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燕窝功效 > 岱山县燕窝山为什么叫燕窝山

岱山县燕窝山为什么叫燕窝山

发布时间:2022-08-01 05:59:36

❶ 岱山县的地理环境

岱山县岛屿呈西南-东北走向,以岱山岛为中心,诸岛屿呈“X” 型分布。东西长约169.6公里,南北宽约57公里,由404个岛屿组成,其中住人岛屿16个(其中驻乡镇政府岛屿5个)。
岱山是个陆地小县、海洋大县,全县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陆地面积326.5平方公里(其中潮间带滩涂5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916平方公里。岱山本岛面积最大,为119.3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4.35平方公里),是舟山群岛的第二大岛;其次为大衢岛,面积73.6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3.78平方公里)。 岱山有丰富的海洋能源,拥有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尤其是衢山岛年均风速在6.9米/秒以上,风能有效密度大于1700瓦/年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的全省最大风力发电场建设工程已在衢山岛启动。潮汐能资源也比较丰富,国家863计划“70KW潮流能电站”就建在县境龟山航道上。
岱山拥有华东地区极为丰富的风力资源。其中有两个地方尤为突出:东沙镇燕窝山地区,终年多风,风速3米/秒以上超过半年,6米/秒以上超过2200小时,是建立风力发电站的绝佳地方。衢山岛系中国东南沿海风能资源I类地区。从2003年1月1日0时到2003年12月31日23时完整年资料作分析,年均风速在7.3米/秒,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为19.6/米。年有效风速小时数(3?25米/秒)为8102h平均风功率密度为417瓦/方米。大风月为6、7、8、12月,小风月为2、3、4月。盛行风向为NW和SSE。

❷ 岱山岛的地形地貌

岱山岛东西走向,东宽西窄,形似桑叶。明代以前,今岱山岛为东岱山、西岱山两岛,中隔一浦(即水道),两头通海,自南浦(今岱中南浦)至北浦(今东沙镇桥头至泯山寺锁宫门之间)间,可通船舶。清至民国,东、西岱山间在东沙镇桥头有桥相通。1948~1949年在南浦至茶前山一带建成机场,浦被淤塞,两岛相连。岛西端的双合山,原是悬海岛屿,1980年建仇家门大坝后与岱山岛相连。岛北端的燕窝山原亦是孤岛,1974年拷门大坝建成后与岱山岛相连。
岱山岛四周岛屿环绕,水道、航门密布,岸线曲折,沿海有不少优良港口和锚地。岛南有岱山主港-高亭港,是岱山县主要的渔港、商港和对外交通枢纽。岛北岸的东沙港,是岱山县内的商港、渔港和避风港。
岱山岛素称海上“蓬莱”,有“蓬莱十景”。据传,秦时徐福率三千童男女为始皇寻求不死之药,曾至此岛。岛上旅游资源丰富,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点)主要有磨心山、后沙洋沙滩、燕窝山、双合山、蓬莱公园等。位于岱山岛东南的磨心山,亦称摩星山,占地约6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257.1米,南临大海,四周群山环绕,山岗秀丽挺拔,岗岭绵延叠翠,满山苍松翠柏,四季林木葱茏,绿茶郁郁葱葱,环境幽雅宁静,冬有“蓬莱十景”的“白峰积雪”景观。名胜古迹有分别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的超果寺、明崇祯年间(1628~1643)的崇福庙、清干隆年间(1736~1796)的慈云庵,山坡密林中建有亭、台、楼、阁和错落有致的“蓬莱山庄”,可鸟瞰海岛大自然风光。....慈云庵由大雄宝殿、玉佛殿、“华藏世界”、蓬莱园等组成。“华藏世界”为国内首创,是岱山独特的旅游景观,由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设计,采用大块镜子玻璃拼接而成,利用镜子折射原理,使室内一尊阿弥陀佛相映增辉,如见四方万佛。后沙洋沙滩,东濒岱衢洋,北靠鹿栏山(今称白鹅山),是“蓬莱十景”之一“鹿栏晴沙”景点所在。沙滩全长3.6公里,宽300米,沙质匀细,沙滩柔软舒适,为浙江沿海最长的一条沙滩,滩面平实,有“万步铁板沙”之称。滩上建有“晴沙海洋乐园”,置有茶室、海滨浴场、灯光舞厅兼溜冰场、高速游艇、救生衣等安全设施,是暑期旅客游览、度假理想之处。燕窝山景点“燕窝石笋”,为长约300米、宽约100米的参差不齐的一群礁石,形似山中竹笋,长的4~5米,矮的1~2米,不仅形态如笋,而且色泽相似,随着海浪拍打与波涛轰鸣,组成一幅海上的大自然奇景。双合山有双合洞壁景点,即“蓬莱十景”的“石壁残照”,这是数百年来石工开采石板、石条留下的石景,共50处,分布在岗上、山坡、山脚等处。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按形态称为石壁、石洞、石宫、石潭。洞中碧水清幽,若夕阳投影石壁更为壮观,是岛上一个别有洞天的景点。蓬莱公园,建在磨盘山(俗称义伙祠岗墩)西坡,园内林木繁茂,路旁苍松夹道,空气清新,山岗有亭,东侧山坡建有蓬莱老年乐园、高显庙和善庆庵,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散步活动的好场所。此外,尚有“群豚拜江”,为岱山岛东侧竹屿港中一景。每年夏秋季节,可见黑白相间的成群海豚时沉时浮,在海中浮动起舞,时而跃出海面,为国内罕见。

❸ 岱山县景点

岱山县景点有摩星山景区、秀山岛、东沙古镇、金维映故居、燕窝山景区等。
1、摩星山景区:位于岱山岛东南部,距县城高亭镇2.2公里,全山占地约6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岗绵延叠翠,最高点月平岗,海拔257.1米,为岛上最高处,可揽景观日出,视野开阔。
2、秀山岛:介于舟山岛与岱山岛之间,传说秀山岛乃海上三仙山之一的“方丈岛”,素有“海上香格里拉”之誉。秀山岛原本有秀山与兰山两座岛屿,两山为海所隔,清光绪年间围海造田后两山相连,故又名兰秀山。
3、东沙古镇:位于着名渔场岱衢洋沿岸,岱山岛的西北角,是一座百年古镇,是舟山群岛着名的渔港。自清至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岱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金维映故居:位于岱山县高亭镇清泰路后街弄14号(黄家)。金维映(1904~1941)女,原名金爱卿、又名金志成,昵称阿金,浙江省岱山县高亭镇人,幼年和童年时代成长于高亭镇黄家。
5、燕窝山景区:位于岱山岛北端,距县城16公里,整个景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主景是因千万年来由于海水的不断冲刷形成的海蚀柱、海蚀礁,形似笋而称燕窝石笋。

