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品上用的表面活性劑有哪些
表面活性劑是分子里含有固定的親水親油基團,能集中在溶液表面、兩種不相混溶液體的界面或者集中在液體和固體的界面,降低其表面張力或界面張力的一大類化合物。如吐溫一80等。
表面活性劑和澱粉可形成絡全體,能改善食品結構,提高食品質量,延長保鮮期等。最近,使用低碳脂肪酸進行單醯基甘油化的方法,申請了許多以己酸/辛酸/癸酸的單醯基甘油為中心的食品保藏專利。例如甘油一酸酯能與澱粉形成絡合物,在麵包中起柔軟作用。原生澱粉分子間因有大量氫鍵而形成小晶粒,使澱粉酶難以進入而不易消化。在適當溫度和水存在下,澱粉晶粒吸水膨脹,破壞氫鍵後形成易消化的膨脹粒子,即α-化粒子,但其不易保存,添加基糖酯/甘油脂肪酸酯可保護澱粉的α-化粒子,從而延長食品的保鮮期。例如2.5%的蔗糖酯可使脂油麵包的保鮮期延長5~6d;在蒸制米飯時,添加2%的蔗糖酯,可使米飯成飯體積增大20%,保鮮期由4h延長至48h。在焙烤食品中,乳清蛋白的功能包括了持水性/黏附性/塑性/起泡性/乳化性/擴展性,當然還有營養和風味,最近Flowers工業有限公司的CharlieMoon研究認為乳清蛋白它的pH值低,可以作為未加防腐劑的麵包類產品的防腐劑,它能滿足所有的自然要求。
2 表面活性劑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前景
表面活性劑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一些食品製作中添加表面活性劑,可以大大地改善加工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延長食品保鮮期等。例如,冰淇淋的製作,沒有表面活性劑,就無法控制產品的品質結構,無法提高膨脹率;又如微膠囊化技術,若沒有表面活性劑的很好乳化性/成膜性,包埋就難以進行。總的來說,高質量的食品加工,是離不開表面活性劑的應用的。
表面活性劑的廣泛應用,大大地推動了食品添加劑行業的發展。目前,世界食用乳化劑的年總需求量約為25萬噸,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單甘酯,其次是蔗糖酯。增稠劑的世界年產量約240萬噸(1985年)。水溶性蛋白乳清製品的生產,美國有200多家廠家,它廣泛地被應用在肉類加工和焙烤製品上。目前全世界乳清蛋白產量達70萬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營養/質量和品種多樣化的需求不斷提高,表面活性劑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⑵ 請問哪幾種表面活性劑能有效降低油性體系粘度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成分:烷基苯磺酸鈉,烷基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用於毛,絲織物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成分:氯化十八烷基三甲基季銨鹽)用於工業表面活性劑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
⑶ 膠囊劑的填充條件有哪些
1. 油性葯物及低熔點葯物最適宜制軟膠囊。油性葯物及在常溫下是液體或半固體的葯 物,以往為了制劑,常在制備時採用吸附、固化等技術處理,由於加入吸附劑等輔料,使體積增大,或在制備時需加熱乾燥處理,此時葯物又易從吸附劑等輔料中游離或滲出,使主葯損失,影響療效。但軟膠囊劑是將油性葯物及低熔後葯物用旨溶性溶劑溶解或製成乳濁液進行填充或滴丸,省去了了吸附輔料,不但制劑小型化,也避免葯物的游離和滲出等問題的出現。如牡荊油膠丸和消炎痛法尼酯膠丸等。
2. 對光敏感,遇濕熱不穩定,易氧化的葯物可製成軟膠囊。有些葯物如揮發油等對光敏感;有的葯物遇濕熱易分解、揮散;有的葯物在制備和貯存時易氧化。為防止葯物遇光分解,可以在制備膠囊的囊材中加入二氧化鈦或氧化鐵等遮光材料,會取得良好的光穩定性。為防止葯與空氣接觸,可在制備過程中通入惰性氣體。軟膠囊的囊材由甘油和明膠等組成,壁較厚,又無透氣性,因此軟膠囊劑是防止葯物氧化的優良制劑。如維生素E膠丸、活性維生素D3膠丸及羅鈣全膠囊等。
3. 軟膠囊可製成直腸栓劑。方法是:將主葯溶解或製成油溶性混懸液制備軟膠囊,再以此膠囊劑製成栓劑。與一般栓劑相比,直腸膠囊栓在直腸內更容易擴散和吸收,且制備方法較一般栓劑簡單,使用方便。現國外已上市的品種有倍他米松和消炎痛等直腸膠囊。
4. 具不良氣味的葯物及微量活性葯物軟膠囊劑能掩蓋葯物的不良氣味已是眾所周知的特點。一些微量活性葯物劑量很小,如阿潔骨化醇和骨化三醇(每粒均含葯量0.25μg)最宜製成軟膠囊劑。
5. 具有揮發性成份,易逸失的葯物軟膠囊既可保證葯材中揮發性成分的損耗,又能避免制劑放置後揮發油的逸失,提高了葯物的質量和療效。
6. 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葯物如環孢菌素水溶性差,將其與油性載體製成微乳劑後裝入軟膠囊,可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若採用其他固體制劑,這類葯物難以達到有效血葯濃度。
⑷ 軟膠囊的附加劑
軟膠囊內容物應具有:穩定性高,療效好易於生產及填充物所佔容積應盡可能小的優點,但是填充葯物必須達到所需治療量。
