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響化妝品安全性的油性原料特徵有哪些
化妝品油性原料的特徵及品質,可以通過以下物理化學參數來表徵,依據這些參數可以判定油性原料的品質。同時,油性原料的物理化學性質對化妝品的外觀、穩定性以及使用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1、粘度
粘度是指因分子間作用力而阻止流體流動的阻力度量。油性原料一般有較高的粘度,這是油性原料中長鏈分子間的吸引力所致。粘度是影響化妝品鋪展性的直接因素,同時亦影響著化妝品的質感。
2、比重
油性原料的比重與其分子量和粘度成正比,與溫度成反比。其的分子量越小或不飽和程度越高,則比重越大。比重的大小直接影響化妝品產品的穩定性,一般選擇比重與水的比重相近的油。
3、熔點和凝固點
熔點指的是物質由固態轉變成液態的溫度。油性原料的熔點不僅關繫到產品的配方、工藝和質量控制,而且對產品的季節性變化等因素都是至關重要的。熔點不僅影響到化妝品的稠度,還影響到產品的耐熱、耐寒穩定性,以及使用時的鋪展性和皮膚感覺。
凝固點指的是物質由液態轉變成固態的溫度。油性原料的凝固點在化妝品中的影響與油的熔點一致。
4、酸價
酸價代表了油性原料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動植物油脂等存放時間過長,就會水解產生部分游離脂肪酸,故酸價也標志著油脂的新鮮程度。酸價越高表示油脂腐敗越厲害,越不新鮮,品質越差。一般新鮮油脂的酸價小於1。
5、碘值
油性原料的碘值表示其不飽和程度,碘值越高,表示不飽和程度越大。不飽和程度大的油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酸敗。按碘值大小分類,油脂分為不幹性油(碘值<100)、半乾性油(100<碘值<130、乾性油(碘值>130),適用於化妝品的油脂主要是不幹性油和半乾性油。
6、皂化值與不皂化物
皂化值(單位,mgKOH/g)是指皂化1克油所需要的氫氧化鉀的毫克數。油性原料中脂肪酸分子量大的,其皂化值小;反之則越大。依據皂化值可以估算出油性原料的平均分子量,一般油脂的皂化值為180~200。
不皂化物是指油皂化時,油脂成分中不能與苛性鹼起皂化反應的物質,主要是高分子的醇類、蠟、碳水化合物、色素等。
7、折射率
折射率是由於光在兩種不同介質中的光程差,造成光線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介質,並且當它的傳播方向與兩種介質的界面不垂直時,則在界面處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而發生光的折射現象,折射率就是光的折射現象的度量。作為液體物質純度的標准,它比沸點更可靠。在化妝品的配方中,不同折射率的油復配,可改善乳化體的亮度、通透性等外觀效果。當油相的折射率和水相的折射率達到一致時,產品能形成透明的乳化體。水的折射率為1,一般油的折射率小於1,故可在水相中添加折光率大於1的丙二醇、甘油、丁二醇等,實現水相折射率與油相折射率一致的目的,從而得到透明乳化體。
8、羥值/乙醯值
羥值表示1g樣品中的羥基所相當的氫氧化鉀(KOH)的毫克數,以mgKOH/g表示。通常在高級脂肪醇類物質中檢測。
乙醯值表示1g乙醯化的油脂分解出的乙酸用氫氧化鉀中和時所需的毫克數,以mgKOH/g表示。通常在乙醯化油脂中檢測該項。
在油性原料中,針對部分油料涉及的參數還包括灰分、pH值、乾燥失重等。通過以上參數可以評判油性原料的品質,結合使用的膚感,能夠調配出適應各種用途的配方。
⑵ 油性原料作為機制原料主要有何作用
油性原料作為機械。原料主要的是潤滑作用。
⑶ 化妝品油性原料
化妝品油性原料是膏、霜、乳、蜜等乳化型及油蠟型產品的基質原料
其他: 折光率, 顏色, 氣味,
來源 :由洗滌粗羊毛洗液中回收的副產物,經提取加工而製得精製羊毛酯。
特性 :
來源 : 一般是將果實經機械冷榨或用溶劑萃取製得
物理性質 :產品為淡黃或黃綠色透明油狀液體
