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油的使用性能有哪些
潤滑油的主要指標有:粘度、粘度指數、傾點和凝點、閃點和燃點、灰分、殘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溫度下潤滑油流動的速度,它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國際上採用40℃和100℃時的粘度作為標准。粘度是各種潤滑油分類分級的指標,對質量鑒別和確定有決定性意義。來源:中國潤滑經濟網 2、粘度指數 粘度指數是表示油品隨溫度變化這個特性的一個約定量值。粘度指數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隨溫度變化越小。 3、傾點和凝點 傾點是在規定的條件下被冷卻的試樣能流動時的最低溫度,凝點是試樣在規定的條件下冷卻到停止移動時的最高溫度,均以℃表示。傾點或凝點是一個條件試驗值,並不等於實際使用的流動極限。 4、閃點 潤滑油的閃點是潤滑油的貯存、運輸和使用的一個安全指標,同時也是潤滑油的揮發性指標。閃點低的潤滑油,揮發性高,容易著火,安全性差,潤滑油揮發性高,在工作過程中容易蒸發損失,嚴重時甚至引起潤滑油粘度增大,影響潤滑油的使用。重質潤滑油的閃點如突然降低,可能發生輕油混入事故。從安全形度考慮,石油產品的安全性是根據其閃點的高低而分類的:閃點在45℃以下的為易燃品,閃點在45℃以上的產品為可燃品。來源:中國潤滑經濟網 5、燃點 燃點又叫著火點,是指可燃性液體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接觸而發生火焰能繼續燃燒不少於5s時的溫度。可在測定閃點後繼續在同一標准儀器中測定。可燃性液體的閃點和燃點表明其發生爆炸或火災的可能性的大小,對運輸、儲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極大關系。 6、潤滑油的灰分 潤滑油的灰分,是潤滑油在規定的條件下完全燃燒後,剩下的殘留物(不燃物)。潤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潤滑油完全燃燒後生成的金屬鹽類和金屬氧化物所組成。含有添加劑的潤滑油的灰分較高。潤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潤滑油在使用中積碳增加,潤滑油的灰分過高時,將造成機械零件的磨損。 7、殘炭值 潤滑油中的瀝青質,膠質及多環芳烴的疊合物是形成殘炭的主要物質。因此殘炭是油品中膠狀物質和不穩定化合物的間接指標。殘炭越大,油品中不穩定的烴類和膠狀物質就越多,反之,則越少。根據殘炭的大小,可大致判定油品在壓縮機中結炭的傾向。對於潤滑油料來講,殘炭值可間接表示潤滑油的精製程度,精製程度越深的潤滑油,殘炭值就越小。 來源:中國潤滑經濟網 以上是主要指標
Ⅱ 汽車機油的性能怎麼區分
機油的分級:
"S"開頭系列代表汽油發動機用油,規格有:SA,SB,SC,SD,SE,SF,SG,SH,SJ,SL。"C"開頭系列代表柴油發動機用油,規格有:CA, CB, CC, CD, CE, CF,CF-2, CF-4,CG-4, CH-4, CI-4。當"S"和"C"兩個字母同時存在,則表示此機油為汽/柴通用型。
從「SA」一直到「SL」,每遞增一個字母,機油的性能都會優於前一種,機油中會有更多用來保護發動機的添加劑。字母越靠後,質量等級越高,國際品牌中機油級別多是SF級別以上的。
我自個在使用迪威諾的!!
機油的標號:
潤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級別標識,SAE是英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縮寫。例如: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一橫後面)的數字則是機油耐高溫性的指標,數值越大說明機油在高溫下的保護性能越好。
(SAE) 適用的環境溫度(°C)
5w耐外部低溫-30°C
10w耐外部低溫-25°C
15w耐外部低溫-20°C
20w耐外部低溫-15°C
30耐外部高溫30°C
40耐外部高溫40°C
50耐外部高溫50°C
望採納,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