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魚池水起泡沫怎麼處理,魚池泡沫多最簡單的處理方法
1.魚池水起泡沫的話,需要適當換水,平時還要減少餵食,最好種植一些水生植物,這樣泡沫就會消失。
2.有泡沫說明水比較肥,這種水養魚是有風險的,一方面容易爆藻,另一方水質也不好維持,想要養魚的話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過濾,這樣水質就能維持住,養魚也就能養得活了。
② 魚塘起綠泡沫如何處理 魚塘起綠泡沫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起綠泡沫是因為魚池長綠藻,嚴重影響池塘的水質,致使浮游生物減少,魚類生長緩慢,更有甚者還造成魚種死亡,魚池綠藻滅殺常見方法如下:
1、施草木灰法:選擇晴天上午,每畝水面用草木灰(干灰)25公斤~30公斤,站在魚池上風口的岸邊拋酒,使草木灰均勻覆蓋在綠藻上面即可,一般施草木灰3天後綠藻開始死亡,7天內全部死亡下沉。
2、豬消除法:每畝魚池用250公斤~300公斤鮮豬,潑撤在綠藻生長稠密地方,一般在10天內將綠藻清除干凈。
3、施楓樹葉汁法:每畝水面用楓樹30公斤,加水50公斤~100公斤,燒開後再煮半小時,取煮好的楓樹葉汁全池波灑即可。一般4天後可全部殺完池塘綠。
③ 魚池玻璃上老起繭怎麼辦
魚池玻璃上老起繭,可以放一些鹽或者是高錳酸鉀定時清洗
④ 魚池起泡和有腥味是什麼原因
腥味太濃起泡就不正常!
屬於:投喂魚蝦含量高的魚食會帶來腥味;水質老化、水肥、魚體粘膜增多會有腥味和起泡。良好的水質不會有什麼難聞的氣味的,有的就是大自然河水、湖泊的清新味。腥味太濃就換水。
診治方案:如果在養魚蝦池中施放有益微生物 EM生物活性細菌,能及時降解進入水體中的有機物,如動物屍體、殘餌等,減少有機耗氧,穩定pH值,同時能均衡地給單細胞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提供營養,平衡藻相和菌相,穩定池塘水色。
⑤ 魚池水面起好多泡泡是什麼原因
導致水中有泡沫的原因有如下幾種:
1、魚的密度大,投餌量多,魚體上鱗膠等脫落也多,加之餵食後排泄多所致。這種泡沫較小。
2、死魚或活餌多量死亡(未發現而遺留在角落或暗處),並已開始嚴重腐敗發臭, 水中已有腐屍味。這種泡泡比較大,但也會大小均有。
3、投喂魚粉餌料製品,因餌料散開污染了水質或者餌料中過度使用如明膠、羧甲基纖維素等凝固劑而使水的粘度增加所致;還可能因為顆粒飼料等未被魚吃完而變質造成水污染。這種泡沫較大,伴有少數大泡。
4、投喂大量水蚤,尤其是大型水蚤,有一部分水蚤死後分解所致。這種泡沫為中、小泡泡。
5、水蚯蚓急性死亡(細菌引起)所致。水極混濁,泡沫一般較小,宜及時清去或清池。
6、油性類食物造成水表面張力大,通透性差。
7、繁殖期若不注意,親魚排出的卵一部分被魚吃掉另外一部分或遺留在角落或流進 過濾槽里,時間一長會發霉腐敗。
8. 水面有白沫:下雨會引起白沫 魚密度大 氨氮超標會有 魚生病了會有 解決方法魚生病治病 魚多減少魚的密度 一般過濾一段時間會消失 ,如果不行客戶比較著急 就讓客戶慢慢的換水 根據池子大小 比如10噸以內的 就每次換個5分之一 在添新水 但是不能天天換 換完一次 隔個兩三天在換一次 註:(不能一次換大量水的原因,因為新水對魚的刺激性很大,而且一般自來水裡面有漂白粉等東西,對魚池裡的水會有影響 )換水時更加不能去刷洗池子底部和池子壁因為基本上硝化菌耗癢菌這些菌類是依附在上面的 水體裡面有但是很少,所以如果把這些菌類去除掉 等於這個池子的生態系統全部破壞掉了,要從新建立生態系統最起碼要1個多月的時間.