從方便生產及減小填充物所佔容積兩方面來看,低熔點的葯物最適宜製成軟膠囊。在室溫下呈液體或半固體狀的低熔點葯物,若製成固體劑型,需經固體吸附劑處理,僅吸附劑一項,就使填充的容積加大,如將此類葯物製成軟膠囊劑,則葯物不論以原形或用適當基質溶解或製成混懸劑,均能使成品達到小型化的目的,且貯存中葯物亦不會析出。制備軟膠囊劑除少數液體葯物(如魚肝油等)外,葯物均需用適宜的液體輔料溶解或混合,常用的輔料有植物油、芳香烴酯類、有機酸、甘油、異丙醇以及表面活性劑等。 將葯物用適當的油脂或非油性輔料溶解或製成混懸劑,可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同時也增加葯物穩定性。例如用聚乙二醇溶解葯物製成硝苯啶膠丸(軟膠囊劑)或用中級脂肪酸甘油酯溶解葯物,均可提高葯物的療效。
用5%~10%的甘油或丙二醇可使聚乙二醇對膠殼的吸水作用得到改善。油類能增加甾體葯物的溶解度;低粘度的稀釋劑可增加膠囊內容物的流動性。例如,選擇稀釋劑是制備硝苯啶軟膠囊劑的關鍵,以聚乙二醇(PEG)400為輔料,按下述處方壓制獲得的膠丸質量較好。處方(每丸用量):硝苯啶5mg、PEG400 220mg。
難溶於水的葯物用油分散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劑或其他吸收促進劑後製成軟膠囊,其中的葯物是以分子狀態分散於油中,在體內油相因表面活性劑的作用,自發形成乳劑,經淋巴進入血液,不受首過效應的影響,因而產生較高的生物利用度。中國有疏水性抗瘧葯物芴甲醇加入吐溫-80、油酸後製成的膠囊,其療效較未加吐溫者提高3~6.8倍。但吐溫-80等含聚氧乙烯的表面活性劑,有溶解紅細胞膜產生溶血作用的缺點,故開發使用了更安全的聚甘油酯、蔗糖酯等表面活性劑,製成軟膠囊劑以達到高效的目的,例如紅黴素硬脂酸酯加入聚甘油酯後其生物利用度較普通紅黴素制劑高出1~2倍。同樣維生素E、吲哚美辛、地西泮等的生物利用度也較普通制劑高若干倍。
軟膠囊中填充固體葯物的混懸液是比較常見的,其中的葯物粉末至少過80目篩。混懸液的分散介質常用植物油或PEG400,還應加入助懸劑,對於油性基質加入的助懸劑為10%~30%油蠟混合物,其組成是:氫化大豆油1份,黃蠟1份,熔點為33~38℃的短鏈植物油4份;對於非油性基質,常採用1%~15%PEG6000。在填充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攪拌,使充填精確度提高,含量均勻度亦可保持在1%~2%以內。
⑸ 油酸乙酯在什麼樣的表面活性劑中有使用原理是什麼
下午好,油酸乙酯是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它屬於HLB值很低的w/o型油包水,一般是配合非離子的如NP、OP和吐溫80等聚氧乙烯醚或者陰離子的FMES、SBDS等鈉鹽使用,禁忌與強酸和強鹼配伍。原理無非是改變水和油兩者之間定向排列的斥力結構形成穩定乳濁體系,它和吐溫80、單硬脂酸甘油酯相似,都是以降低水中的表面張力為主的,請酌情參考。適用它們的環境是油多水少。
⑹ 常用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劑有哪些
極性強的基團親水疏油,如-OH、-CHO、-COOH、-NH2、-SO3H等
極性弱的基團疏水親油,一般就是烷基、苯基、環烷基等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親水基(團)有羧酸基、磺酸基與磷酸基等。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親水基(團)有氨基、季銨基等。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親水基(團)有由含氧基團組成的醚基和羥基與羧酸酯、嵌段聚醚等。
化妝品中所利用的表面活性劑不僅僅是其單一的性能,而是利用其多種性能。化妝品中常用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包括:脂肪酸皂、十二烷基硫酸鈉、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鈉和大豆磷脂(卵磷脂)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主要為高碳烷基的伯、仲、叔胺和季銨鹽,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C12—14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鈉等化妝品中常用的兩性表面活性劑包括:椰油醯胺基丙基甜菜鹼、咪唑啉等化妝品中常用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主要有:失水山梨醇單水桂酸脂、環氧乙烷加成物、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椰油酸二乙醇醯胺、油酸單甘油酯、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氧乙烯羊毛脂等
⑺ 去工業重油污用什麼表面活性劑好
對付這個可以用阿克蘇226SA高效除油表面活性劑,他是阿克蘇主推的一個水性環保產品,一個具有分散,乳化,潤濕為一體的表活,可以直接添加,對於油污自動分解有很好的效果!需要可以看下圖聯系我試樣品!
