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判斷小葉紫檀的「油性」小葉紫檀
對於所有好的小葉紫檀來說,無一例外都會談論到「油性」,油性的確是判斷小葉紫檀好壞的標准之一,那我們怎麼樣才能判斷小葉紫檀的油性呢?有什麼方法呢?
以上都是用來輔助你判斷小葉紫檀油性的一些方法,但是最佳的鑒別方法還是以自身實踐為主。
❷ 小葉紫檀珠怎麼區分好壞
棕眼和牛毛紋的大小和疏密程度
導管之於小葉紫檀相當於人的血管,樹齡越大木質越緊實,導管也就越細小。棕眼和牛毛紋就是導管不同切面的表現形式,橫切面的導管就是棕眼,縱切面的導管就是牛毛紋。棕眼越細少代表油性越好,反之油性差。棕眼在自然光下或者強燈光下觀測效果最佳。很多新手發鑒定圖,燈光昏暗,什麼都看不清,讓人無從判斷。
3
材色
小葉紫檀手串剛加工出來的時候為桔紅色,幾天時間後則氧化為深紅色,再經過較長時間的變化轉變為暗紅色,直到最後轉變為深紫色。
小葉紫檀含大量的紫檀素,紫檀素也是油性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一些新料由於缺乏紫檀素或者使用了紫檀白皮部分做了手串,其中就會出現淺黃或者發白的現象,這類小葉紫檀手串油性一般較差。但判斷白皮與否一定不能單純從顏色上看,因為小葉紫檀每個時期顏色都不相同,只是桔紅色的階段一般較短,一般買家接觸到的都是從深紅色這個階段開始。缺乏油性的紫檀以及白皮的視覺效果與燒火的柴更為接近。
❸ 怎樣評估紫檀木料油性
很高興為您解答:
主要看木質的重量,和紋理,油性和密度是一起的,密度高油性才能好,相對來說木質越重油性越好,但是目前市場上出現很多人工林小葉紫檀,人工林小葉紫檀一般都是速生林或者人工種植的,這種木質一般都是剛砍伐不久的,木質含水分非常大,所以也會很重,但是油性非常差,所以看油性好壞還要看木質的光澤度和紋理,油性高的紫檀木質油潤光澤,有玻璃質感,且木質細膩,油性差的紫檀木質暗淡無光澤且木質粗糙乾燥。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❹ 如何分辨小葉紫檀手串的油性好壞
識別小葉紫檀真偽的方法: 第一:通過密度鑒別真偽,小葉紫檀手串密度大於水,如果是真的小葉紫檀手串,放到水裡,會沉在水底; 第二:通過顏色鑒別真偽,小葉紫檀手串顏色是紫紅色,富有光澤油潤,而假冒的小葉紫檀手串,沒有光澤,而且一段時間後,會變成暗黑色,而真的小葉紫檀手串,即使顏色加深,也會有光澤。此外,用真的小葉紫檀在白紙上輕輕劃一下,能看到一道痕跡,假冒的則沒有。 第三:通過紋理鑒別真偽,小葉紫檀手串紋理細重而纖細,看起來飄然浮動,假冒的手串,紋理較粗,顏色較淺。 第四:通過香味鑒別真偽,小葉紫檀手串存在微香,非常清談,如果無香味或者香味過弄,則需要進一步的分析。
❺ 小葉紫檀油性怎麼看
這個其實很簡單的,第一,看密度,也就是看粽眼,粽眼多而且粗的油性註定差,這種方法適合看上過橄欖油的,因為有些商家在剛加工完手串後會給紫檀表面塗一層橄欖油,那樣看著非常漂亮,油潤有光澤,當時過半年後那手串被橄欖油滲透了就會變得漆黑無光澤的,還有就是我們看油性,沒上過橄欖油的手串密度密度低的看著特別枯乾,沒光澤,油性好的會非常潤,不論是盤前還是盤後都感覺特別潤澤,但是不會像浸過橄欖油一樣那麼膩的感覺。
❻ 小葉紫檀手串真假油潤度怎麼辨別
總得來說,小葉紫檀有微香的木質味道,一般不明顯,鋸木時會散發微香;香味比較特殊,有的濃,有的淡,甚至無。只需要了解,紫檀有清香,但這清香是其本身的味道,不揮發。所以,在小葉紫檀剛開料的時候回比較明顯,隨著時間的盤完,香味回慢慢變淡的。在小葉紫檀界一直有三大名檀的說法,其中以兒孫福小葉紫檀為代表,所以要鑒別是否真貨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三大名檀外,其他基本上是十檀九假。其實判斷一種物質是不是真的,還是需要大家多多接觸的,不僅接觸他本身,還有和它相似的物質,多加對比,才會發現很多不同的地方,理論上大家可能覺得很簡單,但是到了實際上操作可能不是很順的,所以說是說,做是做,建議大家多逛逛市場,擴大視野。
