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湖南話 翻譯普通話 麻煩各位了
1,你吃飯沒有?2,解決不了(對與某件事的解決有困難)3,(冒是沒有的意思)沒有一點用4,你死開點,你走遠點,你走開些 5,牛逼,很厲害 6,坐上位 7,搞不清楚 8,晚上 9,(恰是吃的意思)抽檔次一般的煙(碩是「不好」的意思)10,你硬是找打 11,油腔滑調 12,(哈是傻的意思,有點親昵的) 傻孩子 13,這個不知道翻譯了 14,拉粑粑(上大號) 15, 。。。。。。16, 。。。。。17,你豬生的吧(有「豬娘養的」意思)18,傻寶 19,有點貶義,蠢的意思
『貳』 大豆腐的製作
說起豆腐都知道這是一個意外的產物,淮南王煉丹偶然在豆汁中加入了石膏,第一次發現了豆腐。此後,豆腐就成了中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豆腐因極高的蛋白含量,成為可媲美魚類肉類的蛋白之王。除此之外,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豆腐中幾乎全部涵蓋。長期食用豆腐可以抗血栓,預防各類心血管疾病。
老媽做豆腐做了幾十年,方圓10里的人都知道老媽的豆腐好吃,每年過年很多人都來找老媽做豆腐,每家都是一大鍋一大鍋來做。豆腐的口感其實也是一流的,可能很多人並不認同。原因可能是你吃的豆腐並不是傳統工藝做出來的豆腐,傳統豆腐做起了是比較麻煩的,要把豆漿在大鍋里熬開。鹵水盛在一個小碗里,倒里邊一點,就用勺子在豆漿中攪一攪,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這是做豆腐的最關鍵的手藝,不是一般人還真學不會。豆漿變成豆腦後,把它們撈起來放到木框中用石頭壓好,一段時間後豆腐就做好了。所以很多人認為豆腐不好吃,只是自己沒有吃到真正的豆腐罷了。這做法一般不外傳哦~我們都是用來燉菜、面湯里吃豆腐,尤其是燉菜必不可少的,燉多長時間都燉不爛,家裡人都覺得這豆腐柔軟有嚼勁,比肉好吃!
【豆腐】
製作配料:黃豆適量 鹽鹵適量 清水適量 溫水適量
製作方法:
1、黃豆洗凈泡發,直到黃豆都充分泡發;
2、泡好的黃豆撈出瀝干水分,放豆漿機磨出豆漿;
3、磨出的豆漿倒入鍋里;
4、鍋里的豆漿慢火熬煮,直到表面結了一層薄薄的豆油皮;冷卻到80度左右;
5、鹽鹵用清水兌開,倒入豆漿里;慢慢滑動豆漿,使鹵水充分與豆漿混合均勻;
6、大約30分鍾左右的時間,豆腐就差不多慢慢凝固好了;
7、凝固好的豆腐趁熱放入豆腐槽里,壓實即可;
8、大約30分鍾後差不多就壓好了,壓好後脫模,切塊即可;
『叄』 油痘肌想要挑選防曬,應該以什麼為主
日常做好肌膚補水工作。臉上容易出油的情況多數是因為水油失衡,當肌膚缺水是,會分泌多餘的油脂,從而使面部看起來泛油光。在巴黎葯妝店買的,使用感清爽不悶痘,去年8月最熱的時候在巴黎暴曬了幾天,每天都用它塗全臉和身體,沒曬黑!跟安耐曬效果差不多但是更喜歡這款的使用感!兩款我都喜歡拿來塗油皮痘痘肌的話一定要底妝打好皮膚足夠水潤,因為皮膚出油長痘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皮膚太乾燥缺水造成的,皮膚缺少水分,就會水油不平衡,皮膚呈現油膩狀態,堵塞毛孔,會長痘痘選用溫和不刺激的潔面乳,每天清潔臉部的灰塵。推薦用純氨基酸潔面乳,可以深層清潔毛孔垃圾和臟東西,而且還有補水效果,不會讓你臉部的水分流失,洗完臉臉部不經綳。
戶外大太陽下長沙活動必備,尤其適合油皮,防水防汗效果好!注意補塗基本不會曬黑!!但是含酒精,略泛白。沒辦法長期使用!!有一款新的是不含酒精的,可以試。
『肆』 最近回老家汕頭,一直熬夜爆痘,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法啊
現在的孩子真是單純啊 還在以為熬夜只是會導致長痘嗎?(知道真相的你怕是眼淚掉下來)聽著所謂的經(辣)典(雞)語錄 「熬夜一直爽,一直熬夜一直爽嗎」 ?嗯哼?占著年輕旺盛?蘭後陷入了宵夜+蹦迪+玩手機的幸福生活中?於是,於是,於是你的皮膚也跟著陷入熬夜——丑——熬夜——更丑——熬夜丑上加丑的惡循環中。對於皮膚來說,熬夜長痘算啥啊?各種皮膚問題缺水乾燥屏障受損老化加速等,等,等在痘痘屁股後面隨之而來才是個大問題好叭!對於身體來說,那些熬夜的人就是拿減少自己壽命的代價在玩手機蹦迪。不信?覺得我瞎扯淡?來啊,來看個新聞啊夜貓子!!!26歲男子連續11天熬夜看歐洲杯後死亡2012年歐洲杯6月9日開始後,長沙球迷蔣小山每天熬夜看球,一場不落。6月19日凌晨,蔣小山看完義大利隊對愛爾蘭隊的比賽後便睡覺,但從此一覺不醒,在夢中死去,年僅26歲。醫生建議年輕人要珍惜生命,熬夜看球一定要適可而止。