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胶原病是怎么回事,有人能帮我说明下吗,谢谢了
主要支撑身体的组织如骨骼、软骨、肌腱、肌肉、神经是由叫做结缔组织的组织 所构成。这些结缔组织的细胞间充满着基质而基质中则满布着胶原纤维,当这些 胶原纤维有损伤而变性时的疾病叫做胶原病。因此胶原病是胶原变性所引起的一 群疾病的总称。如: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硬皮症、风湿性关节炎、皮肤肌炎、多 发性肌炎、干燥症候群、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风湿热都是属于胶原病之一种。虽 然这些疾病并不一定能都证明有胶原变性,因都有一些共同的症状因此常被归类 于胶原病,但他们也常常因有骨骼、关节的明显症状被放在肌肉骨骼疾病或结缔 组织病项下,有时则归类于自体免疫病项下来说明。
胶原病有如下面的共同症状。
原因不明的发烧、关节痛、肌肉痛、僵硬等症状。
结缔组织的病变为主的症状。
自体免疫的症状。
血管的病变。
在发病时常伴有诱因:如细菌或病毒感染、药物、怀孕、寒冷、外伤、精 神压力等诱因。
对类固醇有治疗效果,但使用抗生素没有效果。
全身性红斑性狼疮:
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的疾病。病因不明但被认为与体质、免疫异常和病毒感染等 环境因素有关系。常以不明原因的发烧发病,会有关节痛、四肢及脸部、胸部的红 色斑点、体重减轻、疲倦等症状。脸部的红斑常发生在两侧颊部呈蝴蝶状为其特性 之一。
因肾脏、肝脏、胸膜、心囊等器官也有病变所以也会伴有浮肿、高血压、肋膜积水、心膜积水所引起的症状。
检验室检查结果呈示溶血性贫血、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抗核抗体阳性、LE 细胞阳性、抗平滑肌抗体阳性、血清丙球蛋白上升、风湿因子阳性。
一般以非类固醇抗炎剂、类固醇制剂、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进行性全身性硬皮症:
因胶原纤维的增加所引起的皮肤的硬化。除皮肤外,内脏各器官如:肌肉、心脏、 肠胃道、肾脏、肺脏也都会引起硬化。当食道、胃硬化时会引起吞食困难、消化不 良症状。起初只有各内脏器官的症状时较难诊断时,因经长时间慢慢发生而在初期 常难做诊断。但当先有长期的因血管收缩所引起的四肢末端的发紫及苍白症状后, 皮肤慢慢便光滑硬化时诊断则较容易。
因病因不明也就没有直接对病因的疗法,而只有对症疗法。如使用类固醇、血管扩 张剂、D-penicillamin、cholchicin等药剂治疗。
干燥症候群:
因泪腺、唾液腺等分泌腺的炎症而致分泌减少而会有因眼泪减少所引起的眼睛干燥、角膜炎、结膜炎的症状出现。血液检查会有血清丙球蛋白的上升,抗核抗体阳性 和风湿因子阳性的结果。
只有对症疗法如:增加眼泪和唾液分泌的药剂、类固醇、人工泪液和人工唾液的使 用等治疗法。
多发性肌炎、皮肤肌炎:
引起肌肉炎症及皮肤上出现红斑的疾病。常有肌肉无力而引起的全身动作缓慢,无 力举起双手、站起来、走动等动作。其他器官也会引起炎症而有各器官障碍的症状 出现。
也无特殊的治疗法。可以使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做长期治疗,但应考虑副作用的 出现。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上述各疾病的各种症状混合出现时就称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贰’ 病理报告:慢性炎伴皮下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 请问这个是什么病
病情分析:
你好,从检查结果看总体表现是慢性炎症表现
指导意见:
是不是受到过外伤,或是,因为免疫性的因素,如果伤口恢复很好,可以观察,不用处理的
‘叁’ 乳腺肿块穿刺检查为示皮肤及少量间质组织伴胶原化变性是什么意思
这个穿刺活检结果提示可能是乳腺增生,需要饮食注意,饮食清淡,忌酒忌辛辣忌油腻,少吃豆制品,不要熬夜
‘肆’ 什么是胶原沉积症
你所指的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是比较少见的疾病,男性青春期患儿多见,往往表现为“关节被压扁”的外观!目前关节功能如何?是否有病理?是否有磁共振等检查?因为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果确诊,没有其他特殊表现,无需特殊的治疗!