❼ 怎麼看出小葉紫檀品質的好壞
要看手串是否開裂或者是修補過的,花紋是否清晰,是不是一根料車出來的。好的手串基本條件就要是同料。還要看珠子大小是否均勻,這些就是看手串品質的好壞基本要求。
❽ 如何鑒別小葉紫檀
一般來說,用傳統的經驗來鑒別是否是小葉紫檀,可根據小葉紫檀的材質特徵,從「肉眼觀測」「上摸」「實驗鑒別」這三個階段來進行。
「肉眼觀測」,即看木材表面的材質特徵,可從顏色、紋理、光澤等方面著手,這需要大家充分熟悉小葉紫檀的材質特徵。小葉紫檀是含有紫檀素的,和空氣中的紫外線接觸就會被氧化,從而導致顏色的變化。而大致的變化過程是:橘黃色或者橘紅色,經過氧化顏色會慢慢變深,變為紫紅色,最後甚至會接近黑色,但在光線充足時可辨出為深紫紅色。
小葉紫檀料質細膩,紋理上也會較細較密,所以肉眼觀測的實際感受應該是紋理並不十分明顯。一般我們藉助於放大鏡時,可看到小葉紫檀的紋理排列比較密集。相反,如果肉眼能看到明顯而疏鬆的金星、牛毛紋,則要引起警惕。
從光澤來看,因為小葉紫檀的油性好,一般都有較好的光澤度,這種光澤度是肉眼可見、較為明顯的。當然也有因存放或把玩不當等客觀因素導致光澤不明顯的情況,所以光澤度的參考作用相對弱一些,需要多通過其他途徑來綜合參考。
另外,由於小葉紫檀的生長速度緩慢,所以它的生長輪(年輪)不明顯,這是一個容易跟其他木材區分的特點,在肉眼觀測中可以把生長輪也考慮進去。
肉眼觀測可以說最基礎的鑒別方法,對於鑒別經驗較為豐富的人來說,如果鑒別對象無法通過肉眼觀測鑒別,也就基本上沒有必要進一步鑒別。然而,這里也需要指出,最基礎步驟不能理解為第一個步驟,所以也不能簡單地認為不具備片提供:香港佳士得)以上表面特徵的木材就肯定不是小葉紫檀。因為確實存在因客觀因素掩蓋了小葉紫檀的表面特徵的情況,尤其在面對可能是老料小葉紫檀時更要留心,以免犯下大錯。所以為了謹慎起見,特別是對於經驗稍淺的人來說,還是有必要對鑒別對象進行全面的考察評估。
「上手掂摸」即掂量木材的分量,並感受其觸摸的手感。它的好處是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小葉紫檀的材質特性。小葉紫檀的氣干密度大,分量比較沉,對於物件較小的工藝品,可以直接上手掂一掂重量,正宗的小葉紫檀應會較明顯地感覺壓手;大件的傢具不方便掂量的,可通過撫摸傢具的表面,一般小葉紫檀傢具的觸感應該是光滑細膩的,因為其油性極佳,形成的包漿具有細膩的手感。製作工藝精良的傢具或工藝品觸摸起來無比順滑,用如緞如綢來形容也毫不為過。相反,如果明顯感覺物件輕,或者摸起來不順暢、摩擦明顯,則不太可能是小葉紫檀。
「肉眼觀測」和「上手掂摸」依據的是對小葉紫檀材質特徵的充分掌握,在積累了相當的經驗之後,是可以形成比較可靠的鑒別方法的。在這里建議大家,碰到真正的精品小葉紫檀時,可以抓住機會多看多摸,久而久之,對小葉紫檀形成視覺和觸覺記憶,就能提高鑒別的准確度和速度。當然,如果對經驗還是不夠自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進行一些實驗方法來進一步確認也是有必要的。以下列舉的一些方法是操作比較方便,且我認為准確度較高的方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以下這些方法也需要綜合使用,以單某種方法就確認鑒別結果是片面的,容易造成誤判。
1. 看是否沉於水。小葉紫檀的氣干密度大於1,無論是大件的小葉紫檀傢具,還是小葉紫檀木板抑或是小小的佛珠,都是肯定沉於水的。沉水法適用於小件,如佛珠手串、體積較小的擺件等鑒別。如果鑒別對象不沉於水,則肯定不是小葉紫檀;沉於水的,再進行其他實驗進一步確認。