⑻ 表面活性劑在葯劑學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在制劑中表面活性劑常用作載體。載體可以分為無水載體、脂膏載體及水乳載體。常用品種有非離子型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及其聚氧乙烯醚、蔗糖脂肪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酸聚乙二醇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羊毛脂的聚氧乙烯醚等,以及某些陰離子型的活性劑。非離子型活性劑與大多數葯物有較好的相容性,與陰離子型相比,刺激性與毒性也較低。在大多數情況下,陰離子型適合偏鹼性配方中,而陽離子型適合酸性配方中。
2、用作增溶劑
某些親油性葯物不溶於一些溶劑或溶解度比較小,可以藉助表面活性劑的增溶作用,使其溶解。例如:維生素油可以用Tween80或甘油草蓖麻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增溶。利用這一作用,可以將很多葯製成穩定、透明、均一的液體,這在制劑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由於陽離子型活性劑的毒付作用比非離子型和陰離子型大,所以用作葯物增溶劑的多使用非離子型和陰離子型活性劑。其中以非離子型用途較廣,可以用於外用、內服、注射等制劑制備,常用品種有Tween、Myri、AEO等牌號產品。陰離子型多用於外用制劑制備,最常用品種有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鈉鹽。
3、用作乳化劑
近年來在國外乳關液制劑發展較快,其主要原因是乳液制劑使用方便,特別是作為口服葯,更適合兒童、老年病人服用,顯效速度與效果比傳統的片劑好。作為注射葯,肌肉對乳劑比油劑有更快的吸收作用。
在制備乳劑時,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一定HLB值的乳化劑進行乳劑配製。乳劑可以W/O、O/W或W/O/W型。制備W/O型乳劑,所需HLB值為3-8,O/W為8-18。但在配製時,往往在分散相中要加入少量的助乳化劑、分散劑。乳化劑則加在連續相中。這樣,可使乳化易於進行,製品有更好的乳化穩定性。
國外用作乳化劑的品種比較多,其中包括非離型、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及兩性型的各種表面活性劑。
4、用作潤濕劑
某些表面活性劑具有良好的潤濕性能。潤濕劑廣泛用於疏水性葯物的混懸劑、混懸型注射劑以及氣霧劑液體等制劑中。潤濕劑也常作為浸出劑的組分。潤濕劑可促進葯物釋放或緩釋,控制葯物釋放速度,以達到合理給葯和充分發揮療效,尤其是對痊劑和膏劑這一作用尤為重要。在酚類消毒劑中加入潤濕劑如磺基琥珀酸辛酯一鈉,可以增加殺菌劑向細菌細胞壁的滲透,從而增加殺菌劑進入細胞的濃度而提高酚系數。
用作潤濕劑的常用品種有數十種,如脂肪醇或脂肪酸的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某些牌號的Span和Twween、蔗糖酯等非離子型活性劑以及陰離子型的烷基醚硫酸鈉、酸基琥珀酸酯—鈉鹽等。但用作內服制劑中時,對安全要求更為嚴格,常用品種為Tween類和磺基琥珀酸—鈉鹽。
5、用作葯物
某些表面活性劑可以直接用作葯物,如長鏈季銨鹽類可以用作殺菌劑。表面活性劑碘絡合物用作殺菌劑比傳統的碘酒有更好的穩定性和對皮膚的低制激性。某些壬基酚或脂肪醇的聚氧乙烯醚具有很強的殺精子作用而用作避孕葯。某些表面活性劑具有對血管的舒張作用。一些非離子型活性劑可作為便秘潤滑劑和人體對脂肪吸收促進劑。陰離子型的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鈉可以作為緩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