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是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纤维性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多是由于持续性肝损伤或存在促纤维化刺激因子所致。轻度的肝纤维化称为纤维肝,重者已伴有再生结节的假小叶形成时,则为肝硬变。肝活检可较客观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进程,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近年来,敏感而实用的血清学指标进展较快,在临床上已普遍开展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胶质蛋白代谢改变的指标
前胶原转化为胶原时,被分解下来的前胶原肽可在体内存在一定时间,因此测定血清中ⅲ型前胶原肽(亦称为ⅳ型前胶原蛋白,pⅲp或pcⅲ)可作为判定肝纤维化的较新指标。pⅲp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ⅲp也升高。持续pⅲp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ⅲp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说明pⅲp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
(二)反映糖蛋白成分改变的指标
纤维蛋白连接素(fn):fn以血浆型和细胞型两种形式广泛存在于血液和组织基质中,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间质的粘附过程。血清fn主要来自肝细胞,随纤维化程度而增加,急性肝炎时fn增高,而肝硬变、重型肝炎及肝癌时明显降低。降低的原因可能由于fn和纤维蛋白及胶原紧密结合,大量血浆fn沉积于肝纤维组织中,也可能与患者营养不良,各种维生素缺乏有关。故血清fn检测对肝炎、肝硬变的诊断及估计病情转归有一定意义。
层粘连蛋白(也称板层素ln):ln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糖蛋白。肝纤维化时,随肝窦内皮细胞的胶原沉着形成基底膜而毛细血管化,血清中ln增高。血清ln含量与组织纤维化程度平行,与纤维增生性门脉高压密切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
ln可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显。
⑵ 肝纤维化指标,有哪些
1.透明质酸(HA)—纤维化中变化最快,振幅大,HA升高是纤维化启动的警示,若持续升高,提示纤维化未得到控制. 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这项肝纤维化检查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2.层粘连蛋白(LN)—比HA变化稍迟,往往是肝窦毛细血管在血清学中的层粘蛋白的含量,与门静脉高压有一致性关系. 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130ug/ml。
3.血清IIV型胶原(PCIV)—纤维化的生成和降酶同时保存, IIV型胶原比较难以被降解,它是不可逆转的指标. 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应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正常值<75ug/L。
4.脯肽酶(PLD)系胶原蛋白降解的关键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进展的良好指标。正常值1107±19.5u/L。
5.胶原肽III(PCIII)和IV型胶原意义相反,在肝硬化后期此指标不敏感,第二重含义和透明质酸相识,有时它的升高甚至早于HV.
⑶ 请帮忙看下,肝纤维化指标检查结果,谢谢了
很简单,早期是可以逆转的,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是佑安医院,和地坛医院,一般你的病能治疗
肝脏纤维形成后,可以被降解在胶原纤维形成的早期,可以被水或弱酸所溶解,故称可溶性胶原。长期沉积的粗厚胶原纤维不易被降解,故称为不溶性胶原。因此,后期肝纤维化恢复是不容易的,但它仍可以被体内某些蛋白酶所切断,打开其螺旋结构,然后再由另一些胶原酶所降解,有剩余的碎片也被枯否细胞和内皮细胞吞噬而在细胞内降解。而且,纤维化的过程是由体内胶原纤维的合成与降解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者亢进时,后者被抑制,则出现纤维化过程,
⑷ 国家标准胶原蛋白含有多少道尔顿
国家标准胶原蛋白含有200道尔顿。
胶原蛋白是生物高分子,动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25%~30%,某些生物体甚至高达80%以上。
畜禽源动物组织是人们获取天然胶原蛋白及其胶原肽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相关畜类疾病和某些宗教信仰限制了人们对陆生哺乳动物胶原蛋白及其制品的使用,现今正在逐步转向海洋生物中开发。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已证实了即使是动物骨骼来源的胶原蛋白也不存在感染疯牛病和其它相关疾病的可能。
(4)lV型胶原蛋白多少正常扩展阅读:
胶原蛋白富含人体需要的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等氨基酸。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胶原蛋白,人体是可以合成的,但是18岁以后人体的胶原蛋白就会慢慢流失随着年龄的增长合成会减少流失会增加。
在水产动物体内胶原蛋白含量高于陆生动物,如鲢鱼、鳙鱼和草鱼鱼皮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9%、23.6%和29.8%,均高于各自相应鱼肉的蛋白质含量:17.8%、15.3%和16.6%。而鱼皮中的胶原含量最高可超过其蛋白质总量的80%,较鱼体的其它部位要高许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胶原蛋白
⑸ 多少是肝纤维化指标的正常值求解
