力纤维:
由微原纤维和弹力蛋白构成,直径1~3μm,呈细束,多与胶原纤维交织缠绕。
真皮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纤维、基质构成,并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附属器及其他细胞成分组成。
(1)胶原纤维分级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真皮的作用:
皮肤的免疫反应主要发生于真皮,真皮浅层内的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相互作用。
并通过其合成的细胞因子互相调节,对免疫细胞的活化、游走、增殖分化,免疫应答的诱导,炎症损伤以及创伤修复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细菌入侵时也可在此引起炎症反应和超敏反应。
⑵ 胶原纤维,胶原蛋白,纤维素,纤维蛋白的区别求详细介绍啊~谢啦!
1.纤维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等,其中胶原纤维肉眼观呈白色,又称白纤维;弹性纤维颜色呈黄色,又称黄纤维。
2.胶原纤维、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构成胶原原纤维,胶原原纤维进一步构成胶原纤维。
3.纤维蛋白、纤维素:纤维蛋白是血中的纤维蛋白酶原在酶的作用下转变而成的,在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纤维素指一种多糖,但是在临床上常常把疾病过程中渗出的纤维蛋白称为纤维素,如纤维素性心包炎中的纤维素就是这种用法。
⑶ 胶原蛋白的分类
胶原蛋白是一类蛋白质家族,已至少发现了30余种胶原蛋白链的编码基因,可以形成16种以上的胶原蛋白分子,根据其结构,可以分为纤维胶原、基膜胶原、微纤维胶原、锚定胶原、六边网状胶原、非纤维胶原、跨膜胶原等。根据它们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特点,可以将胶原分成间质胶原、基底膜胶原和细胞外周胶原。间质型胶原蛋白分子占整个机体胶原的绝大部分,包括Ⅰ、Ⅱ、Ⅲ型胶原蛋白分子,Ⅰ型胶原蛋白主要分布于皮肤、肌腱等组织,也是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皮、骨和鳞)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全部胶原蛋白含量的80-90%左右,在医学上的应用最为广泛。Ⅰ型胶原在鱼类胶原中一个最显着的的特点是热稳定性比较低,并呈现有鱼种的特异性。Ⅱ型胶原蛋白由软骨细胞产生;基底膜胶原蛋白通常是指Ⅳ型胶原蛋白,其主要分布于基底膜;细胞外周胶原蛋白通常中指Ⅴ型胶原蛋白,在结缔组织中大量存在。按功能,可将胶原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成纤维胶原,包括第Ⅰ、Ⅱ、Ⅲ、Ⅺ、ⅩⅩⅣ和ⅩⅩⅦ型胶原;其余是第二组,非成纤维胶原。非成纤维胶原的α- 链既含有三螺旋域(胶原域,COL),还含有非三螺旋域(非胶原域,NC),其中成纤维胶原约占胶原总数的90%。
胶原蛋白的种类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图册参考资料。
⑷ 胶原纤维的简介
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 在三种纤维中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故又名白纤维。在HE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粗细不等,直径0.5~10um,呈波浪形,有分支并交织呈网,胶原纤维的生化成分为I型胶原蛋白。胶原蛋白(collagen)由成纤维细胞分泌,于细胞外聚合成胶原原纤维,在再经少量黏合成胶原纤维。电镜下,胶原原纤维直径20~100nm,呈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横纹周期约64nm,胶原纤维的韧性大,抗拉力强。
胶原纤维:染成粉红色,束状,其中的原纤维大多看不清;
儿童时期,骨骼的胶元纤维占的比重较大,成骨细胞制造骨质十分活跃。因此,儿童的骨骼弹性大,不易折断。
⑸ 什么是胶原纤维肿胀、均质化
胶原纤维,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又名白纤维。HE 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着浅红色。纤维粗细不等,直径1-20μm,呈波浪形,并互相交织。胶原原纤维由直径20~200nm的胶原原纤维粘合而成。电镜下,胶原原纤维显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横纹周期约64nm。胶原纤维的韧性大,抗拉力强。胶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为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
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是主要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疾病,组织病理显示胶原纤维肿胀、均质化,其间隙充满酸性粘多糖基质。