❹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

岱山 古时蓬莱,今日岱山,岱山欢迎您
[编辑本段]【岱山概况】
岱山又叫东海蓬莱,位于舟山群岛中部,岛海相依,孤悬海中,为舟山第二大岛,全县406个大小岛屿犹如一串闪亮的宝石镶在东海碧波之中,岛海相依,水天相连,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海水、沙滩、礁石、海鲜、渔火是岱山旅游的特色。岛内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大舜庙后遗墩遗址;以及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岛上留下了“渔猎煮海”的足迹,“渔盐之利,甲于一方”,岱山贡盐,闻名遐迩。还有五代(907-960年)年间古刹超果寺、宋(960-1279)岱山书院等名胜古迹。
自唐代(618-907年)以来,岱山就有东海蓬莱的美名。它,翠岛星布,仙雾袅绕,风景如画。全县有高亭、秀山、巨山、长涂四大景区。主要景点有:浦门晓日、石壁残照、燕窝石笋、双龙戏珠、观音驾雾、竹屿怒涛、白峰积雪、鱼山蜃楼、鹿栏晴沙、九子沙滩等“蓬莱十景”。磨星山景区仙茶满坡,山顶新建的“华藏世界”堪称我国人文景观一绝。近年来,日本专家曾三次组团来岱山考察,向日本人民介绍东海上这个蓬莱仙岛
地理位置:岱山县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中部,北纬 30°07′-30°38′、东经 121°31′-123°17′(北纬30°14′,东经122°11′)。北与嵊泗列岛接界,东临公海,南与舟山本岛相望。全县有406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524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916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97253人,2005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95019人。
岱山气候宜人,景色旖旎,海岸、洞、山、沙滩、奇礁、怪石、 古迹遍及全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岱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运动于一体海岛旅游基地。
岱山古称蓬莱仙岛,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清时,刘梦兰、陈文份等文人墨客曾在岛上尽兴漫游,唱和题咏,形成蓬莱十景:蒲门晓日、石壁残照、南浦归帆、石桥春涨、鱼山蜃楼、横街鱼市、 衢港渔灯、竹峙怒涛、白峰积雪、鹿栏睛沙。
随着岁月的消磨和时代的变迁,有些景点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赋有时代特色的新景观,自然与人文相交织,历史与现 实相辉映, 形成了新的蓬莱十景:蒲门晓日、白峰积雪、鹿栏晴沙、燕窝石笋、竹屿怒涛、渔港栖霞、徐福公祠、金沙依翠、宝塔揽胜、观音驾雾。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岱山县人民政府驻高亭镇人民路88号,邮编:316200。代码:330922。区号:0580。拼音:Daishan Xian。
岱山县辖6个镇、1个乡:高亭镇、衢山镇、东沙镇、岱西镇、长涂镇、岱东镇;秀山乡。
2000年,岱山县辖7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9748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高亭镇 71863 东沙镇 7488 岱东镇 12996 岱西镇 13160 泥峙镇 10042 长涂镇 14852 岛斗镇 36629 秀山乡 7690 渔山乡 2029 四平乡 11109 万良乡 9625。
[编辑本段]【岱山旅游】
摩星山景区位于岱山岛东南部,距县城高亭镇2.2公里,全山占地约6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岗绵延叠翠,最高点月平岗,海拔257.1米,为岛上最高处,可揽景观日出,视野开阔。
该景区主调为:以佛教文化为主体,徐福求仙为背景,海上千岛相映衬的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蓬莱仙山,主要景点有慈云极乐禅寺、白峰积雪、华藏世界、茶园晓雾、现龙井、玉佛宝塔、碧波亭、望海亭、超果寺、静修庵、崇福庙等。
慈云极乐禅寺
初建于清朝干隆年间,距今有240多年历史。该寺自始建至今历尽劫难,于1983年起由国内外香客募资修葺、扩建,现在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主要有停车场、山门、凡高清音、放生池、钟楼、鼓楼、大雄宝殿、玉佛殿、蓬莱十景诗墙、排位堂、 藏经楼、怡心亭、玉佛宝塔、蓬莱茶园等组成,占地面积近百亩。1985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宗教旅游胜地,对外开放,为摩星景区的主要景点。
超果寺
“超果”,佛教用语,意为世人超脱凡间后成正果。民国《岱山镇志.艺文.超果寺记》载:宋朝时,岱山岛上超果寺已是“岛中 最称胜者,基宇广延,肇造宏丽,松竹环山,莲池绕宇,觅景寻幽者,莫不于此流连称赏不置。”到了明朝时,倭寇侵扰岱山,超果 寺成一荒址。清康熙年间,僧自修来岱山募资重建此寺,“将大殿 两廊以及寮舍、斋厨修饰一新,且更添建山门,装塑金刚,将数百年之超果,又多增辉于今日矣”。
崇福庙
该庙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故名崇福庙。清康熙、干隆年间经两次大修,现庙内有干隆戊午年的“崇福庙”匾及光绪年间制作的“崇福庙”匾各一块。这座纯清代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虽规模不大,但布局严 整。今前殿、正殿两侧各有厢房相连,围成四合院;中间有戏台,殿前有照墙,东西设台门,另成一院,共有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

鹿栏晴沙
位于岱山本岛北部的鹿栏山下,并由此得名。该景区为“蓬莱十景”之一,是天然的大型海滨浴场及海滩活动中心,距县城高亭镇14公里。整个景区由鹿栏晴沙沙滩、徐福亭、泥螺山、晴沙海洋乐园、沙滩观海平台及规划中的旅游小区组成。鹿栏晴沙全长3.6公里,沙滩呈南北走向,东西宽300米,是江浙沿海最长一条沙滩,沙滩坡平,纵宽大,凡百米外才及胸,涨潮时浪大,回声响彻,气势宏伟,退潮时潮水平静、安宁。沙色呈铁灰色,沙质细腻偏 硬,沙滩上可行驶汽车,被冠以“万步铁板沙”美称,沙滩三面秀峰环抱,中间有滩中小屿——泥螺山,四周礁石各异,其近处有一鸡冠礁。清晨,可站在沙滩透过鸡冠礁观东海。清代诗人刘梦兰有诗赞曰:“一带平沙绕海隅,鹿栏山下亦名区,好将白地光明锦,写出潇湘落雁图."
海洋乐园
目前已有许多活动项目对游客开放,主要有音乐茶室、小卖品部、各类海上及海滩活动项目、烧烤、沙滩跑马、蒙古包、沙滩跑车、野营房、活动茶房、各类浴具出租、淡水淋浴房、网具出租等。沙滩内建有1100平方米“晴沙宾馆”一座,为游人提供吃、住服务。
徐福亭
位于海洋乐园入口处的小山墩上,该亭占地约80平方米,格调为白石结构仿古式双层四角亭,四周饰以石栏。亭柱上刻有一对楹联,曰:“停挠欲访徐方士,隔水相招梅子真。”亭内树有一碑,双龙合抱,由青石精雕而成。碑文纪录了徐福求仙与岱山古名蓬莱的关系,碑名由中国徐福会会长李连庆书写。
秀山景区位于岱山岛东部,以秀山岛为中心,共有35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23平方公里,全岛海岸线长40公里,多礁石、沙滩、泥涂,其中沙滩面积747亩。秀山岛上山清水秀,全岛绿色覆盖达73%以上,为岱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秀山是一个着名侨乡。该景区根据自身独特的条件还开展多种形式的带“海味”的特色节目,如海味泥滑、海上作业、海鲜烧烤、海洋特种养殖垂钓场等一批参与性节目。该景区的主调为:动静结合,是海岛风情浓厚、绚丽多姿的海上娱乐城。

