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田籽料的辨別
和田玉籽料鑒別主要從8個方面來看:顏色、質地、外形、皮色、棉、綹裂、凈度、死石。
一、顏色
和田籽料以白色為佳,在羊脂白玉具有的「白、潤、細、韌」四大特點中,「玉色白潤」排列第一。所以行業中多用形象稱呼,如石蠟白、魚肚白、梨花白、月白、象牙白、糙米白、雞骨白、羊脂白等。
白色還再分為一級白、二級白,其次青白等等。乾隆時期的青白玉扳指,價值還是比不過現代羊脂玉的扳指。白固然好,但是如果看上去沒有油性,沒有潤度,死白、干白、水白,這樣的籽料價值也不會太高。
二、質地
和田籽料的質地由其內部結構所決定的。細膩程度、透明度和油脂光澤是反映好玉質的三個主要方面。好的籽料堅硬細密,反映在感性認識上,一是外觀很細膩,二是堅硬不吃刀。質地細膩的美玉一般密度較大,有明顯的沉手感。
玉質並不是越透明越好,玉質細膩往往結構緊密,凝重感強,呈現的效果是半透明或者是微透明的。和田籽料就有這些優質條件,而青海白玉山料質地相對松,其透明度就偏高。
玉質細潔緊密,它的油脂度就強。反之,如果質地相對松,它的油脂度就弱,如山料。好的籽料要體如凝脂,給人的感覺應該像羊脂、像豬油。又油又糥又酥,「精光內蘊」,十分具有內涵。
三、外形
外形必須得是天然形成,表面自然,線條流暢,握在手裡有天然籽料的隨和感。如果後天加工,無論是滾筒,還是打磨過的,都破壞了籽料的那就天然美,價值都會降低。
1、鵝卵石、土豆形的那種渾圓或者橢圓,這種形狀籽料拿在手裡感覺飽滿、踏實。
2、有些形狀和皮色奇特的,像風景或者動物頭像的等等。
3、或者握在手裡感覺舒適則可,可把玩,也可以雕琢。
4、因人而異,只要是真貨,喜歡就好。
四、皮色
其實最好的籽料,是沒有皮色的,肉色即皮色,因為沒有形成皮色的因素,只有肉質差的地方,才可能生出皮色。但這樣的極品太少了。而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玉友都喜歡帶皮色的籽料。
皮子種類有:烏鴉皮、鹿皮、秋梨皮、桂花皮、灑金皮、棗紅皮、虎皮等等很多品種,其中最名貴的為「桂花皮籽玉」和「棗紅皮籽玉」。而「蘆花皮」和「粗地紅皮」籽料多性不均,質地較粗。
五、棉
棉是和田玉籽料內的白色結晶的聚集體,多呈針狀或片花狀。
棉是玉質的瑕疵,對玉的品相有較大的影響。玉以無瑕為優,有棉就是有瑕疵。絕大多數的和田玉都有棉,一點棉都沒有的比較少。
一般來說,一個玉件上有幾個點狀棉或者片狀棉,但是在邊緣部位,或者在玉的表面而不是深藏在肉內,加工時就很好去干凈,對加工出來的玉件的品相的影響就較小。
如果玉遍身都有棉,或者棉藏在肉的深處(且肉眼可以看到)不好去除干凈,那麼這樣的和田玉的加工價值就不大。
有加工利用價值的會高一些,反之則低一些。同時,棉的多少也是反映和田玉干凈程度的重要指標,一塊很細很白的和田玉,如果肉內遍布棉點,一般稱之為「臟」、「不幹凈」,也自然不高。
六、綹裂
綹裂,泛指玉石上所有的裂紋,按照行話講,小的裂紋稱綹,大的裂紋稱裂,合起來稱「綹裂」。
玉料的綹裂,有的是成玉過程中構造運動造成的,有的是開采過程中產生的,有的是加工時產生的,根據不同的裂紋開關與分布,一般分為「死綹裂」和「活綹裂」兩大類。
死綹裂指綹裂明顯,它的粗細、長短、深淺都不相同,長而深的碰頭綹,兩邊淺而中間深的抱窪綹,玉內部的胎綹等。活綹裂指細小的綹裂,有各種各樣的,如主要分布在表面上如甲狀的指甲縫,由表到內呈魚鱗片狀的火傷性,多呈一致方向細致裂紋的細牛毛性等。
一般來說死綹好去,活綹難除。一般除胎綹裂難以預測外,其它綹裂均好判斷。如遇不好判斷是否侵入內部的綹裂,只需在堵頭表皮切一平面,死、活綹裂即可一目瞭然。
七、凈度
凈度是指白玉中綹裂的程度和白玉中含雜質的情況,以沒有和少有綹裂、雜質為凈度最好。籽料中有裂縫會直接影響玉的價值,這點最為重要;玉中的黑點或白點都是雜質,以盡可能沒有最好,但是少些沒太大關系,多了則影響玉的品質。
