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煮手撕雞上色不均引什麼原因
水煮手撕雞是沒有顏色的,只有燒雞才需要上顏色,燒雞上色不均勻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1,選材不佳。雞太瘦,一燒就皮乾巴不易上色
燒雞要做到皮脆肉嫩,建議選材不能過於瘦弱的雞種,當然也不能選老雞。道理很簡單,如果雞養殖的時間過長,肉質老柴,技術再好也做不出皮脆肉嫩的效果了。另外,雞養殖時間長,雞皮粗糙老硬,不好上皮水,更談不上脆皮了。
2,雞沒完全風干透,燒制時流水影響上色
要想燒雞上色均勻漂亮,上皮水和風乾的環節最為關鍵。燒雞上色靠皮水中的糖,因此調配燒雞皮水時一定要嚴格確定比例成分。上皮水之後的風干也要徹底!如果風干不到位,燒制過程中就會出現流水的現象,流水沖淡皮水,沒有皮水的部位就難以上色,燒雞上色不均勻或是花斑等,還會出現燒雞皺皮的現象。
3,雞身出油導致燒雞上色不均勻
人們在殺雞加工過程中,常常因為處理不當導致雞身出油,油脂是不容易粘皮水的,那些局部出油的部位不了色也就是這個原因,這和做燒鴨燒鵝是一樣的原理。
100克雞肉食部分含水分74.2克,蛋白質21.5克,脂肪2.5克,糖0.7克,熱量111千卡,鈣11毫克,磷190毫克,鐵1.5毫克,胡蘿卜素0,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9毫克,尼克酸8.0毫克,灰分1.1克。
1、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此外,雞肉還含有脂肪、鈣、磷、鐵、鎂、鉀、鈉、維生素A、B1、B2、C、E和煙酸等成分。
2、雞肉鉀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很豐富,因此可彌補牛及豬肉的不足。
3、雞肉比其他肉類的維生素A含量多,而在量方面雖比蔬菜或肝臟差,但和牛肉和豬肉相比,其維生素A的含量卻高出許多。
4、雞湯能夠有效地抑制人體內的炎症以及黏液的過量產生,有助於減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嚨的疼痛感,以及咳嗽的次數,因此雞湯能緩解感冒的症狀以及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這是因為雞湯可以抑制粘膜的產生。
② 燒雞怎麼做雞皮不會爛呢
在廣東有廣式燒鴨、燒鵝,同樣也有燒雞,燒雞一般稱為脆皮燒雞或蒜香吊燒雞,同樣是燒,但是跟燒鴨燒鵝做法不同,燒鴨燒鵝是填料燒,而燒雞是腌制燒,做法不同口感也不同,燒鴨燒鵝的特點是皮脆干香,而燒雞的特點是皮脆肉嫩。如果想要製作脆皮燒雞,以下細節需要重點注意:
1、燒雞選材。選材用三黃雞也好,土雞也好,但是一定要用嫩雞,養殖時間最好在三個月左右,養殖時間長了,雞的肉質會變老,燒出來後雞肉就會很柴;凈重在2—3斤為好(閹雞除外),雞太肥的話肥油會很多,燒出來的燒雞就會很肥膩,雞表皮完整無外傷,如果燒雞破皮的話,燒出來破得會更離譜。還有盡量不要用公雞來製作,公雞好鬥且活動頻繁,肉質要比其他雞更結實緊致,燒出來的燒雞口感會很差。
4、燒制火候。因為燒雞的皮水很濃,所以燒制火候不宜過大,一般用中小火就行,爐溫在130~140左右,燒制20—25分鍾撈出看生熟;很多人製作燒雞都是用小火燒熟,隨後淋油上色,這種做法比較容易且成數很高,但如果不是那種大型宴會,這種做法並不推薦。