秀山沙滩群
位于该景区的东部,为吽唬、三礁、九子3个沙滩首尾相连组成。沙滩群坡平、沙黄、海水清,呈月牙型。其中吽唬沙滩为最出色,该沙滩全长600米,宽100米,朝向偏东。除了沙滩活动外,还可在沙滩外海面上进行海上垂钓或涨网作业,因这一带海域潮流平缓,礁石众多,海上藻类物丰富,在这带海域和礁石间生活、栖息着梭子蟹、铜盆鱼、虎头鱼等多种名特鱼、蟹、贝类,特别是夏、秋时节,成群的虎头鱼、叽咯鱼
等鱼类到海滩边及礁石间产卵,游客可按当时渔民出海捕鱼的仪式进行出海作业,待到“鱼满舱”时返回到烧烤区,自己动手烧烤自己的劳动成果,品味最新鲜的海鲜美食,享尽口福与乐趣,定会使你终身难忘。除此之外,还可去海洋特种养殖垂钓场、泥涂板滑拾贝,去桃子竹跳、凉帽山果园观光。
九子佛屿
在秀山景区小九子村,土名遥岩岭,是一自然象形岩。此岩鹤立礁群,与舟山本岛隔海相望。远远望去,能见其状似观音,侧面看,观音背上又背着一小佛,其型逼真,令人叫绝, 相传是当年观音菩萨去普陀山停留小憩时的化身。
观音山景区位于大衢岛上的观音山,此山系岱山县境内最高峰, 海拔314米,距岱山岛20海里。相传佛教圣地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去普陀山修行之前,先在大衢的观音山上立道场3年,观音山因此得名。观音山,峰峦高耸,山势险峻,四周群山环抱,数峰连环似莲花,面积约4平方公里。最高处天灯山,视野开阔,蓝天碧海,一览无余。该景区环境清幽,冬暖如春,夏凉若秋。山之顶峰,常有云雾缭绕,若隐若现,时浓时淡,故名“观音驾雾”。
观音山广济寺
坐落在观音山山峰南坡,依山面海,包括3 座各具特色的上、中、下寺院:洪福寺(广济上寺)、普庆寺( 广济中寺)和洪因寺(广济下寺)。洪福寺初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 位于观音山山顶,大殿结构集殿、 房、亭、园之精华,颇具特色,殿中供奉观音立像和十八罗汉。广济中寺普庆寺,普庆寺初建于干隆四 十九年(1784年),该寺气势宏伟,为广济寺的活动中心,大殿高9米,供奉观音佛像高达6米,两旁有观音36化身大理石雕像。主殿后西边为地藏殿,东边为千佛殿,千佛殿里有
大小1000余尊佛像,全用汉白玉雕成,晶莹洁白,栩栩如生,实属罕见。广济下寺洪因寺,该寺初建于同治年间 (1862~1874年),供奉大理石观音 佛像,寺院深邃,全部木结构,殿堂分上下二层。
观音山玉佛宝塔
位于观音山山顶洪福寺的东侧,45米,每层高度约4米,沿着塔内的楼许多小的玉佛,计200余尊。登上此塔
下望,似身处天境,海景、 山景尽收
就能见到塔影,为观音山景区的一大
全部用花岗石块砌成,共11层,高
梯可到达塔顶。塔的每层都供奉着
也就是站在了岱山的最高处,极目
眼底,大海中过往船只在几十里外奇观。

三星国际灯塔
该灯塔位于鼠浪湖岛东6公里的下三星岛,是太平洋西岸第二大灯塔。由英国海务科在1911年建造,主要任务是为过往船只导航。现为国际灯塔,系白色钢板铸钉园柱形塔,塔 高7.9米,钢板旋梯,灯高63米,光线射程20里。岛不大,在灯塔 南北各有一个登岛点,北面有一条石路,南面有1.6米宽的水泥路。从岛上俯瞰大海,惊涛拍岸,海阔天空,浩瀚蔚蓝的东海景色迷人。四周礁石丛中,各类贝、蟹繁多,随手可采,钓到石板鱼、黄鱼也 属常事。
燕窝山景区位于岱山岛北端,距县城16公里,整个景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主景是因千万年来由于海水的不断冲刷形成的海蚀柱、海蚀礁,形似笋而称燕窝石笋。该景长约300米,宽约100米,形态各异,高低大小不一,色泽似真笋,随着海浪起伏而时隐时现、时出时没,组成一幅海礁美景。距该景西北2公里处,有一海湾,沿海湾遍地鹅卵石,被称为彩石塘。另外还有向蓬望海、桐盘聆涛、桃林春晓等景点。
彩石竞艳
在燕窝石笋西北面,有一长约1000米的彩石塘,塘中砾石有黑、黄、灰、红等多种颜色,经海水长期冲刷,变成了形态各异却光滑圆润的鹅卵石。这些砾石如泡在水中,更是五彩缤纷,光泽照人,可与南方雨花石相媲美,是极佳的旅游纪念品。
向蓬望海
与彩石塘一水之隔,有一悬水小岛,叫向蓬山。此山因形态奇特,表态独立,突兀于海中,又流传着不少传说,故极富传奇色彩。据说,凡从上海一带驶来的船,一出长江口,最先看到的就是这小小的向蓬山,且越远越大。当年徐福为秦始皇寻找蓬莱仙药,是先看到此山,而得以再找到蓬莱仙岛(岱山)的。因此,把此山叫向蓬山。另据传当年徐福还在山上载了几株风藤,千百年来,治好过不少受过风寒的海岛人。此山独立于海中,三面无遮无掩,视野极为开阔,是观舟山群岛山海美景的极佳处。景区规 划将建一索道,连接燕窝山,届时游客可享凌空飞渡与极目沧海之乐趣。
岱山风景名胜区由404个岛屿组成,海域面积491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海上景观丰富多样,其中奇、特景观众多。该景区由两条线路组成,陆线环岛和海线绕岛,主要景观有“石壁残照”、仙人洞、象鼻山、鲸游港湾、群豚拜江、万亩盐田、蒲门晓日等。