「男人看球,怎能少得了啤酒。」本屆歐洲杯,蔣小山和朋友們相約去酒吧看球,一邊看球一邊喝啤酒。而這其中,蔣小山尤為瘋狂,「我們偶爾休息一下,他每天都看,一場不落,最喜歡英格蘭和法國。」朋友說。該案例來源於@周不潤知友的整理,已經跟作者打過招呼,估計作者太忙沒空理我,著急先用啦在這里跟作者說聲不好意思哦,侵權即刪。案例雖極端,但確實是導致死亡的其一 「誘因」。不過我知道,即使拿出了嚇skr人的新聞舉例,依然會有同學抱著一個 「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 的態度。認為這么極端的事情「基本」是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還總喜歡給自己找安慰劑,如:補覺!!!基本是每一個人熬夜之後拿來說服自己下次下下次下下下次也可以繼續熬夜的借口。「我明天XX課不重要啊,可以睡覺呀,補覺就好了」「明天中午有午休啊,我睡午覺好了,養顏美容呢」「哈?熬夜傷身體傷皮膚啊,沒事啊我明天補覺就好了」「不遵循自然晝夜變化規律睡的覺嚴格意義上來講根本就不能稱為睡覺」你們自己好好反省反省,哪次睡覺,是你非得吃點什麼東西做點行為什麼才會睡著嗎?不是的,每次困意都是悄無聲息的到來,人就乖乖的去睡覺了。人類千萬年演化形成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 真 不是隨隨便便一個補覺能搞定的。有的人甚至還給午睡美名其曰 「美容覺」 皮膚變好等等,甚至網路上有些謬論午覺可以減低高血壓啊心臟病啊糖尿病啊的風險…但不得不說大部分說法都是瞎扯淡的。午睡這種東西,本身並沒有存在有益或害處的東西。那都得看人。——倒是撥開了為什麼有的人會午睡的迷霧。最新的醫學研究;記錄了283個70和79歲以上沒有失智的年老人群。越感覺需要午覺的人,特別白天過度嗜睡人群越容易累積不良蛋白質在腦部從而發展出老人痴呆症。為什麼白天你會想睡覺呢?言而總之,不是沒睡就是沒睡好。(大晚上做了什麼你自己清楚)為什麼呢?人腦在進入深沉睡眠時,腦部間隙會變大,血管能夠帶動代謝的廢物,蛋白質,離開腦部由肝啊膽啊腎啊去搞定。(把人體想像成汽車運作一樣)在一個運作良好的車內,不會遇到高溫水滾,可以完成早上到晚上一天的長途。而運作不良的呢,半路就必須停下車子。讓引擎休息降溫。這也就跟人為什麼要午睡一樣。但也有人說了午睡之後,人會變得更精神,工作效率更高。所以,既然沒有標准答案,那麼我們也不應該只看數據,要結合現實才有意義。有一個梗大家應該都還記得:一個老太不小心進了一個博士群,此時一群物理學博士生在群里討論著一個問題:一滴水從很高的地方落下來會不會砸傷人。群里討論的非常激烈,專業人士用著各種計算公式,各種數據模型進行模擬,此時老太弱弱的說了一句:你們淋過雨嗎?So,如果午睡能讓你每天的精神更好,睡眠滿意,那麼午睡就是對你有好處的;如果午睡並不能讓你白天更精神/能更精神,但卻會影響晚上的睡眠,那麼午睡對你來說就是有害的。千萬不要用白天的睡眠去彌補前一天晚上的睡眠差,你會坐在那邪惡的旋轉木馬遲遲不肯下來(死循環)。。。廢話說了一張A4紙,回到我們的主題【熬夜為什麼會容易爆痘?】痘痘成因有四:①油脂過多分泌②毛囊角化不良(毛囊堵塞)③微生物過度繁殖④炎症感染熬夜能帶來1跟2,1跟2能帶來3跟4。OK,痘痘君出生。詳細科普↓(老粉絲可自動跳過,你們懂的,我都講N遍了..)①油脂過多分泌古人有雲;「無油無痤瘡」 在你熬夜一直爽的過程中,雄激素也在不斷上升,跟雌激素之間不平衡(也就是所謂內分泌失調)人話就是男孩子太多啦,小姐姐太少,有的男孩子找不到對象啊就鬧啊鬧啊,皮脂腺被刺激得滋啦滋啦的瘋狂分泌「油脂」出來。②毛囊角化不良(毛囊堵塞)夜間本身就是皮膚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脫落老細胞,生成新細胞。夜一熬,好了,死皮脫落不了,還會手拉手結成更大的死皮堵塞住你的毛囊。③1跟2帶來3跟4(微生物過度繁殖or炎症感染)微生物過度繁殖指的就是皮膚上菌群數量不平衡,尤其是「痤瘡丙酸桿菌」以油脂為食物的,熬夜導致毛囊堵塞油脂出不去,過多的食物會增加細菌的繁殖,數量就多了,皮膚問題就出來了。 此外,露西這個被熬夜摧殘的祖國花朵,想告訴你們,其實痘痘還是小事,熬夜對於皮膚通!殺!的!!!你能想像的皮膚問題,熬夜它都能做到。如:長痘皮膚乾燥缺水屏障受損油脂分泌旺盛皮膚暗沉無光澤加快老化,細紋、下垂毛孔粗大黑頭、閉口上面隨便簡短描述,我覺得還不夠,你們肯定記不住,看看就過去了。以下有理有據,詳細科普,我要讓你們深深的記住熬夜滴危害能多skr嚇人。