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燕窝泡多久最好
燕窝泡太久会怎么样,泡太久的燕窝还能吃了吗
大家都知道干燕窝在炖煮之前需要经过泡发,泡发的时间一般在3-4个小时之间,但有的是时候泡着泡着就忘记,等想起来的时候都已经过了好久,泡太久的燕窝会变得怎么样呢?还能不能吃了呢?
首先我们将正常泡发4个小时和泡发10个小时的燕窝进行营养成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份燕窝的营养成分含量相差不大,但是炖煮之后的结果相差明显:泡发10个小时的燕窝非常容易就化成水。
所以,当燕窝泡发时间多几个小时,对燕窝的营养成分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燕窝的口感影响比较大,更容易化水。有些人为了省事省时间将燕窝泡一个晚上,建议最好不要这么做,毕竟现在天气比较炎热,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容易滋生细菌。
如果燕窝泡发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下,气温不是很热的情况下,燕窝和水没有什么变化,那么这时候的燕窝是可以吃的。但如果气温较高,燕窝的颜色已经变成了灰色或者是青绿色、闻着有明显的异味、水面上有气泡、燕窝糜烂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情况,就千万不要食用了,此时的燕窝已经变质,产生很多细菌和有毒物质,食用之后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如果浸泡燕窝的时候将其放在冰箱中冷藏情况下,泡发久一些是没有问题的,只要燕窝中没有异味,水面上也没有气泡,燕窝还有很明显的弹性,那么恭喜此时的燕窝还是能够食用的,但是要尽快烹饪食用,并且在炖煮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炖煮太长时间,以免炖好的燕窝失去弹性,没有口感。
燕窝泡发的时间稍稍久一些对于营养是没有影响的,但如果时间太久就不能吃了。那么燕窝泡发多久为好呢?
一般来说,白燕的泡发时间在2-4小时之间,血燕的泡发时间大致在8-16小时之间。但是根据燕盏的老嫩、泡发燕窝的水温和室温的不同,其泡发的时间是有微小的差异的。当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有不能及时将燕窝捞出清理,可以放在冰箱中冷藏泡发。
燕窝的价格可是不便宜,所以泡发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时间,尤其是现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一个晚上的时间足以让燕窝变成细菌的乐园了
Ⅱ 燕窝要怎么泡发才是正确的呢
如何泡发燕窝
燕窝的泡发,以水为助发溶剂,将干料浸至膨涨、松软、柔嫩后供正式烹调用。干货原料重新吸入水分后,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的鲜嫩、松软状态。水发按水温情况可分:
1、冷水发
取适量的常温纯净水,把燕窝放入水中,再加入适量的冰块,加盖置于冰箱中(少异味),白燕浸泡时间8-10小时,血燕10-12小时。此法我们推荐使用,其营养保留最多。燕窝和水比例为1∶30。
2、温水发
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哦,而且相当的费时间,非常熟练的洗燕师,一天最多也只可以挑洗8盏毛燕盏,去毛一定要有耐心的。
1、先把毛燕用清水泡发,一般在4-5个小时。
2、然后,把泡发好的毛燕盏在水里拉开那些丝丝,在水里荡几下,这样很多杂质和细毛就跑一部分出来。