2.看劃痕顏色。小葉紫檀在白紙上畫線時會留下明顯的痕跡,一般顏色為橘紅色或紫紅色,如果是其他顏色或沒有顏色,則肯定不是小葉紫檀。
3.看木屑在水中是否有熒光。取小葉紫檀的木屑放入水中,放置時間超過12個小時後,水的上層會出現藍色的熒光。
4.置於酒精中看掉色的顏色。小葉紫檀置於酒精中時,會有明顯的掉色,掉色的顏色跟在白紙上下的跡色相以在酒精中還可以較明顯地看到一層淡淡的紫色。需要指出的是,許多木頭如海南黃花梨和紅酸枝在酒精中也會掉色,跟小葉紫檀比起來,三者有細微的差別,有興趣和條件的朋友可以做實驗比較。
5.聽互相敲擊的聲音。取另外一塊已知是小葉紫檀的木料敲擊鑒別對象,敲擊發出的聲響是清脆悅耳的則可能是小葉紫檀。這個方法可供參考。
通過這些基本的辦法,一般可判斷出木材是否屬於小葉紫檀。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木材市場錯綜復雜,在利益的驅動下,作假、作舊的陷阱無處不在。有時即使你以為已經很好地掌握了關於小葉紫檀的基本鑒別方法,也仍然會犯錯、吃虧。因此,我們必須保持謹慎,同時又要通過不斷歷練,積累起豐富的鑒別經驗,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小葉紫檀的鑒別能力。
❾ 如何鑒別小葉紫檀好壞
18種鑒別小葉紫檀方法
1、曲線美的牛毛紋;
造物主是熱愛曲線的。曲線很美,簡稱曲美。小葉紫檀特有的牛毛紋,必須是以彎曲為美,彎曲是特徵。
2、小棕眼;
生長周期極其長,動輒五六百年,才長成那麼一小根,所以就細密,所以導管就小,所以導管的橫切面即棕眼,就小。大?大就不對了。沒有,也不對。小棕眼,小,是特徵。
3、密度、克重和油性的關系;
同樣體積,質量越重,則表示密度越大。克重,是來體現小葉紫檀密度的尺度。一般都要用台秤來稱一下。
而同樣體積,密度差在哪呢?
差在油性、差在細密度。新料和老料細密度不同。油性不同。(但注意:很多電子稱不準。必須是文玩用台秤。一般,假小葉紫檀密度不夠,克重不夠,為了偽裝高密度,就把珠子做大,加大克重。但是,如果是真小葉紫檀,往往重視大器,所以好料也會做大一點直徑,所以直徑,克重都不能完全判斷真假。要結合油性。只有尺寸、克重、油性的手感都對了,才是真小葉紫檀。要三種要素合一。)
4、沉水;
小葉紫檀必須沉水。但是沉水的不一定是小葉紫檀。
密度大。質量大。必須沉水。但沉水不能做為小葉紫檀的鑒定標准。沉水的木材很多。即便有些木料達不到小葉紫檀的密度,也會沉水。
5、油性;
油性好的小葉紫檀,就容易盤出好包漿。談油性,其實是談包漿。就是珠子經過盤玩形成的氧化層。
油性會順著木質的導管,從棕眼滲出來。油性好的新珠子,放上一晚,或幾天,再拿出來,一上手,就會有阻滯感。油性,是通過手感體現的。也能通過色澤體現出來。(油性、密度、克重、尺寸必須合一)
6、掉色;
古代,沒有染料。尤其是紅色的染料更稀缺。怎麼辦?小葉紫檀磨粉,做成染料。
染色能力極好。所以用小葉紫檀,在白紙上一劃,就能留下顏色。跟畫筆一樣,只不過是昂貴的畫筆。
7、熒光;
木質好,油性好的小葉紫檀,在打磨加工後,表面形成的一種通透感的熒光。且不會因為盤玩而消失。
這種木料,放入清水12小時後,比如晚上放入早上去看,如圖,水中有一種泛著藍色的熒光。(熒光,在珠子表面就有,水浸後水裡也有。這是一種破壞性的鑒別方式,浸泡完的珠子,損傷很大。)
8、聲音;
小葉紫檀是高密度的。所以撞擊的時候,有清脆的響聲,不會發悶發沉。棉花和棉花撞擊,玻璃和玻璃撞擊,聲音是不是不同?原因在哪?密度不同,所以撞擊後震動的頻率也不同。所以,音頻也不同。
9、光澤;
表面自然,光澤柔和,絕無賊光。通俗說,就是絕對不會有奇異的光。 絕對不會突然特別反光,特別亮。因為他是自然的東西,是木質,什麼木質會突然特別亮?他不是金屬,不是珍珠,更不是翡翠,不是鑽石,如果特別亮,那麼,非奸即盜。
10、金星;
