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田玉的油性怎麼來的
和田玉本身不出油,油性只是通過把玩或者佩戴沾染人體的油脂。
有的和田玉密度高,把玩後感覺油性好。有些和田玉密度低把玩油脂滲透進去了感覺干就是就是這個道理。
2. 和田玉油性是怎麼形成的
和田玉的光澤可以出現油脂光澤、弱玻璃光澤、蠟狀光澤、近似樹脂光澤。最好的光澤為油脂光澤,即「溫潤而澤」,是指和田玉的光澤里帶有強烈的油脂性,給人以非常強烈的溫潤感。
光澤——主要是表面反射,內散射,和內反射的綜合反映。
油性——和田玉的油性是指其透明度,主要表現在本身吸收,透射,和內反射的綜合反映。
白度——和田玉的白度是對光線的表面反射、內散射、內反射的一種綜合反映。
1. 表面反射光多,則亮
當表面反射增多時,玉石表現為特別明亮。尤其是表面拋光好、內部顆粒結合疏鬆、顆粒本身透明度差時,大部分的光都反射出來,表現的玉石特別明亮。
2. 透射光多,則透
當透射光多,即光線表現為透射時,玉石的透明度非常好。這是由於當玉石的顆粒度小、顆粒度均勻、以及顆粒之間結合緊密時,多數光線可以透過,所以玉石的透明度好。
3. 本身吸收光多,則暗
當光線照射到玉石上時,由於玉石內部含有一定的雜志,對光線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從而導致其他的光線變少,使得玉石變得灰暗乃至黑暗。但是,這也同時會增加玉石的油性。
4. 內散射光多,則瑩
當光線照到玉石上時,有些光線進入玉石的內部,並且發生了折射、多次折射等現象。當這些光線聚到一起時,會在玉石的內部產生明亮現象,像是在玉石的內部出現了熒光。同時,會增加玉石的白度。
5. 內反射光多,則白
當光線照入玉石的內表層時,發生了內反射現象。這種反射可以帶著玉石的一些內部特徵反射到玉石的表面,並且與表面的反射匯合到一起,從而增加了玉石的白度。有時,也會體現出特有的油性、蠟性等,但主要表現為玉石的白度。
====================================
【致真和田玉】致真樂善,美玉美心;不期而遇,相伴相惜
3. 和田玉牌沒有油性怎麼回事是什麼玉料
非常欣賞你很重視和田玉的油性,油性是和田玉區別其他玉石最重要的特性。
但是,並不是所有和田玉都有油性,絕大部分的青海料、韓料和俄料都沒有油性,60%甚至更多的新疆料也缺乏油性,甚至和田玉籽料中,總量看,50%的也缺乏油性。
4. 為什麼有些和田玉籽料不油
籽料油性差可能是料子本身玉質密度不好,所以油性差,不是所有的籽料都是精品。
也可能是拋光問題,也可以把玩一段時間會增加油性。
5. 和田玉的油性是什麼意思
和田玉最大特點是溫潤而澤,其表面泛油潤光澤而不是那種很強的玻璃光澤,也就是說其表面對光線的反射不是很強。其實這是光學上的一種「漫反射」現象,平行的光線射到和田玉器的細微又凹凸不平的表面,導致反射光彌漫地射向四面八方。優質和田玉的單個結晶體半徑較大,結晶體與結晶體之間結合部分作用力遠沒有結晶體內部作用力大。通俗一點就是顆粒度大,韌性強。所以切割拋光等過程後,就造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而恰恰是這種顆粒度,對光的漫反射造成一種高雅而特殊的油脂光澤的感覺。結晶體半徑再小一點,就會泛玻璃光澤,再大一點,則會顯蠟狀光澤。而其他像硬玉翡翠、單結晶體如水晶等,或結晶體小,或韌性差,在加工後,表面對光線會形成鏡面反射,就會泛玻璃光澤。
6. 為什麼有的和田玉看上去像瓷白色沒油潤性
通常這樣的和田玉,往往是廣義和田玉料,例如俄料、韓料等。還有一種就是雞骨白。
雞骨白其實屬於玉化不完全的和田玉,也就是說處於白玉與石頭兩者間。可能有人認為雞骨白是從顏色上來命名的,但嚴格來說,雞骨白是指其玉質,玉化不全,帶有「骨感」。原本雞骨白一詞是用在古玉中的,但到了現在,也被用在和田玉之中,古玉中的雞骨白是一種埋在土內的火燒古玉,長年腐蝕與鈣化後,表面便留下了一種氧化物的玉器。而如今和田玉中的雞骨白則是一種顏色瓷白,玉質比較特殊的籽料。
7. 和田玉為什麼會油油的