万亩盐田
岱山是浙江第一产盐大县,自南宋以来一直以渔盐之利富甲一方。至今,岱山有盐田3.5万余亩。如果你登高远眺,就能看到在岛的周边围垦起来的一片片盐田,象豆腐格子一样一块块方方正正地镶嵌在海水与岛屿之间。盐田的规模要数岱西盐场与双峰盐场最大,一眼望去,灰蒙蒙的一大批,视线的源头是海与天 的连接。再看近处每一块黑乎乎的盐
田中结着白花花的盐,一堆堆雪晶一样的盐垛错错落落地堆着,盐晶在 阳光下发出闪闪的银光。这一切实为蓬莱仙岛构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如果你来到盐田中,正在劳作的盐民会教你如何晒盐,告诉你制盐从锅烧、板晒到今天这样滩晒的发展过程。
石壁残照
位于岱山岛最西端的岱西镇双合村,此处原为悬水孤岛,后经人工修造一条拦海大坝同岱山岛相连。此地有名的特产有石板(条)和糯米虾,石板的石质细而坚韧,经当地居民五六百年世世代代的艰辛取石开凿,遣今有石景旧迹50多处,其中有几处规模宏大, 奇石怪洞形各有状。有雄伟挺拔的石峰,形如刀削的石壁;有色彩缤纷的石幔,清晰见底的石潭,颇似绍兴东湖的石景。若沿塘口下窥,洞洞幽幽,碧水挽天,进塘上望,峭壁戴云,如夕阳投影石壁上,远望近看煞是壮观。此景曰“石壁残照”,被选上古蓬莱十景之一,清诗人曾赋诗:石壁潺颜影倒横,夕阳闪闪十分明,若教移入天台郡, 霞彩何曾让赤诚。从县城乘汽车可直到此景。
鱼山蜃楼
海市蜃楼是光和水蒸气等的作用,在海天际幻出的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在岱山不少人曾看到过海市蜃楼,并留下 赞美的诗句。“云连波白蒸鳌柱,月带潮青结蜃宫”;“仙山楼阁影重重,缥缈虚无接太空”;“隐约烟霞警变幻,虚无屏嶂任回环”。1916年8月,孙中山先生在佛顶山上见到一座伟丽的牌楼,以及十几 个怪和尚舞幡笑迎来客,其中一大圆轮,盘旋极速,向游客滚来,瞬间杳无影迹。1986年7月,上海徐玉珍等游客在衢山观音山顶看 到难以数计的群佛像,稍留即逝。另有一种称海虹,即彩虹,当地人称短篷,在海中或天时晴霁时能见到匹练横天,七彩缤纷。还有一种称海磁,在光照强烈,海上水蒸气大时,远望海上,大小岛屿漂在空中,幌幌忽忽,隐隐约约,恰似仙山琼阁。海市、海虹、海磁是舟山群岛3大海上奇观。

❺ 郑州市燕窝山景区在哪

郑州没有燕窝山景区,浙江和黑龙江有。

1、燕窝山风景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北端,距县城16公里,整个景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

❻ 岱山那边就没有什么比较好玩的地方吗

1、摩星山景区 : 位于岱山岛东南部 , 全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岗绵延叠翠,最高点月平岗,为岛上最高处,可揽景观日出,视野开阔。摩星山秀丽挺拨,四季树木葱茏,环境幽雅宁静,气候宜人,慈云极乐禅寺掩映在摩心山南的绿树丛中,楼阁轩榭错落有致的蓬莱茶庄坐落在摩星山南坡,山上的碧波亭和蓬莱玉佛宝塔各建在南北两峰的最高处,可鸟瞰海岛风光。山凹中建有亭、台、楼阁站在山东侧的望海亭,县城新姿、大海、渔港等景色尽收眼底。山上遇有云雾,变幻莫测,碧海绿洲,时隐时现,恍入蓬莱仙境。
2、秀山岛 : 介于舟山岛与岱山岛之间,传说秀山岛乃海上三仙山之一的“方丈岛”,素有“海上香格里拉”之誉。

3、东沙古镇 : 位于着名渔场岱衢洋沿岸,岱山岛的西北角,是一座百年古镇,是舟山群岛着名的渔港。东沙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原自西向东有一个半圆形海湾,镇区就坐落在这海湾东角的沙滩上,古称“东沙角”,镇名因此而得。
4、中国海防博物馆 : 位于岱山本岛黄嘴头东南面沿海地带,历来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海防关口,曾经驻守过的军队在2004年撤出时留下了大量营房、战壕、坑道、碉堡、弹药库等军事设施。
5、金维映故居 : 位于岱山县高亭镇清泰路后街弄14号(黄家)。
6、磨心山 : 位于岱山岛东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岗绵延叠翠,最高点月平岗,海拔257.1米,为岱山本岛最高处。磨心山由慈云极乐寺、仙芝茶园、徐福广场等景点组成。
7、鹿栏晴沙景区 : 因位于岱山本岛北部的鹿栏山下而得名,既是旅游开发区,又是古“蓬莱十景”之一,是天然的大型海滨浴场及海滩活动中心。整个景区由鹿栏晴沙沙滩、徐福亭、泥螺山、晴沙海洋乐园及规划中的旅游小区组成。该景区的主调是海上运动、海滩活动、游乐、度假为主的海滨活动中心,汽车可直到沙滩。
8、燕窝山景区 : 位于岱山岛北端,整个景区面主景是因千万年来由于海水的不断冲刷形成的海蚀柱、海蚀礁,形似笋而称燕窝石笋。该景形态各异,高低大小不一,色泽似真笋,随着海浪起伏而时隐时现、时出时没,组成一幅海礁美景。距该景西北2公里处,有一海湾,沿海湾遍地鹅卵石,被称为彩石塘。另外还有向蓬望海、桐盘聆涛、桃林春晓等景点。从县城乘汽车可直达该景区。
9、白节山海域 :白节山海域在大陆边缘,是面临外海沿岸水系扩展到的海域。海域底部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底质以软泥和泥沙质为主,东半部以沙泥和沙砾为主。整个海域处在大陆冲淡水和东海外海两大水系,并由这两大水系混合变性的混合水性中。本海域包括的岛屿有白节山、鹰窠山、鹰爪礁、平礁、小白节山、白节长礁、红山、南小山、半边山、鱼眼屿、小半边山、半边大礁和田螺礁 .
10、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 : 馆址座落于昔日大黄鱼故乡——东沙古镇解放路203号,是一座民国初期建造的二层楼四合院木结构建筑,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古朴而典雅。
当然岱山临近周边的精华景点还有很多,当你徜徉在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欣赏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为大自然添几分风采。神秘的传说、杰出的建筑、优美的自然风景,无不在深深触动我们的灵魂。

❼ 岱山的风俗习俗有哪些

《舟山市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描述祭海:“旧时,渔船每汛出海生产前,要在船上祭告神祗,向神明行跪叩礼后烧化疏牒,称为‘行文书’。由老大捧一杯酒泼入大海中,并抛少许肉块入海,叫‘酬游魂’,以祈祷渔船出海顺风顺水。这天,船上众人忌讲不吉利的话,不许吵架。”