金星的本質,就是樹木的「血管」在幾百年的生長中,吸收上來的地下的礦物質的沉澱物。以前並不是衡量小葉紫檀價值的標准,只是近年來的熱捧。千萬不要迷戀金星,金星是可遇不可求。利益驅動,所以有十星九假直說。一旦有星,都不用說多星,更不用說滿星,爆滿金星,只要是有金星,市場價都會在1000以上。1000以下,除非關系非常好,可以拿到進貨價。否則都是假的。且造假手段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奼紫嫣紅。真貨不一定都有星,有星的也不一定都是真貨。金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11、價格;
以真通貨舉例,一般實體店都會報價1200-1400,還會多多少少有瑕疵。否則合不上綜合店面,房租,公司成本。那麼,最低成交底價也會在900-1000左右。
太低的,很難說。不一定就是假的,但是很難說。除非渠道很硬或者是廠家直接銷售。可以壓低價格。比如不進店,而走貨量極其巨大的一些渠道資源,價格可能就會下來一些。如果你能在600-700左右買到真小葉紫檀而且還看的過去的,那也是絕對賺了。做人不可貪,貪則必然有騙。有一貪,就有一騙。
12、味道;
小葉紫檀,不是香料。所以,小葉紫檀幾乎沒有味道。不會有香氣,更不會有酸氣。如果有酸氣,要麼是別的木質,要麼就是染料染色後留下來的化學氣味。
13、上手手感;
無數的描述,都是文字性的,或者圖片性的,這是最誤導人的。一切的文玩類,都是需要上手看的。也就是說,實物上手一次,勝過看文字一萬次。真物件上手後,根據它的特徵,一一對照,會全部對應,無一錯漏。
14、眼緣;
有時候,最誤導人的就是知識,憑借知識去判斷,那麼如果學到和體會到的知識本身就是錯誤的,或者不準確的呢?也許知識是對的,但是你學的不精呢?課本都是好的,為什麼有人滿分,有人80分,有人不及格?還有零蛋的呢?真東西,一看,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不刻意的。
15、正圓;
好料必有好工。當然,現在造假的工藝也都和真貨的工藝趨於平行了。
但是,造假也有三六九等。有的珠子是不圓的,橢圓的,那麼,這樣的,很有可能是假的,即便是真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好比菜是好菜,結果廚子不同,味道自然不同。同是川菜,成都小吃的醋溜白菜就是8塊錢,眉州東坡就是28塊。同是冷麵,路邊小店是12塊一碗,這輩子都不想再吃一次,漢拿山25塊一碗,吃了還想吃。這就是工藝的區別。工藝上,一看正圓,二看拋光。拋的太細,棕眼全堵住了,可疑。拋的太粗,棕眼跟麻子似的,也可疑。
16、小孔;
印度來的半成品料,是只打了一半的孔。是大孔。到中國來,再加工後,另一面打通,是小孔。所以這種半成品料加工出來的珠子,就是珠子兩面的孔不一樣。
目前幾乎這種品質的珠子,大廠家都不做了,絕跡了。但是市面上還是會經常看到。就好比大城市早都淘汰的東西,在城鄉結合部還是屢見不鮮。
17、生長輪;
其實就是年輪。松樹、榆樹、柳樹這些都是一年長很多長很快,所以年輪清晰可見。
但是小葉紫檀,生長極其緩慢,木質極其細密。5年才長一輪。一輪又非常細密。就像千層餅一樣。層數特別多,特別細,像紙一樣,比紙還薄。300年才長碗口那麼粗。600年也就是一個二大碗那麼粗,就是大料了。他的生長輪,非常細密不明顯。明顯的肯定不對。
18、橫切面30倍放大;
這是個人識別的最後一步,在木材的三個切面上,橫切面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要仔細觀察橫切面的特徵,與國家標准《紅木》中的描述和圖片相比較,若是小葉紫檀則相符(若沒條件此步可略去不做)。若能通過以上標準的檢驗就可確定這種木材是小葉紫檀,若有其中任何一步明顯不符合則可判定不是小葉紫檀,若仍有疑問,可取樣(麻將大小)送有關部門(比如中國林科院)做木材樹種鑒定。