本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如一些患者中可出现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补体低下、类风湿因子阳性,筋膜间有免疫球蛋白沉积或同时伴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都支持本病系一种免疫性疾病。对于本病的归属,有认为本病属硬皮病病谱中的一个类型,即介于局限性硬皮病与系统性硬皮病之间,有些患者在病程中可转化为系统性硬皮病。但多数学者认为其不属于硬皮病,系一独立疾病。
临床表现:
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久为2∶1。发病年龄30-60岁为多。发病前常有过度劳累史,剧烈运动、外伤、受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亦可能诱发本病。
常以肢体皮肤肿胀、绷紧、发硬起病,或兼有皮脸红斑及关节活动受限。病变初发部位以下肢尤以小腿下部为多见,其次为前臂,少数从股部、腰腹部或足背等处起病。病程中累及四肢者约占95%,手足部占48%,躯干部占43%,面部通常不受及。损害特征为皮下深部组织硬肿,边缘局限或弥漫不清。患肢上举时,病损表面凹凸不平,沿浅静脉走向部位可见坑道状凹陷。患区皮脸可捏起,纹理正常,亦可伴不同程度色素沉着。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伴关节或肌肉酸痛、乏力、低热等。病变累及关节附近时可致关节挛缩和功能障碍。亦可伴纤维性外周性神经病变。有报道肺、食管、肝、脾、甲状腺和骨髓也可受累,超声心动图检出心包积液病例,肺功能检查有显示阻塞为主的混合性通气障碍等。
治疗:
丹参注射液16~20ml(2ml含生药4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作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3~6个疗程常有较好效果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口服或静脉滴注对部分病例有效对早期病例采用糖皮质激素有一定效果常用泼尼松每日30~60mg连服1~3个月非甾类抗炎药对缓解关节肌肉酸痛有辅助作用其他亦可酌情采用秋水仙碱(1~1.5mg/天)青霉胺(0.25~1.0g/天)或中药积雪甙等。
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一般用药1个月即可显效半年后皮损局部得到恢复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中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
⑹ 胶原蛋白1-3型和2型有何区别
Ⅰ型胶原蛋白主要分布于皮肤、肌腱等组织,也是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皮、骨和鳞)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全部胶原蛋白含量的80-90%左右,在医学上的应用最为广泛。Ⅰ型胶原在鱼类胶原中一个最显着的的特点是热稳定性比较低,并呈现有鱼种的特异性。
Ⅱ型胶原蛋白由软骨细胞产生;基底膜胶原蛋白通常是指Ⅳ型胶原蛋白,其主要分布于基底膜;细胞外周胶原蛋白通常中指Ⅴ型胶原蛋白,在结缔组织中大量存在。按功能,可将胶原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成纤维胶原,包括第Ⅰ、Ⅱ、Ⅲ、Ⅺ、ⅩⅩⅣ和ⅩⅩⅦ型胶原;
其余是第二组,非成纤维胶原。非成纤维胶原的α- 链既含有三螺旋域(胶原域,COL),还含有非三螺旋域(非胶原域,NC),其中成纤维胶原约占胶原总数的90%。
(6)胶原纤维分级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胶原蛋白的性质:
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指胶原与宿主细胞及组织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胶原本身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骨架,其三股螺旋结构及交联所形成的纤维或网络对细胞起到锚定和支持作用,并为细胞的增值生长提供适当的微环境。
凝血性:胶原具有止血性能;胶原可以与血小板通过粘合、聚集形成血栓起到止血作用。当血管壁的内皮细胞被剥离时,血管中的胶原纤维暴露于血液中,血液中的血小板立刻与胶原纤维吸附在一起,发生凝聚反应,生成纤维蛋白并形成血栓,进而血浆结块阻止血流。
可降解性:胶原能被特定的蛋白酶降解,即生物降解性。因胶原具有紧密牢固的螺旋结构,所以绝大多数蛋白酶只能切断其侧链,只有胶原酶、弹性蛋白酶等特定的蛋白酶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降解胶原蛋白,断裂胶原肽键。
⑺ 胶原纤维是什么啊
是胶原蛋白的基本结构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全身蛋白总量的1/3,相当于体重的6%,胶原蛋白是一类纤维状的蛋白质,它广泛分布于结缔组织中,但以皮肤、肌腱、韧带、巩膜、角膜、软骨、骨及胎盘含量最多。它具有容易成胶的特性。
⑻ 胶原蛋白分为哪几类
胶原蛋白是一类蛋白质家族,已至少发现了30余种胶原蛋白链的编码基因,可以形成16种以上的胶原蛋白 分子。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纤维胶原、基底膜胶原、微纤维胶原、锚定胶原、六角网状胶原、非纤维胶原、跨膜胶原等。