下面是一塊完美的籽料,脂白,形好,塊大,無綹裂,無雜質。
這兩個籽料凈度就差得很,周邊棉多,斑點多,綹裂也不少,比起上一組籽料的價值可以說是天地之別。
籽料毛孔越細密,說明結構越緻密,玉質會細膩。反之,毛孔粗大,說明結構越疏鬆,玉質就一般。
八、死石
籽料玉肉里的死石,是同玉質合為一體的,就是純粹的石頭,這樣的籽料,一半是石頭,一半是玉。一般情況下,打手電筒看透明度,沒有透明度的說明籽料里的石性比較大,價值就不高。
要想掌握鑒別和田玉籽料好壞,最重要的還是上手實物,多對比,只有多實踐,才會真正領略到其中的微妙。
B. 和田玉籽料的鑒別方法,你知道幾種
和田玉籽料鑒別主要靠看皮色,人常說籽料不留皮,神仙也難斷,沒留皮的籽料就很難判斷,看皮主要看毛孔,籽料的表面,會有無數細細密密的小孔,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講汗毛孔,籽料在自然狀態下長年累月形成的表面現象。有的籽料會有水草沁和釘子紋也是籽料主要特徵,這些都是很難仿出來的。籽料的密度也山料要好,所以細膩程度也會比山料的好,比重也大。
C. 如何判斷和田玉籽料
觀察外形,有助於判斷是否是新疆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的天然外形,是任何人工所無法模仿的。天然籽料的外形,是圓滑而不滾圓的。而純粹是滾圓形狀的籽料,基本上都是假冒的。尤其是和田玉籽料上的天然解理,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裂口,是和田玉在形成過程中所必然出現的。而這些解理,會隨著同人體接觸而逐漸癒合。因此那些外形完美,沒有解理,價錢便宜的籽料,一般來說,就是假的。可以說,在一定意義上,和田玉籽料必然能感到缺陷的存在。這就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新疆和田玉籽料上的體驗。
天然的新疆和田玉籽料。 韓國玉山料仿籽料外形,並染色以模仿籽料的皮子。青海玉山料製作的仿籽料,並染色,外形過於滾圓
D. 和田玉籽料怎麼鑒別
籽料一般是有皮色的,也有光白子的的,主要從籽料的色形潤下手鑒定,下面是一些籽料皮色的鑒定,或許對您有幫助:
1、鑒別皮色上是否留有汗毛孔,這些汗毛孔是玉石在自然碰撞中形成的,如無汗毛孔可以排除是籽料,更不用說是皮色了;
2、有汗毛孔的皮色也不一定為真。粗淺的染色首先在裂縫處會留有一些染料的積累,裂縫處的的顏色比較深,沿著裂縫往裡面顏色越來越淺甚至沒有的,為染色;
3、仔細觀察顏色過度是否自然,特別是濃艷處,是否有細微裂縫,如過度唐突或有細裂,有火燒皮的可能;
4、觀察皮色出現的位置是否合理,弧凹處與突起處皮色是否有對比,過度是否自然,這都是鑒定的標准。
另外需要說明,任何理論知識都代替不了實踐,多上手樣本,多請教才是正道。
E. 和田玉籽料油脂性強,質地很硬,
和田玉籽料玉質溫潤細膩,結構緊致,用手盤容易出油,盤久了感覺玉的表面變得很潤,很油。油性是籽料最大的特點之一,溫潤,越玩越油,這是玩籽料的樂趣所在。
和田玉籽料的油脂光澤,這種油性源自於籽料獨特的玉質結構,包括細度、糯性、緻密度等各個方面,這些都會對它的油性產生影響。
一、籽料的油性包括:視覺上的油潤光澤,以及手感上油潤的感覺。
籽料的油性,是和田玉籽料區別於俄玉,青海玉,韓玉等其他玉石的重要特徵。有油性的玉石,越玩越油性大,越溫潤明亮而富有層次感。我們常說的油性,一般有兩個概念。一是視覺上的油潤光澤,二是手感上油潤的感覺。
視覺上的觀感是指和田玉的表面由於玉石分子特殊的結構,形成特別的對光的漫反射效應,呈油脂般的光澤。
另一種是平時盤玩過程中手指的觸摸感,接觸和田玉之前聽人說過,那手感非常棒,入門後有了體會,確實如人所說的那種濕手摸香皂的感覺,滑而不膩,似油非油。其實,這兩點都是我們可以去通過看,通過去觸摸把玩而感受到的。
二、籽料的油性從何而來?