*熬夜會導致皮膚缺水,屏障受損經常熬夜新陳代謝的速度必然會減慢,(上面在科普長痘時已經詳細說過了)血液的流動速度也會隨之減慢,而皮膚的水分來源於身體,帶給皮膚表層的水分自然也會減少,所以皮膚出現了缺水的現象。乾燥的會導致皮膚角化不正常,屏障受損。*熬夜會導致滿臉油光油皮不信的人,千萬要去熬下夜啊,我真怕你不信,你從12點熬到2點,就會看到你臉上泛著光。。。(原理上面也有詳細講到,不多啰嗦)*熬夜多了會加速皮膚老化千防萬防,沒想到吧,死在了熬夜上。睡眠不足,會使皮膚的各種調節活動失常,影響表皮細胞的活力,有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差的在色素沉著不均,細紋和皮膚鬆弛方面都表現地更嚴重,這些都與加劇皮膚老化有關。*熬夜會導致N多皮膚問題出現毛孔粗大、黑頭、閉口瘋狂滋生原因都是因為「油脂旺盛or角化不良」,只要其中一個出了問題,那它們就必定出現!上面說了呀,熬夜是非常優秀的,兩個都佔了。。。*再熬夜,朋友都沒了有研究發現,因熬夜的人外表給人一種憔悴的感jio,人們不太願意和這些人做朋友。朋友,通宵嗎?OK,廢話到此,因熬夜而長了痘痘在苦惱的同學,首先要做的就是 「放下手機,躺床就睡」 ,不然神仙也救不了你,其次,長出來的痘痘可參考露西以往的痘痘君滾蛋文。我走了,886(快給我點贊快關注我呀不要老是讓我說這一句嘛 好尷尬呀)
『伍』 濕疹嬰兒多大加葷菜合適
輔食添加要點:從單一到多樣,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軟到稍硬。如在添加輔食過程中,有胃腸道不耐受情況出現,應停止喂哺,待胃腸道功能恢復如常後,再逐步添加。 正確的添加輔食的順序是: 4月齡始可添加素食類 6月齡始可添加葷(肉)食類 9月齡始可添加海鮮類 在這里我給你個時間表參考一下: 第一頓 早點 奶(奶粉)類 早6點左右 第二頓 早飯 輔食(米粉、粥、爛面條)類 早8點左右 第三頓 午飯 奶(奶粉)類 午12點左右 第四頓 午點 奶(奶粉)類 下午3點左右(午睡醒) 第五頓 晚飯 輔食(米粉、粥、爛面條)類 晚6點左右 第六頓 夜宵 奶(奶粉)類 晚10點左右 到1歲左右,將第三頓改為糧食類。 6個月嬰兒小食品製作: 嬰兒小食品製作: 1、蛋黃粥 大米2小匙洗凈,加水約120毫升泡1~2小時,然後用微火煮40~50分鍾,再把蛋黃研碎後加入粥鍋內,再煮10分鍾左右即可。 2、水果麥片粥 把麥片3大匙放入鍋內,加入牛奶一大匙後用微火煮2~3分鍾,煮至粘稠狀,停火後加切碎的水果1大匙(可用切碎的香蕉)即可。 3、麵包粥 把麵包切成均勻的小碎塊,和肉湯2大匙一起放入鍋內煮,麵包變軟後停火即可。 4、牛奶藕粉 藕粉或澱粉1大匙,水半杯,牛奶1大匙一起放入鍋內,均勻混合後用微火煮,邊煮邊攪拌,直到透明糊狀為止。 5、魚泥 將魚洗干凈,放開水煮,取出剝皮、去骨刺、把魚肉研碎,再加水將魚肉煮爛即可。 6、蔬菜豬肝泥 胡蘿卜煮軟切碎一小匙,菠菜葉半匙加少量鹽煮後切碎,和切碎的豬肝泥2小匙一起放入鍋內,加醬油1小匙用微火煮,停火前加奶1大匙。 7、香蕉粥 香蕉去皮後,用勺子背把香蕉研成糊狀,放入鍋內加奶1大匙混合後上火煮,邊煮邊攪拌均勻。 8、番茄豬肝 切碎的豬肝2小匙,切碎的蔥頭1小匙同時放入鍋內,加水或肉湯煮,然後加洗凈剝皮切碎的番茄2小匙,鹽少許。 你准備讓孩子就這么一直過敏下去么,就這么一直放棄好多營養而不能攝取么? 治療濕疹,不要老專注在忌口上,要從根本改善孩子的過敏。 你需要先了解一下過敏的根源。過敏的根源是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某些吃進去的過敏原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治療過敏的根本不是要從數不清的物質中測試出過敏原,去迴避它,而是要完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且現在醫學上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因此平時可以吃一些媽咪愛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改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等寶寶胃腸道系統趨於完善,過敏狀況當會有所好轉。 所有的外用葯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需強調指出的是,濕疹是會反復發作的,用葯初期可能會有所好轉,但過不久又會復發,不建議長期用葯,否則會使皮膚形成激素依賴症。
『陸』 急問:蝦皮和黃豆不可以同吃,那麼,豆腐皮可以和黃豆一起吃嗎
當然是可以一起吃的了!