根据胶原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胶原可分为间质胶原、基底膜胶原和细胞周围胶原。
类型的间质胶原蛋白分子身体大部分的胶原蛋白,包括Ⅰ、Ⅱ、Ⅲ型胶原蛋白分子,Ⅰ型胶原蛋白主要分布在皮肤,肌腱,和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皮肤、骨骼和大小),其中一个最丰富的蛋白质占80 - 90%的总胶原蛋白含量,使用最广泛的药物。
Ⅰ型胶原在鱼类胶原蛋白,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是热稳定性较低,还有物种特异性。Ⅱ型胶原蛋白由软骨细胞产生;基底膜胶原类型,通常被称为Ⅳ胶原蛋白,它主要分布在基底膜;周细胞外胶原蛋白通常Ⅴ中指类型胶原蛋白,在结缔组织比比皆是。
根据胶原蛋白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胶原纤维,包括第Ⅰ、Ⅱ、Ⅲ,Ⅺ,ⅩⅩⅣ,ⅩⅩⅦ胶原蛋白类型;其余是第二组,非纤维性胶原蛋白。非成纤维胶原的-链同时包含三个螺旋结构域(COL)和非三螺旋结构域(NC),其中成纤维胶原约占胶原总量的90%。
(8)胶原纤维分级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胶原蛋白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是指胶原蛋白与宿主细胞和组织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胶原本身是细胞外基质的骨架,其三股螺旋结构和交联形成的纤维或网络可以锚定和支持细胞,为细胞增殖和生长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作为新组织的框架被吸收之前,作为一个主机的一部分被吸收和融入主机后,他们有良好的与细胞周围的基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和参与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组织作为一个整体。
如海绵状I型胶原与兔脂肪干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可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生长提供适宜的三维空间,可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载体材料。
胶原蛋白可降解性:
胶原蛋白可被特定的蛋白酶生物降解。由于胶原蛋白具有紧密而牢固的螺旋结构,大多数蛋白酶只能切断其侧链,只有胶原酶、弹性酶等特异性蛋白酶才能在特定条件下降解胶原蛋白,破坏胶原肽键。
胶原蛋白肽键一旦断裂,其螺旋结构就会被破坏,完全水解成小分子多肽或氨基酸,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被机体再利用或代谢。生物降解性是利用胶原蛋白作为器官移植材料的基础。
⑼ 胶原纤维的结构
Ⅰ型胶原的原纤维平行排列成较粗大的束,成为光镜下可见的胶原纤维,抗张强度超过钢筋。其三股螺旋由二条α1(Ⅰ)链及一条α2(Ⅰ)链构成。每条α链约含1050个氨基酸残基,由重复的Gly-X-Y序列构成。X常为Pro(脯氨酸),Y常为羟脯氨酸或羟赖氨酸残基。重复的Gly-X-Y序列使α链卷曲为左手螺旋,每圈含3个氨基酸残基。三股这样的螺旋再相互盘绕成右手超螺旋,即原胶原。
原胶原分子间通过侧向共价交联,相互呈阶梯式有序排列聚合成直径50~200nm、长150nm至数微米的原纤维,在电镜下可见间隔67nm的横纹。胶原原纤维中的交联键是由侧向相邻的赖氨酸或羟赖氨酸残基氧化后所产生的两个醛基间进行缩合而形成的。
原胶原共价交联后成为具有抗张强度的不溶性胶原。胚胎及新生儿的胶原因缺乏分子间的交联而易于抽提。随年龄增长,交联日益增多,皮肤、血管及各种组织变得僵硬,成为老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α1(Ⅰ)链的基因含51个外显子,因而基因转录后的拼接十分复杂。翻译出的肽链称为前α链,其两端各具有一段不含Gly-X-Y序列的前肽。三条前α链的C端前肽借二硫键形成链间交联,使三条前α链“对齐”排列。然后从C端向N端形成三股螺旋结构。前肽部分则呈非螺旋卷曲。带有前肽的三股螺旋胶原分子称为前胶原(procollagen)。胶原变性后不能自然复性重新形成三股螺旋结构,原因是成熟胶原分子的肽链不含前肽,故而不能再进行“对齐”排列。
⑽ 胶原纤维是什么啊
胶原纤维主要化学成分是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纤维的一种.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排列成束,纤维束常有分支.它的化学特性是在酸性溶液中纤维膨胀,可被胃液消化,但不受碱性胰液影响,在沸水中可水解为白明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胶原纤维由更细的胶原原纤维组成.通过生物化学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的分析,表明胶原的基本分子单位是原胶原分子.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既有韧性、又有弹性,既能使器官与组织抵抗外来牵引力,又能保持形态和位置相对固定的疏松结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