和田玉籽料的"油性",是其晶體結構特徵,晶粒尺寸,緻密度,反射率,透射率,折射率和表面光潔度所共同確定的反射效果的視覺反應。
和田玉礦物顆粒的大小、形態以及顆粒結合方式都是影響和田玉油性的重要因素。
和田玉籽料具有很細小的晶粒,在偏光顯微鏡下無法分清其輪廓,猶如毛氈狀交織在一起,且呈短纖維狀微結構,橫斷面呈密集小凹坑狀,具有最佳的光散射性和拋光時效性,能夠獲得很高亮度,但絕無玻璃那樣的單純平面反光效果,這就產生了立體感和通透感,並且越玩立體感和通透感越強。其實平時的盤玩相當於人體對玉的緩慢拋光,所以才會越玩越油潤。
和田玉籽料具有較高的緻密度。緻密度和細小晶粒配合,產生細膩溫潤感覺。籽料的反射率,折射率和透射率搭配恰到好處,使玉的透明度介於半透和微透之間,表層具有通透感而裡面具有不完全透明的層次感。
三、如何區分和田料、青海料、俄料?
抓住一個字"潤"就是有油性,大家對比便可看出,青海料給人是透的感覺,有很白的料但是是那種發灰的白,沒新疆和田玉那種有凝脂感覺的油性來。俄料,目前不得不承認上好的細性俄料也非常的少、價格也很貴。其特點也沒有和田籽料那種凝重的有油性的感覺,相對來說還是干。含蓄儒雅的和田玉,它的那種細膩與溫潤真的是「油然而生」。
F. 和田玉籽料如何鑒別,油潤度白度密度哪個最重要
和田玉籽料,品質的重要性,首選:白度。
有句行話叫:玉白,質不差。其實白度,密度和油潤度是有關聯的。
籽料白玉,在天然形成過程中,就鑄就了很好的密度,料質緻密,必然油潤度好。
籽料圖示:
G. 如何鑒定新疆和田玉籽料
鑒定新疆和田籽料和田玉,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外形 和田玉籽料呈現渾圓狀,磨圓度好,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殼,見磕碰的痕跡,如「指甲紋」渾圓狀的籽料,「油性」好是由玉石細脈形成的。皮色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開門子和分割成小塊的除外。皮子呈微透明,手捂住1~2秒,即可以看見表皮的「汗毛孔」。
(2)顏色 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經過千百萬年的沖刷和磨礪,自然受沁,它會在質地松軟的地方沁上顏色,在有裂隙的地方深入肌理。這種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顏色應是由深變淺,裂隙上的顏色則由淺至深。並且呈現褐色的松花狀、水草狀的顏色沁入。
(3)皮色 由於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礫石表面緩慢形成的,是風化、水解作用以及大氣循環等因素共同形成的,是分階段的。因此,沁入和田玉內的顏色由深入淺,具有層次感,呈過渡漸變,皮和肉的感覺一致。
(4)無皮色的和田玉籽料 無皮色的和田玉籽料多屬於山流水料,肉色即是皮色,皮色即是肉色,可呈深淺不同的綠色。無論白玉或黃玉,其表面有一層包漿或沁色。
H. 和田玉籽料原石怎樣看真假
想要辨別和田玉籽料原石的真偽,首先要清楚的掌握真正和田玉籽料原石的幾個特徵,比如手感,和田玉籽料的質地細膩,因此溫潤和油性是和田玉的第一特徵,而且摸起來略有阻力感的油滑感覺,並伴有很強的油脂光澤;比如色皮的顏色,灑金皮、秋梨皮、鹿皮、棗紅皮都是和田玉的名貴皮色,其中灑金皮出現羊脂白玉的可能性更高,通過不同色皮的顏色可以判斷和田玉籽料的好壞;比如形狀,和田玉籽料原石多以塊狀、片狀為上乘,另外還有水滴狀的也比較好,其他形狀多為山料,品質也就差得多了。這幾點便是最基本的辨別方法。
