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配置胶原酶2u/ml的胶原酶溶液,需要多少毫克胶原酶
梯度的配置一般高往低逐步稀释,一般现配一个大浓度的储备液你可以配1g/ml的,方法是称取100g的样品溶解后用100ml的容量瓶定容
50mg/ml的配置:量取5ml的1g/ml储备液稀释后,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40mg/ml:量取4ml的1g/ml储备液稀释后,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30mg/ml:量取3ml的1g/ml储备液稀释后,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20mg/ml:量取2ml的1g/ml储备液稀释后,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10mg/ml:量取1ml的1g/ml储备液稀释后,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望采纳,谢谢
② 鼠尾胶原蛋白I型,用那一种胶原酶可以溶解
醋酸就可以.
1.将胶原加入到0.1M 的醋酸中,制备成浓度为0.1%的溶液。在室温中搅拌1-3小时直到完全溶解。
2.建议将溶液转移到拧口的玻璃瓶中,并小心的在瓶底铺上一层氯仿。氯仿的量约为胶原溶液的10%。不要晃动或搅拌。在2-8度中放置过夜。在无菌条件下转移上层的胶原溶液。我们不建议用过滤的方法无菌化。已经发现该方法会导致丢失蛋白。
3.稀释一定数量的胶原溶液。
4.按照6-10ug/cm2的浓度包被培养瓶。在室温或37度结合数小时或者2-8度过夜。
5.从包被表面除去多余的液体。过夜干燥。如果胶原溶液不是无菌的,这时候可以在无菌细胞操作室中暴光在紫外线下过夜消毒。 在接种细胞前用无菌的水漂洗。
③ 胶原酶溶解术的概况
胶原酶溶解术是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部位,利用胶原酶对椎间盘中胶原组织的特异性溶解作用,使突出的椎间盘变小、消失,从而解除神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的一种生物微创技术。
④ gibco17104-019如何溶解
gibco17104-019的溶解方法如下:
gibco是胶原酶。
胶原酶溶解术是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部位,利用胶原酶对椎间盘中胶原组织的特异性溶解作用,使突出的椎间盘变小、消失,从而解除神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的一种生物微创技术。
胶原酶对胶原组织有着特异性的溶解作用。胶原分子呈稳定的三维螺旋形状,其它的酶无法破坏这一坚固结构;而胶原酶可以使胶原分子的三维螺旋结构发生断裂,进而被分解、吸收。
人体椎间盘的主要组分就是胶原组织,利用胶原酶对胶原分子的特异溶解性,通过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部位,使突出物中的胶原组分被破坏、溶解,完全可以达到使突出物变小、消失,从而解除神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
⑤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怎么样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是有很多优点的:
可以达到根治椎间盘突出所致疾病的目的。胶原酶具有特异溶解性,可以溶解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其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术后注意休息和康复锻炼,一般不易复发。
安全性高。在CT引导下准确进入注射部位,不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创伤小,痛苦小。不损伤骨质和韧带,保持了脊柱的完整性。操作中无痛苦。
费用低廉,住院时间短。一般情况下,5~9天可以出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亦称胶原酶溶核术是在C型臂X线机、CT引导下,将胶原酶准确地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内及其周围,使突出的椎间盘溶解并吸收,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与手术摘除椎间盘突出物同样的效果。优良率可达90%以上。由于该治疗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已成为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之一。
治疗原理
胶原酶溶解术是将胶原酶注入病变的椎间盘内或突出物的周围,依靠胶原酶分解胶原纤维的药理作用来溶解胶原组织,使突出物减小或消失,以缓解或消除其对神经组织的压迫,从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胶原酶是一种主要溶解胶原蛋白的酶,能有效地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中的Ⅰ型和Ⅱ型胶原,与人体组织渗透压相等的胶原酶溶液不破坏组织细胞和神经细胞,对血红蛋白、奶酪蛋白、硫酸角质素等蛋白无损害,能在正常的生理环境和酸碱度下分解胶原纤维,使其降解为相关的氨基酸并被血浆所吸收。
将胶原酶注入病变的椎间盘内或突出物的周围,依靠胶原酶分解胶原纤维的药理作用来溶解胶原组织,使突出物减小或消失,以缓解或消除其对神经组织的压迫,从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这种治疗方法称为胶原酶溶解术。
椎间盘髓核组织主要由粘多糖、胶原蛋白构成,瑞典学者Carl Hirsch于1959年进行了木瓜凝乳蛋白酶,则无应用抗生素的必要。倘若在X线室及无消毒条件的CT室进行操作,患者体质情况又较差时,治疗后应当应用抗生素1周。因为一旦椎间隙发生感染或发生硬膜外腔感染,处理上较为棘手。预防的方法是在严格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⑥ 什么物质可以溶解胶原纤维
由于胶原蛋白的特殊分子结构: Gly-Pro-X or Gly-X-Hyp. X为其他氨基酸,酶解胶原纤维最好使用胶原酶(Collagenase)。
根据特异性不同,胶原酶可分为胶原酶I, II, III, IV 和 V型。
当然,胶原纤维是蛋白质,可以用强酸非特异性水解。
⑦ 胶原酶对肌肉是否有溶解作用
有,它具有独特的消化天然胶原和变性胶原的能力。由于对坏死组织有较强的消化作用,故可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加快创口愈合而不影响人体正常神经血管和肌肉组织。外用油膏用于Ⅱ度灼伤的清创、脱痂和减少疤痕增生、慢性溃疡、褥疮等,有效率达84.5%,不过你的情况没说清楚,很难断定啊,建议去医生那里咨询一下
麻烦采纳,谢谢!