主要成分 :油酸甘油酯和棕櫚酸甘油脂 (不飽和脂肪)
主要用途 :按摩油、冷霜、口紅、化妝皂等化妝品
來源 :石油原油真空蒸餾後的殘油部分,再經溶劑脫蠟精製而成,是礦脂和白油以適當比例組成的半固體的烴類混合物
性質 :
來源 :精製羊毛脂經分餾、氫化、乙醯化、乙氧基化、烷氧基化和分子蒸餾等方法加工而成 ,以加強羊毛脂的功能
羊毛醇:色澤潔白,沒有氣味,比羊毛脂吸水性強,更易被皮膚吸收。
性質:
聚硅氧烷又稱硅油或硅酮,屬高分子聚合物,是一類無油膩感的合成油或蠟。聚硅氧烷及其衍生物有時又統稱為有機硅。
性質 :
⑷ 護膚品原料中油脂有什麼護膚作用
化妝品是由各種原料經過合理調配加工而成的復配混合物。化妝品的原料種類繁多,性能各異。根據化妝品的原料性能和用途,大體上可分為基質原料和輔助原料兩大類。前者是化妝品的一類主體原料,在化妝品配方中佔有較大比例,是化妝品中起到主要功能作用的物質。後者則是對化妝品的成形、穩定或賦予色、香以及其它特性起作用,這些物質在化妝品配方中用量不大,但卻極其重要。油質原料油質原料包括天然油質原料和合成油質原料兩大類,主要指油脂、蠟類原料、烴類、脂肪酸、脂肪醇和酯類等,是化妝品的一類主要原料。
(一)油脂油脂是油和脂的總稱,油脂包括植物性油脂和動物性油脂。油脂主要成分為脂肪酸和甘油組成的脂肪酸甘油酯。
植物性油脂分三類,乾性油、半乾性油和不幹性油。乾性油如:亞麻仁油、葵花籽油;半乾性油如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不幹性油指的象橄欖油、椰子油、蓖麻油等。用於化妝品的油脂多為半乾性油,乾性油幾乎不用於化妝品原料。常用的油脂有:橄欖油、椰子油、蓖麻油、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杏仁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茶籽油、沙棘油、鱷梨油、石栗子油、歐洲堅果油、胡桃油、可可油等。
動物性油脂用於化妝品的有水貂油、蛋黃油、羊毛脂油、卵磷脂等,動物性油脂一般包括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和脂肪酸,他們和植物性油脂相比,其色澤、氣味等較差,在具體使用時應注意防腐問題。水貂油具有較好的親和性,易被皮膚吸收,用後滑爽而不膩,性能優異,故在化妝品中得到廣泛應用,如營養霜、潤膚霜、發油、洗發水、唇膏及防曬霜化妝品等。蛋黃油含油脂、磷脂、卵磷脂以及維生素A、D、E等,可作唇膏類化妝品的油脂原料。羊毛脂油對皮膚親和性、滲透性、擴散性較好,潤滑柔軟性好,易被皮膚吸收,對皮膚安全無刺激;主要作用於無水油膏、乳液、發油以及浴油等。卵磷脂是從蛋黃、大豆和穀物中提取的,具有乳化、抗氧化、滋潤皮膚的功效,是一種良好的天然乳化劑,常使用於潤膚膏霜和油中。
1、蠟類蠟類是高碳脂肪酸和高碳脂肪醇構成的酯。這種酯在化妝品中起到穩定性、調節黏稠度、減少油膩感等作用。主要應用於化妝品的蠟類有:棕櫚蠟、小燭樹蠟、霍霍巴蠟、木蠟、羊毛酯、蜂蠟等。
棕櫚蠟精緻產品為白色或淡黃色脆硬固體,具有愉悅的氣味。主要成分為蠟酸蜂花醇酯和蠟酸蠟酯。在化妝品中主要提高蠟酯的熔點,增加硬度、韌性和光澤,也有降低粘性、塑性和結晶的傾向。主要用於唇膏、睫毛膏、脫毛蠟等製品。
小燭樹蠟是一種淡黃色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的固體。精緻產品有光澤和芳香氣味,略帶黏性。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蠟酯、高級脂肪酸、高級醇等。應用於唇膏等淀狀化妝品中。
霍霍巴蠟是一種透明無臭的淺黃液體。主要為十二碳以上脂肪酸和脂肪醇構成的蠟酯。其特點不易氧化和酸敗,無毒、無刺激,易於被皮膚吸收以及具有良好的保濕等作用。因此,廣泛應用於潤膚膏、面霜、香波、頭發調理劑、唇膏、指甲油、嬰兒護膚用品以及清潔劑等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