3、接着,把它从水里捞起来,放到一个保鲜盒里面,盖上盖子,焖3个小时,这样整个燕窝就松松软
4、再准备2个碗,一个放水,一个不放水,燕窝就一丝丝的去毛,这样简单很多。把大毛去掉,细毛就放在那水里稍微冲一下,很多细毛也会出来。软的,容易去毛,现在可以开始去毛了。
5、把去好毛的燕窝放到那个没水的碗里。
6、去完后,倒水到燕窝碗里,用手拿着燕窝抓几下,又好多细毛去除。
7、对细毛做最后的处理。处理好就可以炖煮来吃了。
Ⅲ 燕窝泡发多久才是正哪
采用干挑/半干挑工艺的燕窝的泡发时间是3-4个小时,毛燕的泡发时间在6-8个小时,采用湿法挑毛的燕窝1-2小时就可以泡发开了;
老/嫩燕盏----嫩燕盏燕丝细,吸水速度快,泡发得快的1个小时就能完全泡发开了,老燕盏燕丝粗壮,泡发的时间就要延长了。
燕窝不同部位----燕窝囊丝细,1-2个小时就能完全泡发开,燕角要挤成片撕开泡,泡发时间4个小时以上。
季节------冬天的话,因为水温低,泡发的时间要要比平时延长一点。
Ⅳ 燕窝泡多长时间最好
不同燕窝泡发时间不一样,一般来说:采用干挑/半干挑工艺的燕窝的泡发时间是3-4个小时,毛燕的泡发时间通常在6-8个小时,采用湿法挑毛的燕窝1-2小时就可以泡发开了;老/嫩燕盏----嫩燕盏燕丝细,吸水的速度较快,一般1个小时就能泡发开了,老燕盏燕丝粗壮,泡发的时间就要延长了。
燕窝不同部位----燕窝囊丝细,1-2个小时就能完全泡发开,燕角最好挤成片撕开泡,泡发时间4个小时以上。而在冬天的话,因为水温容易降低,泡发的时间要比平时延长一点。
Ⅳ 燕窝泡发多长时间
必答
首页 > 其他 > 饮食营养 > 详情页
回答(2)问
一般燕窝要浸泡多少时间
男 30提问于:2011-05-17 14:21:23
一般燕窝要浸泡多少时间
鸡喂奶酒
健康
搜索
最佳答案
搜索答案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浸泡要用净化软水、纯净水和白开水都可以,要用冷水,温水甚至热水浸泡都会损坏使燕窝的营养成分流失。切忌用自来水浸泡,且不论自来水的漂白粉和氯气多严重,自来水还是硬水,会影响燕窝的发头。
不同品种的燕窝浸泡和炖制的时间都不一样,
下面的时间表可以供大家参考,如果在浸泡炖制过程中有问题欢迎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品名 浸泡时间(小时) 文火炖制时间(分钟)
头期白燕盏 12 30-45
白燕盏 8-12 30-45
三角盏 8-12 30-45
盏条 6-8 30
燕角 24 30-45
燕碎 6 30
顶级黄燕盏 24 45-60
黄燕盏 24 45-60
三角盏 24 45-60
条 24 45-60
燕角 24 45-60
燕碎 24 45-60
顶级血燕盏 48 2-4(小时)
血燕盏 48 2-4(小时)
三角盏 48 2-4(小时)
盏条 24-48 2-4(小时)
燕角 24-48 2-4(小时)
燕碎 24-48 2-4(小时)
燕窝的清洗
清洗时把发开的燕窝用手充分搓开,里面的小毛毛和杂质都会跑出来,燕毛会浮在上面,而杂质则沉淀在水底,换换水多冲洗两遍即可,也可以用镊子把燕毛和杂质挑干净。
燕窝的炖制
除了要遵循燕窝不同炖制时间有长短的原则,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燕窝要用文火隔水炖,先将锅里的水烧滚,调成文火后,把盛有燕窝的炖盅放进去。
2、炖盅里燕窝加水的高度不能超过炖盅内壁的7/10,因为燕窝在炖制过程中会膨胀,以免滚泻造成浪费。
3、锅里的水位不能超过炖盅的一般高度,以免滚水会倒渗进炖盅里。
4、使用双层盖的炖盅,保证炖盅内温度保持在80度,令燕窝里的水溶性蛋白质充分分解出来。
5、燕窝炖好后再加冰糖或其他的调味,以免炖制时破坏燕窝的成分。
Ⅵ 燕窝为什么要泡发,时间需要多久