祭海,是浙江岱山乃至中国沿海渔民崇拜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的一种祭祀方式。过去,因船小以风为动力,加之生产工具落后,在世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眼中,对大海怀着天然的敬畏。海是传说中龙王的世界,海况好坏,船只安危,渔民生死,全掌控在海龙王手中,为了祈求平安与丰收,于是出海祭龙王、丰收谢龙王,成为渔家传统习俗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祭海这一民俗在民间长久流传,在舟山群岛诸多渔家习俗中,岱山渔民的祭海风俗独树一帜,其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礼式之讲究,无不表达着世代与海相伴的渔民们一种最原始的情怀,一种独特的海洋文化,代代相传。

今年79岁的岱山高亭一村老渔民郑野弯,17岁时就喝到了“行文书”酒。去年12月,在郑野弯等众多老渔民的回忆中,岱山高亭一村让这一民俗完美再现:

两面大铜锣开道,随后由渔民背“样桅”(即顶尖留有竹叶、竹竿上部捆扎棕榈的小竹,意为桅杆林立),后面是五色旗及其他彩旗,抬着扎有红蓝绸布的木质杠箱,箱中装着全猪、全羊等“五牲”,各色荤、素菜,白盐、黄糖、水豆腐及糕饼、水果等祭品,共有八杠箱之多。沿途鞭炮齐鸣。祭海队伍抵达泊于码头边的船上后,身着龙裤的老渔民们把祭品放于八仙供桌上,猪、羊分供于左右专架上,供桌前铺有桌帏,太师椅背上挂着缎子被面,桌边挂好疏牒,点香插烛,随着海潮的上涨,先后上香,酒酹三遍,期间以船老大为首,其他渔民分列两旁,三跪九叩施礼。祭海结束后,将每种供品各采些许放入大酒杯,连同疏牒,一齐朝天抛入海中,此时,铜锣巨响,鞭炮大鸣,敬送龙王。

岱山高亭一村渔民因世代从事流网作业,因此有了独特的祭海方式——“样桅”。据长期从事民俗工作的岱山县文广局干部邱宏方调查,因各地作业方式不同,其祭海的方式也有差异,其祭拜的各路神仙也各不同。在舟山,祭海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祭海龙王外,还包括祭船关老爷(也有称“船官老爷”)、天后娘娘(妈祖)、羊府大帝及各路海神等。

再现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在岱山,谢洋祭海仪式,古已有之。

据清朝光绪年间《定海厅志》记载,当时岱山海域的灌门老龙与普陀桃花女龙、定海岑港白老龙是官方每年必祭的三大龙王之一,钦颁祭文曰:“维神德洋寰海,泽润苍生,允寰水土之平,经流顺轨,广济泉源之用,膏雨及时,绩奏安澜,占大川之利,涉功资育物,欣庶类之蕃昌,仰藉神庥,宜隆报享,谨遵祀典,式协良辰,敬布几筵,肃陈牲币。”可见祭海拜谢海龙王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宗教仪式。再据清代志书记载,岱山岛有沙竭龙王,现鹿栏晴沙风景区所在地有后沙洋棕缉龙王,燕窝山龙王庙专供四海龙王,岱中海宴宫专供东海龙王。

至今,岱山部分渔村仍沿袭着这一传统的民间习俗,保留了祭海粗犷、纯朴的原生态文化风貌,展示着东海海域渔民龙信仰的独特传统文化与深厚的民俗内涵。

家住岱山东沙镇念母社区西沙村的刘品良是当地刘族第四代渔民,他说,根据祖辈们的口头相传,位于村口的那座小龙王宫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供的正是东海龙王。渔民无论是出海还是拢洋,或丰收或歉收,都会到龙王宫求龙王,甚至连汇聚岱衢洋的台州、奉化等做鱼货生意的老板都到龙宫求龙王保佑。

祭海,除了必要的礼仪和程序外,还有诸多的禁忌。如供品中的菜肴有五荤五素、六荤六素或十荤十素,因为岱山方言中“五”与“鱼”同音,意为“年年有鱼”,而“六”则意为 “六六大顺”,“十”意为“十全十美”,都寄托着渔民的美好心愿。

而祭海缘何要用黄酒、猪头?而从来不用鸡?这里当然也有着美丽的传说。用黄酒是因为渔民戏称海中捕鱼是与龙王赌博,黄酒颜色混沌,龙王爷喝了眼睛看不清而“推倒庄”,让渔民满载而归。而供猪头一说,则是相传最早时候的东海龙王敖广因头上没有“尺木”(据说这叫“博山”,实则为“肉瘤”)而上不了天,渔民们想如果能送“尺木”给海龙王以保佑出海顺风顺水、网网丰收。找不到“尺木”的渔民就想送很肥的东西给海龙王,吃多了说不定就长出肉来了,于是就想到了形状似“博山”的猪头。此后,出海时渔民就用上等猪头供奉,并抛入海。奇怪的是,日子久了,海龙王头上居然长出了“博山”且能飞上了天,他开心得要重赏送猪头的人。得知是渔民后,便放口说:出海渔船,凡是供猪头的,都给予方便。

那么,鸡又因何被排斥在供品之外?因为对捕流网的渔民来说,最向往的就是顺顺利利,而“鸡爪”却意含“乱七八糟”,因此渔民不仅祭时不用鸡,平时在船上也不吃鸡,甚至不能想鸡,迫不得已要说到“鸡”字也用“鸭”来替代。另一种说法则是“鸡”在岱山方言中与“欠”同音,是不吉利的说法。

美丽的传说包含着渔民朴素的大海“情结”,世世代代在舟山群岛上繁衍着,到了如今的休渔期,岱山的渔人们利用祭海坛,借鉴传统的祭海方式,喊出让大海休养生息及对大海的感恩之情,道出希望全人类保护海洋资源,呵护海洋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❽ 从燕窝想到什么的作文

