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油皮和油酥皮的區別
區別(如圖所示左邊為水油皮,右邊為油酥皮):
1、成分不一樣。
油酥皮是以1份麵粉、0.5份的油和成的面擀制的麵皮;水油皮是以1份麵粉、0.3份的水和1/4的油和成的面擀制的麵皮。
2、手感不一樣
油酥皮要比水油皮的手感硬些,水油皮 要比油酥皮的手感韌些。
3、添加劑不一樣。
水油皮是由水、油、麵粉調成的,根據不同需要適量加糖和鹽,水油皮要放3克的酵母,是需要醒發10分鍾的。而油酥皮不需要。
4、口感不一樣。
油酥皮更加酥脆層次分明;水油皮口感較軟但是更加均勻
(1)水油皮忘記放油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點心起酥辦法:
1、製作酥面的油必須為冷油,以熟豬油為佳;
2、麵粉一定要與油脂搓揉均勻,尤其在用豬油時,多擦多揉才會使凝固的油在麵粉中分布均勻;
3、如果是炸製品,酥面中的麵粉一般為生粉,如果是烤製品,有時也用熟粉(放在盤子中封保鮮膜上籠約10-15分鍾蒸熟),由於熟粉的蛋白質變性,失去形成麵筋的能力,起酥的效果會更好;
4、由於現在很多都用的是桶裝或罐裝經提煉過的熟豬油,其質地會因品質的不同而偏硬,所以在擦制酥面時可加大豬油的量,500克麵粉可加250-500克不等;
5、製作好的酥面需靜置片刻(視工作間溫度和氣溫,或冷藏或置於工作溫度下),待用時再次搓揉均勻成團;
6、酥面中的含油量一般烤製品要比炸製品的用油量大。
⑵ 水油皮可以放冰箱嗎
做這個最主要的就是餅皮部分比較麻煩點。
餅皮分為油酥和水油皮兩部分
油酥,豬油和麵粉攪拌好,合成光滑的團子,放入冰箱保鮮室十五分鍾左右。
水油皮,麵粉里加入少量的油,加入溫水揉成光滑的面團,室溫醒十五分鍾左右。
把醒好的水油皮和油酥分成等分的劑子,然後用水油皮把油酥緊緊包裹住,蓋好再醒十分鍾左右。
餡餅酥脆有學問,牢記油酥皮和水油皮關鍵點,一口一個不過癮!
醒好的皮團子搓成條狀擀扁再捲起來,這個步驟重復兩次。
餡餅酥脆有學問,牢記油酥皮和水油皮關鍵點,一口一個不過癮!
所有的皮團子都這樣做好,蓋住放著醒十分鍾就可以開包了。
餡餅酥脆有學問,牢記油酥皮和水油皮關鍵點,一口一個不過癮!
包的時候把面豎著壓扁,擀成兩張餃子皮厚度的酥皮,放入餡料像包包子那樣包好。
餡餅酥脆有學問,牢記油酥皮和水油皮關鍵點,一口一個不過癮!
捏的褶子那面朝下用手把它壓成圓圓的餅狀。
餡餅酥脆有學問,牢記油酥皮和水油皮關鍵點,一口一個不過癮!
烤盤刷下油,放入餡餅,餡餅上也刷牙成薄薄的油就行了。喜歡的可以撒點芝麻在餅上。
餡餅酥脆有學問,牢記油酥皮和水油皮關鍵點,一口一個不過癮!
昨天做的是紫薯蘋果餡。就是紫薯蒸熟去皮壓成泥,蘋果切成小丁放入紫薯泥里。
加入奶粉或者煉乳再加適量的清水攪拌好。
不夠甜可以加入白砂糖自己調味味道吧。
餡餅酥脆有學問,牢記油酥皮和水油皮關鍵點,一口一個不過癮!
今天的是芋泥豬肉餡,豬肉切成小丁,用生抽,蚝油,食鹽,少量白糖,五香粉或者十三香腌制半個鍾頭。
芋頭蒸熟去皮壓成芋泥,加入腌制好的肉和蔥花攪拌均勻就行了。
⑶ 水油皮是怎麼做的
酥餅做法
油酥:麵粉100克,油(我用的是豬油,買的白酥油也可以):50克,搓勻即成。
水油皮:麵粉200克,油(我用的還是豬油):50克,搓勻,加水100ml揉成光滑的面團。
將油酥和水油皮分別分成12塊,每一個水油皮包一塊油酥,擀開,捲起,再擀開,這樣反復3至4次,即成酥餅皮。包上餡料,收口朝下放烤盤內,在餅皮上刷水或蛋黃液(我刷的是水,如果刷蛋黃液烤出來就是黃色的),撒上白芝麻,烤箱設置220度左右烤25分鍾就差不多了。
小酥餅(特酥)
上午做了個芝士蛋糕和一些好吃的小餅干
隆重推薦小餅干,因為特別酥,所以偶暫且叫它小酥餅吧!
上方子:
黃油
80g糖粉
60g蛋黃
2個
低粉90g玉米粉40g
奶粉
10g(這個我家沒有所以沒加)
泡打粉2小勺
做法:
1黃油
80g
+
糖粉
60g
打松發,再加
蛋黃
,要一個個加
2低粉90g玉米粉40g
奶粉
泡打粉2小勺過篩加入1中
3切拌均勻
4擠成形,放入抹了油的烤盤中
5從上往下第二層,170度12—15分鍾左右
喜歡顏色深的可放在第一層,不過要小心不要焦了哦!
