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油性皮膚 > 嬰兒油性便是什麼樣子

嬰兒油性便是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2022-12-31 12:25:57

1. 油性便是什麼樣子

大便有油,考慮是由於以下幾種原因所致:第一種,首先可以考慮是由於近期吃了太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肥肉等,這種情況不必擔心,建議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進行清腸。

第二種,考慮患有胃腸炎,胃腸炎患者消化能力較弱,油脂難以消化,從而出現油性大便。第三種,情況嚴重者,考慮存在胰腺疾病,這是功能性疾病,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

油性皮膚是指油脂分泌旺盛、額頭、鼻翼有油光、毛孔粗大、觸摸有黑頭、皮質厚硬不光滑、外觀暗黃,皮膚偏鹼性,彈性較佳,不易衰老,皮膚易吸收紫外線。

油性皮膚皮脂腺分泌旺盛,對日曬、寒冷和風等刺激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容易生粉刺或化膿性皮膚病。因此要勤洗臉、勤洗澡,防止灰塵堵塞皮脂腺孔,為減少刺激,最好選用中性肥皂,使用溫水洗臉、洗澡,同時少吃或不吃煙、酒、辣椒等刺激 性食物。

2. 寶寶沒吃飽拉的便便是什麼顏色的

1、嬰兒在著涼、消化不良的情況下都有可能會出現溢奶、拉綠色大便的現象,如果有細菌感染,需要積極的治療。如果化驗情況正常,可能孩子消化不良或腹部受涼所致。 2、在孩子沒吃飽的時候,孩子因為餓而導致腸胃蠕動過快,使腸道中的膽紅素尚未轉換,就從大便中排出,便便就綠、稀。 3、脂肪在消化過程中,消耗膽汁較少,多餘的膽汁則從大便中排出,使大便呈綠色。如果你認為寶寶吃得很多,那就是消化不良,可以給他吃些益生菌。 4、吃含有鐵質奶粉的寶寶,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鐵質,則大便呈黃綠色,大便中的白色顆粒較大,且較容易有臭味。 5、寶寶初加菜泥時,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爸媽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

3. 2個月的寶寶大便應該是什麼樣子

一般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4. 新生兒大便問題,請幫幫我

新生兒的胎糞一般在生後3~4天內排盡,現已轉為正常的黃色糞便。如果小兒是用母乳喂養的,則大便呈金黃色、稀糊狀;如果小兒是完全用牛奶或奶粉喂養的,則大便呈淡黃色、常常較干可堆起來;混合喂養者則大便性狀介於以上兩者之間。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不定,一般為2~5次,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大便次數要多一些,有的新生兒每次換尿布時尿布上都有大便,如果大便較均勻、水分不多、不含粘液或者偶爾帶有少許奶塊,這都是正常現象。人工喂養的新生兒如果發現大便呈灰色、質硬、較臭,多表示所吃東西中蛋白質過多而糖分過少,應改變所用奶粉的品種或改變牛奶和糖的比例。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如大便呈深綠色粘液狀多表示母乳不足,孩子處於半飢餓狀態,須增加母奶量,如母乳確實不足則應添加鮮牛奶、奶粉等。 新生兒大便有以下異常情況時,就要檢查喂養情況或請醫生診治: ①蛋花湯樣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喂養則應繼續用母乳喂養,一般不必改變喂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喂養,仍應繼續喂養,但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如奶粉喂養者可在配奶時適當多加一些水將奶稍配稀些,對吃奶減少者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②綠色稀便:多在天氣變化著涼或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後發生,每天大便次數多為5~10次。 ③水樣便:多見於秋季和冬季,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兒大便次數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樣,量較多。由於小孩丟失水分多,常常出現脫水表現如口唇乾燥、眼窩凹陷、眼淚少或無眼淚、小便少或無、皮膚彈性差等,小兒還可出現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現,應及早就診,並應注意嬰兒用具如橡皮奶頭等的消毒。 ④粘液或膿血便:多見於夏季等天氣較熱時,多為細菌感染引起,也應及早就診。 ⑤深棕色泡沫狀便:多見於人工喂養兒,多由於食物中澱粉類或糖過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過多、過早添加米湯等谷類食物等),通過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多能恢復正常。 ⑥油性大便: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象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喂養兒,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如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 ⑦便秘:多見於人工喂養兒,多為天熱、出汗多而飲水又過少所致。小兒排大便困難,大便很乾,可呈顆粒狀,往往幾天才大便一次,小兒還可出現腹脹、不安等表現。