另外魚池新換的水 水生也會引起起白色泡沫,過濾一段會有好轉
⑥ 魚池水出現白色泡沫怎麼辦
魚缸裡面有白沫是水換的不勤,沒有給魚缸消毒導致水受到污染,魚不能適應污染出現死亡。
改善措施:
1、換水每次換三分之一,新注入的水須放置兩天。
2、魚缸消毒,把魚撈出,單獨對魚缸進行操作。
3、開上水泵使水循放置適量鹽,放置1到2 天即可。
4、增強水過濾,定期清洗濾棉。
5、更換那些易散或投餌後有較多泡沫的劣質餌料。
6、經常檢查有否魚吃剩下的餌料,及時清除。
7、喂冰凍水蚤或紅血蟲時暫時關掉過濾器15分鍾,以免流入過濾槽里引起腐敗。
8、泡沫比較嚴重,應分二、三次調整三分之二的魚缸水或全部換水,清洗缸壁。
⑦ 魚塘上為什麼有泡沫
1、藻類老化:表現為泡沫的顏色是黃褐色或綠色,硅藻為黃褐色,綠藻為綠色,夏季高溫天氣下,光照強度大,藻類繁殖快速,藻類在超過30度的養殖水體容易引起倒藻。
2、溶解的有機質過多:通過氧機不斷攪動水體,產生的氣浮分離作用,將水體中溶解的有機質分離出來,表現為泡沫的顏色是白色後者黃褐色。
3、養殖池塘的底質惡化:在增氧機等增氧設備的攪動,水體對流等作用下,導致底泥的有機質溶解到水體中,增氧機開動時間一長,泡沫就不斷聚集。
池塘養魚管理
1、面積和水深。池塘的大小和深淺,與魚產量的高低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生產實踐證明,成魚塘的面積以4—10畝以宜,水深最好是2—3米。魚種塘的面積則可在5畝以下,水深1.5米左右。
2、土質和底質。魚塘多是挖土修建而成,土質對水質的影響極大。池塘的土質以黑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
3、水源和水質。良好的水質,要求溶氧充足,酸鹼適中(PH值7—8.5),水溫較好(最好25—30℃),營養鹽豐富,水質較肥(水色為綠豆色、黃綠色、黃褐色和淡醬油色,透明度為25—30cm),不含有毒物質。
⑧ 為什麼我家魚池裡的魚身上起了一層白色的東西
有白點,那是有寄生蟲或者鱗片發炎了,不理它的話幾天就翹翹了.推薦特效葯物:人類使用的消炎葯物(頭孢拉定),就是打針那種,一瓶就好哦.好像啥病都有用.對魚平常狀態有好處的是(孔雀石綠)這是偏方,到獸葯店買幾塊錢.(告訴老闆你是放家裡魚缸養魚,不是市場賣魚的,不然他不會賣的).每次換水,放一點點點點就好.我初期是這樣對付這毛病的----換3分之一水--一包海鹽砸下去--下頭孢拉定.這樣過兩天就完全好了.
⑨ 魚池水面有機油怎麼消滅
一般水面有油墨都是水質不好,建議用卡利凈過濾系統(包含:生化過濾
物理過濾
面水油膜處理)
如果是簡單的機油撒進去了,可以多放些水把他滿出來就可以了
。
⑩ 魚池裡的魚大量死亡,魚身上還長出白色的東西(看起來有點像毛)請問高人 是怎麼回事
這是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體表受傷組織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又稱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稱膚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之一,引起這種病的病原體在到目前已經發現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霉和綿霉。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藻狀菌綱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屬和綿霉屬。
魚體受傷或越冬魚池放養密度過高等都易引發魚類水霉病。表現為病魚體表形成肉眼可見的灰白色柔軟棉絮狀物,魚體負擔過重,游動失常,食慾減退,以致衰弱而死。
防治:
(1)發病魚池用0.04%食鹽和0.04%小蘇打合劑全池潑灑;
(2)受傷親魚可用4%磺酒塗抹患部;
(3)魚卵可用4%福爾馬林浸洗2-3分鍾。
(4)水族箱中水溫升到30度(不適用於冷水魚),加1%的鹽(不耐鹽的魚類不加鹽),第天換三分一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