‘伍’ “皮肤组织伴间质胶原化”是什么意思
乳腺增生
‘陆’ 镜见为乳腺穿刺组织,间质胶原增生病变局限,这样的穿刺病理报告是什么意思
首先必须明确这两种病有着质的不同。乳腺增生病是良性的,非肿瘤性疾病。乳腺癌则是乳房的恶性肿瘤。两种病的治疗、预后大相径庭。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来讨论这两者的关系。 ① 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在发病因素上有相似的特征:乳腺增生病与乳癌虽然属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但两者均由内分泌失调引起,而且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在流行病学方面,两者都与精神因素,婚育胎产脯乳因素有关,乳腺增生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也是乳癌的发病危险因素,这说明在发病机制上有相似之处。 ② 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常常相互误诊:乳腺增生病与早期乳腺癌在临床表现上都以肿块为主,乳腺肿块是诊断乳腺增生病的依据;据大多数和乳腺癌患者也是以乳腺肿块为症发症状,因而两者在诊断上常常相互误诊。特别是乳癌患者中约五分之一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更增加了误诊的因素。比如有些乳癌的肿块边清楚或比较清楚;有些乳癌的肿块活动度好;还有乳癌的肿块呈多发。这些病状符合乳腺增生病的特征,所以在临床上,临床表现不典型的乳癌常常被误诊为乳腺增生病。有人统计临床误诊率在12—16%左右。国内有单位报道临床检查251例乳腺癌患者被误诊为乳腺增生病者104例。264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被误诊为乳腺癌者58例,临床上,把早期乳癌或不典型乳癌诊为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癌误诊拄要原因。 ③ 乳腺增生病与乳癌可以相伴发生,乳腺增生病可掩盖乳癌的症状 国外的学者早就发现了乳癌标本中常伴有乳腺囊性病,文献记载乳癌伴囊性病的比例为20—80%之间。国外学者曾报道1—22例乳腺癌标本做边疆的切片以后,发现77%有能在显微镜下显示的小囊肿,27%有能用肉眼看到的大囊肿病。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病理教研组曾对519例乳腺病病理分析,发现乳癌标本中有83%是与乳腺腺性小叶增生相并存。有些临床诊断为乳癌的肿块,手术中切片观察并不全是癌肿,而在圈套的增生肿块中有很小一部分癌灶,这些说明乳腺增生病与乳癌可以同时发生。 在临床下,有些乳腺增生病的患者不坚持定期检查,以致在癌肿出现后,还以为是原来增生病的肿块,从而延误了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存在,能够掩盖新生癌肿的发现,所以我们强调广大妇女应坚持定期做乳房的自我检查和定期到医院做专科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④ 某些类型的乳腺增生病是乳癌的癌前病变 从理论上讲,任何癌肿都是细胞增生的最终恶果,是细胞增生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质变。它 (关于乳腺癌术后一年,做空芯针穿刺,病理诊断:右乳乳腺病,间质胶原化,个别导管上皮增生是说明怎样的情况的回答,已被采纳)
已解决0个问题
User Avatar
保险代理人6101 2019-10-27 09:52:58
小米云服务中的通话记录小助手能保存,操作步骤如下: 进入手机设置; 打开“小米云服务”; 在新页面中点击“通话记录”,出现如图页面: 打开通话记录云同步即可
已解决0个问题
User Avatar
保险代理人1241 2019-10-27 09:52:58
把小米手机上的备份文件,保存到电脑中,这其实就是一个手机与电脑的数据交换问题。 手机与电脑的数据交换,有两种方法: 一、通过数据线将手机与电脑连接进来。 1、在电脑和手机上分别安装手机助手。 2、通过手机数据线,把手机与电脑连接。 3、在电脑上打开手机助手,如下图: 4、在手机上,把开发人员选项中的,勾选USB调试,如下图: 5、在电脑的手机助手上点击开始连接,如下图: 6、当电脑与手机建立有效连接以后,就可以实现手机与电脑之间的数据交换,如下图: 二、取下存贮卡,使用读卡器在电脑上进行数据交换。 1、取下手机的存贮卡。 2、把存贮卡插入读卡器。 3、把读卡器插入电脑。 这样,存贮卡就成为电脑上的一个磁盘,读取数据、交换数据就更为方便了。
‘柒’ 什么是胶原性疾病
这是一组十分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患者的胶原败坏。胶原是组成结缔组织的基本物质,结缔组织吧皮肤、肌腱,韧带,软骨和骨头的细胞连接在一起。胶原病种类极多,影响也各有不同,包括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