?上海肝病医院肝病专家表示,不管是什么病都应在治疗前先进行有关的检查,只有经过正确的诊断之后,放能对症治疗,那么,?上海肝病医院肝病专家来为我们详解。 1、PCIII(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正常值<120ug/L。 2、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维化过程,是肝纤维化的早期标志之一。正常值<75ug/L。 3、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130ug/ml。 4、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5、PLD(脯肽酶):系胶原蛋白降解的关键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化进展的良好指标。正常值1107&viewmn;19。5u/L[5][6]。
⑹ 肝纤维化谱之Ⅳ型胶原蛋白Ⅳ-c增高
Ⅳ型胶原蛋白正常值: <140ng/ml。 Ⅳ型胶原蛋白临床意义: Ⅳ型胶原是主要用于观察肝硬化的指标,其浓度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可由血清Ⅳ型胶原浓度推测肝硬化的程度。 (1)急性肝炎时,虽然有大量肝细胞破坏,但因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故血清Ⅳ型胶原浓度与健康人无显着差异。 (2)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人,血清Ⅳ型胶原均明显增高,其增高程度依此为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
⑺ 肝纤维化扫描多少为正常
您好!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通常有以下几种:1. LN(层粘连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130ug/ml;2. PCIII(III型前胶原):血清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正常值<120ug/L;3. PLD(脯肽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化进展的良好指标。正常值1107±19.5u/L;4. IV-C(IV型胶原):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维化过程,是肝纤维化的早期标志之一。正常值<75ug/L;5. HA(透明质酸酶):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正常值<110mg/L。
⑻ 胶原蛋白占人体骨骼成分多少
胶原蛋白(Collagen)又称胶原,是由三条肽链拧成的螺旋形纤维状蛋白质。胶原蛋白是动物结缔组织重要的蛋白质,结缔组织除了含60~70%的水分外,胶原蛋白占了约20~30%,因为有高含量的胶原蛋白,结缔组织具有了一定的结构与机械力学性质,如张力强度、拉力、弹力等以达到支撑、保护的功能。
人体成分中有16%左右是蛋白质,胶原蛋白占体内蛋白质总量的30~40%,故成年人体内约有3Kg左右胶原蛋白,主要存在于皮肤肌肉、骨骼、牙齿、内脏(如胃、肠、心肺、血管与食道)与眼睛等处。
存在形态
胶原蛋白由纤维细胞合成,存在于人体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中,主要有四种形态:
1.胶原蛋白I型:主要存在于成人皮肤和骨组织
2.胶原蛋白II型:主要存在于软骨组织
3.胶原蛋白III型:主要存在于婴幼儿皮肤或血管内膜,肠胃
4.胶原蛋白IV型:主要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基底膜,胎盘,晶状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新生成的胶原蛋白接近于IV型,是螺旋型,具有可溶性,后来逐渐转变成互相交织的不可溶胶原蛋白,与此同时,所强盛的纤维细胞的合成能力下降,再加上环境污染,紫外线照射,精神紧张等各种原因,结果使皮肤显得干燥,变薄,失去弹性,脸上的皱纹也逐渐增多,这就是为什么皮肤老化会失去青春光彩的原因。
胶原蛋白应用于产品中具有的功效:
营养性:可以给予含有胶原蛋白的皮肤层所必需的养分,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活性加强,保持角质层水分以及纤维结构的完整性,改善皮肤细胞生存环境和促进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循环,达到滋润皮肤延缓老化.美容.消皱.养发的目的.
修复性:胶原蛋白具有独特的修复功能,胶原蛋白和周围组织的亲合性好,具有修复组织的作用.
保湿性:由于胶原蛋白分子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基,使之具有了良好的保湿功效,能够达到保持肌肤润泽度的目的.
配伍性:胶原蛋白可以调节和稳定PH值,稳定泡沫.乳化胶体的作用.同时,做为一种功能性成份在化妆品中可以减轻各种表面活性剂、酸、碱等刺激性物质对皮肤.毛发的损害.
亲和性:皮肤对胶原蛋白有很好的吸收作用.
鱼类胶原蛋白最好在一些含胶质的食物,像牛蹄筋、猪蹄、鸡翅、鸡皮、鱼皮及软骨等中,都含有胶原蛋白,但这么多种类中,属鱼类之组成结构与人体最接近,是最为身体组织所辨识吸收的胶原蛋白。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物烹煮或制造过程中,高温非常容易破坏胶原蛋白的性质。所以如果方法不得当,也难以达到补充胶原蛋白的效果。
分子量越小越好除了食补,保健品和化妆品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补充胶原蛋白的方式。人体在吸收胶原蛋白时,分子量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专家指出,普通的胶原蛋白因分子量大,约有30—50万分子量,最适宜人体吸收的是2000—4000分子量。所以说,有些化妆品种没有经过分解的胶原蛋白连皮肤表层都很难通过,更不要说进一步到达真皮层。在选择时要特别甄别。对一些含胶原蛋白的口服营养保健品来说,市场上比较好的胶原产品都采用了生物酶解技术,来分解不易被人体吸收的高分子胶原蛋白,以达成更有效的吸收利用。
⑼ 胶原分子量为300KD什么意思
胶原蛋白的基本单位称原胶原蛋白,它是由大约1000个氨基酸基构成的α―
肽链所组成,其分子量约为30万。根据α―肽链结构与组成的不同,可将其
分为由两种不同的α肽链,即由两条α1(I)肽链和一条α2(I)肽链所组成
的I型胶原和由三条相同α肽链所组成的II、III、IV型胶原。它们均具有重复
的三重序列结构(甘氨酸―X―Y)n。X和Y可为不同氨基酸残基的三分之
一。现已阐明:α1(I)链具有1056个氨基酸残基,其中1014个组成连续的
三重体。非三股螺旋区部分,称之为末端肽,所以分子有16个N端残基和26个C端肽
构成三股螺旋的伸展部分。α2(I)肽链同样具有构成三重结构的1014个氨
基酸残基。原胶原分子中不含色氨酸残基,酪氨酸残基也抗原性很弱,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