和田玉質潤澤細膩,若有「油性泛出」則很可能是人為泡油導致。
和田玉的光澤屬於油脂光澤,它與礦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數和反射率有關。反射率越大,和田玉的光澤就越強。
通常情況下,光線照射到玉石表面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由於和田玉是由很多微小的礦物顆粒組成的集合體,礦物顆粒間的縫隙及顆粒大小不同致使進入玉石的光發生漫反射、散射等光學效應,從而使反射回人眼的光相比入射光更柔和。
柔和的反射光加上和田玉本身的玉質便形成了特殊的光澤:弱於玻璃光澤、強於蠟狀光澤的油脂光澤,即視覺上的「油脂感」。
和田玉上手看的時候,用餐巾紙擦拭玉體,確認無油膩方可細看;一般在自然光下轉動和田玉仔細觀察玉面反射光澤,就可以看出是強油脂光澤還是一般油脂光澤,也可以分辨是否玻璃光澤。
所謂和田玉的「脂粉」指的就是和田玉的凝脂度。和田白玉一般都會不同程度地泛青,羊脂玉則泛黃、泛粉。像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看著就像塊羊油,密度高、色純,羊脂表現的不僅僅是白度,還有脂粉,沒有脂粉的白度,只是羊脂白,不能稱為羊脂玉。而像青海和俄料都比不上和田,子料的脂粉度都比山料或者山流水料高。脂粉有很多表現形式,如(肉)凍狀脂、凝脂、像魚凍、荔枝肉,還有像牛奶、乳酪、奶油等,往往是粉狀脂的表現。
和田玉的特徵之一就是油性。有的看上去乾的,玩久了會出油,有的看上去油的,玩久了會干。決定油性首先是看料子的結構。很多好子料,並不一定用皮和毛孔來證明他的身份。就像一團麵粉,山料是加了一杯水,揉了半小時的麵粉的話,山流水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2小時的麵粉,那麼子料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6小時的麵粉,這樣的料子,看起來溫潤柔和,密度肯定是比流水料和山料上一個檔次的。
若擔心人為浸泡油脂造假,建議去鑒定!
手感上的油性包括兩方面,一是視覺上的油潤光澤,二是手感上油潤的感覺。上面講的是視覺上的油性,好的料還須具備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覺,就象手裡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種油要化開的感覺,上手後如同在盛夏你身上穿的綢緞滑溜,如同你洗手時摸打肥皂的油滑。
隨著把玩時間的累積,油脂在玉石表面逐漸形成包漿,「出油」的感覺越發的明顯。這也是和田玉油潤的原因。
8. 和田玉是不是油性越來越大
和田玉不是油性越來越大,要視乎和田玉的質地決定。
和田玉,按照中國現行鑒定標准,透閃石玉統一歸為和田玉,不做具體產地區分的原則,新疆和田玉(籽料,山料,山流水料,戈壁料)青海玉(昆侖玉),俄羅斯玉(俄料)以及韓國玉(韓料)等都屬於和田玉的范疇。
和田玉本身必不具有天然的油性,是人通過不斷的盤玩,手上的油脂附著在玉體上,才具有了油性。油性的大小,由兩方面來決定:一是和田玉採用的拋光方式。一是和田玉本身玉料的質地。
像現在青海料,俄料,韓料為了博取買家的喜歡,以及掩飾本身玉質的欠缺,往往採用高拋光,使其產生玻璃光澤,在高拋光的玉體上油脂不易附著,更不容易產生沉積,這類型的和田玉,再怎麼盤玩,油性是差不多的,不會越來越大。只有產用柔拋光的和田玉,玉體表面稍微粗糙的質地,才便於油性的附著和沉積,才會油性慢慢變大。
玉料本身的緻密度高,比如和田籽料,玉體表面通常由天然形成的「毛孔」,通過反復盤玩,才更利於油性的表現,才能使油性越來越大。而俄料由於料質相對而言顯得疏鬆,不利於油脂的沉積,也不會形成越來越大的油性。
新疆和田籽料圖示:
9. 和田玉在夏天室外三十多度時會顯得沒有油性幹嘛這是和田料嗎
如果這么點溫度,就顯得干澀,那說明他真的沒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