掌握以上幾點對於假玉橫行的玉器市場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以下幾招來傍身。
1.細致觀察
當前很多造假者會在色皮上做文章,會通過沁色、磨光籽料、帶漿料子染色等方法做出優質和田玉的色皮,而且往往能夠以假亂真,瞞過了很多收藏愛好者的法眼。和田玉籽料原石表面會有很多的毛孔,這也需要購買時仔細觀察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多看,遠看、近看,在正常光線和日光燈下看,真的會發現更多疑點,假的總會發現其中的問題。
2.看結構
一般充籽料的有青海料、韓料、俄料。青海料特點比較透,也就是我們說的有水頭,燈照幾乎全透,結構不凝重。韓料特點結構粗顆粒大,一粒一粒的像煮的米粥一樣。俄料特點顏色直白.幹缺乏油性內部細微顆粒狀。籽料的特點是油潤好內部結構細膩,好的潤度能達到像羊油一樣的的感覺!
3.看色
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變淺,裂隙上的顏色則由淺至深,顏色沁入玉內有層次感,皮和肉的感覺是一致的,且呈漸變過渡狀。
另外,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心有懷疑、拿不準的原石不要買,市場上只有錯買,沒有錯賣,因此一定不能存有僥幸心理。2.形狀不規則的玉石盡量不要選,對於雕刻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很難做出精品。3.明確用途,選好質子、玩料、作料,以防買來無實際用途。4.雖然說「十籽九裂」,但是切忌選擇大裂的原石。
對於當前和田玉籽料原石的存量與流通來說,每一塊在市場上流通的和田玉籽料原石都是十分珍貴的。因此,一定要練就一雙慧眼,不要隨意出手,也要抓住時機該出手時就出手,選擇一塊良玉。
I. 怎麼鑒定和田玉籽料
哦,想要鑒定和田玉籽料的話先看這個。你發的語料的話,是不是帶這個黃皮石黃皮的一般?90%都是和田玉籽料再有看這個玉質的細膩程度。二和代玉籽料有這個天然的柔韌度。哦,玉石找對看上去像有油的存在,然後的話玉質比較細膩。我整個顆粒感。我基本上沒有雜志,也是很少基本本沒有後張部也比較好。好,沒上去手感也比較溫潤,細膩的。而這一般是鑒定和田玉籽料的一些基本方法,希望可以幫到。
J. 小知識:如何理解籽料的油潤性
人們常說和田玉「油潤」。油潤是指感官上具有油脂般的視覺感受,也就是說不像玻璃質感的那種很明亮的強反光,而是相對發散,柔和,且具有油脂感的視覺感受,溫潤而澤。好的玉的光澤和透明度都給人以溫潤的美感。它也與礦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數和反射率有關。反射率越大,和田玉的光澤就越強。和田玉的光澤很柔和,很滋潤,給人以不強不弱的感覺。
和田玉的油潤感,細膩而溫潤,它由玉石的縝密度及打磨拋光方式決定的,玉石間顆粒排列越緊密則光澤越強,此外玉石越硬光澤亦偏向玉剛性。我們知道,剛性的光澤對於翡翠較為合適,但於和田玉而言卻是缺點,和田玉以油脂光澤最好,這樣的光澤雖然不強烈,卻十分渾厚而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