5. 新生兒20天子 一天十幾次大便 · 而且吃了就拉 ~這樣正常嗎 ~

正常情況下: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飽滿,吃奶情況良好,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 如有以下情況可檢查喂養情況或請醫生診治: ①蛋花湯樣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喂養則應繼續用母乳喂養,一般不必改變喂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喂養,仍應繼續喂養,但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如奶粉喂養者可在配奶時適當多加一些水將奶稍配稀些,對吃奶減少者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②綠色稀便:多在天氣變化著涼或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後發生,每天大便次數多為5~10次。 ③水樣便:多見於秋季和冬季,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兒大便次數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樣,量較多。由於小孩丟失水分多,常常出現脫水表現如口唇乾燥、眼窩凹陷、眼淚少或無眼淚、小便少或無、皮膚彈性差等,小兒還可出現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現,應及早就診,並應注意嬰兒用具如橡皮奶頭等的消毒。 ④粘液或膿血便:多見於夏季等天氣較熱時,多為細菌感染引起,也應及早就診。 ⑤深棕色泡沫狀便:多見於人工喂養兒,多由於食物中澱粉類或糖過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過多、過早添加米湯等谷類食物等),通過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多能恢復正常。 ⑥油性大便: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象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喂養兒,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如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 ⑦便秘:多見於人工喂養兒,多為天熱、出汗多而飲水又過少所致。小兒排大便困難,大便很乾,可呈顆粒狀,往往幾天才大便一次,小兒還可出現腹脹、不安等表現。 希望以上的能幫助樓主,祝寶寶身體健康!

6. 識別嬰兒大小便異常的方法

蛋花湯樣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有些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喂養則應繼續用母乳喂養,一般不必改變喂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喂養,仍應繼續喂養,但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如奶粉喂養者可在配奶時適當多加一些水將...奶稍配稀些,對吃奶減少者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回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麻煩大夫診治。 END 綠色稀便2 多在天氣變化著涼或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後發生,每天大便次數多為5—10次。 END 水樣便3 多見於秋季和冬季,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兒大便次數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樣,量有些多。由於小孩丟失水分多,常常出現脫水表現如口唇乾燥、眼窩凹陷、眼淚少或無眼淚、小便少或無、皮膚彈性差等,小兒還可出現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現,應及早就診,並應注意嬰兒用具如橡皮奶頭等的消毒。 END 粘液或膿血便4 多見於夏季等天氣有些熱時,多為細菌感染引起,也應及早就診。 END 深棕色泡沫狀便5 多見於人工喂養兒,多由於食物中澱粉類或糖過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過多、過早添加米湯等谷類食物等),通過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多能恢復正常。 END 油性大便6 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象油相同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相同可以不可以滑動,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喂養兒,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如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可以作為正常飲食長時間吃)。 END 便秘7 多見於人工喂養兒,多為天熱、出汗多而飲水又過少所致。小兒排大便困難,大便非常干,可呈顆粒狀,往往幾天才大便一次,小兒還可出現腹脹、不安等表現。

