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黃沁的油性怎麼看
黃沁獨籽料想盤出油,一要觀察其表面是否光滑,若不是可以用機器把粗的地方磨平後露出新肉,二是在整個玉上面先預先塗抹玉石專用保護油使得其本身變潤,三是等以上兩個方式做好後每天盤就會逐漸出油了。
B. 黃沁籽料如何盤
很多人不喜歡沁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沁料的返鹼。
就像下面這樣的,看著有顆粒感:
C. 俄羅斯玉值得買嗎網上看了好多資料說俄羅斯料越戴越黃或者越戴越黑,並且越盤越干,出不了油性是真的嗎
俄羅斯玉石產地主要分布在布里亞特共和國、伊爾庫茨克州、克拉斯克雅爾斯克邊區、烏拉爾山脈等地。
自1978年俄羅斯地質學家亞歷山大·謝金林首次在薩彥山脈東北部發現了第一個青白玉礦—「嘎沃赫達」產地以來,截至2003年共發現和開采了四個礦石產地,即嘎沃赫達、布羅姆、嘎留柏和海伊達產地。
一級俄料碧玉
這四個產地礦石的儲量、礦帶的品質相對有很大區別。其中,嘎沃赫達為最大的產地,預計理想開采時間為15年,其他均為10年、5年、3年不等。每個產地開采量也有很大區別,如嘎沃赫達產地1998年—2000年開采量為100噸左右/年,這里開採的礦石指的是荒石,真正的玉石則很少。2001—2004年每年開采量為300—500噸。其他3個產地總量也不過200噸。但是,有些俄羅斯專家認為這種無序的、無計劃的開采,已經造成資源不足,或質量較差的趨勢。
軟玉山料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經長期風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每年5到8月份,待山上的雪水融化以及下雨產生流水,將這些碎料沖刷入河水之中形成籽料。俄羅斯軟玉主要由3種產出形態,分類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未發現戈壁料。
1、山料:產於原地的原生礦。這種料的特徵是外部帶一層石灰狀的表皮,很酥軟,靠近肉的皮容易染色可以被利用來做黃沁,但做出來的東西是不帶毛孔的,所以可從毛孔方面來做鑒別.裡面肉細,有高白,部分結構相對較粗
俄羅斯軟玉
2、山流水料:搬運了一定距離,具有一定磨圓度,呈次稜角狀。面有氧化及自然界侵蝕的原生皮色,因為經過河流短途的搬運,表面不像籽料磨滾那麼光滑,稜角還比較明顯。
3、籽料:搬運到河床中下游或沖洪積扇中,磨圓度較高,呈滾圓狀,表面光滑。皮色鮮艷是俄籽最大的特色,這樣鮮紅的皮色是和田籽所沒有的。大部分料子結構疏鬆,所以皮色侵蝕的明顯,顯得皮色雜亂不幹凈。俄籽一般是切十塊,垮九塊,看著白,切開不白,出活率底,所以俄羅斯料中的山料,白皮料或者黑皮料,甚至山流水料好出料,而不是俄籽。
俄玉
鑒別方法
俄料與新疆和田玉相比,其礦物成分大至相同、結構相似、成因類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1)俄料主要以山料為主,缺乏籽料與山流水,因此,俄羅斯玉缺乏新疆和田玉籽料、山流水這樣高質量的品種。
俄料
(2)新疆和田玉和貝加爾湖地區軟玉主要組成礦物是透閃石,但是透閃石的含量略有不同,其中新疆和田玉中的透閃石含量約為99%,俄羅斯貝加爾地區軟玉中透閃石含量約為95%;兩者的雜志礦物含量均很少,種類大體相同,略有差異;新疆和田玉中可見榍石,貝加爾湖地區軟玉中可見有石英。
(3)俄料雖然同樣以纖維交織結構為主,但礦物顆粒稍粗,一般為0.02-0.005之間,比新疆和田玉粗,接近青海玉,因此,其外觀上質地細膩程度不夠,油脂光澤不足而略帶瓷性特徵。
(4)俄料的糖玉主要是氧化鐵沿構造裂隙浸染形成,與新疆和田玉籽料和山流水暴露地表受氧化鐵浸染形成的特徵具有明顯差別。
(5)由於俄羅斯玉結構較粗,加之多受後期構造運動的影響,因此,俄羅斯玉的韌性較新疆和田玉偏低。
總之,兩者在化學成分、主要礦物組成方面較為近似,但在主要礦物形態以及主要結構等方面的一定的差異,新疆和田玉由於毛氈狀顯微交織變晶結構較為發育,因而品質較優;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軟玉主要組成礦物———透閃石的粒度較粗,且存在著一定比例的片狀變晶結構、過渡結構、中粗粒變斑晶結構以及碎裂結構,從而影響了該地區大部分軟玉的品質。
D. 黃沁皮玩多久才會變色
幾年幾十年。
黃沁是需要幾年幾十年盤玩才會發生神奇變化,而這越盤越黃潤的變化過程,又給人以極大的享受。黃沁盤玩前亮光,干澀,盤玩包漿後亞光(哈蜊光),油潤。
E. 籽料黃沁如何辨別有沒有葯水去過黑
好多的黃沁籽料看起來很是純凈無暇,其實這樣的料子就是用一種去黑葯水作假出來的,用這樣的去黑葯水洗出來的黃沁料里邊的黑點都會被拔出來。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雖然沒有瑕疵,但是這樣的料子卻很乾。
我們在鑒別的時候著重看這些黃沁籽料的油性,是不是後上油的,顏色是不是正常。但是鑒於現在作假的技術越來越高深,所以我們在收藏的時候還是要小心謹慎。其實從邏輯上講如果原料是這樣的情況,肯定不會上這么好的工的。所以結論是做完工再去黑處理,最後泡油遮蓋花掉的玉質。黃色和黑色都是鐵離子致色,在去掉黑色的同時也去掉了黃色,所以整件東西會有不符合自然規律的淺色區域。顯然這是一件去黑失敗的作品,火候過了,不過不排除現在的葯水更好、作假的人技術更成熟,甚至做到無瑕疵的完美品。
F. 和田玉黃沁籽料與水石的區別
水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岩,但它還不全是石英岩。它硬度比長見的礦料石英岩要高的多。但沒有油性,而且很脆,特別容易斷裂。內部的結構是汽車前擋風玻璃打碎後的那種結晶結構,有的還有亮點摻雜其中。
水石的顏色是那中蒼白無力的顏色,拋光後看上去仍然比較干澀。水石因為密度比和田玉底,所以拿手裡掂一掂就可以發現,水石的下墜落到手面的時間沒有感覺砸到骨頭的那種墜感,而和田玉就有那種砸在手裡像砸在骨頭上了一樣的重感,下墜的感覺。
和田玉和水石都是河道裡面出來的一中石頭,他門的主要的區分還是重量和內部結構,和田玉內部是纖維狀緊密交織的結構,就是在細膩多干凈的和田玉籽料,只要是沒加工過的原始料,料的結構一定是纖維交織結構,在陽光下用手遮住料看透或用燈光電筒的光從側面打入可以看到和田玉內部結構的不均勻,有的地方細膩,有的地方粗糙,而且能看出玉石顆粒呈現出纖維交織結構。有的和田玉料用透光來看可以發現裡面有一些白色的小棉團,都是不均勻分布的。這點非常重要。不會看這點那你就不會看籽料。
G. 和田黃沁籽料怎麼沒油性
那可能不是玉化很好的和田玉。和田也有很多含石英質的石頭被說成是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