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糕點製作中,什麼是冷加工,什麼是熱加工
冷加工是指金屬在低於再結晶溫度進行塑性變形的加工工藝,如冷軋、冷拔、冷鍛、沖壓、冷擠壓等。冷加工變形抗力大,在使金屬成形的同時,可以利用加工硬化提高工件的硬度和強度。
在金屬學中,把高於金屬再結晶溫度的加工叫熱加工。熱加工可分為金屬鑄造、熱軋、鍛造、焊接和金屬熱處理等工藝。有時也將熱切割、熱噴塗等工藝包括在內。熱加工能使金屬零件在成形的同時改善它的組織,或者使已成形的零件改變結晶狀態以改善零件的機械性能。鑄造、焊接是將金屬熔化再凝固成型。
熱加工:熱加工麵包是指加工過程中以加熱熟製作為最終工藝的糕點、麵包類食品。
冷加工:冷加工麵包是指加工過程中在加熱熟制後再添加奶油、人造黃油、蛋白、可可等輔料而不再經過加熱的糕點、麵包類食品。
❷ 水油皮用冷水還是熱水和面
經典的中式酥皮點心。不同的餡料演變出不同口味的點心。 很多人不喜歡甜膩和黃油味重的西點。酥皮點心當然是首選啦! 既可以當早餐,配上一杯紅茶就是不錯的下午茶點心了。
By 熊小熊愛烘焙
用料
水油皮面團:
中筋麵粉 102g
細砂糖 10g
開水 48g
豬油 27g
油酥面團:
中筋麵粉 90g
豬油 45g
做法步驟
1、豬油室溫軟化,但不能融化成液態。 將油酥面團材料用刮刀,以壓拌的手法混合成團。 水油皮材料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我是用麵包機和面的,用和面程序和15分鍾。 完成的油酥和水油皮軟硬度應該大致相同。
2、分割水油皮每個21g,油酥15g一個(或平均分成9份)。水油皮完成後要鬆弛10分鍾,所以先分割水油皮,再分割油酥。油酥完成後就可以開始包入了
3、將油酥包入水油皮,用虎口慢慢地向上推著包入,邊推邊轉,捏緊收口。包的同時面團要蓋上保鮮膜保濕。
4、全部包好後開始第一次擀卷。把面團壓扁擀成橢圓形,由下向上捲起來。卷好後用保鮮膜蓋好。
5、卷完第一次後開始第二次擀卷,注意保濕。
6、豆沙餡分成20g一個,包入鹹蛋黃備用。
7、卷好的卷卷中間壓一下,按扁擀成圓片。
8、包入蛋黃豆沙餡,和包油酥的手法一樣。
9、順序包好,包的時候前麵包好的要蓋上保濕。
10、刷蛋黃液,在擀麵杖的一頭刷點蛋液,蘸點黑芝麻摁到蛋黃酥上點綴。
11、烤箱預熱180℃,烤30分鍾左右至表面金黃。
小貼士
1.油酥面團不能過度攪拌,用刮刀切拌略捏成團即可。 2.水油皮用開水和面,用熱水燙掉面中的麵筋,烤出來後就比較酥。放涼後依然很酥鬆。 4.很多配方都要求每次擀卷之間要鬆弛15分鍾。個人認為沒必要,按順序擀卷一次完成後,再從第一個開始第二次擀卷,完全沒問題。而且我感覺這樣稍微鬆弛一小會時間,擀成片以後能看到油酥在裡面分布的很均勻,包括面片的四周。不會出現擀開後油酥只在面片中間部分。 4.鹹蛋黃是最好吃的餡,還可以包其他自己喜歡的任何餡,但要注意餡料一定不能太濕,收口時不容易捏緊,烤的時候就會裂開。
❸ 用水油麵團包出的酥皮點心為什麼不軟
做油酥的麵粉蒸面影響麵粉水分,你可以將麵粉烤一下降低筋力。油酥面團最好用固態油調制。開酥操作多重復幾次。烤制的時候火候時間也要掌握好。中式的酥皮點心一般要用到豬油,豬油的起酥效果最好。<綠豆酥br>
1.先製作綠豆餡:脫皮綠豆洗凈,放入高壓鍋中,加入少量水,高壓鍋壓10分鍾。水沒過綠豆1厘米就可以了,否則水份太多炒餡的時間就會很長。
2.時間到取出煮熟的綠豆用絞肉機絞一下,放入不粘鍋,加玉米油、糖、鹽,不斷翻炒。糖的量可以根據自己喜歡增減。鹽的加入是為了增加甜味的口感,同時使甜味沒那麼膩,這是做甜品的一個小秘訣,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的。嫌麻煩的也可以不用絞肉機絞碎,後面炒的過程也會逐漸變成綠豆沙,千萬別用破壁機或者料理機打啊,水分少的情況下會很黏,機器的刀片轉不動,會把電機燒掉,切記!