因为燕窝在制造过程中会混入羽毛稻草等杂物,所以需要泡发来挑出杂物。不同燕窝泡发时间不一样,一般来说:采用干挑/半干挑工艺的燕窝的泡发时间是3-4个小时,毛燕的泡发时间通常在6-8个小时,采用湿法挑毛的燕窝1-2小时就可以泡发开了;老/嫩燕盏----嫩燕盏燕丝细,吸水的速度较快,一般1个小时就能泡发开了,老燕盏燕丝粗壮,泡发的时间就要延长了。
燕窝不同部位----燕窝囊丝细,1-2个小时就能完全泡发开,燕角最好挤成片撕开泡,泡发时间4个小时以上。而在冬天的话,因为水温容易降低,泡发的时间要比平时延长一点。
Ⅶ 燕窝泡发多久最佳时间
一般燕窝浸泡4~5个小时,体积膨胀数倍,可以看到泡发的很好了。
燕窝的主要营养成分:
1、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燕窝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富含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等,燕窝中的水解氨基酸含量达42.272%,且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
2、蛋白质
燕窝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马来西亚金丝燕燕窝蛋白质含量达50.26%。
3、唾液酸
唾液酸是燕窝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在燕窝中主要以N一乙酰神经氨酸形式存在。一般燕窝的唾液酸含量可达7%以上,这也是初步鉴定真假燕窝的手段。
(7)燕窝毛燕泡多久扩展阅读:
优质燕窝的辨别标准:
1、外形要完整。
2、纤维愈密愈好
优质的燕窝色泽一般是通透带微黄,不仅有光泽,而且有燕窝的香味。优质的燕窝上的纤维一般是丝丝清楚、可见,纹理清晰,而且粗细不一,纤维愈密则表示越优质。
3、带有少量幼毛
优质燕窝用清水浸发之后,可以见到少量的幼毛,若发现无细毛又或极其干净,有可能是经过人为漂洗过的燕窝。
4、发大幅度越大越好
燕窝经浸水之后的发大幅度越大越好,则表明燕窝的品质越好。
5、略带腥味
天然的优质的燕窝会略带腥味,而且经过浸水泡发之后,腥味会更浓。
6、未炖不溶于水
纯正优质的燕窝,只有炖过之后才会溶于水中。
7、外表粗糙
优质的全干的燕窝盏摸上去会感到一些粗糙,可以刮出声响,很脆,很容易弄碎烂。
Ⅷ 燕窝用什么水泡发,要泡发多久
最好用矿泉水泡,泡三个小时就行
Ⅸ 燕窝一般要泡发多久
说起燕窝,我想很多人应该都吃过。事实上,燕窝是指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丝燕属的几种金丝燕分泌出来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质所筑成的巢穴。又称燕菜、燕根、燕蔬菜,燕窝按筑巢的地方可分为“屋燕”及“洞燕”两种,洞燕因其受矿物质影响导致颜色不同,有白燕、黄燕、红燕之分,而屋燕只有象牙白一种颜色。燕窝是中国自明代以来开始被食用的传统名贵食品之一。市面上的所谓“血燕”,据传是人工养殖的屋燕通过“鸟粪熏染法”而制成。
第四点,泡发的水是不能用的。泡发燕窝剩下的水不能用,因为燕窝的营养价值很高,所以人们就觉得泡发燕窝的水也一定残留着一些营养物质,不利用就是浪费。但是,燕窝泡发后剩下的水中不含有营养物质。
总而言之,以上几点就是泡发燕窝时的注意事项。
Ⅹ 燕窝泡发时间有讲究,泡多久快来了解
燕窝的最佳泡发时长是4-6小时,过短会泡发不够,过长的话在炖煮的时候又会容易化水,尤其是对于屋燕来说,泡发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
比较理想的选择是纯净矿泉水或者是凉白开水,有利于充分泡发,用时相对也会短一些。
窝的泡发不应该用热水(这里的热水是指滚烫的开水),常温冷水泡发是最好的。
“换水”与“营养流失”这是很多人会担心的问题,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