在家乡,阳春三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啄春泥建新窝或修补旧窝了.燕子建窝首先要选址,通常选在两根交叉的房梁同楼板结合的拐角处;(或许是这里易于施工而且省料吧!)然后便是打基础:四处啄来粘性较好的泥土,混合自己的唾液,将其牢牢地粘在房梁和楼板上,大致形成一个包围圈,只留一个入口;最后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垒窝了.两只燕子自天刚亮开始就频繁地出入,一口一口地将泥土往上粘合,直到天黑,从不懈怠.建一个新窝通常要化费一对成年的燕子半个月左右时间,若是碰上阴雨连绵的天气,时间还会更长一些.成形的燕窝都成圆弧形,但风格各异.有的入口处细长,如同一只葫芦;有的入口处短,象一只南瓜;还有一种燕子喜欢在泥土中夹杂一些很长的杂草拖挂下来,而使燕窝看上去象长了山羊胡子.燕子似乎都是高明的建筑师,所建的窝均因势利导,以最省的料围成最大的空间,合乎其居住要求.这种燕窝都很结实,不受一定力量的撞击是不会破碎的.从此,燕子要在此栖息生活半年左右时间,并生儿育女、繁殖下一代.
燕窝对于燕子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一项艰苦浩大的工程.我没有细数过一只燕窝要花费多少口燕子啄的泥,但是每一口组成燕窝的泥土相对于燕窝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仓海一粟而已.因此燕子是一种辛勤地生活着的生命.
家乡的人们喜欢燕子,建房的时候总忘不了在房梁上钉一些托板以供燕子垒窝,并在墙上开一个小窗口方便燕子出入.幼燕不小心从窝里跌下来的时候,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将其送回窝中.当然也不免会有个别顽童破坏掉某只燕窝,这时燕子会伤心地离去,顽童也必将遭到家长的惩罚.
燕子似乎也是极通人性的.多数的燕子都不会将粪便排泄在房主家中.(除了一种被称作“草燕”的种群.)它们将粪便排泄在窝里然后再衔出去,对幼燕的粪便它们也会同样处理.人们在田间劳动的时候,它们叽叽喳喳地飞翔在前前后后,忙碌着捕食小虫,偶尔停在田头或牧童的牛背上歇歇脚,没有哪种鸟类能象燕子这样自然地亲近和信赖着人类.它们很早就入诗、入画,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燕子都留恋自己的老窝,没有特殊情况,年年岁岁,只要活着,它们都会回来的.燕子还具有一种特别的灵性,喜欢选择和睦、宁静而有教养的房东家垒窝.那种吵吵闹闹、人心叵测的家庭燕子是很少光顾的.偶有选择失误,它们也会很快离开.所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说.因此家乡人们常常以家有燕窝而深感荣耀.
燕窝似乎只适合建在木质基础之上,在钢筋水泥或石灰的建筑表面燕窝很难附着.这或许正是我现在居住的城市中极难发现燕窝的主要原因吧!然而现在家乡人们生活逐渐富裕,非木质结构的小洋楼一年年多了起来,那燕子又将把窝建在何处呢?
在这个春天,我又想起了燕子,想起了家乡的燕窝.人类需要日益豪华的高楼大厦,燕子不能没有一个栖身养育的小窝.春天,若是见不到燕子,我们也同样会觉得失去了很多的.

❾ 浙江旅游景点有哪些

岱山境内的东沙镇是一个古老渔镇,也是舟山群岛历史上的着名渔港,更是清朝民国时期东部沿海的繁华商端口。三百多年前,清廷海禁重开,凭借濒临岱衢洋盛产大黄鱼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东沙镇以渔盐兴市,带动商贸业的高度发展,民国二十二年(1933)《申报》记载:“东沙角一隅,居民三千,大小店铺四百余号,其商业密度实为罕见”。至上个世纪中叶,随着大黄鱼资源的急剧衰落,冻结了东沙镇的时空,在大街小巷留下了为数众多的百年建筑。
金维映史迹陈列室

金维映史迹陈列室坐落在东沙古镇,分序厅、陈列室、缅怀室、多功能放映厅和字画厅,以革命物品、文字档案、照片映像资料等形式展示金维映一生的革命历程。
金维映1904年出生在岱山县高亭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舟山第一个中共党组织领导人之一。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妇委书记,上海丝织业党团工会联合行动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调中央苏区工作后,任中共于都县委和胜利县委书记,中共苏区(瑞金)扩红突击队总队长,中共组织部组织科长,并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是中央红军30名长征女战士之一,1941年牺牲于苏联卫国战争的德军炮火之中。1994年11月被批准为革命烈士。1991年5月,岱山县委县政府修复金维映故居。2001年,金维映故居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岱山县在县文化广场铸造金维映烈士全身铜像,在金维映烈士诞辰110周年之际,县史志部门搜集大量的实物史料,新建金维映史迹陈列室,陈列室向公众开放。
东沙中国通商银行

东沙角金融业始于清光绪年间,最初开设的是当铺、钱庄。民国时期,当地金融业有了较大发展,民国七年(1918),在东沙角独资和合伙开办的当店和钱庄有永和成、永利、福润以及东升、大生等多家,服务对象多为渔民、鱼厂、鱼行、商家和岛民。民国二十三年(1934),中国银行定海支行、中国通商银行等相继在此设立派出机构。

民国二十三年(1934)5月20日,中国通商银行定海支行在东沙角大横街头租赁街面民房二层楼10幢、上下10间,正门对直3幢营业房,东首2幢为住宿和辅助房(现人民路27号)。由东沙角乡绅郑海炳为主任,有职员7名,总资本10万元,其中银元2万元,通商银行钞卷8万元,设有US牌美国产大型保险箱,8个青壮年无法搬动,后用叠棍移动到室内。主要经营范围有存款、放款、汇兑和发行货币等业务,并受中央银行委托,代收盐税。为当时岱山金融业之最,舟山群岛屈指可数。
东沙角中国通商银行放款多以贴现形式,月均余额3~4万,大黄鱼汛期间则存微放多,增至6~7万。中国通商银行在当时繁茂的东沙古镇金融业中发挥了具大的作用,持续5年之久,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岱山沦陷时被迫撤离。
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

“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是在岱山高亭闸口一村渔民赵行法先生于1998年7月经浙江省文物局批准创建的舟山市首家私人博物馆——“岱山海曙综艺珍藏馆”所展藏的舟山海洋渔业文化专题系列为基础,根据中共岱山县委、县政府关于打造以海洋文化为载体的博物馆系列的思路并直接领导,以东沙镇人民政府为具体筹建责任单位,于2004年创建的。
馆址座落于昔日大黄鱼故乡——东沙古镇解放路203号,是一座民国初期建造的二层楼四合院木结构建筑,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古朴而典雅。它的创建填补了中国海洋渔业文化专题史博物馆的空白。
陈列的展品以赵行法先生近30年收藏的舟山渔文化实物、史料为基础,一期集中展出了自清道光年间至今的各种船具船模、网具、生活用具、渔民服饰、助渔导航设备、渔民画等近1000件,并配以照片、文字说明,使整个陈列既是一部海洋文化演变史,更是一部鲜活生动的近现代渔业发展史,较受观众欢迎, 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这座已衰落半个世纪无人问津的东沙古镇重新获得了振兴。
2005年1月,又筹资200余万元投入二期建设,新建展厅1000平方米,于7月1日完成二期陈列布展工作,以崭新的面貌与观众见面。有海洋资源、海洋捕捞、贝壳博览展、旧的生产关系和渔民生活习俗四大陈列,共有展品1600余件。