3.炒至綠豆成很細膩的泥,成團狀,並且不沾鍋鏟就可以了,晾涼,放保鮮袋裡冰箱冷藏一夜備用。
4.製作油酥皮:月餅用小麥粉稱重,加入玉米油,攪拌成面團。蓋保鮮膜冰箱冷藏備用。
5.製作水油皮:混合全部水油皮材料揉勻。水油皮要多揉一會兒(我揉了約20分鍾),我用麵包機揉的,最好揉出膜。蓋保鮮膜,餳面至少15分鍾。餳面很關鍵啊,餳面是為了使水皮更有彈性,筋度更好,不容易破酥。
6.從冰箱取出綠豆泥室溫回溫,捏成25克一個的圓球。
7.製作酥皮:先把水皮分成15克一個,油酥分成約10克一個,分別搓圓。
8.取一個水皮,按平,包入油皮。
9.用水油皮把油酥包起來,像包包子那樣,收口捏緊,搓圓,收口朝下。
10.包好的酥皮,用擀麵棍輕輕擀成牛舌狀,長度約20cm,注意不要擀破皮,用力要均勻,從面團中間用力,上下擀,厚度盡量保持一致,從一端向另一端捲起。
11.卷好後蓋上保鮮膜鬆弛一下,避免乾燥。
12.按次序取第一個卷好的卷,按扁。
13.再次擀長,長度約20cm以上,注意,不要擀得太寬了。
14.然後像剛才那樣從一頭像另一頭捲起,蓋保鮮膜鬆弛。
15.按次序,取一個小卷,中間用手指按壓一下。
16.兩端向中間折。
17.按扁,擀圓。
18.包餡:包入一個綠豆沙餡,用虎口慢慢的收口,收緊,整圓。
19.收口朝下擺放。
20.每個稍微按扁些。
21.烤箱預熱上管180度,下管160度,烤20-25分鍾(溫度和時間僅供參考,因為各烤箱溫度不同),注意觀察,表面上色情況。
❹ 什麼是糕點
糕點它是以麵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輔料、餡料和調味料,初製成型,再經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製成
糕點特點
糕點是指以米、面、豆類等為主要原料,並配以各種輔料、餡料和調味料,加工成一定形狀後,再用烘、烤、蒸、炸等方法制熟的食品成品。糕點含有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點心」的意思,故它與餐飲行業中的面點小吃有些區別。糕點既可作為早點,又可作為茶點,還可以作為席間的小吃。糕點和餐飲行業中的面點可以說是同宗不同業,它是一種相對獨立的食品加工技術,特別適合於機械化和批量化生產。
分類從工藝上分
有八個大類,油酥類、混糖類、漿皮類、爐糕類、蒸糕類、酥皮類、油炸類、其它類;
在中國按地區分類有12個流派:京派、津派、蘇派、廣派、潮派、寧派、滬派、川派、揚派、滇派、閩派、
糕點按熱加工和冷加工進行分類。
3.1 熱加工糕點
3.1.1 烘烤糕點
分為:酥類、松酥類、鬆脆類、酥層類、酥皮類、水油皮類、糖漿皮類、松酥皮類、硬酥皮類、發酵類、烘糕類、烤蛋糕類。
3.1.2 油炸糕點
分為:酥皮類、水油皮類、松酥類、酥層類、水調類、發酵類、糯糍類。
3.1.3 水蒸糕點
分為:蒸蛋糕類、印模糕類、韌糕類、發糕類、松糕類。
3.1.4 熟粉糕點
分為:熱調軟糕類、印模糕類、切片糕類。
3.1.5 其他
3.2 冷加工糕點
分為:冷調韌糕類、冷調松糕類、蛋糕類、油炸上糖漿類、薩其馬類、其他。
❺ 蛋黃酥中的水油皮用熱水還是冷水好
蛋黃酥中的水油皮可以使用溫水來製作。使用冷水的話,混合不均勻熱水的話容易把面燙熟,所以建議使用溫水來做,效果是最好的。

蛋黃酥:
蛋黃酥是由小麥、黃油、蛋黃等做成的傳統中式糕點。近年來隨著用料的不斷升級,蛋黃酥逐漸成為一款網紅產品。配料有白砂糖、水、黃豆、豆沙、咸鴨蛋、糯米皮等,做法與蘇式月餅有很多共通之處。傳統的蛋黃酥用的是豬油,現在多用的黃油,就除去了熬豬油的麻煩,並且增強了口感,使得蛋黃酥有一股濃香的奶香味。
❻ 水油皮和油酥皮的區別
區別(如圖所示左邊為水油皮,右邊為油酥皮):
1、成分不一樣。
油酥皮是以1份麵粉、0.5份的油和成的面擀制的麵皮;水油皮是以1份麵粉、0.3份的水和1/4的油和成的面擀制的麵皮。
2、手感不一樣
油酥皮要比水油皮的手感硬些,水油皮 要比油酥皮的手感韌些。
3、添加劑不一樣。
水油皮是由水、油、麵粉調成的,根據不同需要適量加糖和鹽,水油皮要放3克的酵母,是需要醒發10分鍾的。而油酥皮不需要。