7. 四個月的寶寶大便是什麼樣才正常

a.母乳喂養的寶寶(金黃色的軟糊便) 由於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寡糖,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因此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也不會有明顯臭味,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母乳喂養寶寶的解便次數很彈性,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一天2~5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的孩子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長沒有必要擔憂。 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母乳喂養的新生兒甚至會發生一天排便7~8次的狀況,父母不必擔心,這叫做生理性腹瀉,屬於正常現象,到寶寶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 b.人工喂養的寶寶(土黃色的硬膏便) 用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大便較少,通常會乾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難解,不似羊便,就沒關系。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約1~2次。 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這是因為配方奶鐵質含量都很高,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多餘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這情形是正常的。並不是老輩人說的孩子大便呈綠色。就是受到驚嚇引起腸胃不適。 吃輔食以後的大便(顏色較暗) 寶寶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 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吃較多蔬菜、水果的寶寶,大便會較蓬鬆。如果是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孩子,因為蛋白質消化使然,大便就會比較臭。 壞「臭臭」擒拿記 熟悉了上述寶寶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認不正常的大便了。總的說來,排便次數和顏色的變化不能表示出什麼問題,但是氣味和糞便中的含水量則可能會說明很多問題,比如下面這些藏著隱患、預示著疾病的壞「臭臭」。 壞「臭臭」 1--媽媽肚子里的異常羊水 B超顯示媽媽腹中羊水渾濁,抽樣顯示有濁體。說明胎兒將胎便排在了羊水中,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最大可能是胎兒缺氧窒息造成的。 應對措施:定期檢查,臨產前關注胎兒異常胎動。 壞「臭臭」2--新生兒24小時不排便 足月的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都沒有排出胎便。 應對措施:請醫生檢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壞「臭臭」3--新生兒灰白便 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 應對措施:趕緊通知醫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壞「臭臭」4--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 應對措施: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 壞「臭臭」5--蛋花湯樣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黏液。 應對措施: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喂養則應繼續,不必改變喂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喂養,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將奶配稀些,還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壞「臭臭」6--綠色稀便 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 應對措施: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喂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 —你的寶寶沒吃飽,這時只要給足營養,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壞「臭臭」7--泡沫狀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帶有明顯酸味。 應對措施: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恢復正常。未添加輔食前的嬰兒出現黃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出現棕色泡沫便,則是食物中澱粉類過多所致,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即可。 壞「臭臭」8--臭雞蛋便 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 應對措施:這是提示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還可以給寶寶用點多種維生素制劑,以幫助消化。 壞「臭臭」9--油性大便 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 應對措施: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喂養的嬰兒,需要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 壞「臭臭」10--水便分離 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 應對措施: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應注意寶寶用具的消毒。 壞「臭臭」--11血便 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常大便呈紅色或黑褐色,或者夾帶有血絲、血塊、血黏膜等。 應對措施: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總之,血便不容忽視,以上狀況均需立即到醫院診治。 壞「臭臭」12--羊便 寶寶大便乾燥呈顆粒狀。 應對措施:一般來說,人工喂養的嬰兒比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便秘。我們不以幾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幾次來斷定孩子是否便秘,一個最重要指標是—寶寶大便是否硬結,就是俗稱的羊便。就是便秘。 便秘要視情況處理:對於母乳喂養的便秘寶寶,可給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養的寶寶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兩次餵奶期間,適當多喂點白開水,可以加點果汁或者米湯,以刺激腸蠕動(選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對那些年齡更大點的便秘寶寶,生活中父母應鼓勵他們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谷類食品。 除了通過飲食療法來糾正便秘,還可結合按摩: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轉輕輕摩擦寶寶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鍾,再按摩10圈,反復進行3回。 還可以協助寶寶做助便操:讓寶寶仰卧,抓住寶寶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增加戶外活動,多運動可以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通暢。 如果嬰兒存在頑固性便秘,經上述處理均無效,就需要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因為便秘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例如先天性巨腸症、肛門疾病、甲狀腺功能不全等。

8. 三個月的寶寶大便油油的是怎麼回事

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不能認為有病。 觀察嬰幼兒的大便性狀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 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餵食澱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9. 嬰兒什麼樣的便便是異常的啊

生娃後的媽媽們,除了是「飼養員」,更是「鑒屎大師」。

寶寶拉的每一坨便便,都承載著媽媽們的苦樂哀愁。

一眼就能從便便的形態、顏色、氣味等來判斷寶寶健康狀態,更是媽媽初入門必備技能之一。

▲圖片來源:Pexels

好了,今天對於便便的介紹暫時就到這里啦!有用的話記得點擊關注查看更多育兒知識並分享讓更多媽媽知道哦!

10. 嬰兒上熱拉什麼樣的屎凍著了拉什麼樣的屎

新生兒灰白便 (1)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 (2)應對措施:趕緊通知醫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豆腐渣便 (1)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 (2)應對措施: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 蛋花湯樣大便 (1)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黏液。 (2)應對措施: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喂養則應繼續,不必改變喂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喂養,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將奶配稀些,還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綠色稀便 (1)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 (2)應對措施: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喂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 —你的寶寶沒吃飽,這時只要給足營養,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泡沫狀便 (1)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帶有明顯酸味。 (2)應對措施: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恢復正常。未添加輔食前的嬰兒出現黃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出現棕色泡沫便,則是食物中澱粉類過多所致,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即可。 臭雞蛋便 (1)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 (2)應對措施:這是提示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還可以給寶寶用點多種維生素制劑,以幫助消化。 油性大便 (1)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 (2)應對措施: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喂養的嬰兒,需要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 水便分離 (1)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 (2)應對措施: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應注意寶寶用具的消毒。 血便 (1)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常大便呈紅色或黑褐色,或者夾帶有血絲、血塊、血黏膜等。 (2)應對措施: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總之,血便不容忽視,以上狀況均需立即到醫院診治。 便秘(羊便) (1)寶寶大便乾燥呈顆粒狀。 (2)應對措施:一般來說,人工喂養的嬰兒比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便秘。我們不以幾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幾次來斷定孩子是否便秘,一個最重要指標是—寶寶大便是否硬結,就是俗稱的羊便。是,就是便秘。 (3)便秘要視情況處理:對於母乳喂養的便秘寶寶,可給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養的寶寶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兩次餵奶期間,適當多喂點白開水,可以加點果汁或者米湯,以刺激腸蠕動(選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對那些年齡更大點的便秘寶寶,生活中父母應鼓勵他們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谷類食品。

閱讀全文

與嬰兒油性便是什麼樣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19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79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89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8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0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1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0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0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4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