⑷ 水油皮面原理
水油皮面的原理是攪拌原理:
水油麵團是以麵粉、水和少量油脂調制而成,也有使用蛋代替部分水,或加入少量飴糖;面團具有一定的筋性、良好的可塑性和延伸性。
水油皮面攪拌注意事項 :
①攪拌時,先將水、油攪拌使之乳化成油/水型乳濁液,之後加入麵粉攪拌,水分子首先被吸附在麵筋蛋白質周圍,被蛋白質吸收而形成麵筋網路,油滴成為隔離介質,分布在麵筋碎塊間,使之成為表面光滑、柔韌的面團;
②要根據麵粉中的麵筋含量情況決定加油的數量,對含麵筋高的麵粉應多加油,反之要少加油。一般情況下,用油量約占麵粉的10%左右;
若麵筋含量低、加油量高,則油脂的反水化作用加強,則會減弱或破壞蛋白質分子間各種鍵的結合力,就形不成良好的筋性面團,並且因油脂在麵筋表面過多的覆蓋,會影響烘烤後製品色澤的形成;
③加水量和水溫的影響,一般加水量占麵粉的40%~50%,加水過多,面團中游離水增多,面團太軟不易成型;
加水過少,蛋白質吸水不足,使麵筋脹潤度差,一般用18~20℃的水溫調粉,水溫過高,由於澱粉糊化使面團粘度增加,不便操作;
水溫過低,會影響麵筋的脹潤度,使面團筋性增加,延伸性降低,影響成型,應根據季節和氣候變化確定水溫,夏季面團溫度應控制在22~26℃,冬季保持在22~28℃。
⑸ 水油皮是先放油還是先放水
先放點油,等油燒熱,再把油倒出來,這叫熗鍋。然後放水。當然,我們家常做的,不用這么專業。可以先放水,等水燒開,然後放面。面軟了之後把面用筷子弄散,然後放油繼續煮。在此之前可以打好兩個雞蛋,用筷子弄散弄均勻。等面煮熟,八九分熟吧,倒入雞蛋,然後弄均勻,放點香菜,再稍微煮一會,確定雞蛋煮熟了。放入鹽跟醬油,攪拌均勻,就可以關火撈鍋了。
⑹ 水油皮用開水和涼水的區別
區別如下:
熱水使面團的延展性好,韌性降低,可以馬上製作,涼水面團需要餳一會兒。
水油皮的做法如下:
1.把水油皮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揉幾分鍾,成較光滑的面團。(我的做法是把白糖磨成了糖粉,和麵粉拌勻,然後加入食用油用筷子輕輕拌勻,再加入酵母拌勻,最後緩緩加入清水,邊加邊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揉成團)
2.蓋上保鮮膜放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發酵好的面團排氣揉成原面團的大小,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鍾。
3.這個時間來做油酥,把油酥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先用筷子拌勻,再用手揉成團。(這里剛開始的時候會很乾,慢慢揉,並把手握成拳頭輕輕按壓,慢慢的會變得越來越軟,就很容易成團了) 鬆弛好的水油皮按扁,包入油酥。收口朝下,稍微按扁,再...
4.案板上撒少許乾粉防粘,把面團擀成長方形的面片。兩頭分別往中間對折。
⑺ 酥皮點心的水油皮出油厲害怎麼回事
室溫過高過造成油水分離,還有水油軟硬不一致也容易出油。
⑻ 水油皮油放多了酥餅表面很軟嗎
油酥皮:是以1份麵粉、0.5份的油和成的面擀制的麵皮;
水油皮:是以1份麵粉、0.3份的水和1/4的油和成的面擀制的麵皮。
它們的區別是,「油酥皮 」要比「水油皮」的手感硬些。 「水油皮 」要比「油酥皮」的手感韌些。
配料: 麵粉,花生油,糖.擀麵杖,刀
准備工作:
1.取麵粉若干,將其分成均勻的四份,其中一份一夥,另三份一夥.
2.在兩堆麵粉中分別挖個孔.倒入同等份量的花生油。三份一夥的那堆在加入花生油後還需加點水.因為粉多油少包不過來.
3.將面揉成面團,注意兩堆面軟硬度應一樣.蓋上方便袋醒醒面,4-6分.
4.將塊兒大的面團擀成圓餅狀,把小塊面團放入圓餅捏實.再擀成圓餅狀.
5.將圓餅像卷紙筒一樣捲成長棍狀,用刀將其均勻切成n段,每段的長度在4-7cm.如果你想創新你自己試。。。
6.將切後小段豎直壓實,將其擀成四周薄中間厚的小圓狀,然後放入適量的糖.
7.把餅內的配料包好後壓實擀成圓狀.多厚自己決定.
8.為了烙後的松酥餅外形美觀,可在其反正面慢切幾道橫豎相間的刀痕(注意手啊);
為使烙後的松酥餅香口,可灑入適量的芝麻. 最後烙,用平鍋.在鍋內放入少許油抹完鍋底後倒出,把熱量加足之後放入松酥餅,再將生雞蛋去清取黃.用刷子將蛋黃均勻地刷在餅上,反復刷.十分鍾左右後再均勻地刷小許花生油.再過五分鍾後就吃吧.
⑼ 蛋黃酥的水油皮可以晚上揉好放冰箱隔天用嗎
可以的,蛋黃酥的水油皮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隔天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