第一海洋资源陈列,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富饶的舟山渔场”、“舟山海鲜享誉全球”三方面内容。在“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中,陈列着海洋世界中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鱼类剥制标本,大型的中华鲟、剑鱼、马鲛鱼、翻车鱼、真鲨等。海兽标本:海豹、海狗、海豚、海龟、玳瑁等。还有大型海兽骨骼:须鲸下额骨、鲸鱼头盖骨、鲨鱼脊椎骨、海豚头颅骨以及贝类、藻类、珊瑚标本等等,它向人们展示了海洋占地球面积71%,生存着许许多多海洋动植物,小至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大至长达30米,重达60吨的蓝鲸。它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品和工业原料,但它们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由于人们无限止的捕捞和污染,已经致使许多海生动植物惨遭厄运。为此保护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生态平衡已成为我们当今的历史使命。在“富饶的舟山渔场”中,陈列着舟山渔场捕获的各种鱼类、甲壳类浸制标本,展示了舟山渔场渔业资源丰富,为全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俄罗斯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而舟山渔场尤为盛名。历史上曾以春捕小黄鱼、夏捕大黄鱼、秋捕墨鱼、冬捕带鱼四大渔汛,迩遐中外。

第二海洋捕捞陈列,分“生产工具——渔船与网具”、“渔港”、“捕捞作业方式”、“资源保护与安全生产”四方面内容。在“渔船与网具”中,除展示木帆船的主要工具——铁锚、舵、橹、哨灯、洋灯,流网船拉网工具——滚筒外,还有机帆船上舵轮、螺旋桨、起网机、离合器以及先进的助渔导航设备:鱼探仪、对讲机、雷达等等,还有着重陈列了木帆大捕船、第一代机帆船、第二代改良机帆船、第三代外贸船、第四代大型机动船、第五代大型外海机动渔船,展示了解放后木帆船向机帆船发展的全过程。昔日使用的木帆船今天已被大型的钢质机动渔船所替代,并向现代化钢质渔轮发展,其生产作业渔场也由家门口的近海渔场向外海渔场发展,有的已闯出国门,参与国际渔业生产竞争。在“渔港”中,陈列着各种渔船模型,有过去的木帆船:大对船、背对船、流网船,有现在的机动渔船:机对船、机拖船、机流船、帆张网船、蟹笼船,还有来自全国沿海的广东船、福建船、沙飞船等,琳琅满目,目不胜收。作为渔船锚泊、避风、鱼货集散、生产生活资料补给的渔港面貌也焕然一新。在“捕捞作业方式”中,渔船和网具模型组合的捕捞作业场景,展示了舟山渔场几种主要的作业方式:对网、张网、大捕、拖网、流网、钓船及灯光围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极大兴趣。在“资源保护和安全生产”中,展示了各种渔作业禁渔期的规定,渔政等职能部门执政服装和颁发的各种证件、证书以及被禁用的电脉冲惊虾仪等等,揭示了渔民保护渔业资源意识的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的增强,配合渔业生产职能部门,贯彻执行政府颁发的渔业生产各项政策、法令、法规,以确保渔业生产持续发展。第三贝壳博览展,分贝类知识和日本常石造船株式会社社长神原真人赠送的贝类标本二大块。第一大块展出部分有代表性的贝壳和贝壳工艺品,分贝类生活与习性,贝壳特征与分类,贝类价值与利用三个部份,较系统地介绍有关贝类知识;第二大块展出了日本赠送的贝类标本763个品种,1199件。这批标本品种较齐全,造型奇特、纹理清晰、光泽鲜艳,有较大吸引力,使观众大饱眼福,令人叹为观止。第四旧的生产关系和渔民生活,独特风情习俗陈列。运用人物雕塑,实物场景,展示了清末民初渔行栈以“放行头”形式介入渔业生产领域,和渔民结成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取得鱼货转营权,并“借牌”于冰鲜船在洋地收购鱼货,收取冰鲜船8——10%的佣金,使得渔民的收入大部分落入了渔行栈、冰鲜船老板的腰包。渔民生活越来越贫困,大多数靠出卖劳力维持生计。家具什物、生活用品、渔民服饰、住屋等足以佐证渔商富有,渔民贫穷。并用浮雕的形式结合实际展示渔民婚庆、寿诞、生育、丧葬、造船等独特的风情习俗,反映了昔日渔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当时生活的悲惨痛苦。
二期陈列内容较为丰富、系统性,形式多样化、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观赏性,有较大的吸引力,深受观众欢迎。
中国台风博物馆

中国台风博物馆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东沙镇燕窝景区拷门大坝北端,建筑总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为2500万元,是融科普、旅游、科研诸功能于一体,演绎台风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全国首家灾难性博物馆,由中国气象协会副理事长陈联寿先生题写馆名。

馆藏文物
中国台风博物馆展示灾害和抗台成果,模拟台风生成及行动过程,提供台风实地观赏台。观台厅内设波浪观测试验站,结合浙江省水利厅《海塘抗御超标准越浪能力的试验研究》的科研课题,对风暴潮和工程开展现场波浪要素、越浪量和波浪打击力进行观测,并人工模拟越浪状况,研究越浪水体对塘身的打击力。同时,结合水槽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海塘波浪爬越浪量分析计算的合理性,以及海塘工程在遭遇超标准风暴潮时的波浪爬高、塘顶越浪量和各主要部分的受力状况,提出对策措施。还将研究电视监督系统与网络的连接,对海塘遭遇台风风暴潮时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信息系统将图文传输到省、市、县防汛指挥机构,为领导、专家的防汛防台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台风博物馆坐落在燕窝景区拷门大坝北端,一期建成的展馆里陈列有650余幅图片资料和57件实物,配置有一套先进的全自动海洋环境远程观测传输系统,为全省有效指挥防台抗台工作提供可靠数据。二期4D动感影院项目,整合各种高科技手段,艺术化地打造4D动感影院和仿真模拟系统,以参与性、互动性手法,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台风的凶、险、奇,同时推出观浪游项目。台风博物馆一期于2003年12月份开放以来已接待10余万人次,在台风博物馆的基础上,预计建设一个以“台风”为核心的风文化乐园,凸现风科学、风文化、风娱乐、风景观、形成风休闲,发展风经济。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灾难体验性海洋文化休闲旅游胜地,这也是岱山县开全国灾难旅游之先河的一个创新之举。

科学普及
其展览厅运用图片、实物、台风模拟、台风科普投影等手段,能使参观者受到生动、详尽的科普教育;台风期间,在观台厅能亲身感受到惊浪拍岸,浊浪排空,风声呼啸的壮蔚景观。“台风乐园” 4D动感影院,以高科技手段模拟台风实景,让你亲历台风体验惊涛裂岸的震撼,感悟生命与自然的碰撞。台风乐园,以台风灾难体验旅游为核心,以风科学、风文化、风娱乐、风景观为主要内容,将成为舟山海洋文化休闲旅游的一大品牌。
中国书雕城

中国书雕城坐落于岱山东沙古镇,占地20亩,由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书雕艺术研究院院长钱文浩先生创办,共有书雕、根雕、石雕等作品300余件,以其独特的海岛渔镇风姿和传统文化内涵为特色,向人们展现了一个集艺术性、观赏性、历史性、学术性、休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新景观。“千年古镇多瑰宝,书雕根石皆奇葩”。