黃豆
栽培大豆學名為Giycine max(L)Merrill,別名:黃豆(包括青豆、黑豆、紫豆和斑茶豆等)。起源於中國,這是世界各國學者所公認的。Herbert在《美國大網路全書》中指出:「中國古文獻認為,在有文獻記載以前,大豆便因營養值高而被廣泛地栽培。同時在公元前2000年大豆便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豆科植物」。Cuzin在《蘇聯大網路全書》「大豆」條目中寫道:「栽培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在5000年前就開始栽培植物。並由中國向南部及東南亞各國傳播,以後於18世紀到歐洲。」Vailov主張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論,認為:「大豆原產於中國,是中國起源中心的栽培植物。」Morse在考察大豆的古代歷史時說:「有關這種植物的最早文字記栽是在《本草綱目》里,書里記載了神農氏在公元前2838年描述中國耕種這種作物的情況。在以後的記載里也反復提到了大豆,而且被當作最重要的豆科栽培作物,也是五穀(水稻、大豆、小麥、大麥、粟——中國文明社會賴以生存所必需的食物)之一。」Hymowitz認為「大豆於公無前11世紀左右首先出現於中國華北的東部。中國東北很可能是第二個大豆的基因中心(多樣性中心),而且在這個地區,野生大豆(G.soja)與栽培大豆(G.max)有最大的機會進行混雜和雜交,從而產生了半野生大豆(G.gracilis)。」Fukuda認為,中國東北是大豆起源中心。他的根據:一是半野生大豆在中國東北分布極廣,而在中國其他地方則不多見;二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大豆品種很多;三是這些品種中有很多明顯地具有原始性狀。Nagata提出,大豆起源於中國,大概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地區。他根據野生大豆的分布,確立了他的結論,認為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
我國學者對栽培大豆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呂世霖(1977)認為,遠自商代(公元前1800年前102年)中國即開始栽培大豆。馬育華和張戡(1983)認為,大豆起源並馴化於中國。中國栽培大豆已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大豆是中國最古老的作物之一。關於起源地點,1974年王金陵、孟慶嘉、祝其昌,在分析了中國南至湖南衡陽,北至黑龍江北部的野生大豆的光周期特性後,發現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的野生大豆,在原始性狀短光照性方面最強。因而認為,我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應是大豆起源的中心。這個地區的大豆,因短光照性較弱的早熟性變異,大豆的品種類型和變異,而且農業歷史又極悠久,因此,北方地區的大豆,也可能是從當地野生大豆經定向選擇而來的。這樣,大豆在我國的起源地便是多中心了。呂世霖(1977)認為,大豆在我國的起源是多中心的。根據有二:一是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文化發達較早並有關於種植大豆文字記載的地區;二是野生大豆普遍存在,而各地的野生大豆的短日程度不同,栽培大豆的短日照性差異又很大,這恰好說明起源是多中心的。許占友(1999)等通過SSR標記研究表明,山西省是大豆的起源中心之一。
大豆起源於中國,從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可以證明。漢司馬遷(公元前145~前93年)編的《史記》中,頭一篇《五帝本紀》中寫道:「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鞠五種,撫萬民,慶四方。」鄭玄曰:「五種,黍稷菽麥稻也。」司馬遷在《史記*卷二十七》中寫道:「鋪至下鋪,為菽」,由此可見軒轅黃帝時已種菽。」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中談到商代(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時指出:「主要的農作物,如黍、稷、粟、麥(大麥)、來(小麥)、秕、稻、菽(大豆)等都見於《卜辭》。」卜慕華指出:「以我國而言,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時代有了甲骨文,當然記載得非常有限。在農作物方面,辨別出有黍、稷、豆、麥、稻、桑等,是當時人民主要依以為生的作物。」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一中指出:「大豆生於槐。出於沮石之峪中。九十日華。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忌於卯。」
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集《詩經》收有西周時代的詩歌300餘首。其中多次提到菽。由《詩經》來看,我國栽培大豆已有3000年左右的歷史。描敘夏商時代之作《夏小正》中指出:「五月參見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種黍菽時也。」
從上述文獻可見,我國栽培大豆的歷史已有數千年之久。從《詩經》來看,我國栽培大豆已有3000年左右的歷史。從《史記·五帝本紀》來看已有4500餘年歷史。
從出土文物可以證明,栽培大豆起源於中國。我國考古工作者1959年於山西省侯馬縣發現大豆粒多顆,現存於北京自然博物館植物列室中。根據14C測定,距今已有2300年,系戰國時代遺物,黃色豆粒,百粒重約18~20克。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大豆出土文物。它直接證明當時已有大豆種植。