真正的小葉紫檀,就是必須具備以上所有的特徵,一個都不能少。
❿ 小葉紫檀手串怎麼鑒別真假
鑒定方法
一、取一木片在白紙上劃,若是檀香紫檀則有紫紅色的劃痕,用相同的力度劃第二次,第三次……,劃痕變淡至消失;若有劃痕繼續下一步。
二、取木屑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木屑與水的比例:體積比大約1:3——1:10),若是檀香紫檀則過12小時可見水的最上層(視覺效果:水的最上層和玻璃杯壁附近最明顯)有藍色機油般熒光現象,過24小時熒光更明顯,此步主要用於排除盧氏黑黃檀等其他酸枝木和非紫檀屬木材;若有熒光現象繼續下一步。
三、觀察上一步中木屑水浸出液的顏色。若是檀香紫檀則是紫紅色(顏色的深淺與取材的部位、水的多少及浸泡時間的長短有密切關系);若是紫紅色或不好確定繼續下一步。
四、看橫切面上管孔的分布。若是檀香紫檀則整個生長輪內管孔直徑略相等且分布較均勻;橫切面可用一把鋒利的刀一刀削成,最好不要回刀,觀看時可塗一些清水,最好用十倍放大鏡或更高倍數的放大鏡觀察;若分布較均勻或不好確定繼續下一步。
五、看生長輪。在橫切面上觀察生長輪,若是檀香紫檀則生長輪不明顯;若生長輪不明顯或不好確定繼續以下四步。
六、看板面材色。若是檀香紫檀則新剖面為桔紅色,久則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
七、聞香氣。若是檀香紫檀在與物體磨擦時則有很微弱的清香氣(似檀香味,但不與我們平時生活聞到的燃香一樣),用銼刀銼、台鋸刨的時候氣味很大。
八、看紋理。若是檀香紫檀則紋理交錯,有的局部捲曲。看小葉紫檀的紋路及顏色, 牛毛紋、金星都是紫檀的典型特點,但不可把其他木材的導管誤認為是紫檀的牛毛紋,關鍵還是自己多看實物,看多了也就找到識別紫檀紋路的感覺了。
九、看油質感。若是檀香紫檀則有油質感;若能通過此四步繼續下一步。
十、橫切面30倍放大。這是個人識別的最後一步,在木材的三個切面上,橫切面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要仔細觀察橫切面的特徵,與國家標准《紅木》中的描述和圖片相比較,若是檀香紫檀則相符(若沒條件此步可略去不做)。
若能通過以上十一步的檢驗就可確定這種木材是檀香紫檀,若有其中任何一步明顯不符合則可判定不是檀香紫檀,若仍有疑問,可取樣(麻將大小)送有關部門(比如中國林科院)做木材樹種鑒定。
(10)小葉紫檀油性好壞怎麼分辨擴展閱讀
區分小葉紫檀和大葉紫檀
紫檀木的特點是生長不明顯,心材新切面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棕眼細而密,猶如牛毛,稱牛毛紋,日久會產生角質光澤,有些角度觀察紫檀,會有緞子一樣亮澤的反光。
紫檀比重大,超過與之類似的紅木,入水即沉;香氣無或很微弱;紫檀木性穩定,不裂不翹,易於雕刻……
由於世人對於紫檀木的青睞,很多其它種類的木材魚龍混雜,比較突出的是以非洲馬達加斯加盧氏黑黃檀(俗稱「大葉紫檀」)冒充印度小葉紫檀。
實際上,印度小葉紫檀是非常具有特點的,兩者的主要區分方式如下:
1、導管 印度小葉紫檀:充滿紅色樹膠及紫檀素 盧氏黑黃檀:導管線色深,與本色對比大。
2、重量印度小葉紫檀:沉於水 盧氏黑黃檀:沉於水,比重<1者浮於水。
3、板面材色印度小葉紫檀:紫紅或深紫紅色 盧氏黑黃檀:新開面桔紅色,久後為深紫或底色發烏咖啡色。
4、熒光反映 印度小葉紫檀:有 盧氏黑黃檀:無。
5、油質感 印度小葉紫檀:強 盧氏黑黃檀:強,比重輕者差。
6、香氣 印度小葉紫檀:無或清香氣微弱盧氏黑黃檀:酸香味 如果從微觀上觀察,二者的區別也是顯然的。
7、紋理 印度小葉紫檀:紋理直,花紋較少 盧氏黑黃檀:花紋明顯、局部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