去过书雕城的朋友会说,走遍蓬莱仙岛的每个角落,书雕城是需要花大量时间静下心来仔细看的。
走进书雕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古朴的茶几,状似不经意地在门口放着,或许是馆主为了方便看客休息。一股泛着檀香与墨香的味道,让你的心灵不得不为之震撼,久坐钢筋混凝土的我们,一闻这种气息,如沐春风。

馆内有中国历代名人楹联、中国历代名人匾额、中国历代名碑名帖、中国历代帝王书法……篆隶楷行草,字字皆珠宝。它不像有的博物馆,只是简单地复制品,这里的每一个作品,是馆主钱文浩本人用心制作出来的,均是原创,在这个山寨文化流行的年代,馆主这样花尽心思,“完全脱胎于书法的前无古人的新艺术”,值得我们浮躁的心静下来去认真地聆听。
走在泛着檀香的各个展厅,徜徉于室内的每一幅作品,你很快就发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木雕的艺术字,甚至每一块作品中的纹理,都闪耀着光彩,饱含着浓郁的书香气,甚至还带有浓厚的文化历史感,或许这些便是那些教师们说的“凝在作品深处的东西”,无法简单地用文字来表述的东西。

书雕城屋内所有的东西为馆主原创,透着一丝古意与幽香,屋外也有一个景点,那是一支巨型毛笔,是由一支冲天烟囱改造而成的,原来这个书雕城前身是东沙马铁厂旧址,要拆除这个烟囱需要一笔不少的费用,馆主考虑再三,将它改造成一支巨型毛笔。这无奈之举却成为一道别样风景,成为书雕城一道醒目的标志,更为书雕城融为一体。
中国书雕城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成为东沙古镇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与那些毗邻的旧屋相比,更显出一份古意与幽静来。年轻的书雕城,深深扎根于东沙这片古老的小镇,就像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以它内心富含的精神和文化气息,努力生长着,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有一天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燕窝山景区

燕窝山景区位于岱山岛北端,距县城16公里,整个景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主景是因千万年来由于海水的不断冲刷形成的海蚀柱、海蚀礁,形似笋而称燕窝石笋。该景长约300米,宽约100米,形态各异,高低大小不一,色泽似真笋,随着海浪起伏而时隐时现、时出时没,组成一幅海礁美景。距该景西北2公里处,有一海湾, 沿海湾遍地鹅卵石,被称为彩石塘。另外还有向蓬望海、桐盘聆涛、桃林春晓等景点。从县城乘汽车可直达该景区。该景区的主调为:野营度假区。
该景区在现有景点的基础上,目前正在规划另外建设七大风景点:(1)由停车场、飞雁亭、采集区、购物商场、 餐饮服务组成的入口区;(2)由森林小木屋、吊库和通海道组成的森林游憩区;(3)由草坪、石笋、观景平台和铁索飞渡组成的海礁游赏区;(4)由烧烤亭和馒头山上不锈钢景点标志组成的烧烤区;(5)由一帆风顺、 晨曦台、星象台等组成的游览观光区;(6)由叠工帆影、彩塘争艳 组成的砾滩休闲区;(7)由野营帐篷、古炮神威、桃树春晓等组成 的野营度假区。建成后的景区,集食、住、行、游、休闲为一体, 形成山、海、滩、礁与建筑群相辉映的新景观。
1、彩石竞艳:在燕窝石笋西北面,有一长约1000米的彩石塘,塘中砾石有黑、黄、灰、红等多种颜色,经海水长期冲刷,变成了形态各异却光滑圆润的鹅卵石。这些砾石如泡在水中,更是五彩缤纷,光泽照人,可与南方雨花石相媲美,是极佳的旅游纪念品。
2、向蓬望海:与彩石塘一水之隔,有一悬水小岛,叫向蓬山。此山因形态奇特,表态独立,突兀于海中,又流传着不少传说,故极富传奇色彩。据说,凡从上海一带驶来的船,一出长江口,最先看到的就是这小小的向蓬山,且越远越大。当年徐福为秦始皇寻找蓬莱仙药,是先看到此山,而得以再找到蓬莱仙岛(岱山)的。因此,把此山叫向蓬山。另据传当年徐福还在山上载了几株风藤,千百年来,治好过不少受过风寒的海岛人。此山独立于海中,三面无遮无掩,视野极为开阔,是观舟山群岛山海美景的极佳处。景区规划将建一索道,连接燕窝山,届时游客可享凌空飞渡与极目沧海之乐趣。
3、桐盘聆涛:桐盘山是伸向海中的一个山脚形成的,恰似微型的半岛,与燕窝山紧紧相连。三面临海,山上草木繁茂,山脚惊涛拍岸,显得清浊而壮阔。尤其是桐盘湾,在燕窝山的北岸,那儿有十几个沟壑和小型滩礁组成,每逢海水涨潮时,那海浪涌入沟壑, 拍打礁石而发出的各种声音,有惊心动魄之感。假如你静卧山上, 聆听山下送来的阵阵涛声,很是爽心悦耳。
——信息来源于小镇微报

❿ 岱山在哪个地方

岱山又叫东海蓬莱,位于舟山群岛中部,岛海相依,孤悬海中,为舟山第二大岛,全县406个大小岛屿犹如一串闪亮的宝石镶在东海碧波之中,岛海相依,水天相连,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海水、沙滩、礁石、海鲜、渔火是岱山旅游的特色。岛内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大舜庙后遗墩遗址;以及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岛上留下了“渔猎煮海”的足迹,“渔盐之利,甲于一方”,岱山贡盐,闻名遐迩。还有五代(907-960年)年间古刹超果寺、宋(960-1279)岱山书院等名胜古迹。
自唐代(618-907年)以来,岱山就有东海蓬莱的美名。它,翠岛星布,仙雾袅绕,风景如画。全县有高亭、秀山、巨山、长涂四大景区。主要景点有:浦门晓日、石壁残照、燕窝石笋、双龙戏珠、观音驾雾、竹屿怒涛、白峰积雪、鱼山蜃楼、鹿栏晴沙、九子沙滩等“蓬莱十景”。磨星山景区仙茶满坡,山顶新建的“华藏世界”堪称我国人文景观一绝。近年来,日本专家曾三次组团来岱山考察,向日本人民介绍东海上这个蓬莱仙岛
地理位置:岱山县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中部,北纬 30°07′-30°38′、东经 121°31′-123°17′(北纬30°14′,东经122°11′)。北与嵊泗列岛接界,东临公海,南与舟山本岛相望。全县有406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524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326.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916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97253人,2005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95019人。

阅读全文

与岱山县燕窝山为什么叫燕窝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161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2014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410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335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953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73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942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316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79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718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548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707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63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533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88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603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707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1048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643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