1953年於洛陽燒溝漢墓中出土的2000年前的陶制糧倉上,有用硃砂寫的「大豆萬石」字樣。
楊直民等(1980)指出:「近年長沙出土的西漢初年馬王堆墓葬中,發現有水稻、小麥、大麥、粟、黍、大豆、赤豆、大麻子。」
從中國現有出土的粟稻文物也證明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國就有農業。距今七八千年或5000年之間,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代的氏話公社,比其他地區發展得較早和較快一些。在北方主要種植耐旱而自生力較強粟類作物。古代稱為稷。在磁山遺址(河北省武安磁山文化)的窖穴里發現有成堆的腐朽糧食,屬於粟類作物。在半坡和其他仰韶文化遺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發現有粟和粟的皮殼。作為斐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典型器物的石磨盤和磨棒,就是用以碾去粟的皮殼作為糧食加工的工具。粟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成為我國北方的主要糧食。浙江省餘姚縣錢塘江口以南的河姆渡遺址下層,發現有大量金黃色的稻穀,還有帶葉的稻莖,經鑒定是人工栽培的稻,這說明黃河、長江中下游栽培稻穀已有7000年的歷史。由此可見,我國粟稻栽培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根據這些出土文物說明黃帝時五種中有大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國大豆品種類型極為豐富。各種大豆品種資源在七八千份以上,遠非其他國家所能比。大豆類型在生育期、種皮色、籽粒大小、抗病性、抗蟲性以及其他抗性、品質、適應性等方面差異很大,極大地豐富了世界大豆品種基因庫。
從野生大豆分布也可以證明大豆原產於中國。近年來,我國科學工作者在中國各地對野生大豆進行的考察和研究表明,野生大豆在中國分布很廣泛。北到黑龍江省的塔河縣依西肯鄉,東到黑龍江省撫遠縣,南到廣東省的韶關,西到甘肅、寧夏一帶均有野生大豆分布,而且類型豐富。在中原地區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分布很廣泛。而野生大豆類型如此豐富是其他國家所不及的。
根據古代文獻、考古文物、栽培大豆品種資源和野生大豆的分布,證明栽培大豆起源於中國數千年前。據《詩經·豳風》描述,至少有3000年。據《史記》記載,4500餘年前中國就開始種植大豆,最早栽培大豆的地區在黃河中游,如河南、山西、陝西等地或長江中下游。
二、大豆的演變
栽培大豆是從野生大豆(G soja)經過人工栽培馴化和選擇逐漸積累有益變異演變而成的。這可以從目前中國發現有大量的大豆中間類型來證明。從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有不同的類型。從大豆粒形、粒大小、炸莢性、植株纏繞性或直立性等方面的變化趨勢可以明顯地看出大豆的進化趨勢。一般野生大豆的百粒重僅為2克左右,易炸莢,纏繞性極強。半野生大豆百粒重為4~5克,炸莢輕,纏繞性也較差。從半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間還存在不同進化程度的類型。用栽培大豆與野生大豆進行雜交,其後代出現不同進化程度的類型,介於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間。這也可以間接地證明栽培大豆是從野生大豆演變而來的。
三、大豆的傳播
從商周到秦漢時期,大豆主要在黃河流域一帶種植,是人們的重要食糧之一。當時的許多重要古書如《詩經》《荀子》《管子》《墨子》《莊子》里,都是菽粟並提。《戰國策》說:「民之所食,大抵豆飯霍羹。」就是說,用豆粒做豆飯,用豆葉做菜羹是清貧人家的主要膳食。到了漢武帝時,中原地區連年災荒,大量農民移至東北,大豆隨之引入東北。東北土地肥沃,加上勞動人民世世代代的精心選擇和種植,大豆就在東北安家落戶。公元前1世紀《汜勝之書》記載,當時我國大豆的種植面積已佔全部農作物的十分之四。
根據在長沙出土的漢墓文物中有大豆一事說明2000年前在中國南方已有大豆種植。《宋史·食貨志》記載,宋時江南一帶曾遇飢荒,從淮北等地調運北方盛產的大豆種子到江南種植。從《汜勝之書》可以看出2000多年前大豆在中國已經到處栽培。
早在公元前,中國、朝鮮人民在經濟文化上就有了頻繁交往。戰國時燕齊兩地人民和朝鮮即有交往,由此大豆傳入朝鮮。我國西漢時已與日本有友好往來,漢武帝時,日本就派遣使者與漢朝往來。漢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派使臣與漢通好,劉秀遂以「漢倭奴國王」金印相贈,此金印已在日本九州志賀島崎村出土。
Nagata(1959,1960)認為,中國大豆大約於公元前200年自華北引至朝鮮,而後由朝鮮又引至日本。日本南部的大豆,可能在3世紀直接由商船自華東一帶引去。
德國植物學家Kampfer在日本度過了兩年(1691~1692)。他在1712年詳細描述了日本人用大豆製成的各種食品。到1751年,歐洲葯理學家已熟悉日本的大豆及其在醫學上的用途。1740年,法國傳教士曾將中國大豆引至巴黎試種。1790年,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首次試種大豆。1873年以後,維也納人Friedrich Haberlandt在維也納博覽會上得到中國與日本大豆品種19個,經精心安排試種,其中4個品種收獲到種子,並從此開始種植大豆。
1765年大豆種子由東印度公司的一名海員從中國經倫敦帶到美國。美國於1765年在喬治亞州的一個農場首次種植大豆。1804年,James Mease第一個在美國文獻中提到大豆。在隨後的100年內,美國文獻中論及大豆的次數日益頻繁,但在20世紀之前美國大豆的產量很少。美國農業部到1909年獲取了175個品種和類型,1913年427個,1919年629個,1925年1133個。在美國,大豆起初主要是作為一種飼料作物種植,直到1940年以後,才有一半以上的大豆用於收獲豆粒作食物。
