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殺蟲劑油性和水性區別
殺蟲氣霧劑油性的就是不溶於水,水性的就是像水一樣的。殺蟲劑油劑是油劑;水劑是水劑。
殺蟲劑是指殺死害蟲的一種葯劑,如甲蟲、蒼蠅、蠐螬、鼻蟲、跳蟲以及近萬種其他害蟲。殺蟲劑的使用先後經歷了幾個階段:最早發現的是天然殺蟲劑及無機化合物。
但是它們作用單一,用量大,持效期短。有機氯,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等有機合成殺蟲劑,它們的特徵是高效高殘留或低殘留,其中有不少品種對哺乳動物有高的急性毒性。
區別
有機殺蟲劑是化學殺蟲劑,兩者的本質區別像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通俗的說生物殺蟲劑是讓害蟲感冒而死,化學殺蟲劑是直接讓害蟲毒死。中國農葯第一網特此給大家總結如下資料。
僅供參考:
凡是種植農作物的人都知道害蟲所帶來的一系列危害,尤其是那些吃掉農作物葉子和果實的害蟲。從古希臘和羅馬時代以來,農民們就嘗試著用殺蟲劑與蟲害作斗爭。
在20世紀,科學家們尋找著一種能用於大規模農業生產的真正強有力的殺蟲劑。1939年,發生了一個突破。當時瑞士科學家保羅·米勒發現,一種叫做"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化學葯品是強有力的殺蟲劑。
微生物殺蟲劑種類很多,已發現的有2000多種,按照微生物的分類可分為細菌、真菌、病毒、原生動物和線蟲等。國內研究開發應用並形成商品化產品的主要有細菌類殺蟲劑、真菌類殺蟲劑、病毒類殺蟲劑和抗生素類殺蟲劑。
生物殺蟲劑主要分為:蘇雲金桿菌、昆蟲病毒、植物浸提液3大類,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控制期長,高效、經濟、安全、無污染,與環境高度相容等特點,是當前生產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的最佳農葯選擇。
細菌殺蟲劑
細菌類殺蟲劑是國內研究開發較早的生產量最大、應用最廣的微生物殺蟲劑。研究應用的品種有蘇雲金桿菌、青蟲菌、日本金龜子芽孢桿菌和球形芽孢桿菌,其中蘇雲金桿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
蘇雲金桿菌(Bt)是一種能產生伴孢晶體毒素,昆蟲寄主譜較廣的重要昆蟲病原菌,是一種胃毒性殺蟲劑。
蘇雲金桿菌對多種農業害蟲有不同程度的毒殺作用,這些害蟲包括棉鈴蟲、煙青蟲、銀紋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稻縱卷葉螟、玉米螟、小菜蛾和茶毛蟲等,對森林害蟲松毛蟲有較好效果。另外,還可用於防治蚊類幼蟲和儲糧蛾類害蟲。
真菌殺蟲劑
真菌殺蟲劑是一類寄生譜較廣的昆蟲病原真菌,是一種觸殺性微生物殺蟲劑。研究利用的主要種類有:白僵菌、綠僵菌、擬青黴、座殼孢菌和輪枝菌。
⑴白僵菌是我國研究時間最長和應用面積最大的真菌殺蟲劑。
⑵綠僵菌是一種廣譜的昆蟲病原菌,在國外應用其防治害蟲的面積超過了白僵菌,防治效果可與白僵菌媲美。
生物殺蟲劑的施用原則
1、對症施治。生物殺蟲劑的特異性和良好的選擇性,決定了其殺蟲種類、寄主范圍都較專一。如蘇雲金桿菌、昆蟲病毒等由昆蟲致病微生物製成的殺蟲劑,不但能防除棉鈴蟲、菜青蟲、食心蟲等鱗翅目害蟲。
也能防除象甲、美洲斑潛蠅等害蟲。所以使用生物殺蟲劑時、應根據害蟲發生的種類,有針對性地選擇。
2、適期防治。生物殺蟲劑殺蟲機理有別於化學農葯,一般要經過侵染寄生、積蓄繁殖、起效胃毒等環節才能發揮作用。在施用時,要抓住卵孵化盛期或幼蟲低齡期用葯。既能使葯劑浸入蟲卵或附在卵殼上,待幼蟲孵化時染病而死,又能保證害蟲取食後死亡。
3、科學施用。生物殺蟲劑多具有「活性」,施葯環境和科學的使用方法都是其發揮良好防效的關鍵。如施用蘇雲金桿菌、昆蟲病毒等病菌微生物殺蟲劑時,一般宜選擇暖濕天氣的傍晚或陰天施葯,並嚴禁與殺菌劑、鹼性農葯同期或復配使用。
植物浸提液殺蟲劑,不宜久置擱放、應現配現用,以免降低葯效。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