⑧ 胶原酶溶解术是什么原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胶原酶溶解术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病变椎间隙定好位以后,把这种胶原蛋白酶注射到硬脊膜和突出的髓核之间,也可以直接注射到病变椎间盘内,胶原酶是一种能够选择性溶解纤维组织的酶,利用它的这种特性,可以溶解椎间盘的髓核和纤维环,使突出的髓核缩小,达到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的目的,进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但是您必须要知道,胶原蛋白酶是一种生物制剂,在临床应用时,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并且在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粘连,进而减少神经根的活动度,加重腰腿痛的症状,所以,请您慎重选择这种方法您还很年轻,建议您先用保守的方法治疗一段时间,绝对卧床休息,也可以试一下牵引,按摩,如果还不缓解,也可以考虑椎间盘镜手术,是一个微创手术,总之,胶原酶溶解术请慎用祝您早日康复
⑨ 胶原酶腰椎间盘溶解术的治疗效果的评价
对于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治疗效果的评价,目前临床多依据Macnab制定的治疗效果改良评估标准进行评定。具体指标如下: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正常工作与活动。良:疼痛消失,能做轻工作。可:症状有所改善,仍存疼痛,不能工作。差:有神经受压表现,需行手术治疗。
根据上述标准,目前国内外椎间盘溶解术报道的优良率在49%~91%之间。
对于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后治疗效果的评价,应在治疗后2~3周进行。因胶原酶的作用时间为18~24h,溶解物的吸收大约需2周(笔者发现1例1周后CT复查椎间盘突出影像消失的病例)。从治疗后患者的一般情况来看,以脊椎侧弯改善、直腿抬高角度增加和椎旁压痛减轻等出现较早,肌力恢复则稍次之,神经功能恢复相对较慢,一般大约需要3~10个月的时间。部分病程较长、神经组织因长时间受压而变性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遗留有浅感觉麻木等后遗症。所以,对在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6周后仍无症状明显改善者,可以判定椎间盘溶解术失败。偶尔也有个别病例在注射胶原酶施行椎间盘溶解术半年后症状改善者。
椎间盘溶解术后患者进行CT复查可见如下征象:
①突出物回缩,体积较术前对照减小(约占3/4)。
②突出物完全消失,椎体后缘至硬膜囊前方的囊前间距恢复正常。
③注药间隙周围没有结缔组织形成,腰椎管内容物形态正常。
④部分患者出现脊椎小关节内聚,可能是由于椎间隙变窄,脊椎小关节重叠所致。
笔者采用CT复查48例椎间盘溶解术后患者,其CT片征象基本属于上述4种。
溶解术失败后再行手术时并无特殊困难,因为该治疗方法对椎管内无干扰。笔者所遇十几例椎间盘溶解术失败后行手术治疗者,手术中解剖层次清晰,注药椎间隙周围无瘢痕结缔组织生成,亦无粘连改变。通常认为形成粘连改变的病理基础是胶原分子变性,形成明胶并相互融合所致,胶原酶能有效地降解胶原纤维,使其降解为相关的氨基酸并被血浆中和吸收。所以,使用胶原酶不会对椎管内造成粘连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