四、大豆的全球種植概況
在油料作物中,無論從籽粒生產數量及產出的油和蛋白質,大豆均居各作物的第一位。歷史上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長期居世界第一位。1936年全國種植面積1.34億畝,總產量1130萬噸,當時佔世界總產量91.2%。1957年種植1.91億畝,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時期。我國歷年大豆生產情況見表5-1。1954年美國大豆和種植面積和總產均超過我國,中國居世界第二位。1975年巴西大豆的種植面積和總產均超過我國,中國屈居世界第三位。中國在1997~1998年度大豆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三位,1.25萬畝,佔全球大豆總面積10.30萬畝的12.1%;而總產量為14.73百萬噸,佔全球總量156.73百萬噸的9.4%(見表1-3),屈居阿根廷之後而位於第四位。近幾年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有增加,但仍未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需要量增加和畜牧業的發展,以及加入WTO的需要,要求我國大豆生產一要提高產量,二要降低成本,逐步提高糧食產品蛋白質含量,改變我國糧食結構中碳氮比例失調的狀況。世界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大豆種植主要集中在亞洲各國,如中國、印尼、日本和朝鮮等國。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國大豆生產超過中國和亞洲各國。目前,美洲國家,如美國、巴西、阿根廷已成為世界大豆主要生產和出口國。與此相比,歐洲、亞洲變化較小,非洲和南亞各國也在積極採取措施,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單產。
過去美國大豆主要作為乾草和青貯飼料種植。1915年華盛頓州的一家榨油廠才首次加工了美國種植的大豆。此後,加工商同生產者簽訂的大豆生產合同,促使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的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之後,世界市場對烹飪油、沙拉油及肉類的需求持續增長,促使美國大豆生產迅速擴大。20世紀50年代初大豆面積不足8400萬畝,到1971~1972年增至25500萬畝,1979~1980年達到42750萬畝,至此,美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消費和出口國。1998年美國大豆總產7318萬噸,佔世界總產的46.7%;每年出口約2000萬噸,佔世界大豆貿易總量的66%;單產175公斤/畝,比世界平均單產高20%左右。美國的大豆對我國的出口量近幾年逐漸增加,這兩年的出口量增加了200%。
五、全球大豆價格變化規律和趨勢
隨著世界經濟穩步增長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蛋白質和油品的需求也持續增長,這對大豆價格的前景和盈利率非常有利。據美國食品及農業政策研究所估計,從長遠來看,大豆需求每增加272.4萬噸,大豆價格就會提高9.18~11美元。全球油料庫存自1988年以來不斷下降,大豆價格1996年反彈至1988年以來的最高點。由於東南亞的經濟危機,1999年大豆價格降至歷史的最低點。縱觀大豆價格變化的歷史曲線,不難發現大豆的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和全球經濟以及局勢的影響而波動。概括起來可以歸納為:大豆價格從長遠來看,基本平穩。1972年末至1973年初,大豆價格創近20年的最高記錄,每噸大豆達481美元;隨後價格開始下降,直到1988年才回升到388.9美元;1996年有些反彈,但升幅不大;1999年降至歷史最低點,每噸價格僅為166.7美元。豆粕和豆油的變化與大豆變化規律相似。大豆價格變化的趨勢可以概括為,穩中有升,但幅度不會太大。
六、黃豆的營養與保健
黃豆蛋白質內賴氨酸較多,蛋氨酸卻較少。在以植物食品為主的農村地區,食用黃豆製品時應注意與含蛋氨酸豐富的食品搭配使用,如米、面等糧谷類和雞、鴨、鴿、鵪鶉等蛋類食品,可以提高黃豆蛋白質的利用率。蛋、豆搭配食用,其營養價值與肉類蛋白質不相上下。
黃豆內含有一種脂肪物質叫亞油酸,能促進兒童的神經發育。亞油酸還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所以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的良好食品。此外,黃豆內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無機鹽。干黃豆內雖不含維生素C,但發芽後能產生維生素C,在蔬菜淡季,可補充食用。生黃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影響人體對黃豆內營養成分的吸收。所以食用黃豆及豆制食品,燒煮時間應長於一般食品,以高溫來破壞這些因子,提高黃豆蛋白的營養價值。
人們對黃豆的認識
黃豆有「豆中之王」之稱,被人們叫做「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營養價值最豐富。干黃豆中含高品質的蛋白質約40%,為其他糧食之冠。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一斤黃豆相當於二斤多瘦豬肉,或三斤雞蛋,或十二斤牛奶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也在豆類中占首位,出油率達20%;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B、D、E及鈣、磷、鐵等礦物質。一斤黃豆中含鐵質55毫克,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缺鐵性貧血十分有利;一斤黃豆中含磷2855毫克,對大腦神經十分有利。黃豆加工後的各種豆製品,不但蛋白質含量高,並含有多種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氨基酸,膽固醇含量中豆腐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5%,為理想的補益食療之品。黃豆及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已成為風靡世界的健康食品。