‘捌’ 腰部皮肤真皮纤维组织增生并广泛胶原化是怎么回事。严重吗有谁懂这个方面的吗、
可能是系统性硬化症,又叫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皮肤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累及内脏器官的系统性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显示广泛的结缔组织病变。对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培养显示胶原合成的活性明显增高。
如果是这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是比较麻烦的,没有很好地治疗方法。还是等结果吧,这个诊断只是我个人的推测。不要太担心。
‘玖’ 什么是胶原纤维肿胀、均质化
胶原纤维,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又名白纤维。HE 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着浅红色。纤维粗细不等,直径1-20μm,呈波浪形,并互相交织。胶原原纤维由直径20~200nm的胶原原纤维粘合而成。电镜下,胶原原纤维显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横纹周期约64nm。胶原纤维的韧性大,抗拉力强。胶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为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
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是主要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疾病,组织病理显示胶原纤维肿胀、均质化,其间隙充满酸性粘多糖基质。
本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如一些患者中可出现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补体低下、类风湿因子阳性,筋膜间有免疫球蛋白沉积或同时伴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都支持本病系一种免疫性疾病。对于本病的归属,有认为本病属硬皮病病谱中的一个类型,即介于局限性硬皮病与系统性硬皮病之间,有些患者在病程中可转化为系统性硬皮病。但多数学者认为其不属于硬皮病,系一独立疾病。
临床表现:
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久为2∶1。发病年龄30-60岁为多。发病前常有过度劳累史,剧烈运动、外伤、受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亦可能诱发本病。
常以肢体皮肤肿胀、绷紧、发硬起病,或兼有皮脸红斑及关节活动受限。病变初发部位以下肢尤以小腿下部为多见,其次为前臂,少数从股部、腰腹部或足背等处起病。病程中累及四肢者约占95%,手足部占48%,躯干部占43%,面部通常不受及。损害特征为皮下深部组织硬肿,边缘局限或弥漫不清。患肢上举时,病损表面凹凸不平,沿浅静脉走向部位可见坑道状凹陷。患区皮脸可捏起,纹理正常,亦可伴不同程度色素沉着。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伴关节或肌肉酸痛、乏力、低热等。病变累及关节附近时可致关节挛缩和功能障碍。亦可伴纤维性外周性神经病变。有报道肺、食管、肝、脾、甲状腺和骨髓也可受累,超声心动图检出心包积液病例,肺功能检查有显示阻塞为主的混合性通气障碍等。
治疗:
丹参注射液16~20ml(2ml含生药4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作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3~6个疗程常有较好效果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口服或静脉滴注对部分病例有效对早期病例采用糖皮质激素有一定效果常用泼尼松每日30~60mg连服1~3个月非甾类抗炎药对缓解关节肌肉酸痛有辅助作用其他亦可酌情采用秋水仙碱(1~1.5mg/天)青霉胺(0.25~1.0g/天)或中药积雪甙等。
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一般用药1个月即可显效半年后皮损局部得到恢复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中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