4、口感不一樣。
油酥皮更加酥脆層次分明;水油皮口感較軟但是更加均勻

(6)什麼是水油皮糕點擴展閱讀:
點心起酥辦法:
1、製作酥面的油必須為冷油,以熟豬油為佳;
2、麵粉一定要與油脂搓揉均勻,尤其在用豬油時,多擦多揉才會使凝固的油在麵粉中分布均勻;
3、如果是炸製品,酥面中的麵粉一般為生粉,如果是烤製品,有時也用熟粉(放在盤子中封保鮮膜上籠約10-15分鍾蒸熟),由於熟粉的蛋白質變性,失去形成麵筋的能力,起酥的效果會更好;
4、由於現在很多都用的是桶裝或罐裝經提煉過的熟豬油,其質地會因品質的不同而偏硬,所以在擦制酥面時可加大豬油的量,500克麵粉可加250-500克不等;
5、製作好的酥面需靜置片刻(視工作間溫度和氣溫,或冷藏或置於工作溫度下),待用時再次搓揉均勻成團;
6、酥面中的含油量一般烤製品要比炸製品的用油量大。
❼ 糕點有那些
糕點是以糧食、食糖、油脂、蛋品為主要原料,添加適量輔料,經配製成型、熟化等工序製成的食品。糕點可分為中式糕點和西式糕點,傳統的中式糕點中能保持常盛不衰的季節產品首推月餅。而西式點心目前正逐步占據糕點市場的重要位置,其代表產品為裱花蛋糕。
中式糕點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1.烘烤製品 主要包括酥類、鬆脆類、酥層類、酥皮類、松酥皮類、糖漿皮類、硬酥類、發酵類、烤蛋糕類、烘糕類等,主要代表產品有蘇式的金錢餅、方式的千層酥、京式的提漿月餅、廣式月餅等。
2.油炸製品 主要包括酥皮類、水油皮類、松酥類、酥層類、水調類、發酵類、上糖漿類等,主要代表產品有京式的開口笑、蘇式的炸食、京式的蜜三刀等。
3.蒸煮製品 主要包括蒸蛋糕類、印模糕類、韌糕類、發糕類、松糕類、粽子類、糕團類、水油皮類等,主要代表產品有蘇式的豬油年糕、百果松糕、粽子、各類饅頭、糯米團子等。
4.熟粉製品 主要包括冷調韌糕類、冷調松糕類、熱調軟糕類、印模糕類、片糕類等,主要代表產品有閩式的橘紅糕和蘇式的八珍糕、雲片糕等。
西式糕點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1.蛋糕類:主要品種有清蛋糕、油蛋糕和裱花蛋糕等。
2.混酥類:主要品種有蛋黃酥、蛋撻等。
3.清酥類:主要品種有舌頭酥、計司條等。
4.油酥類:主要品種有咖喱肉餃、甜方酥、蝴蝶酥等。
5.其他類:如核桃塊、椰絲球等。
面對糕點的多品種和市場的日益競爭,生產企業推陳出新,不斷開發出適應現代人口味及需求的新品種,於是,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出現了滿足特殊人群需要的低糖、低脂肪的保健型糕點,如無蔗糖月餅、低糖蛋糕等,還有多種造型新穎的裱花工藝蛋糕和西式蛋糕。
❽ 油酥皮,蛋撻皮,水油皮,酥面是怎麼做的(原料,製作步驟)
油酥皮的做法
類別: 派、塔、酥皮
復雜程度: 復雜
准備時間: 60分鍾
烘烤時間: 16-18分鍾
--------------------------------------------------------------------------------
油酥皮可用來製作蛋黃酥、菊花酥、咖喱酥餃、台式蛋塔等。
材料(出24個成品的量):
* 油皮材料:中筋麵粉(富強粉即可。All-purpose flour)300克、酥油 (shortening) 120克、糖粉(confectioner』s sugar) 75克、溫水(約38℃)80克
* 油酥材料:低筋麵粉或富強粉180克、酥油90克
油皮做法:
將所有油皮的材料放在盆中攪拌成團後,移至撒了薄面的案板准備搓揉。油皮材料剛開始可能很黏手不容易搓揉成形,可以先將材料放在手中來回不停搓揉至成團狀後,再移至案板揉至光滑(約十分鍾左右,視揉面速度而定),如果面團太軟太黏手,可以再拍些麵粉。此時拉扯麵團時可感覺到輕微的彈性。將油皮面團用保鮮膜包起,鬆弛約10分鍾待用。
蛋撻皮的做法:
塔皮材料:
低筋麵粉 270克
高筋麵粉 30克
酥油 45克
片狀馬琪琳 250克(包入用,就是植物黃油)
水 150克左右(根據面團的軟硬程度逐漸添加,
不要一下子都倒進去)
蛋塔水材料:
鮮奶油 210克
牛奶 165克