黃豆及豆製品可以作為葯用。中醫認為黃豆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功效。《神農本草經》說「生大豆,味甘平。除癰腫,……止痛」;《食物本草會纂》說「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腫毒」;豆腐、豆漿、豆芽等豆製品具有寬中益氣,和脾胃,稍脹滿的作用,《延壽書》說:「……久痢,白豆腐醋煎食之即愈。杖 青腫,豆腐切片貼之,頻易。」豆芽又稱大豆黃卷,《神農本草經》說:「大豆黃卷,味甘平,主濕痹筋攣膝痛。」
蛋白質是人體的「建築材料」,蛋白質及其水解後的氨基酸和氨基酸的季銨衍生物,是人體的重要營養物質,是體內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之一。現代營養學已肯定所有的酶——生命物質中的催化劑和「發動機」,都是蛋白質;同時,影響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也屬於蛋白質的范疇。所以,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細胞的主要原料就是蛋白質,人體的皮膚、肌肉、毛發、指甲等都少不了蛋白質。人體缺乏蛋白質,就會產生包括皮膚病在內的多種疾病,就會影響生長發育,妨礙形體健美;也可能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有礙面容;還會使皮膚粗糙、無彈性,皺紋增多,頭發脫落,白發增多使面容顯得衰老。經常食用黃豆及豆製品之類的高蛋白食物,就能營養皮膚、肌肉和毛發,使皮膚潤澤細嫩,富有彈性,使肌肉豐滿而結實,使毛發烏黑而光亮,使人延長青春。
青豆、碗豆與黃豆的營養成分相似,醫療和美容價值也相近,可以相互代用。中醫認為豆類具有良好的潤澤肌膚,去黑增白的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它有「容顏紅白,永不憔悴」「作澡豆,令人面光澤」的作用;《本草拾遺》認為豆粉「久服好顏色,變白不老」;《名醫別錄》認為黃豆芽具有「去黑,潤肌膚皮毛」的作用。「肥白方」(《肘後方》)只用黃豆芽一味,磨成豆粉,製成蜜丸。內服後能增進食慾,使瘦人變為肥白。
黃豆粉在唐代就是製作面葯方的常用葯和配製澡豆的理想基質。澡豆就是古代清洗手面的一種清潔護膚類的化妝品,是官吏貴族及平民百姓必備的美容品,正如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說:「面脂手膏,衣香澡豆,士人貴勝,皆是所要。」《備急千金要方》以畢豆(即碗豆)為主葯製作的「五香散」,每天早晚洗面時,取葯粉輕擦面部,好像用肥皂擦洗一樣,十多天後,臉上黑色或紅紫色就會開始消退,堅持使用一年,臉面就會白凈潤澤,與眾不同。
《肘後方》的大豆煎是被隋煬帝後宮所採用的一張宮廷秘方,它是黑大豆在醋中浸泡一兩夜,加熱煮爛,去渣後小火濃縮的葯液,塗發後可收到「染發須,白合黑,黑如漆色」的功效。這張染發方雖不及近代的化學染發劑的效果,但說明古人早就對大豆的外用染發作用有所認識。
病害(soybean diseases)
已發現的病害有30餘種,其中真菌性病害最多,病毒類主要是大豆花葉病毒,線蟲病主要為孢囊線蟲和根結線蟲。
大豆銹病、炭疽病、細菌性斑疹病等,在南方發生較重。北方春大豆區霜霉病、灰斑病、細菌性斑點病、孢囊線蟲病發生普遍。大豆病毒病在各大豆栽培區都有發生。
為害大豆粒莢為主的有:紫斑病Cercospora kikuchii、輪紋病Ascochyta glycines、赤霉病Fusarium avenacearum(Fusarium roseum、Fusarium semitectum)、莢枯病Macrophoma mame、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ycines、黑痘病Sphaceloma glycines。
葉部病害主要有:霜霉病Peronospora manshurica、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褐紋病Septoria glycines、黑斑病Alternaria brassicae var.phaseoli Alternaria fasciculata Alernaria tenuissima、銹病Phakopsora pachyrhizi、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細菌性斑點病Pseudomonas glycinea、細菌性斑疹病Xanthomonas phaseoli var. sojense、大豆花葉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等。
莖稈部病害有: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黑點病Phomopsis sojac(Diaporthe phaseolorum)、紋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
根部病害有: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猝倒病Pythium debaryanum、枯萎病Fusarium bulbigenum (F.oxysporum)。
還有孢囊線蟲Heterodera glycines主要發生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等省(自治區)。根疫病Phytophthora magasperma var.sojae是美國的主要病害,中國尚未發現。是檢疫對象。
大豆病害的防治以抗病品種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葯劑防治:在30餘種大豆病害中,由種子帶菌為初次侵染源的佔60%左右,葯劑拌種能減少病害的侵染源,而且對苗期病害也有防治效果。如福美雙0.3%拌種,可防治大豆霜霉病和灰斑病。葉部病害如霜霉病、灰斑病,根部病害如孢囊線蟲病等,均可用葯劑進行有效防治;農業措施防治,採取合理輪作,如防治大豆孢囊線蟲病,實行大豆與禾穀類作物或非寄生作物3-5年輪作,減少蟲源。 種前通過選種,建立無病種子田,對防治霜霉病、紫斑病、灰斑病,大豆花葉病毒效果較好。中耕除草,排除田間積水,能減輕大豆觖病和根部病害的發生。增施有機肥,適時灌水,可減輕孢囊線蟲病的為害。清除田間雜草,亦可減少大豆花葉病毒等病害。
豆腐皮
豆腐皮是做菜的主料,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的菜餚在全世界的美食中也是一花獨放,芬芳流香。
以下簡介幾種以豆腐皮為主料的菜餚。
一、豆腐皮包子
豆腐皮,一名豆腐衣。李時珍《本草綱目》雲:"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磑碎,濾去滓,煎成,以鹽鹵汁或山礬汁、或酸漿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苦、咸、酸、辛之物,皆可收斂耳。其面上凝結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數種做法,一、腐皮包裹餡心,如紙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籠蒸之;二、用腐皮裁為小片,包餡成兜子,以麻線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線。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調味品為餡,包面以蒸熟。看名稱"豆腐皮包子",似為前者而非後者。豆腐皮包子清代亦為貢品,清宮御膳檔案中有此物。
二、豆腐皮春卷
原 料
豆腐皮(豆油皮)五張,凈冬筍100克、鮮蝦仁100克、薺菜750克、豬瘦肉150克、芝麻油1000克(約耗200克)、味精、麵粉、精鹽、薑末各適量。
制 作
1.豆腐皮每張切成六小塊共切成30塊。冬筍、豬肉都切成細絲。薺菜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略燙後,撈出瀝干切碎。麵粉放入碗內,加水調成濕漿;
2.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100克燒熱,放入冬筍絲、肉絲、莽菜、蝦仁、味精、精鹽、薑末一起烹炒3分鍾,起鍋成餡;
3.豆腐皮置案板上鋪開,一一包餡成卷,在合口處塗上面漿(共包成30個春卷)。
4.原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耗100克),燒至五成熱,將春卷逐個下鍋炸至金黃色時,撈出盛盤即成。
三、龍泉驛的風味小吃--麻辣燙豆腐皮
麻辣燙豆腐皮在成都市龍泉驛區可謂家喻戶曉。麻辣燙豆腐皮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其特點是皮薄、不粘、筋絲好、捏不成坨,甩、煮不斷,尤以柏合鎮范盛章的最具特色。
他所做的麻辣燙豆腐皮,色、態、味俱佳,燙而不見縮,吃完不見黃粉粘碗。選用的調料有醬油、豆鼓、豆瓣、海椒或紅油辣椒、花椒、蒜、蔥、味精。製作時,將豆腐皮切得如線粗細,待鍋內油開後放入豆鼓炸酥,再放豆瓣、醬油、花椒,放豆腐皮摻湯煮沸,再放下其它調料,即制出味香可口的麻辣燙豆腐皮。
四、馬鈴聲響菜香含豆鮮 "炸響鈴"的傳說
據說,古時這個菜初出現時,既不是現在這個形狀,又不叫現在這個名稱。後來被人賞識,頭角嶄露,到菜館酒家賞味的越來越多。一次,有個英雄豪傑進店專點這個菜下酒。不巧豆腐皮原料剛剛用光。這個人大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之勢,聽說原料在四鄉定製,返身出店躍馬揮鞭,自己去把豆腐皮取來了。廚師為他這樣鍾愛此菜所感,為他更加精心烹制,並特意把菜形做成馬鈴狀,來紀念他愛菜心切、馳馬取料這件事。於是,後人才稱此菜為"炸響鈴"。
經過樓外樓廚師烹制而成的"炸響鈴",皮層鬆脆突出了豆香,里層鮮嫩增添了食慾,特別是食用時再輔以甜醬、蔥白屑或花椒鹽,就更感香甜可口,風味引人。
豆腐皮
懷安城特產
『柒』 鴨架怎麼做好吃
吃完烤鴨,鴨架怎麼處理呢?來看看這些用鴨架做的菜吧
鴨架湯的做法
主料:鴨架一個
配料:生薑、料酒、鹽、香菜、味精、胡椒粉、白糯米酒
製作方法:
1.鴨架清理干凈,生薑切片。
2.將鴨架放入湯煲中(一分為二),加入生薑片、白糯米酒半杯(去腥),足量的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小到剛開起來為止,加蓋熬至2小時即可。
3.出鍋時加鹽、味精、胡椒粉,最後撒入香菜末即可食用。
溫馨提示:鴨架湯一定要滾燙才會鮮美
椒鹽鴨架的做法
1、把鴨架用手撕也好,用刀剁也好,拆分成自己喜歡的大小,建議不要太大,鴨子比較油膩,所以太大了未必好吃
2、將麵粉兌水,調成糊,大約成雞蛋煎餅那種稠度就好,放入五香粉、鹽各少許,備用
3、將花椒和鹽按照1湯匙:3湯匙左右的比例,放入蒜臼中,細細磨好,當然,如果喜歡咸,可以多放鹽,如果喜歡麻,就多放花椒
4、鍋中倒油,中火,燒至6~7成熱
5、將拆分好的鴨架子放入麵糊,稍微瀝一下,盡量避免上面掛太多的面,入鍋,中火炸,稍微發金黃時,調小火,2分鍾左右,就可以裝盤了
孜然鴨架的做法
用菜刀把鴨架子切塊,然後下油鍋炸,炸到金黃色就行,控干油,最後加鹽、雞精、孜然、辣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