低筋麵粉 15克
細砂糖 63克
蛋黃 4個
煉乳 15克(可根據口味決定放還是不放。放了煉乳之後,
蛋塔水的奶味會更香濃)
做法
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水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要逐漸添加,並用水調節面團的軟硬程度,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20分鍾。
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用走棰(French Pin)敲打,把馬琪琳打薄一點。這樣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料膜打開,用壓面棍把馬琪琳擀薄。擀薄後的馬琪琳軟硬程度應該和面團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馬琪琳待用。
用走棰敲打。
擀薄的馬琪琳。
案板上施薄粉,將鬆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擀,這樣容易把形狀擀得比較均勻。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
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
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一端捏死。
從捏死的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壓面片。按壓到下面的一頭時,將這一頭也捏死。將面片擀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長。這是第一次四折。
將四折好的面片開口朝外(如上圖的方向),再次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擀開成長方形,然後再次四折。這是第二次四折。四折之後,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鬆弛20分鍾。
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厚度為0.6CM、寬度為20CM、長度為35-40CM的面片。用壁紙刀切掉多餘的邊緣進行整型。
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
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鍾,進行鬆弛。
鬆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
放在麵粉中沾一下,然後沾有麵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塗油的塔模里。用兩個大拇指將其捏成塔模形狀。
裝模。
蛋塔水的做法:1.將鮮奶油、牛奶和煉乳、砂糖放在小鍋里,用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至砂糖溶化時離火,略放涼;然後加入蛋黃,攪拌均勻。
烤制。
酥皮點心的做法
先來做餡,用小火炒麵粉炒到香
芝麻,花生和糖(隨自己的喜好用量)磨碎。
倒在炒麵的鍋里接著用小火炒香拌勻就好了。
水油麵的分量是:半杯水三杯(電飯煲里的杯)麵粉和20克黃油30克白糖。油酥的分量是:一杯麵粉加100克黃油。
水油麵團切塊
擀開包一塊油酥
倒放再擀開
然後折疊。
再把面再擀開
接下來呢就開始包餡了
倒放進烤盤里按扁,在表面刷上牛奶
然後撒點芝麻在上頭
烤箱預熱到160度放在中層烤40分鍾。
嗯,美味完成了,可以吃了,酥的掉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